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效课堂建设中的几大误区

发布时间:2020-03-03 03:34: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效课堂建设中的几大误区及矫正策略

误区之一:

教师主导就是主讲。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高效课堂的建设中,不少教师片面的认为教师主导的地位和体现,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要主讲,而不是少讲或不讲。不然教师怎样主导课堂呢?

矫正策略:教师要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中主导的真正含义。所谓主导,是指在课堂中,教师要发挥的主导作用,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的思路,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方法,引导学生的思维训练,而不能用主讲、多讲来体现主导作用的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变,发挥好指导、引导、点播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角,尽可能做到少讲,坚决反对教师代替学生。我们也反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不发,而倡导的是当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之后依然存在疑惑不解、不前时,适时开口,进行恰到好处的精讲。 误区之二:

学生自主就是自由。在倡导和落实的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过程中,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由地学习,教师可以放任自流,不加指导或干预。

矫正策略: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含义。所谓学生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和消极学习而言的,他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学习权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学习不是教师放任自流,不是袖手旁观,而应是在教师的指导引导之下,依据教师所指明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通过个体的自学,去获取知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指导,适时检查,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予以纠正,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 误区之三:

小组建立就是建设。建立学习小组是高校课堂建设中的基础性和保障性环节。学习小组也是高校课堂上最基本的学习形式。但在小组建设过程中,不少教师片面地认为,建立小组就是建设小组,使小组建立的终极目标即建设文化难以达成。

矫正策略:要正确认识并明确,小组建立不等于小组建设,建立小组是指按照班内异质分组原则所成立的基本学习共同体,这只是建设学习小组的初级阶段,建设小组是指学习成立之后,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使组内成员形成良好的学习、合作、展示规范、习惯、礼仪等,进而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化。我们在重视小组建立的同时,重点应抓小组文化的建设,用文化引领小组的活动行为。要做到小组的建设渗透并贯穿于高校课堂教学建设的全过程。 误区之四:

分组就是合作学习。在课程改革的的实践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相当部分的教师中,存在着对合作学习理念、方式的肤浅认识,即认为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就是合作学习,导致出现不少学校和班级在学生分成小组并未真正进行合作学习或假合作的现象。 矫正策略:要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真正含义和理念本质。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科学理念。它是指学生通过小组或其他形式,围绕学习目标任务,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等问题。他的更高追究价值在于培养成员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在高效课堂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学校班级划分建立了学习小组之后,必须对学生进行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等方面的培训,是学生明确要求,掌握方法,真正进行合作。 误区之五:

学生展示就是表演。在高效课堂建设中,学生展示,无论是组内和班内展示,使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课堂中最为精彩的高潮部分。但普遍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学生展示就是学生表演。尽管表演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却歪曲了展示的目的,削弱了展示的价值。

矫正策略: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到,展示不等于表演,表演只是展示的一种形式而已。真正的课堂展示,要求学生要做具有问题性、层次性、互动性、创生性。在展示的内容上,要展示共同性高度的问题,在展示的分工上要增强成员的参与度,在展示的方式上,要体现师生的互动、生生互动,可以有表演,更应有疑难求助、质疑对抗、文体批判、朗诵、辩论等, 在展示的追求的价值体现上,应突出学法总结、规律探寻、生成发现或新成果展示。所以在高效课堂展示中要坚决杜绝把展示表演化、简单化、肤浅化。 误区之六: 构建模式就是固化模式。在各地建设高效课堂的实践进程中,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必学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课程。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校和教师错误地认为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固化模式,就必须完完全全地依照模式去教学,不能越雷池半步。

矫正策略:高效课堂需要构建科学的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教学模式或称之为范式。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也是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核心工程。目前,在国内也流行或被推崇的有多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如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昌乐二中的“271”教学模式及“五步三查”教学模式等等,不少地区和学校也在学习使用这些模式,我们不能简单的评判那种模式最高效、最有价值,而是要理性的思考:为什么建模?怎样构建适时尸地有效的模式?怎样在建模的基础上去超越实现建模不唯模式,建模不能模式化,最终实现科学化、个性化、特色化?不可否认,在假设高效课堂初期必须首先要有模式,用模式来规范课堂流程,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就是要经历“临帖——入帖——出帖——破贴”的阶段。在经历这些之后,切不可能僵化、固化模式,而是要大力倡导学校教师发挥潜能,探索形成自己但能真正体现高效化,特色化的多种模式、多种风格的教学样本和成果。 误区之七:

课堂反馈就是做练习。在高效课堂建设实践中,一些教师自认为课堂反馈就是学生做练习,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练习就可以了解捕捉反馈的信息和效果。其实这是一种误区。

矫正策略:课堂中的教学反馈是指教师边教学边收集从学生方面反馈的信息,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反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他又复习检查性反馈、新课效应性反馈、巩固深化性反馈等系统组成。一些教师认为的作业练习反馈只是整个反馈系统的一个方面。在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阶段结构环节,采取多种形式的反馈形式和手段,及时捕捉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流程中的表现、收获、成效及困惑,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对搜捕的信息快速进行筛选、分类,适时调整与学生的思路,改进指导方法,寻找教学与学生思维发展的结合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误区之八:

课堂评价就是夸张。在高效课堂教学中,课堂的激励性、发展性评价普遍受到重视,不少教师也十分注意运用评价手段,激发、调动、鼓励学生。但在不少课堂中也随之出现一种现象,即不管学生表现或回答问题正确与否,教师都予以夸奖就,他们片面认为课堂评价就是夸奖。这其实是一种评价中的误区。

矫正策略: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课为要克服教师评价过多、过乱、过滥的现象,更要改变评价的片面化、单一化,尤其要纠正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叫指正而是一味夸奖的做法,做到平价准确、适时、适度、适可,真正发挥评价在课堂中的导向、诊断、教育、强化等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误区之十:课堂热闹就是高校。为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独霸当主角,学生被动消极,教学气氛沉闷、寂静的现象,一些教师采取分组等形式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热闹起来,认为这样就是课堂教学的高校。其实这就是对高效课堂教学“高校”的认识的误区。

矫正策略:关于什么是高校课堂,目前还存争议,暂无定论。但仅仅把课堂的评价标准、依据或标志,显然是不科学的。如果热闹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那么建设高效课堂就不会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也就没必要花大力气研究,攻克她了这种认识显然是一种短浅片面的眼光。我们认为,衡量高效课堂至少应有以下几方面的标准,即教学目标设置科学、全面、准确;教学内容重难点突出;教学方法科学新颖多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效益高;学生思维等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发展、课堂充满生机、生命活力等。

总之,建设高效课堂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和最高价值追求,建设高效课堂是一项系统复杂的教学改革工程。在建设高效课堂实践中,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改革观,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以科学、审慎、务实、创新的态度和精神,既要做好顶层设计,更要注意实践探索,切不可急功近利,违背规律,大搞运动,否则将会事与愿违,事倍功半。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走出高效课堂建设中的误区,扎扎实实地做好课堂教学改革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真正改变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低效化的现状,为实现建设高效课堂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高效课堂误区

高效课堂建设中的心得与反思

浅谈高效课堂中的几个误区

公司商标注册的几大误区

企业网络营销培训几大误区

液体壁纸常见几大误区

考研数学复习几大误区

在高效课堂小组建设中如何渗透德育

数学高效课堂建设中的心得与反思

老人健身的几大误区(材料)

高效课堂建设中的几大误区
《高效课堂建设中的几大误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