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勤于学习

发布时间:2020-03-03 22:50: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勤于学习 善于反思 勇于改变

蔡文卿

各位老师,今天的教学经验交流会开得很好,刚才6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做了很好的交流,这些交流都是自己实践经验的总结,很受启发,很值得借鉴,在这里,我谈这样三点:勤于学习、善于反思,勇于改变,这实际上也是我们这次交流会的目的所在。

要勤于学习。学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困,学习是我们发展的助推器与加油站,要善于从书本学习,书籍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如校园网上建设学习型校园文件夹中的美文,周历上推荐的美文,如果经常细细品读,我们的精神就会得到很好的浸润,我们的精神生态就会慢慢发生改变,我们的品味与层次就会提升;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实践中来的认识最深刻,要善于从自己的实践中学;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善于向他人,尤其是向周围的同事学习,今天就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不用走出去,好经验就在身边,成本低,而且更接近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际,刚才在交流中,有的老师三轮复习计划安排的科学、紧凑、合理,忙而不乱;有的学科合作做得好;有的重视教辅资料与试题的选择、作业的适量与质量;有的对学情把握的好,教学有的放矢;还有的善于对学生进行激励,这几位老师的总结文章过后将会传到校园网上,请认真学习。 我们向身边同事学习的途径很多,除了今天这样的场合,还可以通过校园网日反馈文件夹中的内容进行学习,日反馈信息中有很多教育教学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比如,有的班级每天一总结,做到日日清;有的老师家校练习本批改的细致,成为精品;有的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很好;有的班级班级日志的激励功能强;还有的班级班会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等等。 听课也是我们向同事学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渠道,开学以来,听了13节课,收获很大,现就这些课谈几点较深刻的认识:(1)要学会微笑。微笑是老师的必修课,也是重要的教育技能。有不少老师面带微笑或笑容上课,给学生以亲近感,给人以很美好的感觉,再次建议各位老师在校园见到学生要保持微笑,让微笑与美好传遍、感染我们的校园。(2)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与进行方法指导。尤其是作为初一起始年级的第一堂课,老师要在激发学生兴趣,学科学习方法方面进行指导,如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怎样学好这门课,等等,这点应该制度化,凡是起始年级,第一堂课可不用讲新课,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学科学习兴趣,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上。(3)要善于盘点与总结。有的老师临下课时,对一堂课的情况进行了简要小结,包括所学内容与纪律表现等情况,及时肯定了学生课上的表现;这种一课一小结,及时肯定成绩,巩固成果,及时指出问题进行校正的做法值得坚持下去。(4)要善于让学生去归纳、总结、提升,而不是直接给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王彦主任就对课后练习进行改造,给学生布臵了这样的课后总结作业。(5)要善于运用直观、具体、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6)要善于运用典型的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如讲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时,张萍老师、宋爱美老师都讲了马云与俞敏洪的故事,揭示了NO.1 English, NO.1 Job的道理,给学生以深刻印象。(7)要强化目标意识。目标很重要,要让学生明确学科目标、一堂课的目标等,不知目标,学生就不能对目标有效检验,就会做无用功,浪费时间。如语文课上,张春荣老师告诉学生学语文的目标是:要做五一居士:就是写一手好字,练就一张铁嘴,装满一肚子名片佳句,做一手好文章,有一颗永远追求真善美的心。老师还让学生把目标写在了语文课本的扉页上,这就是有效的目标引领。(8)要增强问题意识,课堂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解决了没有?解决到什么程度。(9)要善于运用学生身边的教育素材作为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喜闻乐见,能拉近距离,往往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张春荣老师在讲为什么要学语文时,让学生说一下自己姓名的含义,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设计。(10)要善于把握学情。对于事先要讲解的内容,一定要通过适合的方式了解好学情,做到有针对性,有的放矢。(11)要让学生大声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时,要让学生大声回答,尤其从初一开始就要培养这个习惯,声音洪亮地回答能感染自己,感染同学,既是对自己的锻炼,又是对同学与老师的尊重。(12)要有适量的师生互动,而且是真互动,既有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又能激发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的相互促进。(13)科任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如学生小型座谈会等)定期了解学生对自己教育教学的看法,根据情况,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要善于反思。没有反思,就不会有深入的发现,就不会有高质量的矫正,就不会有进步;一名善于反思的老师必定是一位成长较快的老师,刚才宋爱美老师在讲话中专门提到了反思的重要性,说的很好。要善于从书本、他人的经验中反思自我,更要善于从自己的实践中反思,养成追问“我的问题在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还有没有更好更优的办法?”的习惯;我们要做善于通过反思发现、挖掘自我的有心人,要通过自己的反思为学生培养“勤学、善思、专注、有恒”的学风做出榜样;要在反思的基础上积极实践,改变自我,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实践-反思-提升-再实践-再反思-再提升的循环往复中提高。说到这里,说一下微技能案例评选的事情,微技能看似雕虫小技,但四两拨千斤,多了,久之,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会发生质变;微技能案例,要写出微技能是什么,其背后的依据,更重要的是要侧重写具体怎样做以及产生的功效,要具有操作性、可借鉴性。看一下老师们交上来的微技能案例,实事求是地讲,也毫不客气地讲,大部分是抄袭或下载的,这说明我们平时没有反思的习惯,如果平时就很重视反思,上交案例根本就不用特意准备;在这次案例评选中国,部分案例很有借鉴意义,如韩金英老师的班级积分制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班级的无为而治,也充分调动了全班所有同学的积极性,把班主任很大程度地解脱出来,用来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以学生上自习为例,做到了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再如王晓燕老师的《小操练,大作用》,下午课前一段时间对易错题进行强化训练,这是落实后满分制度的有效措施,初二两位数学老师这样做已经坚持了一个学期,效果很好;再如董明老师小组合作做得很好,善于通过QQ的筛选功能了解学情,事先把握哪些应重点讲解,在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座次的安排上也很有考虑。李娜老师对小组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检查、口头作业等都给于及时的评价,每周汇总,评出优秀小组与优秀组员,给学生以多方面的鼓励与激励。 多说一下激励微技能问题,在上周二下午的区教学工作会议上,区教体局薛局长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讲的是一位农民工在城市处处受到冷遇,不被接纳,于是身上捆满炸药,上了公交车,打算与全车人同归于尽,上车后一个小姑娘很有礼貌地给他让座,说:“叔叔,您请坐”。一句话让农民工改变了主意,挽救了全车人的生命。由此想到我们对学生,可能就是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片段文字,影响了学生一段时间,甚至更长时间的生活,具体到对学生的激励,微技能很多,关键是我们是否善于运用,是否善于坚持运用,如课堂上对表现好的学生的及时表扬,一个点赞的手势,在作业本的激励留言,在家校练习本上的激励留言,校讯通短信激励,情感卡片激励,班级纪念卡激励。在这里,特别说一下通过校讯通短信、情感卡片激励。学校管理人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可将观察到的学生的好表现及时通过校讯通短信发给家长,当然要注意家长接收短信的时间选择,最好利用延时发送功能,让吃中午饭或晚饭时让家长收到,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家长看到孩子的精彩表现,并把短信读给孩子听,可以想象家长与学生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如果是学科方面的短信,学生定会提升自信,强化学科学习动力;运用情感卡片进行激励,就是看到学生积极的表现,将事先准备书写好或临时书写的彩色温馨卡片送给学生,送的方式有当面送、夹在作业本、家校练习本中送等,学校发送的部分短信与情感卡片内容已放到日反馈文件夹,可以参考。

要勇于改变。勤于学习,善于反思,都是为了更好地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万物皆流,无物常驻,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世界在改变。有不少老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再重复着不变的教学行为,不愿改变或不易改变,结果只能是与本校与外校优秀教师的差距越来越大;不仅如此,朱永新先生曾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真正用心、善于改变自我的老师,才不会陷入职业倦怠的泥潭,因为他永远在路上,永远见着不同的风景,永远有着新鲜的希望;最近看到东南大学教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王步高先生的事迹,王教授退休后到清华讲授大学语文,尽管王老师的课早在2004年就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但却在不断寻求改变。每次备课的时候,他都把以前的讲稿或录像重新看一遍,修正、填补,甚至推倒重来,以保证新讲的不低于原有的水平,保证自己不断超越自己,现在,非核心课程的“大学语文”已经成为理工科氛围十分浓厚的清华园中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想想王老师,我们深感惭愧,我们应怎么办?我们要有比照先进,查找不足,推动自我改变的紧迫感,要有面对学生、学生家长、社会的期待,主动改变自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又要善于发现自身问题、理性分析、求真务实、尊重规律,找准能带来真正改变的生长点、增长点、关键点,更要有快速反应、马上行动,不等不靠、不拖延的坚定行为。让我们真正行动起来,积极创新,勇于改变,为我们的教育教育注入更强的动力与无限的活力! 衷心祝愿我们每位老师都成为勤于学习、善于反思、勇于改变的优秀教师,发言如上,如有不当,敬请指正!

勤于学习

勤于学习(推荐)

珍惜时间 勤于学习

办公室工作中要勤于学习

崇尚学习 勤于钻研 敢于创新

勤于笔耕

勤于实践

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反思

勤于学习善于感悟勇于实践

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

勤于学习
《勤于学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勤于学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