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音乐专业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0-03-03 21:33: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1.京韵大鼓

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与子弟艺术相结合,并不断吸收京剧,梆子腔等声腔发展而成,曲调流畅明亮,跌岩起伏有致,强调字正腔圆。

22.相和歌

相和歌作为汉代北方民间歌曲的总称,它是在汉代北方民歌的基础上,最终形成歌者自击节鼓,以管弦乐队相和伴奏的歌唱形式,即所谓“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

23.歌舞大曲

是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含有多段体的大型歌舞音乐,在宫廷燕乐中占据重要地位,也代表了隋唐音乐文化的高度水平。曲式结构为:散序——中序——破,代表作品有:《绿幺》《霓裳羽衣舞》《破阵乐》

24.秧歌剧

中国小歌剧的一种类型,将话剧、戏剧和秧歌揉合在一起,在对话、化妆方面吸收了话剧特长,在唱歌方面吸收了民间小调、地方戏。最初的秧歌剧只有两三个角色,主题明显,演出方便,代表作品有《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

25.音乐教育

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一种艺术教育,属于美育范畴,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26.康塔塔

于17世纪初产生于意大利,是一种包含宣叙调、咏唱调、重唱、合唱、管弦乐的声乐体裁,比清唱剧短小,更加通俗,它分为家庭社交场合表演的小型“室内康塔塔”和用乐队伴奏的“大型康塔塔”。

27.标题交响乐

由柏辽兹创立,交响乐中运用“固定乐思”“主导动机”等表现手法,革新音乐形式,有标题,有情节,使音乐具有音乐小说的性质。

28.随想曲

结构自由使用民间材料,乐思自由奔放不受主题约束,善于施展技巧的乐曲,常以民间旋律做基础。 29.狂想曲

19世纪的一种史诗性的器乐曲,多采用形式自由的民间旋律为主题。以缓慢如歌的旋律和情绪热烈速度较快的民间舞曲交替使用并运用变奏手法进行创作。

30舞剧

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舞剧中以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形式,与音乐相配合来表现剧情和角色的思想感情,舞剧一般不包括歌唱和说白。

31.变奏曲

有一个鲜明凝练的音乐主题及其对同一音乐主题在旋律和声调式调性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反复变化,称为变奏曲。

32.摇篮曲

摇篮曲最初为母亲抚慰婴儿入睡时咏唱的歌谣,后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是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摇篮曲的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6/8拍子是摇篮曲最常见的节拍,其次是3/4 4/4

21.无词歌

是按照歌曲题材和形式特点写作的小型器乐曲,常有一个歌唱性的旋律配以抒情歌曲常用的伴奏音型。听四个区,但没有歌词。由门德尔松创立

1.夜曲

浪漫时期音乐独特的体裁,富有诗意的大自然景色最能引起艺术家的幻想和深深的思考。是肖邦创作中重要的题材之一。

11.小夜曲

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中的爱情歌曲,多为青年人于黄昏、夜晚徘徊于恋人窗前演唱的独唱或独奏曲。其音乐情绪缠绵委婉,多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18世纪中叶,作曲家创作的室内乐或管乐器演奏的组曲,也称为小夜曲

12.相和大曲

含有多段体的大型歌舞作品,为相和歌的最高发展形式。结构包括“艳”“曲”“解”“趋”四个部分。特点:歌唱、器乐、舞蹈三种艺术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有器乐伴奏的歌唱,有乐器伴奏的乐舞。

13.新法密律

明代乐律家朱载育运用等比数列作为平均律的计算原理,从而确立的一种律制,称“十二平均律”或“十二等成律”,朱载育把这种生律法的数理原则称作“新法密律”。

14.山歌

指劳动号子以外的各种山野歌曲,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劳作、休息时即兴抒发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抒情民歌

15.复调音乐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曲调以对位法的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主要特点是各声部都有独立性。

16.艺术歌曲

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多为独唱曲,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对演唱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17.练习曲

是为练习某种乐器演奏和嗓音演唱技术而创作的乐曲,每首乐曲常专用于一两种特定的技术或表现手法,以达到目的。

18.宋杂剧

宋杂剧是在瓦舍勾栏中吸收了各种技艺而形成的综合性戏曲艺术,宋杂剧继承了唐朝的参军戏、歌舞戏的传统,又广泛地吸收了民间说唱,杂耍等形式,由艳段、正杂剧、散段或杂扮三部分组成。

19.京剧

形成于北京地区,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成为中国的“国粹”,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中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20.清唱剧

17世纪产生的一种大型声乐体裁,以抒情性或戏剧性叙事诗为基础,由宣叙调,咏叹调,二重唱及合唱组成,规模较小,常以序曲开头,合唱结束。 21.通奏低音

也称数字低音,是巴洛克音乐一个非常显著地特征之一,是复调音乐体系向主调音乐体系转移的标志

1.序曲

指歌剧、清唱剧、舞剧、及其他戏剧作品和声乐、器乐套曲的开场音乐。19世纪后,贝多芬等音乐家把它写成独立的器乐曲,结构多为奏鸣曲式,如:柴可夫斯基的《1812年序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等

2.协奏曲

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特性及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乐曲结构常采用奏鸣曲式。由什么乐器担任独奏就叫什么协奏曲,如:琵琶协奏曲,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等。

3.交响曲

器乐体裁的一种。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定型。

4.进行曲

是一种富有节奏步伐的乐曲。常用于列队行进中,拍子多为偶数,如2/4 ,4/4.曲调鲜明有力,从用途上看有军队进行曲,婚礼进行曲等。

5.圆舞曲

又叫华尔兹,三拍子舞曲,节奏清晰,轻快。曲调热情、流畅,此种体裁各国均有并各具特色,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

6.探戈

19世纪末,发源于阿根廷的一种民间舞蹈,20世纪初,发展成一种社交舞蹈。其舞蹈音乐逐渐形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探戈含有混融文化的特色,它既受到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影响,也接受了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的影响。

7.鼓吹乐

是一种在我国农村流行最广,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又称“鼓乐”,多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

8.京剧行当 生旦净丑 生:男性人物,可分为老生,小生,娃娃生,武生等。 旦:女性人物,可分为青衣,正旦,花旦,刀马旦等

净:行为威重,粗矿,豪爽等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如花脸。 丑:反叛人物或诙谐、滑稽的人物,可分为文丑、武丑等。

9.奏鸣曲

管弦乐演奏的大型套曲,是一种由三个或四个相互对比的乐章组成的器乐套曲,前期海顿定型,基于四个乐章体裁,贝多芬后期结构形式比较自由,如《月光奏鸣曲》

10.交响诗

长于描写叙述性带有抒情性、戏剧性的单乐章管弦乐曲。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多采用单乐章的曲式,结构较自由,由李斯特首创。

11.《牧童短笛》

钢琴曲,贺绿汀作于1934年,在齐尔品委托“国立音专”组织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的创作评奖中获头奖,这是中国近代音乐中一首经典的钢琴名作

12.舞剧

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舞剧中以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形式,与音乐相配合来表现剧情和角色的思想感情,舞剧一般不包括歌唱和说白。

专业名词解释

专业名词解释

基本音乐名词解释

招商专业名词解释

审计专业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专业名词解释

财务专业名词解释

体育专业名词解释

测绘专业名词解释

房地产专业名词解释

音乐专业名词解释
《音乐专业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