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永嘉中学“三四五六”课堂教学模式阐述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09:01: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永嘉中学“三四五六”课堂模式阐述

近年来,学校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上实现四大转变:一是变教师灌输知识为引导学生自己领悟知识,二是变教师发问为诱导学生提出问题,三是变题海战术应试训练为指导学生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四是变强制性教学管理为科学、民主的人本化管理。一句话,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排斥教师讲,而是主张教师“精讲”,有利于激发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讲,教师的讲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这种课改理念的引领下,教师们积极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三四五六”课堂模式。

一、主要思想

1、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支配,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成长。

2、精减教师的教学时间换取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空间。

3、教师学会引导学习与学生学会探究是同等重要的事。

4、课堂教学的效益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多少。

5、尊重和激励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在课堂让学生有机会做一件成功的事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和激励。

6、有价值的问题是高效课堂的起点,学习反思是高效课堂的归宿。

7、自主是品质,思维是核心,探究是过程,合作是保障。

8、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二、主要内涵

“三四五六”的课堂模式,即“三化四限五段六环”课堂模式。

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在教师有限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学习方式:“三化”,即预习学案化,课堂探究化,作业自主化。

2、教师行为:“四定”,即四个规定,即教师连续讲不超过5分钟,最后至少5分钟留给学生,说5句鼓励性的语言,提5个有价值的问题。

3、时间分配:“五段”,即即五个单位时间段。以8分钟为一个单位(时间段),学生自主学习不少于2个单位时间即16分钟,教师讲解不超过2个单位时间即16分钟,最后留1个单位时间即8分钟供学生讨论、反思。

4、学习流程:“六环”,即六个环节,“导、议、练、展、评、检”。

三、教学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从而实现以下目标: 1.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2.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和主体参与的能力。 4.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科学素养。

四、操作程序

导——议——练——展——评——检。

导:指目标导入和任务驱动,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

难点。

议:紧扣目标任务,对学习内容开展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练:一是知识巩固训练,二是技能训练,三是活动训练。 展:展示、交流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感悟的提炼,充分展示集体智慧。

评:方式: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内容:学习知能目标达成度、学习的体验和感悟。

检:达标测评,理科以试卷、练习的形式检测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文科以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形式检查。

以上六个环节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主,以教师的适度点拨、释疑、引导为辅。自主探究学习自始至终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根据教师行为介入程度的大小,探究学习分为引导式探究、合作式探究和自主式探究。

(1)引导式探究学习。教师指导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包括各个环节设置,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目标的制订,学习流程的走向。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相对较低,是一种低水平的探究性学习方式,适用于高难度内容的探究,如疑难问题的探究。课堂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过程,使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主动地探究、体验、发现,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发展创新。主要操作者为学校专家型教师、学科带头人

(2)合作式探究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师生共同合作进行探究教学活动的学习方式。教师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是学习任务情境

和探究方法手段设计的帮助者,是探究材料的提供者和探究过程的参与者。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设计出一组具有挑战性的专题研究项目,然后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学习,寻求答案,合作完成探究任务。适用于专题探究和实验探究。主要操作者为经验型教师,大部分中青年教师能熟练运用该模式。

(3)自主式探究学习。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自主选择探究材料和探究方法,独立或者协作解决问题,最后由师生共同对探究的问题、方法、结果进行评价。教师只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指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适用于概念和规律探究。主要操作者为新教师和年轻教师。

五、实施策略

1、学生的主体作用付诸实践时,需要有一个艰难的转轨过程。把课堂还给学生,可能出现“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学生对自主学习模式无所适从,但教师须学会乱中取胜,要坚定不移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2、课堂自主学习的共同体构建和学生合作学习行为的掌控是保证探究的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模式应用的前期,自主学习的团队建设至关重要,强化训练必不可少的。

3、课堂自主学习目标是牵引整个学习流程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目标系统是一项重大的工程,需要整个学科组共同努力。

4、注意调整学习动机的水平。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下的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监控非常重要。动机不足,学生不学,动机过强,影响学习水平。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正确、强烈,指向学习活动本身,则学习效果好,成绩佳。如果任务难度适中,则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易导致最佳的学习效率。确保学生的全员参与学习,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的学习动机消退时,需要教师行为的介入。

5、本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我校全体教师学会熟练运用。鉴于教师的年龄、个性特征、能力水平、学术品质、经历经验、发展需求不同,可以分项分步达成。如传统教学法已根深蒂固、思维反应慢、教学节奏慢、调控力差的新老教师可选达成“四限”要素,或学案导学,或作业自主选择等要素,水平高、能力强的教师可以综合达成。

6、该模式并不能适用任何学科内容的学习。有的知识,只能“讲授”,学生可以自学,而不能“探究”。学习内容的选择须留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学习内容的选择须有利于学生抓住模糊点予以深究,有利于学生捕捉“空白”点予以延伸,有利于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培养。

7、探究性学习须依赖于导学案的应用。通过学案的学习目标设置,加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任务的明确性。通过学案的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降低学习难度,实现课前自学、课堂内探究、交流、展示、反馈,课后巩固,进而完成学习任务,以此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设计学案时须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学案有内容须符合不同层次认知水平的学生的学习。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8、探究性学习须依靠自主化的作业来巩固学习结果。一是设计“公餐”式作业,即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按“A、B、C”三个层次设计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作业。每个学科作业时间量为10分钟。二是设计“自助餐”式作业,由学生自主选择。由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内容、方向、水平等不同,课后作业设计多种多样的作业,让不同个性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自主选择权。三是特优生可申请免除常规作业,精神百倍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类型和方式。四是优秀学生为全班学生自主编写作业。这一举措适合于高一高二文科作业,主要为识记性、机械性作业。五是课堂探究,课后作业不探究。在现有的学习状态下,学生的探究只是有限探究。其他作业发巩固性、应用性和拓展性为主。如果每学科都布置探究性作业,学生将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探究性作业,只是特定时间内的作业,不是常态作业。六是须有针对性。要针对特定学习对象编写作业,注重二次作业,即针对学生在学案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和作业、测试中出现的问题、错题而开发的作业。

9、该模式下关注学习时间分配,严格限制教师的行为。力求做到“精选、精讲、精练、精评”, 教师少讲精讲,学生多练巧练。反

对“一讲到底”,杜绝“满堂灌”。注重学法指导和思维培养。做到“五讲五不讲”:学生回答不全面的时候,教师做补充讲解;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教师做更正讲解;学生不能回答时,教师点拨讲解;学生完成回答问题时,教师做点评讲解;学生回答超出其他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做解释讲解;学生不预习教师不讲;学生不先练教师不讲;学生已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主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合作学会的教师不讲。

10、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发现的要让学生自己发现,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评价的要让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行为介入的条件:学生的议论、讨论停留在意义表层,无法触发深层交流;学生出现重大错误;学生行为违反课堂纪律;活动难点不能突破,自主学习停滞不前。

11、检测和练习是课堂学习的重要一环。把每一个知识点,每一项技能训练都有足够的时间落实到纸面上、笔头上、得分点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况,提供个别化指导。

12、抓住机会,表扬学生。但滥用表扬,将适得其反。成功后的表扬是恰到好处的评价。教师须容忍学生犯错,对一般性错误延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其重点在目标达成度。

六、应用成效

我校推行“三四五六”课堂教学模式,一个理念就是:教师少讲精讲,学生多练巧练,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一个宗旨就是:给学生成长的时间,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在这种课堂模式的推动下,我校近年来在各个层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教师方面:

在“三四五六”课堂模式的推动下,我校教师纷纷转变了原来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

首先,教师由重“教”向重“学”转变,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向教师或同学提出问题,学生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最终熟练掌握新知识。

其次,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提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和合作探究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第三,由教师控制课堂转变为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加入到活跃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人,营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随着“三四五六”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成熟,我校越来越多的教师掌握并运用这种新的课堂模式,教师队伍迅速得以成长,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其中的代表性的教师有:

语文教师肖培东,他上的语文活动课在省市乃至全国各地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课例。他是永嘉县现在唯一在职的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正高)。

青年教师周康平,在县市级所上的多次有关语文活动公开课和所

作的多场课堂有效学习讲座深受教师好评,赢得广泛赞誉。2011学年度被评为浙江省教坛新秀,2013年被评为温州市名教师,多次参与温州市高考模拟考试命题,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教学专著《打开语文的另一扇窗》。

数学教师赵大藏,温州市教坛中坚,温州市优秀教师,多次在市级学科研讨会和高考复习会议上介绍有效课堂教学经验,多次参与温州市高考模拟考试命题,出版学科专著《高中数学错解辨析与解题指导》。

地理教师卢建雄,由于有效课堂教学成绩突出,参与2012年浙江省高考试题命题。

青年教师李林贵,因有效课堂教学成绩突出,多次参与省会考和学业水平测试命题。

青年教师陈海光,在四川成都获全国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

三年来,有32位教师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1人被评为省教坛新秀,金玲勇等7位教师被评为市教坛中坚,叶晓武等3位教师被评为市教坛新秀,汪志强等14位教师被评为县教坛中坚,陈海伟等28位教师被评为县教坛新秀,刘蓓蓓等8位教师被评为县教学新苗。

在“三四五六”课堂模式的推动下,我校围绕课堂有效学习这一主题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取得丰硕的成果。《处境不利学生的自我概念和社会支持研究》获省课题三等奖和市课题一等奖;《提问管理教学》获市基教成果一等奖,列入市交流课题和县推广项目;《高中

英语精细化阅读教学模块开发研究》获市基教成果一等奖,列入市经验交流课题和县推广项目;《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优化研究与实践探索》获市课题一等奖;《“自主化学习管理团队”的实验与研究》获市教科规划课题二等奖;《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学习探究》获市教科规划课题二等奖;《以阅读课文范型价值有效指导高中学生写作的实践研究》获市课题三等奖。

在深化课改和新课堂模式的推动下,我校不管是中老年教师还是青年教师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为我校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方面:

在深化课改和新课堂模式的推动下,我校学生有了更多的成长时间和发展空间,不仅高考成绩不断创造辉煌,更是取得多样性发展。

1.高考成绩不断创新高,连续四年大幅度攀升。

2009—2013年高考上重点人数(不计体艺类)分别为178,238,336,388,414,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2013年,再创历史新高,上重点线人数达到434人,其中理科357人,文科57人,体艺类20人,文、理科比去年净增26人,上重点人数全市排名第二,仅次于温州中学,其中理科357人,居全市第二;文科57人,居全市第一。

2.学科竞赛成绩突出:

近三年高三文综、理综竞赛成绩均居全市第一,其他学科竞赛成绩均居全市重点中学前列。

3.体艺水平大幅提高

三年来,我校连续获得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中国象棋团体冠军的优异成绩,在县内占据了绝对领先的地位。2012年获得全市中学生运动会第四名的优异成绩,实现历史性的突破。先后被评为县级与市级体育特色学校,并有黄丽文、郑影影等多名学生因体育成绩优秀直接被南开大学、浙师大录取。成功承办“楠溪江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车轮表演赛、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田径锦标赛等大型活动,受到有关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

在今年刚刚举行的浙江省阳光运动会上,我校取得两金两银一铜的好成绩。今年永嘉县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取得14枚金牌及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三)学校方面: 1.学校的基地示范引领

鉴于我校的“三四五六”课堂模式的应用与实践,我校成为温州市“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项目试点学校。 2.政治学科的示范与引领

近几年来政治学科大力推进“三四五六”课堂模式的应用,取得很大有成效,撰写了大量以自主探究学习为主题的课题、论文、案例。学科水平大幅度提高,教师专业成长快速。政治学科带头人李林贵老师为省会考命题组成员,郑益新老师为县兼职教研员,杨静老师为市教坛新秀。温州市高三文综竞赛近三年均居市第一,学科实力雄厚,影响力突出。鉴于此,我校成为浙江省普通高中政治学科基地培育学校。

3.语文学科的示范与引领

该模式的创立与应用,使我校的语文学科成为温州市语文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基地。师资雄厚,周康平为省教坛新秀,陈丽为市教坛新秀、县首席学科带头人,陈海光为市教坛新秀,市第二层次、第三层次老师共8人;教学水平高超,陈海光获全国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多人获得市优质课一等奖。省精品课程3门,市精品课程3门;示范辐射能力强大,近三年市级公开课、讲座共25节。并于2013年10月成功举行面向全市的专题培训,即温州市基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体验课”培训,反响良好,效果明显。本次活动就是该模式的一次具体运用和成功检阅。 4.物理学科的示范与引领

该模式的创立与应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同样使我校的物理学科成为温州市物理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基地。2013年11月14-16日成功举行面向全市的专题培训,即温州市基于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我们一起做实验”专题培训,反响良好,效果明显,得到参训人员的一致好评。

5.市内外学校不断来我校参观学习

近三年来,台州市温岭之江高级中学、宁波市象山三中、台州市黄岩美术高级中学、宁波鄞州中学、绍兴鲁迅中学等市外学校和瓯海中学、苍南中学、温州二中、瑞安中学、平阳中学等本市学校来我校学习深化课改和课堂变革的经验。

6.高一招生时回流生大幅增加

由于我县的基础教育薄弱,小学、初中的办学水平低下,大量学生到外地就读,从而造成我校高一招生时生源严重流失。近几年来,随着我校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的提升,那些在外就读的学生回流到本县,向我校提出入学申请者平均每年200多人。

附:“三四五六”课堂模式发展历程

(一)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历程

早在上个世纪末,我校就启动了研究性学习活动。2003年前,我校的研究性学习处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探索期。 2003年我校承办了温州市首届研究性学习研讨会,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我校得到空前的发展,2003年到2005年处于“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发展期。

2006年新课程改革启动,研究性学习列入新一轮课改课程,这项活动课程的设置、开发及其成果,已遥遥领先温州市其他兄弟学校。至2012年,我校的研究性学习处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成熟期。从观念上看,已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自发阶段上升到自觉阶段;从行为上看,由“摸着石头过河”式的实践阶段上升到“水落石出”式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阶段。 我校研究性学习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课题内容呈系列化。2006年《楠溪江民俗》系列课题对楠溪江的童谣、童戏、节日、地名、丧葬、对联等多项民俗展开研究。2007年《文明建设研究》系

列课题对我县县镇——上塘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2008年《新农村》系列课题对农村干部、政策、改革、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生产效益、人文素质、农娱乐活动方式、娱乐设施建设、幸福指数等方面作了研究。2009年《我的地盘我做主》系列课题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计划管理、学习时间管理、课堂学习管理、作业管理、项目管理、流程管理、效益管理等方面做了研究。2010年《学科探究》系列课题以学科疑难问题为研究内容,涉及各大学科,特别是涉及理科实验探究的系列课题,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2011年《学科应用》系列课题以学科知识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为研究内容,涉及各大学科领域。2012年《幸福指数》系列课题研究领域涉及学生的家庭阶层、生活质量、心理健康、人身安全、就业焦虑、学习水平、价值观念、传统习惯、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参与机会等。二是课题类型呈多样化。从最初的社会调查类课题,到文史研究类课题,实验类课题,再到项目设计、发明创新类课题,每出现了一种新的课题类型,就意味着我校课题研究向前迈出一大步。三是课题研究呈纵深化。从学生的课题研究,走向教师的课题研究,再走向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保证了我校的研究性学习的生命力,促进了我校的研究性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这既是我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发展趋势,也是我校颇具特色的教科研模式。四是课题取材地方化、校本化。多数课题来源于楠溪江自然、人文和学校的传统以及本校学生的实际(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特别是传统文化和当地的民风民俗。五是参与和活

动指导全员化。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研究性学习活动,每一个活动都有一个指导师,每一个教师都承担了研究学习的指导工作。在此期间,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强,学习目标更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初步形成,从而大大地促进了学习质量的提升。

2012学年深化课程改革启动,我校的研究性学习面临着整合与创新两大深化课改任务:一是与科学教学和学科学习整合,二是从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剥离出调查研究、项目设计、活动策划、发明制作、楠溪文化体验等项目并转化为独立的选修课程。自此,我校开启了研究性学习全新的二次发展期。

(二)研究性学习与学科的整合历程

从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整合的角度看,至2006年,我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学科外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探究。主要形式有社会调查、活动体验、动手制作、主题实践等。研究性学习与学科学习之间的联系就是能力互相促进的关系,即学科学习能力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础,探究能力能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此期间,面临应试教育和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但凭着多年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成果与成功经验,我校坚决开出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约50%的学生(主要是优秀生)参与研究,50%的教师(经验型教师)参与指导。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挖掘了自身潜能,增强了学习的信心,看到学习的希望。同时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又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招生人数保持稳定的情况

下,2004-2007届高考上重点人数人分别为1

36、16

3、17

3、183,呈稳步增长状态。

实践表明,我校的研究性学习没有阻碍我校高考质量的提升。因此,2007年我校坚决开出研究性学习课程,而且百分之百的学生参与研究,百分之百的教师参与指导,形成“双百”特色。特别是2009年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视觉转向学生自身的学习与工作。《我的地盘我做主》系列课题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计划、学习时间、课堂学习、作业、学习项目、流程管理、学习效益等方面做了研究。2010年研究性学习自觉转向学科学习,《学科探究》系列课题以学科疑难问题为研究内容,涉及各大学科,特别是涉及理科实验探究的系列课题,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2011年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聚焦于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具体应用。《学科应用》系列课题以学科知识应用于生活为研究内容,涉及各大学科领域。2012年研究性学习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幸福指数研究》系列课题研究领域涉及学生的家庭阶层、生活质量、心理健康、人身安全、就业焦虑、学习水平、价值观念、传统习惯、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参与机会等。从此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联系就更加密切,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还促进学科学习内容的应用与实践。2009-2011届高考上重点线人数分别为17

8、2

38、336。学校高考质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此,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整合成为我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途径。

(三)探究式课堂学习模式的形成

2009年开始,我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向学科知识探究与应用研

究和学生个体的学习内省和反思,2012年开始启动深化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开始走向与学科整合之路。研究性学习不对学生进行纯学术性的书本知识的传授。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依归。思考、计划、找资料、理论探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分析整理、归纳总结、撰写报告等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和活动途径正是研究性学习的学科特点。但在面临着繁重的学科教学任务的今天,学校不可能开齐开足这些活动。从活动载体上看,我们只能走整合之路。让研究性学习无处不在,让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之中。

1、学科知识探究类课题与学科教学结合。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资源,各科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把研究性学习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应用书本知识制作教具和模型,或以开展课题研究形式去解决学科学习的问题,或在学科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倡创造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或布置一些探究性的练习。从我校实践的情况来看,学生的认真参与并没有影响学科内容的学习。相当多的个案显示,因为课题研究的需要,用然后知不足,常常自觉地或是加深或是拓宽了对与课题相关的学科课程的学习;有的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更加深了对相关学科课程的理解和热爱。

2、以科技为内容的课题和发明类课题与科技活动整合。 研究性学习与科技活动具有相容性。科技活动与研究性学习目标一致,特点相同,学习的组织形式和活动的程序相近,教育内容和学习方式可以相互借鉴,这样,研究性学习和科技活动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抓住研究性学习与科技活动的共同特点,创造性地设置二者的结合点,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综合效益,达到研究性学习与科技活动有机整合。近年来,我校以校本科技讲座、参观展览活动、表演活动、参与上级科技节活动和科技创新大赛为契机,顺利地将研究性学习与科技活动进行了整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制作类课题与通用技术整合。

劳动技术课可以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结合,让学生结合书本知识掌握实用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各种小制作和模型装配属劳技课的内容,也是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通过二者的密切结合,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劳技本领。

4、设计类课题与信息技术整合。设计类信息技术软件的应用为学生的设计类课题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工具,让学生脑海中的构想成为现实中的蓝图。

5、德育类课题与政教处的育人活动结合。如春秋游活动、纪律教育、习惯养成、禁毒教育、安全教育等。

6、知识拓展、加深型的课题与竞赛辅导整合。就知识掌握来说,兴趣小组、竞赛训练更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加深,而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知识的联系和运用。我们将被竞赛训练拓展和加深的知识,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加以综合应用。

7、研究性学习与课题研究、校本课程整合。研究性学习是校本课程的起点。研究性学习活动积累的大量宝贵的原始材料,为教师的课

题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拓宽了资源渠道。研究性学习又是校本课程的延伸。校本课程的深度开发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来实现。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基地上,学生可以进一步地挖掘校本课程成品的开发潜力。多样的校本课程,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整合,触发了对学科教学的主体、方式、模式、手段、途径、资源等一系列的思考,实现了研究性学习与学生的课堂学习无缝对接。其对接点有: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和学习资源的自主选择性,学习过程的体验性和交互性,学习结果的自主评价与反省,以观察、调查、假设、实验、推理、归因、验证、综合、分析等为主要方式的活动载体,学习内容呈现方式和信息、资料、数据的收集与应用等。通过整合,催生了自主探究课堂模式。与传统课堂相比,探究型课堂上学生获得的知识与能力更加牢固,学习效益更加明显。另一方面,探究型课堂促进教师的能力素养由单一能力型向“一专多能”型结构转变,形成一支强大的研究型指导队伍。随着教师的研究力的不断增强,加速教师专业成熟,课堂学习的指导力、掌控力更强,学案、作业练习、测试等课程资源的准确性和适切性将把握得更好,从而促进学习质量的提升。同时,在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方面,探究式课堂教学催生了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三位一体”的校本教研整合模式。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走向教师的课题研究,再走向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这三者分别把学生、教师和学校层面的校本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研究性学习为起点,立足于课题研究,着眼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这就保

证了我校的研究性学习的生命力,促进了我校的课题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也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更多的选择性。以质量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校本教研整合模式更有效地保障了教与学的质量。2012-2013届高考上重点人数分别为388,414,从而实现了高考质量的持续增长。探究型课堂教学赢得了以升学为价值取向的功利文化带来的挑战。在沉重的高考升学和深化课改双重任务的驱动下,我校的探究型课堂通过多元整合和活动创新,提升课堂效益,走出困境,再现探究学习的生命力,真正做到“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支配,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发展”。

宝应县城中小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阐述

教学模式阐述

中学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中学生物学科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

辛店中学课堂教学模式

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

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

永嘉中学“三四五六”课堂教学模式阐述材料
《永嘉中学“三四五六”课堂教学模式阐述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