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01:56: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崇阳县沙坪小学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7月10日至7月18日,我们学校六名教师作为第二批次参加了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在为期10天的时间里,通过听专家教授的报告,实地考察,小组交流,班级讨论等形式,进一步更新了教育的理念,增长了新知识,获取了新信息,学到了新经验,清醒了头脑,相信这十天的学习,必将对自身今后从事课堂教学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自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们崇阳县沙坪镇中心小学作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中心完小,迅速行动,积极研究新课标理念,认真组织实践,获得了一些经验,同时也产生了些许困惑。现在一并提出,请与会的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一、从新课改实践中获得的经验

第一、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实施。如何将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转化为实施者自己的信念或行动哲学,是课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这种由“理念”向“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朝一夕,一年两年就完成的,人的思想认识,人的思维习惯,人的整体素养及社会外部的大环境都可以制约理念的实施和理想的实现。从目前实验区的“成果”来看,有些是急功近利的产物,有些流于形式,有些仅供“展示”“汇报”,不能真正落实于课堂,有些课是“大杂烩”,“大拼盘”,在实验区流传着一句“内容如不够,小组活动凑”的顺口溜,不能不说是新课改带来的一种“流行病”。因此,我们要走出误区,反对任何形式主义的东西,要脚踏实地,实现教育理念的真正落实。

第二、教师要有课程意识。过去,我们的教师是在教教科书即教教材,而今天应变为教材教,是把教材做为素材,过去认为课程是由教科书、学习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况和教学环境组成,而今天研究认为:知识不仅仅是写在书本上,还应包括师生互动及在互动中产生的问题和对问题的解决上。过去,我们在教学设计上的各种目标,都是预设目标,而生成目标没有被重视,生成目标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及出现了问题的解决中生成的,它在未来的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应把重视预设目标转为重视生成目标。

第三、要改变教学模式。过去我们的教学模式是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练习和提高。如果今天我们依然用过去的教学模式来教学,显然不能适应当前课改的要求,所以要改变教学模式,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应是高度个性化的,多姿多彩的,教为学服务,以学定教,以学论教,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要有对教材取舍、调整的能力,备课时要知道教材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要知道学生是带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到学校参与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机会,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展示,当把过程还给孩子的时候,学生学习就不是被动的了。学生有发言权,教师不是无所不知的传授者,教学过程要沿着学生的思维路径进行,有些是不可预测的,为了学生的发展,要调整教学进程,使富有弹性的教学设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关注的不是不折不扣的执行教案,而应注意学生的状态,抓住有利时机,因事利导。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在不经意间出现许多亮点,这是孩子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蒙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要及时捕捉,让智慧闪耀光芒;要点拨偏差,让失误得以校正;要引发争论,让思维擦出火花;要剥枝除叶,让质疑抓住主干;要拨动琴弦,让情感得以熏陶;要尊重选择,让个性自主张扬;要满足表现欲望,让生命释放活力。新课程的过程不应是一个不变的程式,更不应该成为一个僵化的模式,而应该是一个随机应变的模块,应寻着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情感的波澜,随时调整,三步五环七程序已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课堂里有没有学生成长的气息。

第四、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

1、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原有经验因为新经验的加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是简单信息量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突出而引发的观念转变,结构重组,新旧知识间的这种过程,谁也不能代替,教师要给学生知识重组,知识建构的时间,而不是像过去一样,认为给学生讲的越多,越细,越透就越好。

2、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在课堂上允许学生插话,反驳,提问,补充。而不是怕出“意外”,怕影响进度,丢面子,就对学生的反驳,提问等不理和训斥。

3、在课堂上少问“为什么”,过去我们常常喜欢问学生“为什么”,都是教师想追问结果和答案来证实自己讲的是对的。在课堂上应该多问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让他们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每个学生都是带着他自己的经验知识来与教师交流的,教师要尊重孩子,少问没有什么深层思考价值的问题,不说“我讲这么透了,你还不懂?”“听都没听懂,还想看懂?”之类的话语,真正帮助学生理解明白了才行。

4、要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这是当前课改特别强调的。过去我们都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现在,我们要让学生提问题,给学生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提出他们自己的问题。

5、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探索性学习,学会合作。探索性学习重视的是过程,让学生亲自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出有研究性的人才,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长期作业,让学生分组完成,亲自动手,去研究、调查、汇报来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和合作的能力。

6、改变师生关系。新文化的重建包括课堂文化、教研文化和学生文化。而师生关系是课堂文化的重要方面。过去,教师常常说“注意听”,“看黑板”,“有溜号的了”等,学生害怕老师,这样的师生关系制约孩子的发展。在课堂上,我们应该经常有惊喜,经常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经常被学生问住,多说“你们还有问题吗?”“还想知道什么?”“你比老师想的好”,老师应该多走下去,弯下腰,蹲下来和学生交流,不要顾面子,不要不允许学生不一样,真正改变过去的师道尊严。

7、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过去一套教材包打天下,现在教材多种多样,在实验区有49种教材,教材的难度普遍降低,知识面拓宽,教师要能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教材内容离学生远的可改为和生活近的,内容难的可降低,在安排学时时,也可以调整进度,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8、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以数学为例,原来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教给学生知识,学生解题能力强。现在却要求教师做到:首先要知道课堂中的数学和生活中的数学是什么关系,睁开眼睛看看课堂之外的数学风景;其次数学教师要懂得儿童心理,从儿童的经验出发,解决生活问题;再次新课程强调数学化,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语文教师,首先要将自己融入文化的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的先进思想,看到文化的走向;其次要积累、感悟、熏陶,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最重要的是人生的体验,是阅读中的感悟和对生活、生命的体验。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增加任务型学习,用所学的语言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完成交际任务。

9、校本课程。目前的课程包括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校本课程要在课外活动的基础上,体现个性,通过不同的校本课程,提高和发展学生在科技、艺术、人文、生活技能、体育等各方面的素养。校本课程首先要根据办学目标来开设,要体现高尚、高雅和高明;其次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开设;再次要根据教师资源,就地取材,从实际出发,利用家长、社会等资源来开设。

二、关于新课改的一些困惑

1、课堂要活起来,但教师在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时,明显感觉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效率降低了,这两者的矛盾如何解决。

在这个问题上,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适应,驾驭能力不足。学生对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感到新奇,往往一节课就是玩。

2、积极的评价体系是否意味着对学生的表扬越多越好。

3、小组学习是否就是合作学习。

在我们学校,这是一个争议颇大的问题,焦点在于合作学习是否就只能是分小组学习。

以上就是我校在新课改实施中的一些不成熟的经验和产生的困惑。不论如何,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学改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做探索者,让新课标的理念闪光在山区平原、乡村城市的每一间教室里。

小学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课改经验交流

天士力小学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

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课改经验交流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