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晨报副刊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06:05: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第九章:文艺的自觉有感

本章以《诗镌》和《剧刊》为例来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的自觉即文艺的自觉,仔细阅读了第一部分以《诗镌》为例来阐述的内容。《诗镌》是《晨报副刊》的“刊中刊”,类似于盆景一样的专刊,持续的时间不长,仅从1926年4月1日到6月1日,但是我觉得它的作用不是与时间成正比的,而是成反比的。

本章首先分析了诗歌到近代一蹶不振的原因。第一,内容和形式上的衰落,内容上同一主题的已发挥到尽头,而且诗人生活方式悠闲没有创新的主题;第二,受主流意识的控制,也就是沿着统治者规定走,例如,受到科举制度的压迫;第三,近代被文学史正统所鄙视的小说挤入文学史正殿。

某个东西的衰落,那么热爱它的人必然不会任其消失,所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诗歌解放”,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的解放,内容上反叛传统权威,艺术上打破格律,出现了以白话为主的新诗,如,胡适的《尝试集》,郭沫若的《女神》等。

但是新诗的收成不理想,有人说新诗就像分行的散文一样,这样的说法不是全无道理的。 《晨报副刊》《诗镌》的主稿代表人物闻一多等人就批判“五四”时代自由放任的诗风,并试图探索 一种新的诗艺和美学原则,他们批评郭沫若《女神》过于自然流露;批判感伤主义,也就是无病呻吟;第三个观点是认为不是什么词都能入诗的。主张用有形式的美感来愉悦读者的感性思维,即让新诗的形式有美感。

闻一多提出“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我认为对应的新诗创新就是音节美、辞藻美、以及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同时也有人认为闻一多他们的诗的确注重形式美,但容易忽略思想内容,显得太客观。笔者非常赞同这一点,诗歌本来就是传达感情的工具,如果写得很客观,诗的灵魂也就没有了;笔者一直觉得没有真实感情的东西是虚的,好的小说灵感也是来源于真真实实的生活,天马行空的东西是转瞬即逝的,所以笔者不赞同他们批评情感的自然流露。但非常赞同他们的另一观点,美的东西就要用美的工具来承载,就像音乐,绘画一样。好的歌词需要好的旋律,好的绘画灵感需要有好的绘画功底,诗歌一样,这是《诗镌》为新诗带来的又一进步,也是《晨报副刊》当时的特色。

章丘晨报

0727晨报

报纸副刊

副刊约稿

副刊问题

3月1日晨报

各地报纸副刊

报纸副刊特点

副刊文摘教案

兰州晨报社会实践报告

晨报副刊读后感
《晨报副刊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