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强化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几点思路

发布时间:2020-03-02 22:42: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强化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几点思路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高云裳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招生门槛的降低,生源的剧增,高职辅导员的作用与不足也显现出来,对工作满意度不高,队伍不稳定,职业认同感降低等趋势明显,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下降的原因,并给出可行性建议来提高辅导员的职业满意度和认同感,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对于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工作来说,“过程”是说辅导员从自己的学生管理工作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所扮演角色的过程。“状态”是说辅导员当前对自己所从事的辅导员岗位的认同程度。随着高职高专院校快速发展,高职招生比例的逐年扩大,为辅导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天空,与此同时辅导员的作用与不足也显现出来。目前河北省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对于提升他们的工作效果和质量的当务之急。

一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降低的原因分析

毋庸置疑,“职业认同”正在成为高校辅导员能否实现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辅导员队伍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辅导员缺乏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对于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来说,他们所面临的学生综合素质低于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更大,每天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更令人头痛,而他们工作的满意度、职业倦怠感水平和工作压力直接决定他们对于辅导员职业的认同感,探寻他们工作中的职业认同感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地位不高,待遇低下。辅导员队伍虽然在高校中占据学生管理人员的大部分,但是这支队伍的流动性较大,往往留不住人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观点是年轻的时候做辅导员可以锻炼人,但做辅导员不是长久之计,毕竟这个岗位会影响日后的晋升和发展,很多人尤其是年轻辅导员往往选择辅导员工作作为自己工作的起点,持有“骑驴找马”的观点不在少数,在其位不谋其政,在辅导员工作的同时心里却向往成为受人尊敬的专任教师或者和领导接触机会较多的行政人员,这就造成一种结果,他们用心不专必然不能在本职岗位上有所建树,导致作学生工作懒散、没有长性。另一方面重要的原因是,辅导员待遇低下,培训机

会几乎没有,晋级制度不完善,使很多辅导员不能安于岗位,他们渴望学校及社会给予这个岗位更多的关注,关注他们的工作生活状态,设身处地的为他们制定合理的薪酬和深造前景,取消他们的后顾之忧。

2、辅导员工作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 。随着在学生培养方面高校辅导员队伍作用的日益发挥,辅导员工作被各个高职院校日益重视,辅导员待遇也呈逐年提高的趋势,但辅导员考核机制并不像专业教师那样健全,激励机制也相对落后,导致辅导员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严重抑制了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破坏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在高职院校中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发挥的作用相当,但成果却不能够被同等对待,而且在表现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用成绩来量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业绩往往采用主观评价的方式代替其他考核手段,这就缺乏客观性,公平性。

3、辅导员职业倦怠感逐渐提升。作为刚刚参加工作的新辅导员来说,他们对所从事的职业充满了追求希望和憧憬,可是一旦接触到实际的工作,一切就不再像想象中的那样美好,现实终归还是现实。种种琐事已经让辅导员应接不暇,他们像万金油一样在各个领域对学生言传身教。高职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个性突出的特征更让学生管理难上加难,辅导员们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中职业认同感就发生了变化,开始对这一职业的美好憧憬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的抱怨和消极的想法,日复一日,枯燥无味的工作依然还在继续,周围的人际关系也会随着消极的情绪而变得一落千丈。这些抱怨和消极的想法不断地在他们的心中滋生膨胀,职业倦怠感增加,萌生了退意。

二 强化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几点思路

1、在全社会范围内给予高校辅导员工作更多的关注和认同。社会对于辅导员工作的认可度决定辅导员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度。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高度弘扬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非常必要,通过新闻报道等让更多的人了解辅导员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工作内容的沉重繁杂,使得辅导员的学校和社会地位逐渐升高到和专业教师同等的地位。国家在待遇上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在职称的评定上让他们无晋升发展的后顾之忧。

2、严把高职院校辅导员“入口关”。 通过合理的入职考核把真正适合做辅导员工作、愿意从事辅导员职业并具备学生管理基本素质的人挑选进辅导员队伍中来。在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选拔阶段,许多学校考察更多的是专业对口和学术能力,然而当今的辅导员工作,知识和能力已经不是突出的问题,非专业方面的品质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爱心、责任心、进取心。选拔优秀辅导员的关键不是能否胜任的能力问题,而是能否对职业的认同而产生的积极的态度。

3、加快在职辅导员的职业化建设步伐。一是对于在职辅导员培养来讲,也应该强调他们的“自主发展”,一方面学院要帮助辅导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辅导员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以及通过何种途径实现发展目标。提高辅导员的自主发展能力。鼓励辅导员不断创造条件完善自己,如外出学习,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二是明确界定辅导员工作职责,减少工作压力。辅导员工作涉及学生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就业指导、心理咨询、思政教育等,学校上级往往将与学生非教学方面的管理统统强加在辅导员身上,使辅导员工作压力过大,应力图减少不相干职责,位高职院校辅导员减压。

4、转变考核激励机制,提高辅导员工作满意度。作为高职院校,也要转变评价方式,通过评价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鞭策其发展。从以奖惩为目的的评价方式转变为以促辅导员发展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价。奖惩性评价注重甄别和选拔功能,硬性地将极少数的“优秀”和“不合格”的辅导员鉴别出来,无法调动大多数辅导员的积极参与。而发展性评价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承认和关注辅导员个体之间的差异,辅导员成为评价的主体,反映专业发展的过程,使辅导员真正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对岗位的热爱。

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的一线力量,关乎学生高职学习生涯中的方方面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各界确实需要为高校辅导员发展创设宽松和适宜的环境,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更要重视激发辅导员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逐步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确保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才能不断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一线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秋燕.高校辅导员职业情感认同及其压力探析——来自泉州高校的调查研究[J].教育评论, 2008, (5) .

[2]邓凯文.浅谈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J].科技资讯,2009,(14).

[3]倪曼.谈高校辅导员的身份认同与专业化[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

[4]谈儒强.从情感视角看教师的专业认同[J].教育与现代化2008, (1) .

高职院校辅导员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总结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心理能力的提升

浅谈高职院校办学思路

高职院校兼职辅导员工作总结

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计划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职责

实行双辅导员制度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论文

强化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几点思路
《强化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几点思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