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一班级文化构建的意义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03-03 16:40: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一班级文化构建的意义与实践

【摘要】《易经》上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从字面上来看,“文化”一词的意思应该就是按照人文来进行教化。学校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标是使人拥有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空间。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部分,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田,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灵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高中阶段来说,班级文化要从高一开始塑造。

【关键词】高一班级文化构建意义实践

一、高一班级文化构建的重要意义

电影《亮剑》的主人公李云龙有这么一段话:“。。。。。。事实证明,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形式出现,而不是由个体形式出现。理由很简单,他们受到同样传统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和气质。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这只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只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只部队灵魂永在!。。。。。。”。

这段话给人两个启示:

1、优良的集体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土壤,集体的性格和气质影响着所有的个体。而在学校教育这一层面来说,班集体也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土壤,班集体的性格和气质影响着每一个学生。

2、集体的优秀传统和性格是由首任军事长官的性格和气质所决定的。那么一个班级的文化传统也应当由在高一时的班主任所决定的。

高一新生在经过两个月放松的假期后,要重新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的班级文化的构建是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高中学习与生活的最有效途径。因此,高一是班级文化构建的关键时期。

二、高一班级文化构建的实践

班主任是班级文化构建的总设计师和实践者,责任重大,班主任首先要明确自己所带班班级文化构建的目标,并明确自己在班级文化构建过程中能做些什么及该做些什么。

在高一班级文化构建的实践中,可将班级文化分成四个层面进行:即纪律文化、意识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

(一)、高一班级纪律文化构建的实践

1、在实施纪律文化构建前,班主任(特别是新班主任)首先要树立个人权威

当教师接手一个高一新班的时候,由于大家都不熟悉,所以最初的一段时间基本是相安无事的。通常情况之下,双方都会相互地试探一下。学生有时会有两三个人率先发难,搞出一些问题让教师解决,如果教师显示出强大实力的话,学生们自然收敛起虚浮,认真对待教师;若是教师被试探出来“营寨空虚”,

1那么学生不久便会大举进攻,教师很可能一时抵挡不住,迅速败下阵来。所谓“两强相遇勇者胜”。 做班主任的一定要注意方法,我们在制定和实施班级规章制度之前,要尽量选择先下手为强,给进行挑衅的学生一个下马威,对于纪律问题既要严肃不退步(甚至要发发脾气)又要在事后跟学生讲明道理,让学生心服口服。

比如:开学初,我班有两个学生违反了晚自修纪律,不但不认错,还毫不在意地说是“第一次”,无关紧要,嘻嘻哈哈地跟我顶嘴,讨价还价。这时,我立即大发脾气,大声地训斥这两个学生:“别跟我说第一次!难道你是第一次当学生吗!?不知道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吗!?”这两个学生马上让我震住了,再看看四周的同学,便没有话可说了。但他们并不服气,晚自修第一节课也不拿出书来看,还跟我对望。我也不理他们,直到晚自修下课后,我让他们两个留下。下面是我们的对话:

我:“你们希望老师对你们管得严点还是松点?”

学生:“当然是严点好,严师出高徒嘛。”

我:“那就对了,你们也知道你们是做错了,我首先要表扬你们能够知错认错,还有就是能够顾全大局,及时安静下来,维护了整个班集体的纪律。但是你们有三点做的不好:一是不应该违反纪律;二是不应当跟长辈顶嘴;三不应当违纪后还嘻嘻哈哈地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对吗?”

学生:“是的,老师,我们以后不会了。”

从此,这两个学生变得很乖,而且很有礼貌。

2、在先声夺人之后,接下来便是在班会课上公布班规,并做好引导教育工作

做过班主任的老师都有这样一种经历:如果我们事先能跟学生定好并严格执行班级规章制度,同时再三提醒学生不能违反纪律,当学生违纪后被处罚时就不会有什么怨言,班里的大多数学生都会认为老师在帮助他们不受处罚;但是如果事先没有这样做,学生一但违反纪律,他们就会跟班主任讲条件,说你事先没讲,你是故意针对他的。可以说,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有一套运行良好的班级规章制度,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的过程中,首先一点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他们认识到制定各种规范的目的不是管住他们,而是保证班级所有成员的利益——秩序、公平、好习惯、高效率。二是体现民主。

同时,班主任要懂得培养出一支得力的班干部,分担班主任的工作。班干部不但要成为班级管理的中坚力量,也要成为其他同学的模范。对此,我主要做好两个工作:一是每天安排一位值日班干并培养他们负责维持秩序和考勤工作,让我能对班里学生的日常情况了如指掌。二是对科代表进行指导,特别是语文、英语科代表,让他们能够带好早读。

在班规实施过程的最初一个月,班主任还要坚守纪律的严肃性,在处理学生违纪问题时要懂得事事处处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利益”入手,让学生明白老师是时时处处为他着想的。然后日常管理工作的跟踪到位:包括早读、课间操、午读、晚自修、宿舍。严抓奇形怪发、穿拖鞋、玩手机等焦点问题,并开展德育评比活动。一段时间后,学生已经养成了习惯,违纪问题自然就少了。

(二)、高一班级意识文化构建的实践

英国有一句格言:对于一只盲目的船来说,所有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特别对于普通高中的高一学生来说,我曾经做过调查,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自己中考失败了,不甘心在普通高中就读,但他们却往往也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到了高中后不懂得尽快努力,以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很有必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激发他们的斗志,树立长远目标。

为了帮助学生确立目标,激发他们的奋斗意识。我先给学生放一段《亮剑》的视频,其中的一段话是:“。。。。。。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亮剑?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接着我就会告诉学生我的意志:“我认为带班跟带一个军队是一样的,作为班主任,就是这个班的“首任军事首长”。我就是要带出一帮“嗷嗷叫!”的学生,要像一群“野狼”一样,敢于向学习困难亮剑。你们上来高中,就是为了上大学。那么,要想在三年后的高考中取胜,要和全省甚至全国的人争学位。首先你们要做到在这间中学你就不要给别人淘汰!狭路相逢勇者胜!”

接下来我给学生定了三年的行动目标:高一拉弓;高二满弓;高三放弓。并与他们合作做好三件事:

1、每位学生写一篇题为“目标”的作文并全部贴在班内的宣传栏上。

2、每位学生定一个三年后的目标,写在小卡纸上并贴在自己的桌子右上角。

3、全班同学一起定出自己班级的“班训”,比如:勤如晨起之苗,不见其长却日有所增;懒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却日有所减。

然后在平时的学心和生活中时刻督促学生,给学生尽可能的帮助,这样,我班的学生都有一股非常吓人的竞争力意识,班风学风都非常好,学生的学习成绩经常名列前茅,不少学生进入年级前50名,区1000名,占据了成绩榜榜首。而且这些学生在高二分班后,仍然能够保持高一时的学习习惯和斗志。

班级意识文化具有移情、承载和凝聚的功能,是所有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体现着师生共同认同与维护的理念、情感、价值取向。学生有了目标,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纪律问题自然也会少很多。

(三)、高一班级行为文化构建的实践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了说,就是培养习惯”。高一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并形成一种素质,直到发展为一种文化,从而充实我们的班级文化,乃至于校园文化和学校文化。

在高一班级行为文化构建过程中,我主要注意学生两个方面的问题。

1、是让学生树立正面的言行举止

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直接反映其本人的内在素质及其生活态度。这方面我鼓励高一的学生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语言文明。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明礼貌能够让社会变得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得融洽,所以我鼓励他们主动地向老师、同学问好,多用文明用语。学生们通过主动向别人打招呼及使用文明用语,得到了别人的认同,自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二是行为文明。比如:看到课室不干净,能够

主动打扫,看到垃圾纸屑,能够主动弯腰拾起。这一点,我的体会是学生一开始不会主动去做,这时就需要班主任的示范作用了。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我通常在学生面前主动捡起垃圾,发现班里黑板、讲台或地板不干净,就主动收拾好,在我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主动维护班级卫生了。三是拾金不昧的行为。拾金不昧是人的一种高尚行为。遇到有拾金不昧的行为都给予公开的表扬,让好人好事得到正面的宣传,学生乐于做好事。

2、是通过各种班级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热情

作为班主任要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展突出班级建设的集体性活动,为学生搭建各式舞台,创设张扬个性的天地,让每个学生置身于合适自身发展的氛围之中,尽显风采,加强班级活动文化建设。作为班主任可以开展以下三方面活动。一是开展各种主题班会。我们可以根据班级内部的需要让学生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挖掘教育资源,把握班级舆论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班会。如:“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的宿舍”、“放飞我们的理想”等等。二是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加班际足球赛、篮球赛、象棋赛、书法比赛甚至省、市、区的各科文化竞赛以及校运会和元旦文艺汇演等活动,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又能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兴趣,增强自信心,丰富学习生活。三是延伸班级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开展一些如“水火箭制作”、“科技小制作”兴趣小组活动,通过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塑造班级文化,需要通过活动来培养。班级只有经常性地开展富有班级特色的活动,团队精神建设、班风、学风建设才能够深化,班级的凝聚力、团队的战斗力和个性的活力才能够形成。

(四)、高一班级物质文化构建的实践

学生在校生活的时空主要是在班里,班级的物质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高品位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特别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班级环境能给予他们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更投入地搞好学习。

在高一班级物质文化构建的过程中,我主要落实以下五个方面。

1、是班级卫生

在班级卫生方面,我要求学生一定要全天保持班级地板、黑板及讲台整洁干净,桌椅、书本等物品摆放整齐。同时要求每天的值日生做好保洁工作,每两天拖一次地,课室里摆放最少的卫生工具,不准在班里丢垃圾等。同时我也以身作则,只要看到有垃圾就主动捡起来;看到地板脏了,主动拿拖把拖干净;看到讲台物品乱了、脏了,主动收拾好并用湿布抹干净。在我的影响下,学生们都很爱护班级卫生,也得到所有科任老师的肯定。

2、是课室布置

课室里面,我注重布置好课室的四周墙壁。课室四周,除了挂上学校布置的名人名言宣传框之外,我还在课室前、后墙上贴上标语,如:“刻苦、投入、用心、拔尖”、“天道酬勤”等营造学习氛围。

3、是出好黑板报

黑板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宣传栏地。我认真挑选班里的宣传骨干,发挥他们的特长,出好每一期的专题板报。比如“教师节”、“国庆节”、“诚信”等专题的黑板报。通过宣传,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知识,同时让他们受到教育。

4、是设立德育评比

对于学生的日常管理,我做到了量化管理,在课室后面设立德育评比栏,将学生们每月的表现详细地记录起来,通过评比,对德育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也对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教育。

5、是开设优秀作业、笔记、作文等宣传栏

通过优秀作业、笔记、作文、艺术作品等的宣传。鼓励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向好的同学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风的有效形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办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出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因此,我们要努力构建班级物质文化,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富有教育意义。

班级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细致而漫长的过程,班主任要勇于学习,勇于探索,勇于实践。

作者: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张勇

参考文献:

1、鲁洁、班华编:《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

2、万玮著:《班主任兵法》

构建特色班级文化

高一16班班级文化

构建和谐班级,高一8班

寝室文化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学习型班级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班级文化,促进班级成长

高一四班班级文化标语

高一十二班班级文化

构建小学阅读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意义与实践

高一班级文化构建的意义与实践
《高一班级文化构建的意义与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