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三章 说唱音乐艺术

发布时间:2020-03-02 08:59: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三章 说唱音乐艺术

说唱也叫曲艺,是一种糅合文学、音乐、表演于一体,用以讲唱历史、传说、故事的艺术形式。

我国有说唱曲种341个。

说唱的故事脚本(民间称为“话本”)是我国民间的口头文学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说唱的历史

说唱的别称“曲艺“一词最早见于西汉编订的《礼记》 “文王世子”篇。

(一)萌芽与孕育

我国说唱的远祖一般被认为是战国时期荀子的《成相篇》,“成相”乃先秦的民间说唱歌谣形式,“相”是一种击节的乐器。《荀子-成相篇》是我国说唱艺术的鼻祖。

汉代可能是说唱技艺开始萌发的阶段。宫廷的优人有“小说” “杂说”的表演形式,对后世曲艺产生了深远影响。

南北朝时期出现的长篇叙事歌(《木兰词》、《孔雀东南飞》)进一步延续了汉代的说唱艺术形式。 至唐代,“说话”“变文”等说唱形式的出现预示着成熟的说唱技艺即将登场。唐代的说唱艺术日趋完善独立,且具有了职业化的表演特点,这为成熟的说唱艺术的最终出现奠定了基础。

(二)宋代的市民文化与说唱的正式形成

我国的成熟说唱形式是在宋代大量涌现的。这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宋代许多大城市都出现了专门供市民娱乐的艺术表演场所——瓦舍、勾栏。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曾在《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市民在街边观赏说唱的图景。

宋代的说唱品种多样,有:“陶真”“涯词”“鼓子词”“小唱”“货郎儿”“诸宫调”。

影响较大的是“鼓子词” “陶真” “诸宫调”。

“鼓子词”形成于北宋,赵令畤的《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词》是目前唯一能确定的宋代鼓子词作品。

“陶真”形成于南宋,最初用鼓伴奏,明代以后改用琵琶伴奏,可能是后世南方弹词类说唱曲种的鼻祖。

“诸宫调”形成于北宋,是宋代说唱中音乐结构最为复杂的品种,由勾栏艺人孔三传首创。目前保留的一套金章宗时期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全部唱词,共用了14个宫调,444个曲牌。从诸宫调来看,北宋的说唱音乐已经发展得比较复杂了

(三)流变和发展

明、清两朝是说唱音乐中的一个大发展时期,宋、金时代的一些说唱技艺不断流变发展,衍生出风格各异的曲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弹词、鼓词和牌子曲。

二、说唱的艺术形式

(一)汉族说唱音乐曲种及其分类

按艺术风格的不同,把说唱曲种分为:

评话、快板、相声、鼓曲。

1.评话、快板、相声只说不唱。

2.鼓曲说唱相间,或只唱不说,

鼓曲类所包含的曲种数量是汉族说唱中所占比重最多的。

按主奏乐器、历史渊源、音乐风格的不同,把说唱音乐部分分为:

弹词类、鼓词类、牌子曲类、琴书类、渔鼓道情类、走唱类。

弹词类:

1.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的江浙一带,弹词为“弹唱词话”的简称。 2.弹词大多用三弦、琵琶、月琴等弹拨乐器作为伴奏

3.代表曲种:苏州弹词、扬州弹词、长沙弹词、四明南词、绍兴平湖调 4.演出形式以一人至数人不等 5.体裁有长篇、中篇、短篇和开篇 6.文词大多为七字的齐言句式

7.唱腔吸收了南方各地的民歌小曲,音乐风格细腻、抒情。

鼓词类:

1.包含了流行在我国北方各地的大鼓书曲种

2.以大鼓为重要伴奏乐器,用犁铧片或拍板控制节奏,伴奏乐器还有四胡、三弦。

3.代表曲种: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唐山大鼓、乐亭大鼓、东北大鼓、西河大鼓。

4.文词多用七字或十字的齐言句式

5.体裁:早期为长篇,说唱相间,近代改为短篇,只唱不说,或以唱为主,说白为辅。

牌子曲类:

1.由于使用曲牌连缀的音乐结构形式来讲唱故事得名(也可单支曲牌反复演唱)

2.代表曲种:单弦牌子曲、四川清音、天津时调、福建南音、河南大调 3.音乐性强,风格抒情、细腻

琴书类:

1.因伴奏乐器使用扬琴而得名,起源可以追溯到金元清曲

2.代表曲种:山东琴书、北京琴书、四川扬琴、常德丝弦。

3.琴书类有共同历史渊源,曲牌比较接近,有【杨调】、【梳妆台】、【凤阳歌】、【四平调】

4.音乐结构多朝板腔体发展

渔鼓道情类:

1.可简称“渔鼓”或“道情”,是汉族说唱中历史最悠久的类别,

起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最早是道士用于宣讲教义的艺术形式,后来逐渐演变成讲唱世俗故事的说唱类型。

2.宋代以来,用渔鼓或简板作为伴奏乐器。“渔鼓道情”就是根据其历史渊源和伴奏乐器定名。

3.近代,流行于各地的渔鼓道情以地名命名。

代表曲种:山东渔鼓、湖北渔鼓、江西道情、河南坠子。 4.唱腔为曲牌连缀的形式,文词为长短句,句尾有人声帮腔 走唱类:

1.因载歌载舞、边走边唱边说的特点得名。

2.代表曲种:二人转、宁波走书、凤阳花鼓、粤讴、三棒鼓、河北莲花落 3.这类曲种在表演上介于说唱和歌舞之间,有的介于说唱和戏曲之间 4.演出所用曲调来路广泛,既有各地的民歌小曲,也有传统曲牌,也被称为“杂曲类”。

5.在表演上有较高技艺性,如东北二人转的甩手绢、扇子,湖北三棒鼓的丢鼓击棒。

(二)一人一台戏、综合技艺的展示——说唱的表演特点

1.说唱大多采用一人多角的表演模式,戏曲界常有“一人一台戏”的说法,它是指说唱演员在台上一人扮演多个角色。相比于戏曲演员一人一角并配合以各种道具、服装的表演,说唱艺人的表演更加要求神似、精练。

2.一人多角的表演方式使说唱讲究声音的造型性,演员通过不同的声音来塑造人物、模拟自然界的声响。在表现不同人物情绪时,发生要作不同处理:表达兴奋愉快时的“欢声”, 表达气愤激昂时的“恨声”,表达悲伤时的“悲声”。

3.一人多角的表演方式也使它的演出简便易行,一两个演员,几个伴奏乐手的可以开演了,田间、酒楼茶馆、劳动工地都可以成为表演场所,所以说唱演员被称为“轻骑兵”。

4.说唱的表演讲究技艺性。说唱较之戏曲要求演员掌握更加全面的技艺,演员不仅要会说、会唱、会一定的身段动作表演,还要掌握乐器的演奏。说唱演员要自兼乐器,如单弦演员自兼三弦,鼓词演员自兼大鼓、拍板,弹词演员自兼三弦、琵琶等。 说唱的伴奏乐队也有专门的技艺性表演,如大鼓中的五手联弹、七手联弹。

5.为了更好地叙述故事,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说唱艺人还需要通过口技或器乐的效果来模拟自然界的鸡鸣狗叫、风声雨声等。

说唱和戏曲共同点:

说唱和戏曲都是通过舞台表演来讲述故事、塑造人物的。 说唱和戏曲不同点:

1.说唱大多采用一人多角的表演模式,即“一人一台戏”,一个人扮演多个角色。相比于戏曲演员一人一角并配合以各种道具、服装的表演模式,说唱艺人的表演更加要求神似、精炼。

2.说唱的表演讲究技艺性。说唱较之戏曲要求演员掌握更加全面的技艺,演员不仅要会说、会唱、会一定的身段动作表演,还要掌握乐器的演奏。说唱演员要自兼乐器,如单弦演员自兼三弦,鼓词演员自兼大鼓、拍板,弹词演员自兼三弦、琵琶等。 说唱的伴奏乐队也有专门的技艺性表演,如大鼓中的五手联弹、七手联弹。

(三)讲故事的音乐、语言的音乐——说唱的音乐特点

说唱是讲故事的艺术 ,也是语言的艺术,使说唱有两个音乐特点。

1.叙事性的音乐特点。

带有大量半说半唱、似说似唱、唱中有说、说中有唱的曲调。

2.音乐与语言的密切结合

①音乐与语言声调的密切结合。

反映在“旋律线”上,要求“字正腔圆”、“依字行腔”,避免“倒字”。

遇到腔词不协调,就有“换腔就字”、“换字就腔”。

②音乐与语言节奏的结合

体现在音乐结构和唱词结构的配合上,唱词的句式类型、词组的组合和段落的划分影响着音乐的乐句、乐汇、乐段的节奏处理。

③音乐与语言音色的结合。

体现在唱词的韵脚上,即相同音色的周期轮回和再现。

《松月绕》用了“中东韵”

《风雨归舟》用了“由求韵”

我国北方说唱,戏曲多半按“十三辙”押韵,“辙”是说唱、戏曲唱词的韵脚,是“韵”的俗称。“十三辙”即13个韵部,它将汉语中韵母主要成分相同或相近的字并在“辙”中,供词作者、表演者撰词选字、审音辨韵之用。

(四)说唱的音乐结构

我国的说唱音乐结构中常见的有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种。 曲牌体:

曲牌体也叫联曲体,即音乐由多种不同的唱段组成,根据作品情节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曲牌演唱。各曲种的文词多半为长短句式,讲究押韵和平仄,音乐擅长抒情。 1.单曲体,即一个曲调反复叙述故事,类似于民歌中的分节歌,是一种简单的机构形式,如:陕西的榆林小曲、四川清音中的小调长短。

2.不完备的联曲体,以某一个曲牌为主,再加一个【数板】来构成长短,较之单曲体有更戏剧性对比,如:山东琴书的唱段多用【凤阳花鼓】加【垛子板】组成,单弦中的大岔曲音乐把数板段落插入【岔曲】中构成。

3.多曲连缀体,是曲牌体里结构最复杂的,即把若干曲牌相互连缀成套来构成大段的唱腔。最早在宋代的说唱曲种诸宫调中就已出现。

板腔体:

1.也叫板式变化体,唱词为齐言句,讲究押韵和平仄。

2.唱腔以上下句为基础,用节拍变化的手法来发展出大段的唱腔,同时在曲调上也有变化。

3.由于转换板式方便,板腔体较之曲牌体更具戏剧性的张力。

曲牌体和板腔体混合结构:

四川清音,既有单曲牌的反复演唱,也有多曲牌的连缀,还吸收了川剧中的板式变化的手法,增强戏剧性效果。

三、代表说唱曲种介绍

(一)单弦

单弦产生于北京,又称单弦牌子曲。

历史概述:

1.单弦大约形成于清乾隆、嘉庆年间,起源于在北京的满族八旗子弟中流行的“八角鼓”艺术,并发展出多种演唱方式。

一人独唱数段的“岔曲”

多人独唱的“群曲” 一人自弹三弦自唱的“单弦”

一人持八角鼓击节自唱,另一人操三弦伴奏的“双人头”

2.1880年前后,旗籍子弟司瑞轩(艺名随缘乐)根据《水浒》《聊斋》等书编创曲词,自弹自唱于茶馆,自此单弦作为一个独立曲种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并基本确定了单弦曲牌联套的音乐格局。

3.清末民初,单弦进入艺术发展的全盛时期,代表演唱家有:

荣剑尘(荣派):单弦大王 常澍田(常派) 谢芮芝(谢派)

4.继此三人之后,马慧儒:单弦女王。

艺术形式:

1.是岔曲,分为小岔曲和大岔曲。

小岔曲:

①是一种简单的单曲体结构,一一般以六个乐句组成,以三句为单位,分为前后两段,中间用大过门隔开。

②旋律风格优美,内容为抒情写景的诗篇。

③有八首著名的小岔曲作品,俗称“八大曲”,即春夏秋冬(景),风花雪月(赞)。 ④代表作:小岔曲《春景》

大岔曲:

①是在小岔曲的基础上形成的,即在小岔曲的第四句后插入语言性强的数唱段落,由此音乐结构被扩充,形成大岔曲。 ②大岔曲可以戏剧性对比更强的故事。 2.枣核

①在小岔曲的第三和第四局之间插入一个曲牌,被前后拆开的岔曲,前半段叫【岔曲头】,后半段叫【岔曲尾】 ②“枣核”是套曲结构中最为小型的。 3.腰截

①在【岔曲头】和【岔曲尾】中插入几个曲牌,就成了腰截。 ②早期形态固定,一般中间插入5个曲牌。 4.牌子曲结构

在【岔曲头】和【岔曲尾】之间连缀多种不同风格的曲牌,以讲大型结构、情节曲折的故事。

曲牌

单弦的曲牌名有100多个。

1.来自戏曲、其他曲艺:【南城调】 【哭皇天】【山坡羊】【莲花落】【什不闲】 2.来自明清俗曲:【湖光调】【叠断桥】【纱窗外】【推倒船】 3.来自民歌和佛曲:【和尚叹】【放焰口】

代表作

小岔曲《春景》:八大岔曲中的一首,用了“卧牛“的句式类型 大岔曲《松月绕》

单弦牌子曲《杜十娘》 :用了曲牌联套的结构

1.反映清代北京社会生活面貌:

《穷大奶奶逛万寿寺》《青草茶馆》 2.由戏曲改编的:

《罗锅儿抢亲》《合钵》

3.由《水浒》《聊斋》小说改编的:

《杜十娘》《胭脂》《翠屏山》《续黄粱》

(二)四川清音

四川清音是四川省的地方说唱曲种。早期称“唱小曲”“唱小调”,20世纪30年代,成都成立了“清音职业工会”,开始定名为“四川清音”。

历史概述:

1.四川清音一度被称为“唱月琴”或“唱琵琶”。清乾隆、嘉庆年间盛极一时,它用四川方言演唱,流行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城市。

2.四川清音的传统演唱方式为坐唱,演唱者面对听客正面而坐,主唱者居中。 3 .20世纪50年代,四川清音进入剧场,坐唱被站唱取代。 4.还有许多业余的“玩友”

艺术形式:

1.四川清音是在明、清的时调小曲以及四川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至清末,各类曲目达400多个

2.四川清音的曲牌大约有100多支,它们不独立使用,和大调配合使用。大调是一种大型的曲牌联套结构,四川清音共有8个大调:勾调、马头调、寄生调、荡调、背工调、月调、反西皮调和摊簧调。 3.清音的音乐结构采用曲牌体和板腔体。

①除了反西皮调为板腔体外, 其余皆为曲牌体。

②曲牌体中还有简单的单曲体结构,曲调多来自民歌小调,一般用于写景抒情和叙述一些简单短小的事件。这些小调的曲牌约有100支,如【鲜花调】【长城调】【小桃红】【剪剪花】。

③四川清音的板腔体结构是从地方戏曲(如川剧)中借鉴来的,有“汉调”和“反西皮调”两种。板式有散板类的帽子、尾煞、一字、二流、快三流等。

音乐特点:

在演唱中,清音有一种唱法,叫“哈哈腔”,是一种跳跃式的连续顿音唱法,用于拖腔旋律中。

李月秋的“哈哈腔”造诣深。

作品:

《布谷鸟儿咕咕叫》,用了小调中的【鲜花调】

《昭君出塞》,是一个大调的曲牌连缀结构,采用的是大调中的【背工调】

四川清音的传统曲目,有200多个。

代表作:《昭君出塞》 《尼姑下山》《断桥》《黛玉焚稿》《贵妃醉酒》《放风筝》

现代曲目:《六月六》《黄继光》《布谷鸟儿咕咕叫》

(三)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也叫京音大鼓,因用北京话演唱而得名。在北方说唱曲种中极富影响。

1.历史概述

1.京韵大鼓的前身是流行于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的木板大鼓,由职业、半职业的艺人演唱,伴奏只用鼓和板,而得名,体裁为长篇。

2.1879年前后,一些木板大鼓艺人进入京津地区,期初多为摆地摊演唱,后将长篇数目拆成短篇演唱,并增加了三弦作为伴奏乐器。艺人们过着“打鼓弹弦走街坊”的卖艺生活,人称“逛街儿”,又因演唱有河间口音,成为“怯大鼓”。

三位有影响力的艺人:胡

十、霍明亮、宋五。

为京韵大鼓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刘宝全是京韵大鼓形成历史中的关键人物。

刘保全把木板大鼓的口音改为普通话,确立“京韵”。乐队伴奏增加了四胡、琵琶,终于使木板大鼓变为京韵大鼓。

人称“鼓界大王”,他开创的“刘派”也是京韵大鼓最为重要的艺术流派之一。

刘宝全、白云鹏和张小轩开创了民国初年京韵大鼓最早期的三个流派。

4.20世纪30年代以来,出现了白凤鸣的“少白派”。

5.民国以来,京韵大鼓开始培养女演员。出现了骆玉笙、孙书筠等表演艺术家。

骆玉笙吸收“刘(宝全)派”“少白派”“白(云鹏)派”,形成“骆派”风格。代表曲目《击曹骂鼓》《丑末寅初》

2.艺术形式

句子中常添加许多附加成分,有: 1.加衬字和嵌字

2.在句子的前面、中间和后面增加词组 3.剁句的形式

唱腔上,京韵大鼓采用板腔体结构: 1.剁板 2.紧板 3.慢板

慢板是京韵大鼓最主要、占据篇幅最多的板式,有6种腔调:

平腔 用于叙述,吟诵性强,音乐与语言关系密切,音域不宽,不超过一个八度,旋律朴素平直,平铺直叙。上下句都可以使用,上句落在mi或sol上,下句落在do上。

挑腔 因乐句的拖腔旋律往上挑而得名。音域较宽,旋律线先挑上去再落下来,很有气势。挑腔常用于整个唱段的第一个上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亦可用在唱段中间,一般为情绪机动处。挑腔有两种常见腔型。

落腔 只用于下句,特点是曲调低沉下行,落音一般在低音sol上,落腔常与挑腔配合,用于唱段第一对上下句的下句,与上句的挑腔形成音区的对比和呼应。或者用于唱段中间的下句,接在平腔之后,改变一下下句的落音,在音乐的调式感和叙述的语气上产生一些变化。

甩腔 是一个段落或整个唱段结束时使用的唱腔,也属于下句腔。它的音区跨度几乎囊括京韵大鼓的全部音域,旋律基本为下行,音程跳动大,并反复强调调式的主音do,形成稳定的收束感。

预备腔 也叫“拉腔”,是甩腔前的上句专用腔。预备腔之后一定接甩腔,但甩腔前不一定非用预备腔。有两种腔型:尾字是上声的预备腔,尾字是去声的预备腔 长腔 也叫“大腔”,用于上句,因为带有长大的拖腔而得名。拖腔处有时可长达二十几拍甚至更长,音域较低,曲调曲折多变,细腻优美,歌唱性强。

慢板的6种唱腔使用中呈以下模式: 唱段开头: 挑腔+落腔

唱段中间:平腔(穿插挑腔、落腔) 唱段结尾: 预备腔(或长腔)+甩腔

作品:

京韵大鼓的表演形式是一人站唱,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主要伴奏乐器为大三弦、四胡,有时还用琵琶。曲目基本是短篇唱段。

代表作品:

《丑末寅初》

《黛玉焚稿》:白云鹏演唱

1.刘保全等根据子弟书作品整理的:

《黛玉焚稿》 《刺汤勤》 《白帝城》

《探晴雯》 2.写景抒情的小段:

《丑末寅初》 《风雨归舟》《八爱》

(四)苏州弹词

苏州弹词发源于江苏苏州,盛行于长江三角洲,用苏州方言演唱,是我国南方弹词类说唱曲种的代表。

1.历史概述 “弹词”的前身为元、明时期的陶真。

2.艺术形式

表演:1.伴奏乐器是三弦或琵琶

2.演出形式早期为一个男艺人弹三弦“单档”说唱

3.后随着女艺人的出现,一男一女组合搭档成为“双档”

4.近代有“三档”“四档”等多人表演 体裁:有长篇、中篇、短篇、开篇。

技艺:要求演员掌握多方面的技艺:

说、噱、弹、唱、五到、八技

押韵和平仄:1.苏州弹词的押韵和平仄规定和京韵大鼓相同

2. 14个平声韵部,5个入声韵部

3.唱词以七字句为主,常加三字句头或夹杂三字句、五字句

段式结构: 1.是上下句式

2.是“凤点头”句式,也称“凤凰三点头”

3.是叠句,类似剁句

3.代表流派及作品介绍

苏州弹词基本呈一派一腔

有三个流派对后来的弹词音乐影响深远,是弹词的三大腔系: 陈调(陈遇乾)、马调(马如飞)、俞调(俞秀山)

抒情婉转——俞调

俞调由清嘉庆、道光年间的艺人俞秀山所创,是苏州弹词中最擅长于抒情的,常用徵调式。

代表作:开篇《宫怨》

爽利质朴——马调

马调由清咸丰、同治年间的马如飞所创。马如飞一生致力于加工润色《珍珠塔》。

代表作:《珍珠塔》选段:《方卿写家信》

苍凉浑厚——陈调

陈调的创始人陈遇乾是嘉庆、道光年间苏州评话、弹词“四大名家”之一。喜欢用商调式。

代表作:开篇《林冲踏雪》

潇洒飘逸——蒋调

蒋调由民国时期著名艺人蒋月泉所创。唱法带有京剧老生的气韵。尾字是阴平字,fa处重要音级的地位。

代表作:开篇《杜十娘》

紧弹宽唱——杨调

杨调由近代著名弹词艺人杨振雄所创。 杨振雄早年唱“俞调”,人称“杨派俞调” 后吸收“马调”,人称“俞头马尾”

在夏荷生“夏调”的基础上,形成了“杨调” 借鉴了“紧弹宽唱”的表现形式。

代表作:《武松打虎》

(五)北京琴书 北京琴书是琴书类的代表曲种之一

1.历史概述

北京琴书起源于河北廊坊及北京郊区的说唱艺术“五音大鼓” 1935年前后,翟青山改用扬琴伴奏,史称“单琴大鼓”

20世纪40年代,关学曾和琴师吴长宝合作,借鉴京韵大鼓的风格和技巧,加入了多板式的不同节奏唱腔,改用北京话演唱 1951年开始定名为“北京琴书”

2.艺术形式

1.演唱形式与一般大鼓相似,为一人站唱,左手敲击铁片(梨铧片),右手执鼓楗击扁鼓,另有扬琴和四胡伴奏。 2.板式有慢板、中板和剁版

代表作品:

1.长篇有《七国演义》 《回龙传》 2.短篇有《杨八姐游春》《鞭打芦花》 3.近代有《考神婆》《一锅粥》

著名艺人: 关学曾 《鞭打芦花》关学曾唱

(六)二人转

二人转也叫“蹦蹦”,是东北地区最受欢迎的说唱艺术

1.历史概述

1.二人转发展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收了河北的莲花落形成的

2.早期的二人转全部由男演员表演,当时叫蹦蹦戏 3.新中国成立后,“二人转”的叫法才得以流传

4.80年代,二人转伴奏乐器增加了扬琴、琵琶,并兼用武场鼓、锣、钹

2.艺术形式

唱词 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兼有长短句式,讲究押韵

表演

1.表演形式有 单、双、群、戏4种

2.演员的表演有“四功一绝”之说。

四功: 唱、说、做、舞

一绝:特效动作,其中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

唱腔音乐

1.二人转的唱腔音乐极为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 2.结构为曲牌连缀体,有300多支曲牌 3.主要曲牌有:【胡胡腔】

【喇叭牌子】:也叫“车趟子” 【文嗨嗨】 【武嗨嗨】

【三节板】:因使用一板三眼的慢板而出名 【抱板】:也叫“流水” 【红柳子】

作品

传统作品有300多个

代表作:二人转《包公赔情》选取【红柳子】

《王二姐思夫》:又名《摔镜架》

说唱音乐

格萨尔说唱音乐艺术研究论文

中国古代说唱音乐艺术形态发展探讨

音乐教案 说唱脸谱

说唱天地音乐教案

大班音乐活动 《说唱rap》

艺术导论作业 第三章

大班音乐活动《说唱脸谱》二

童谣说唱

说唱脸谱

第三章 说唱音乐艺术
《第三章 说唱音乐艺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