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析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

发布时间:2020-03-03 02:10: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析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策略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国需要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和技能,需要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这些都要依赖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仍存在着教育规模萎缩、办学条件落后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提高农民素质和发展农村经济等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分析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积极探索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对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新农村建设职业教育农村产业结构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了搞好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家关心和扶持的重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作为承载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基础建设,农民个体素质提高,职业能力的发展,都与农村教育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过去,在单一的基础教育面前,农村一直沿袭着“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升学之路,造成大量的无一技之长的初、高中毕业生待业。如何培养具有相应技能的初、中级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工人。如何突破现有的教育模式,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以就业为指导的实用性人才,为农村青年提供更广的就业方向, 才能使这样的培训发挥其作用.一、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急需大量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与开发人员以及具备一定职业技能的工人。所以迫切需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与创业能力,迫切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应分析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找出存在的问题,才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首先,农民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及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长期以来,在农村一直存在一种错误认识,以为在农村生活,种田、养猪,靠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就够了,无需学习。看不到农村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劳动力就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农转非”的职业技术培训,也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存在错误认识。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农村职业教育是学习一种技能然后到城市打工,脱离“农门”;更有一部分人认为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出路狭窄,而接受高等教育则可以改变地位和身份,所以抱着升大学(或高职)的愿望到职业学校学习,这种状况在落后地区表现尤为突出,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文凭教育”“升学教育”,变成为城市输送人才而不是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的教育。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这是农村职业教育薄弱的根本原因。由于受经济实力的影响,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较少,许多学校多年来没有建设资金。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出台,职业教育经费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实际需要相比仍然严重欠缺。资金的不足导致不少农村职校资源短缺,教学设施不全,设备水平低劣,资料陈旧,实习、实验条件很差,市场适应能力低下。

最后, 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脱节。农村职业教育除了为农村转移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输送人才外,更多的是培养能适应农村、热爱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单调,教学方式陈旧,课程设置和教材滞后于农村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不能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教材多数是专科教材的压缩版,偏难、偏全,难以有效发挥为“三农”服务的作用。总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五大矛盾,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劲需求与农村职业教育滞后的矛盾;教育协调发展的要求与农村高中阶段普职教育不平衡的矛盾;市场竞争与农村职业学校适应能力不强的矛盾;农村居民收入低于接受职业教育成本高于升学、就业机会少的矛盾;农村人口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要与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的矛盾等。要改善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促进其健康发展必须实现指导思想、服务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方式的方面的创新。

二、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就外部环境而言,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劳动力市场准入机制的真正建立,以及在就业、研究、规划方面的支持等。正是这些方面存在的不足,构成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多种问题。

(1)、有关方面对职业教育办学成本相对较高未能给予充分重视,缺乏相应的政策补偿,政府功能发挥不足

从经济角度讲,职业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职业教育除受教育者本人外,最大的受益者是社会和企业。从投入角度讲,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应该实行学生受益、学生缴费,企业受益、企业出资,社会受益、政府投入的政策,合理分担职业教育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加大投入、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就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选择。而我国没有充分考虑发展职业教育需要对职业教育成本较高的差值进行补偿,不少学校的政府经费不足一半,其余要靠招生收费和校办企业创收来解决,使职业教育发展在多数时候都表现出相对弱势。同时对企业来说,由于技术在相关行业的普适性,使得职业教育的效益具有一定的外溢性,一些企业以学徒式培养的方式补充劳动力,缺乏投资中等职业教育的足够激励,

使企业作为重要的受益方没有能够有效分担相应的中等职业教育成本。

(2)、产业结构发育不健全,对所需劳动力技术水平要求低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产业结构,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对职业教育毕业生吸纳能力低。在调查的5省中,除浙江省和山东省两个县域的工业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外,吉林省和河南省两个县域的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均较低。最主要的是由于我国就业市场准入机制不够健全,大批没有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廉价劳动力进入第

二、三产业,使得从农村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缺乏接受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力。对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由于技术要求低,几乎存在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因此,就业市场准入机制不够健全使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显著降低。

(3)、制度建设严重滞后,职业教育发展缺乏软环境支持

虽然国家颁布了多部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制度建设滞后且执行不力,职业教育运行仍然缺乏软环境支持。如在企业用工时,就存在“就业陷阱”、“虚假订单”等失范现象。一些用人单位以“虚假订单”把学生骗去,却不按事先的承诺兑现待遇,或者在干满一年试用期后以种种理由把人辞退。而相关的法律约束还没有形成,许多出外务工的学生上当受骗后有冤无处申,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损失,也使职业学校对外边来的“订单”望而却步,增加了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难度,严重影响了家长、学生与学校对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的信心。

对职业教育的办学者来说,来自政策和制度的一些不公平更让他们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职业学校教师晋升职称比例偏低,接受继续教育与培训机会也远远不如普通学校教师,这使职业学校教师感到职业教育不受重视。

(4)、面向市场办学,职业学校缺乏服务与支持

面向市场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但市场信息、中介服务、研究机构尚未跟上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就业市场信息来源渠道不畅通与职业办学的盲目性,对就业市场信息不敏感与职业教育发展惯性、周期较长等因素相互作用,造成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脱节。这样一来,一些专业的职业技术人才短缺,另一些专业的职业技术人才出现过剩,造成了职业技术人才结构性不合理。

现在全国约1/3的省和大部分地市尚无专门的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学生就业也主要依靠民间组织或自我服务。由于体制分割,造成有的地方劳动部门只面向技工学校提供就业市场信息;以供求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地方职业教育统计、调查资料奇缺,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和调控方案缺乏相应的基础数据支持。由于缺少公共支持,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筹资和服务成本控制的困难难以解决,而且造成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低下。

三、对农业职业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从政府功能的公共性出发,针对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提出应以“强化政府行为为核心,加大职业投入为保障,完善就业市场准入制度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点”,作为新形势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新定位农村职业教育目标,确立农村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宗旨

各级政府部门应转移教育投资重点,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教育结构,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均衡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既要担负起培养新型农民的重任,更要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更新农村职业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城市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势,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城市职业学校积极吸纳农村生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2)建立中等职业教育成本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同时向企业开征职业教育税

国家应该成为职业教育办学的投入主体,职业教育投入要单独预算,并对职业发展作出规划,使职业教育投入有一个持续的政策保障。同时,政府应大力推行职业教育券制度。发行职业教育券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教育财政新的运行模式,有利于整合县域高中阶段职业教育资源,有利于为贫困地区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经济保障,有利于调动职业教育举办者的办学积极性和提高办学质量。

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的能力原则和受益原则,企业也应该有分担职业教育成本的义务。为了使职业教育获得充足的资金,我国应尽快通过立法对企业开征职业教育税。根据效率原则和财政原则,职业教育税的课税对象应指向企业的工资支出,并参照职业教育的经费需求以确定合适的税率;课税权主体应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即它是中央和地方的共享税。在此基础上,建立职业教育的转移支付制度,对欠发达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实施成本补偿。

(3)完善就业市场准入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

国家应完善就业市场准入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行会的作用,把职业技能资格认证权限授予行会。职业技能资格具有严格的行业特点,由行业协会组织职业技能资格认定,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行业标准,可以使职业学校毕业生获得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成为就业市场的专业与权威凭证。

要强化政府行为,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增加对职教的宏观调控力,以促进形成“信息透明,供求有序,质量优先,平等进入”的就业机制。政府应定期发布就业市场信息,并对其进行全面分析、科学预测,使职业学校可以了解到有价值的信息。保证职业学校有效获得就业市场信息,可以帮助职业学校明确办学方向、制订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促使职业学校不断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质量。

(4)建立有效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引导富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的形成国家要通过建立起有效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引导职业学校根据本地生源特点,结合市场需求,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职业学校品牌;引导有条件的地区整合

校际优势职业教育资源,充分挖掘企业中潜在的职业教育资源,适度扩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实现师资同享。同时,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导向,加强对现有师资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通过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引入市场运行机制,确立“谁投资办学,谁优先受益”的原则,调动社会各界投资办学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广泛参与,学校面向市场自主确定招生规模、自行录取学生的体制,促进职业学校向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5)“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职业学校办学中,“以就业为导向”,试行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如变“输出地”培养为“输入地”培养,依托企业发展职业教育,可以有效增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使职业学校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生产情况,毕业生就业也更加有保障;同时,有利于职业学校学生熟悉所在地生活情况,缩短适应企业所在地生活的周期。

参考文献:

[1] 余祖光.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

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 (05):40-43.

[2] 张德元.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职业教育研

究,2005,(06):20-22.

[3] 马俊哲.对现阶段我国农业职业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3,(01):53-54.

[4] 郭召志.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5,(04):9-10.[5]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

[6] 张 春, 黄育云.试论政府在加强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中的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6,(01):22-23.

[7] 叶 波.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村经济,2006,(03):113-114.

[8] 肖晓玛.以务实精神发展农村职业教育[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1):63.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材料)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现状综述

国内外旅游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日本职业教育现状与考察报告

阜阳市农村职业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教师现状

农村现状问卷调查

农村现状调查

浅析农村现状

农村现状问卷调查

浅析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
《浅析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