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

发布时间:2020-03-02 21:00: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民主科学治教的理念是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源头活水。

魏老师今天的精彩演讲,幽默风趣,视野开阔,让人耳目一新。 魏老师的教育思想既是对中国优良传统教育的继承,也是对现代教育的不断创新发展。他极力提倡教师的教要“有教无类、因教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和学生的学要“学以致用、学而时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一看没有什么特异之处,但经魏老师融会贯通,巧妙运用,就让人品味不尽了。做教师,就是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并做一个有思想的大教师。 魏老师高尚的情怀,博大的胸襟,他对教师职业的挚爱,他对教育的那一腔拳拳之意,他对人生常怀的那颗感恩之心,他高标特立的人格魅力,让我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魏书生教育思想的“一小点(注意力体操——一松、二静、三匀、四乐),两大点(一靠民主、二靠科学”真是精粹之至,让人受益匪浅。

一个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是要守住一颗平常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人生第一要务是不管身处何种岗位,都要胸怀开阔,不计名利,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奋斗不止,常怀感恩之心,在如歌的岁月中品尝人生的幸福!教书育人,何其快哉!为人师表,何其乐哉!

魏书生指出,进行课程改革,要坚持“三个守住”:一是守住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二是守住新中国成立以来创造的教育教学经验,三是守住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创造出的经验、优点。 斯言诚哉! 听魏书生心得体会

《中国民办学校制度创新案例》丛书征稿函件

2009-7-2 14:39:37

昨天(2009年7月1日)全校班主任在学校会议室,观看魏书生老师题为“如何当好班主任之班级管理民主化”的VCD讲座。

在魏老师幽默、诙谐、生动的说话艺术中,时间过得很快,从他的举手投足中让我们感受到他朴素的人格魅力和务实的工作做风。整个过程中,会议室时而鸦雀无声,时而哄堂大笑。对我来讲聆听魏老师讲话的过程就是一个精神享受的过程。在这班级管理民主化主题讲座中,魏先生讲了四点:

1、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2、师生间要建立互助的关系;

3、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

4、决策过程要民主化。

在整个讲座过程中让我再一次深刻感受到,魏先生爱自己的事业,更爱自己的学生,所以他把班主任工作看作是一种享受。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除可领略到魏先生的班级管理艺术,也领悟到魏先生的为人处世的道理。“用平常的心态,高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去做实在的事情。”

魏先生是教初中语文的,有老师说这样讲座这对于小学老师来说没有多大作用,对这点我有这样的看法: 1978年魏先生教两个班,一个好班,一个差班,因为同一班的学生他们的接受能力很相近,所以他提出了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服务,这个对当时他教的班来讲可行,但今天的学校已经不能分好班和差班了,同一个班里面,优秀生与学困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老师如何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服务呢?我觉得可以仿效魏先生的“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做法。

在班级民主化的管理中,魏先生提出:“普通学生做到的,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班长不做;班长能做的班主任不做。”个人认为:在小学从中年级开始就应该把班级的事情逐步放手让学生去管理,在实际的行动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的管理能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喜欢巍先生这样的一句话:“守住心灵的宁静,守住自己快乐的阵地。”

我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

白世安

魏书生大概是我国素质教育最响当当的一块牌子,这位“半路出家”的特级教师,有太多“别人不知”和“人所都知”的东西了。“别人不知”是因他的经历充满传奇,“人所都知”是指他的教育思想已经在教育界广为流传、运用和发扬。

很早就听说过“魏书生”这人名字,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何以成为一位享誉全国的名教育家?他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带着疑惑,我翻开了他写的名著《班主任工作漫谈》。越读,越感受到魏老师处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直觉得如嚼一枚橄榄,越嚼越有味道,其中记载的事例,更是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俗话说得好:生活像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反过来,你哭它也哭。魏老师说:“一位班主任积极乐观,笑对人生,容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容易使学生性格开朗、乐观”;“要笑对人生,做一名乐观的班主任,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自己”„„

作为一个班主任,每天都要与班中几十位学生打交道,处理大大小小的事件,反反复复中难免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如果你常为一些琐碎的事情而累,那只会使自己陷入苦恼之中而无法自拔,甚至进退两难,这真是得不偿失呀。那么该如何使自己保持一颗“不为烦恼所困”的平常心呢?魏老师自有高招,那就是多笑。怎样才能做到“多笑”呢?他谈到了几点做法:如多做实事;对别人要一片好心,与人为善;要看到自己的长处,特别要少想自己一些无法改变的弱点等等。其实,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笑”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笑,这“笑”是一种胸怀,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当我们以一种豁达、开阔的胸襟看待一切时,什么烦恼、痛苦,也只能是我们的丰富生活中不唱主调的调味品而已。因为,笑对人生可以让你充满生活的勇气,积极进取,品尝到更多的生活快乐与生活的意义,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更丰富、充实。

魏书生与学生之间的故事,让我坚定了一个认识,虽然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然而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情感的主动发展个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

读魏书生的书,不一定非得照搬他的具体做法和措施,我敢说,如果照搬他的方法,效果不一定好,而且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时间不同,环境不同,个人魅力也不同,正如他自己在一次报告会上,面对台下数千双渴望的眼睛,谦虚地说:“不要学了魏书生的六步学习法,就把自己原来的教学风格丢弃了。要找到自己教学中的特长,然后发挥自己的特长。”魏老师善于反思,我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容易,找到自己教学中的闪光点就难了。但是,我却知道别人的特点是不能轻易地去模仿,否则,就比东施效颦还要难看。

读他的书,让我学到的更多的是精神,他给予每一位学生的关怀是永远值得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学习和效仿的,这让我慢慢感悟到了教师职业的根本道德,从而渐渐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是的,做好自己先从改变自我开始,就是我读了此书后的一个想法,也是一大收获。

对魏书生印象最深的是他所说的“互助”。我们往往也会在班中培养几个得力的“小干部”、“小助手”,但谁都没人家魏先生做的地道啊!在魏先生的班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听听人家放出的豪言壮语:“千万不要想这个班集体是老师的,是班干部的,是几个人的,这不对,一定要让后进的学生也为集体承包事务。”真正做到,那是多么不容易啊!但人家确是这样做的,而且成效良好,这说明啥?说明人家的经验行的通啊。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了,为班集体做事就是为自己做事啊,做起事来也就倍加尽心了。不知不觉,责任感增强了,能力培养了,生活充实了,这不是最好的教育吗?

这些经验也值得在全社会传播借鉴啊。现在很多领导手握重权,事事亲力亲为,不得不承认,他们确是能人,不然这么多事怎么没乱成一团?(只是一拖再拖,不讲效率而已)但转念想想,如果这些事也能像魏先生那样分给他的部下去做,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想有这些部下的竭尽全力,加上领导们的悉心指导,做得一定不比领导独揽差。这样领导省心了,部下成长了,团体亲密了,事情满意了,该有多好啊!

不止是这些,读到魏老师一些教育感悟,不只是在教育方面,而是为人处世方面,堪称是醒世名言。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很多人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挫折、困难时都会或多或少地埋怨环境的不尽人意,而其实,这种抱怨是毫无意义的。魏书生初踏讲台时的境遇也并不尽如人愿,学校环境比较差、所带的学生基础也不扎实,他也埋怨过、灰心过、等待过,然而结果是事情更糟糕,他“用黄金般宝贵的光阴,换来了一大堆无用的指责埋怨”,可谓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后来,他体会到“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自己适应环境。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

的确,人的生命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而通过不断的努力使社会环境朝着理想的状态不断改进。

——《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

众所周知,每个人在生活中不同的场合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魏书生还补充了一点:“面对同一件事,我们可以扮演多种角色。”

譬如,我们面对学生犯错,如果听之任之,学生会变本加厉,教师的威信便会降低;如果一味训斥,便会导致师生之间的心里隔阂;而如果帮助学生分析错误、改正错误,会换来学生的信任与尊敬;如果能像个亲友般地给予学生温暖与理解,更是能在纠正学生错误的同时建立师生间的友好关系。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用惯用的角色去面对问题,有时恰恰是因为如此,使得问题解决产生了障碍,或者问题解决得有些牵强。我们要学会“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这样我们会有更多把握成功的机会。

——《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人的能力强是工作逼出来的,铁肩膀是担子重压出来的。”细细地读这句话,真是精辟之极。压力正是引发人不断上进、不断提高的动力。

总有这样的感觉,觉得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并没有随着经验的累计而更加驾轻就熟,有时烦躁起来也不免有点儿牢骚。现在细细地思量,初出茅庐时面对的压力来自于对工作的一无所知,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工作都需要自己通过学习、摸索去适应。而几年后的今天,环境已经不再陌生,工作也摸到了一点儿门道,那么压力来自何方呢?是自身的需要,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不断自我更新的需要。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个体没有发展的话就只有被社会淘汰。社会压力、行业压力构成了我们学习奋斗的巨大动力,向更高的难度不断地挑战,不断地战胜“旧我”,成就“新我”。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已不能再表面地分析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跟进,社会的熏陶,我们已经带有浮躁、功利心态,没有把教育事业看作神圣的职业,身处在这个行业已是一个悲哀。作为一名教师,“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虽有点夸张,但魏书生老师的“守住心灵宁静,建设精神家园”应该是我们教师能够做到的。只要我们抱着一个虔诚的心,用无私的爱投身于教育事业,默默无闻,将工作做好。自然,我们就守住了心中的宁静,一个精神田园诞生在什么心灵里,那样是何等的幸福家园。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细胞。只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团结共事,才能有蓬勃生机的共同事业。我们的工作环境,有太多的不可调解的小事,有太多的私心不能宽容待之,宁静的教育家园便有了紧张的气氛。

这是我读魏书生的一点感悟。当然魏书的精神远不止这些,还需要我们从教育生活中去认真领会他。把魏书生老师的精神发扬光大。

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摘要 .

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心得体会

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心得体会

听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心得

谈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心得体会

听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有感

听《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有感

魏书生思想报告会有感

听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的心得体会

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大型报告会[优秀]

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
《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