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自评报告(种植)

发布时间:2020-03-03 01:55: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

关于申报种植专业为市级骨干专业的

自评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及种植专业概况

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创办于1982年,二十多年来,广大师生同心协力,艰苦创业,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学校于1995年确定为香港华夏基金会项目学校,并获得了40万美元对我校种植专业的设备资助。学校于1996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0年5月、2004年3月两次分别通过了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复查认定。2001年4月被内蒙古自治区教科所评为“教育教学科研基地”。2002年7月,学校被评为“赤峰市名学校”。2003年9月被巴林左旗人民政府评定为“巴林左旗农牧民科技培训基地”。学校在旗委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于2005年3月,将原巴林左旗林东职业中学并入我校,整合后的学校变成了一所具有三个校区(农区、牧区、城区)三处合一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三个校区共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46个,在校生2202人,教职工242人,学校共设置了种植、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等十多个专业。

种植专业是我校建校以来,开设最早的专业之一,也是我校多年来办得最有特色,最有成效的一个专业。2003年10月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重点建设专业。学校现有该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为校内两处:蔬菜类种植与农作物种植基地50亩,牧草及野生植物种植基地600亩;校外两处:碧流台镇东方红村大梁沟蒙古野果种植基地,杨家营子镇南杨家营子村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学校共有农学种植实验、实习、实训室五个。校内基地采取社会公开竞标、专人负责、目标管理、独立成本核算的管理模式。校内蔬菜类种植成为全旗农业技术研发的示范基地,牧草种植成为全旗牧草种植推广的特色基地。

二、农学种植专业基本条件

农学种植专业开设时间为1986年,到现在已有21年。本专业招生由原来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上百人。学校长、短教育相结合,共为当地社会培养种植专业毕业生累计为1400余人,各类短期培训学员6000余人。学校拥有一支专业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业教师13人,实习指导教师4人,兼职教师2人;其中双师型教师5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38%;中、高级职称教师12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92%;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13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100%;旗级以上骨干教师、

1 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3人,兼职教研员1人,100%的教师都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技术,并都能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学校共有种植专业实习、实训设备总价值58万元。共建有土壤肥料实验室、植物生理实验室、植物病虫害标本室、化学实验室、生物显微镜室五个实验实习及操作室。校内农作物种植实习实训基地中有高产玉米基地18亩,芽栽土豆基地12亩,高产谷子基地3亩,高梁育种基地1亩,密植高产小麦基地3亩。蔬菜种植基地建有大棚蔬菜0.5亩,新奇特优质瓜果种植1亩,蔬菜嫁接实验示范0.5亩,激素大葱栽培3亩,花卉苗木种植大棚0.5亩。另有白音勿拉牧场种植推广基地600亩。

三、骨干示范专业建设

(一)办学方向与社会服务

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三个校区分别位于巴林左旗的城区、农区、牧区,学生95%来自全旗各乡(苏木)镇,学校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源分布,使学校与农牧区更近了,与农牧民更亲了。这就客观上决定了我校职业教育只有立足“农”字,才能拓宽路子。中央领导曾多次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我校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面向农牧区、服务农牧业和农牧民;面向大市场,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在服务“三农”的道路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各级各类的农牧业技术人才,为我旗农牧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腾飞做出具大的贡献。

我校种植专业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应届和往届初中毕业生的学历教育以及农牧民富余劳动力的转岗或在岗培训。我校种植专业2005年培养毕业生75人,培训农牧民1210人;2006年培养毕业生82人,培训农牧民1325人;2007年培养毕业生91人,培训农牧民1412人。我校自2003年被旗委政府确定为“巴林左旗农牧民科技培训基地”以后,承担了全旗“十一五”期间的“315”人才培训工程,即:负责全旗300个科技示范户、1000个科技致富带头人和500名村(嘎查)基层干部的培训任务。2003年10月起学校又参加了左旗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年培训人数近千人,为左旗农牧民再就业和劳动力转移做出了贡献。自今年开始学校又免费开办种植专业中专学历教育函授班,招生对象为全旗中、青年务农人员,采取农闲上课,农忙回家生产实习,走半工半读道路,纳入学历教育,毕业颁发绿色证书和学历证书。

随着左旗经济的发展和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大棚种植、条帚苗子、甜菜、蒙古野果、牧草种植已成为我旗农业种植的五大主导产业,

2 正因如此,拉动了我旗农业市场对种植人才的需求。据旗政府有关部门统计未来五年我旗对种植专业人员的需求量达3000余人。我校很早就成立了招生就业办公室,除部分学生升入高校继续深造学习外,其余学生一次就业率达100%。并且大部毕业生都是从事蔬菜大棚种植或承包土地、承包荒山、承包果林、或经营农资、或进行农牧产品的加工等,还有的外出务工,被聘往外省外旗县当技术员,当园艺工等。

(二)学校教学管理与课程改革

学校实行了全员聘任制,建立了岗位工资制,教师的工资与绩效相挂钩。制定了《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教师等级考核奖励办法》,教师除有课时津贴外,还设有实习实训指导津贴以及教育科研奖励津贴,这些举措大大促进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参与基地实训、进行科学研究、推荐学生就业等诸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建立了《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实习实验室管理制度》、《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教师实验实习管理条例》、《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基地实习实训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由主管副校长负总责,产教科主任具体负责,基地管理员和实习指导教师实行目标化管理。基地管理方面制订了《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基地管理细则》、《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基地目标管理办法》;部分基地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未招标基地由产教科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班,责任到人。

学校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一技之长,为学生今后就业奠定人生基础”的职业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基地为依托,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强化对学生动手实验指导,突出职业技能培训,教学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实行电化教学和计算机网络教学。学校共有计算机300台,机房4个,多媒体教室4个,建立了校园网和上了宽带网。种植规划设计、土肥分析都能在电脑中进行。学校对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慎重的滚动修改,建立了以蔬菜种植、农作物种植、稀有植物栽培为主干的课程体系。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我校在教学内容上构建了专业课程综合化,学科理论模块化的课程管理框架,有意识的增加了实习实训课时,同时增添了选修课和校本课程。授课采取学年学分制,出台了《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学分制管理手册》。按课业、实习、德育、体育、奖励五个方面记载学生学分,并用学分绩点评价学生优劣。

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地方农业岗位需求,精选课程教材,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学校组织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自行编写了《北方蔬菜大棚种

3 植技术》、《部分蔬菜稼接技术》、《反季节瓜果种植技术》等教材,其中与其他专业教师合编的《初级职业技术培训实用基础》教材已为全旗初中生必修的劳技课教材。

为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学校专业设置不仅纳入了全旗农业经济发展规划,而且还建立了由旗农业局、开发办、农经局等部门农业专家和我校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我校教学实践中碰到的新问题,实行专家会诊,学生观摩,并积极尝试学生参与蔬菜、高产农作物的种产销全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开拓了学生的市场意识;学校依托校外基地,鼓励师生到校外基地参加实践活动,了解生产中第一手资料,提高动手能力,更好地服务教学。学生一边在校学习一边利用假期在家进行实践实习,做到了:人毕业,有技术;人毕业、家致富。

学校设有职业资格鉴定点,每年学校与旗人事局联合举办职业资格证考核,95%的毕业生获得初级以上职业等级证书,短训班学员全部获得绿色证书,学生凭证可承包果林和荒山。

(三)政府重视与灵活办学

左旗旗委、政府非常注重职业教育。近年来,在旗委政府的关怀下每年划拨资金近20万元作为学校培训农牧民专项经费。凡被我校选聘的教师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对我校教师职称、晋级给予倾斜。同时还对我校毕业的学生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如他们在毕业回家后承包荒山、土地时,政府都能从资金上给予扶持。而且从政治上给予关心,我校部分优秀毕业生因工作出色被破格提拔为村、乡两级担任干部,如我校毕业生师振虎现担任花加拉嘎乡科技副乡长。

学校办学形式灵活,自办与联办相结合,长班与短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术培训相结合。学校与旗委组织部联合举办村级干部培训班五期,每期500人左右,既教学员管理知识,又教学员专业知识。与宣传部、农牧业局联合组建农业科技宣讲团,每年深入各乡(苏木)镇讲学,培训人数千余人。与部分乡镇联合举办农业科技带头人培训班,年培训人数300人,与教育局合作开办全旗初中劳技课教师集训班,培训人数40余人。此外,上挂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和赤峰学院等高等院校定期或不定期聘请高教来我校讲学。

学校还与天津武清职专、中德职业学院、上海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举办“2+1”、“2+3”、“1+短”等多种形式的办学关系,拓宽了办学渠道,为有志青年搭建了深造和就业的平台。与此同时,学校还与长春诚信达有限公司、天津三卓韩

一、左旗

4 种子责任有限公司、各乡镇农经站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实行订单培养,三年内共输送本专业毕业生就业82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3%。培训输出本专业方面的社会中青年就业人数为1200余人,除此之外,我校在农牧民农业种植实用技术培训中也取得了可喜成果,我校集体组织专业课教师每年下乡集中讲课十余次,每年校内组织农牧民科技带头人培训班平均达两次以上,开办农业科技专题讲座班四次以上,三年累计培训人数达3947人次。我校还建立了以各乡镇总校职成教干部和各乡镇初中劳技课教师为核心的农村科技服务网络,为我校种植专业服务“三农”发挥了很好的“二传手”的作用。

四、办学质量与示范作用 近三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和培训了本专业实用型人才达3000余人,学校已成为全旗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器”。例如:2001年农业种植专业毕业生王保新毕业后回乡投资建设大棚蔬菜种植产业及养殖业,年收入8万余元。种植专业毕业生雷军回家后利用自己所学开办农资经营,为当地的群众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像这样的毕业生很多,他们都已成为左旗经济发展的领头雁,为全旗经济的发展作着自己的贡献。同时,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实训基地为全旗农业生产实验提供了许多有益经验,其中,2001年学校进行的11种欧美牧草种植实验,有三种牧草实验成功,并在全旗普及种植并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纸筒育秧、粮麦间作、芽栽土豆等技术已在全旗广泛采纳,成效显著。学校实训基地三年来共接待有关部门参观考察多次,累计达300余人次,我校实训基地的管理办法已成为北五旗县兄弟学校基地建设的“蓝本”。

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投入不足。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更新,学校急需建设一处适应现代化教学的示范园区,为此迫切要求上级财政给予支持。

2、教师实践能力,实训指导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讲功”强于“做功”,尤其是现代技术,现代农艺的执教实训水平滞后。

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种植)
《自评报告(种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