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作文辅导

发布时间:2020-03-03 02:52: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08年中考作文浅析

三项内容

• 得分因素

• 失分原因

• 高分作文特征

分析考纲

写作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今年,我省中考作文增加了“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的写作要求。在作文评分标准上增加了“表达上有创意可加分”“错别字最高减5分(以往减3分)”的要求。

24.写作。(50分)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1)那一刻,我们--------

(2)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要求:①如果选择题目(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定。③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应不少于20行);④有真情实感,力求创新,不得套写抄袭;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试题分析

(试题样式)

(写作角度)

(构思选材)

(文章体裁)

得分因素

选材亮出自我

语言显示个性

表达丰富多样

结构形式新颖

• 一是以知出新——例1例8

• 二是以事出新——例2

• 三是以能出新——例3

• 四是以悟出新——例4例2

• 五是以情出新——例259

例文1:人类,止步吧!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对于马致远老先生的这些话,现代人似乎赋予了它新的含义。

(1)枯藤+老树+昏鸦=优质的木材

一只年老的乌鸦,无力地拍打着自己瘦弱的翅膀,落在一棵已经没有枝叶的老树上。 它小心翼翼,但仍然把那棵老树惊动了,老树晃了几下,终于有安静了。乌鸦唯一的伙伴是缠绕在老树上面的枯藤。日暮里,乌鸦昏黄的老眼盯在远处,它似乎又想起那日,一群人拿着利器和猎枪,闯入它们的家园,杀死了它们的同胞,毁灭了整片森林,他们只为了获取优质的木材。

(2)小桥+流水+人家=人类的日用品

周围楼房、工厂林立,也有一座孤零零的桥,桥下有流水,可是,那水却是乌黑的, 一只鱼儿探出水面,望着这一切,伤心地落泪。那桥也悲愤地说:“再也没有人肯从我身上走过了。”的确,每个人都捂着鼻子绕道而行。而旁边,一只粗大的管子正不住地往河

里排着污水。里面,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生产着人们必需的日用品,那河水,只换来了人们的一点点舒适。(3)古道+西风+瘦马=桌上的美食

一匹瘦弱的老马,顶着肆虐的狂风,行走在寸草不生的沙漠上。当初,它和同伴们在

茂盛的草场上悠闲地吃草,饮那清澈的甘泉。那种甜蜜、幸福的日子如今一去不复返了。它想躺下来休息,可是,它躺下来后便再也没有起来。昔日的绿洲,就只换来了人们桌上的美食。

人类获取了金钱、财富,获取了安逸的生活,而代价却是:森林的毁灭、水源的污染、土地的沙化……

夕阳西下,一个老人站在光秃秃的山冈上,迎着令人窒息的风沙和酸雨,流下了

忏悔的泪水……

[评析]本文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一是构思精巧,极具创新意识。小作者灵活地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化为文章的骨架,使文章的形式新颖。二是围绕“获取”这个话题,立意独辟蹊径,文章三个小标题分别从森林的毁灭、水资源的污染、土地的沙化三方面指出了环境破坏的严重性,令人警醒,文章闪烁着睿智的火花和独特的个性。

例文2:《那一刻,我们为之震撼——莫高窟之魂》,记叙了一次特殊的莫高窟之旅,展现了作者的一次心灵之旅。作者对佛的理解,对壁画人物的好奇,对“舍身饲虎山”远古的故事的震撼,对莫高窟之魂的彻悟。最终找到了答案:生命的意义,“不是功名、不是利禄,而是忘我,是爱,保住人之初的真诚与善良,忘我地爱世间的一切生灵,在生活中练就聪慧与执着”。此文厚重大气,见解深刻独特,颇得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精髓。

• 出口就是诗人——例3

• 动笔就是哲学家——例5

• 行文就煽情——例6

一是追求诗意化:

1、借诗词描写景物:

2、借诗词抒发感情:

3、借诗词展开议论:

1、人物说哲理:

2、景物引哲理:

3、事例明哲理:

例8

4、主旨现哲理:

例5.4

三是追求情趣化:

1、熄灯后,我必须把头缩入被窝深处,被角必须压得密不透光,然后打开手电筒,屏息看书。略有声响,必须以最快速度熄灯,伸头,察看,直到“警报”解除,又缩头蜷腿,开灯……没想到效率还真高。只是憋得满头大汗,脸上发烫,呼吸不畅……

还可运用多变的句式增强语言的情趣如:长短句,整散句,肯否句等。例3.5 表达丰富多样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在娓娓的叙述中,能恰当的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例2.3 9 结构形式新颖

一、运用小标题

二、精妙的运用题记

悬念引人入读真情拨人心弦直接点明主旨

奠定感情基调交代写作背景昭示深刻哲理

例4例5

三、文章形式的新颖

例6日记体小标题访谈报告

短短的语句,美美的语言;浓浓的情感,深深的哲理。

让题记活画出文章的灵魂!

不管采用哪一种形式,都是为了达到创新的目的。,能够在题记上创新,当然是好事。但是一定不能为了创新而走极端,归根结底题记只不过是一种形式,真正优秀的作文还是内容、立意、选材上的创新

1.鸟儿需要大树来躲开风雨的追逐;鱼儿需要小溪而自由去来;我们需要人们的关怀来快乐成长——题记《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2.“汶”世间情为何物,直教“川”生死不移——题记《那一刻,我们生死不移》

3.只有太阳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暗吞噬了一切,黎明还会重新到来。——题记《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4.如果你看到阴影,请不要悲伤,因为你的身后是太阳。——题记《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5.自己本身就是太阳。只要自己是太阳,早晨一定会到来。

6.想哭的时候就尽情地哭吧——题记《那一刻,我们哭了》

7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阳光就好像鸟儿失去了翅膀。”——题记

8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

9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阳光——题记《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失分原因

今年中考作文阅卷中,除了这些选材新颖、思想深刻、构思精巧、语言优美的考生佳作,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是我们今后作文教学中值得警醒的地方: 审题不准

两个题目中的“我们”把握不住,虽然题目中是“我们”但内容却写成了“我”一个人的事或感悟,而且结尾没能从“我”扩展深化到“我们”,没有点出“我”是其中一员,“我们”中的一份子,文章完全定位在“我”自己的层面上。“那一刻”是一个,,能否对那一刻进行描述比较关键,因为考生不注重观察生活,体验少,容易选不准材料而失分

没有正确理解准确描述“那一刻”中的“一刻”这以具体时间限制,而是写成了“那一天”“那些日子”等。如写毕业离校的内容,没有重点描述师生分别,离开母校的“一刻”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写了那一天的经过,或最后一节课的内容;写四川地震,没有把重点放在某个让我们感动的特定时刻,而是写成了“在地震的那些日子”。这样的失误很多。 构思不精

受高考作文影响,有从众心理。2008高考全国卷1通过提供一组包括捐款、救援等六条与四川地震中震救灾有关的素材,的材料作文。很多学生认为写新发生的国家大事就会有新意,有深度,有思想,所以在我们看到的考生中有一半以上在写四川地震和北京奥运。失分的真正原因不在于选择了中国大事件为题材,而是很多学生并没有通过大事件真实反映出自己的思想、情感、经历,表现出当代中学生的责任和他们对国家、民族、人生的关注和思索,而是堆砌罗列了许多媒体报道过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人物和事件,成了媒体宣传的翻版和转载,反而走入了“假大空”的误区。

描写、叙述

例1“雨水冲不进窗来,在玻璃上痛哭,我在涕泗横流中承受着心灵的谴责”,这样情景交融的描写要比“我痛苦死了”的简单叙述的表现力不知强多少倍。例2.“雨一滴地砸在它的身上,它的花瓣下垂了,花蕊被冲掉,茎秆不断弯曲,可它始终没有倒下。在雨中,坚强地存在着。”比(雨摧残了花”不知道要生动几百倍。 真情、造作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时时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创新、守旧

如写四川地震的文章很多,不少人只是罗列一些媒体上天天见到人人都知道处处都听到的事迹,没有任何自己的见解和感悟,更不用说真情和深刻。这是思维过于保守,思路过于受现有材料的局限所致。同样是写地震,例4创新的还有例6 规矩、随意

有的考生通篇文章只有一段,且标点符号不规范,书写不工整,文面不整洁,因为没有按“规矩”办事,所以扣了不少冤枉分。这里的规矩是首先做到文章文从字顺,表意明确,中心突出,在词基础上有所突破,力求创新,而不是忽视要求和写作常规,随意成文。 积极,消沉

例7

细小 ,大空

要使文章出色,只是从大方面泛泛而谈是不行的,必须选择较小的角度,独特的角度,哪怕是身边平常的细微的事件,只要能把立意聚焦到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方面去思考,就能小事件反映大主题。事实上,许多深刻的道理往往都蕴含在平常的小事中,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出耐人寻味的感动。例2.5.9

高分作文特征

一、文题美:

二、开头美:

形式上,可用写题记、引用名言、对联或段诗等方式表现出一种风格;表达上,可用悬念法、点题法、抒情发等表现出一种手法;语言上,要注意生动、清新、准确,以此来先声夺人。

三、片段美:

要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和文体的不同,认真写好一个一个议论段、一个说明段、一个描写段、一个抒情段。注意段内层次、句间连贯、语言的表达。

四、细节美:

这主要用与记叙文。要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表现人物的性格、表现事物的发展,渗透自己的感情。

五、结尾美:

结尾要追求点题独到、含义深刻、意蕴丰富、情感深切、手法独特、文面醒目等更高层次的表达。

六、主题美:

不论写哪种文体,都要注意思想性和情感性,深化主题、强化主题。

七、情感美

例如写抗震救灾这个“事例,面对这场既揪人又感人,既让人泪流满面又让人众

志成城的“灾难”,我们不能仅是感人情节的复述,也不能只是动人故事的再现;不能似新闻报道,也不能像通讯叙述。

关于拟题:

过于宽泛,大而不当(如“那一刻,我们感觉真爽”“那一刻,我们陶醉了”“那一刻,我们永生难忘”……等,不宜写出切实、真挚、有感染力的作文)

《那一刻,我们乱成一团(写中考体育的紧张和慌乱)

《那一刻,我们为之动摇》(写感动)

《那一刻,我们力量无限》(写大爱)

《那一刻,我们恰同学少年》(写青春)

《那一刻,我们大江东去》(写毕业分手)

作文辅导

作文辅导

作文辅导

作文辅导

作文辅导

作文辅导

作文辅导

作文辅导

作文辅导

作文辅导

作文辅导
《作文辅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