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资本论重点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04:21: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资本论选读重点

一:概念

商品: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②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社会使用价值,它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是劳动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生产劳动:生产劳动是指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作用劳动对象的过程,分为生产劳动一般和生产劳动特殊。

非生产劳动:就是不和资本交换,而是同收入交换的劳动。资本家雇佣仆人不是谋取利润,而是花费利润,所以仆人的劳动就是非生产劳动。

生产工人:

2、生产工人是指能够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者。 非生产工人:

使用价值:①使用价值是物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二因素之一。②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使用价值,因此受到人的主观评价。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有质和量的规定,不同质的使用价值由具体劳动创造并体现着社会分工。④使用价值构成人类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则是交换价值或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①不同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商品价值的必然的表现形式。②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③一个商品的价值不能自己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一定量的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来间接表现,即通过交换价值来表现。④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是构成商品的因素之一,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具体劳动:人们在特定的具体形式下所进行的劳动,就是生产目的、操作方法、劳动对象、劳动手段互不相同的、创造各种使用价值的劳动。

抽象劳动: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之一,具体劳动的对称。②撇开或舍象了各种具体劳动形态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③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一种属性,它创造商品的价值。

资本论选读重点

劳动生产力:是指具体劳动的生产能力。它和一定量劳动所推动的生产资料量成正比,而和推动一定量生产资料所必需的劳动量成反比。在商品生产条件下,不管劳动生产力发生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物化劳动: 是指凝结在劳动对象中体现为劳动产品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包括两方面:生产资料价值转移而形成的价值和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

活劳动:是与“物化劳动”相对应的概念,指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支出的体力和脑力。它是生产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资本总公式:G—W—G 。表示的是货币——商品——货币的流通过程。即货币所有者用货币购买商品,然后把商品卖出去,重新换回货币,不是一般的商品流通过程,而是买卖经济行为。

劳动过程:劳动者有目的借助于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的活动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是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和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这两重过程是以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为基础的。

劳动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劳动力指全部人口。狭义上的劳动力则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存在于活的健康的人体中,是社会生产的永恒条件。

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的形成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的形成过程就是价值的增殖过程。 产品价值:是由产品的功能、特性、品质、品种与式样等所产生的价值 。 价值产品: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阶级不付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 不变资本:指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经过生产 2

资本论选读重点

过程,它的价值随着物质形态的改变,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没有发生任何价值量的变化,价值不会增殖。 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价值量,故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称为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剩余价值,使资本增值。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或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表现。用公式表示: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或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绝对剩余价值: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后者也是以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的。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不同,它的增加不是由于创造出来的价值绝对地增加了,而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把一部分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转化为剩余劳动时间,从而使剩余价值相对地增加。它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一。

生产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它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它的职能是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资本主义方式结合起来,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剩余价值。

价值创造:是指企业生产、供应满足目标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业务活动及其成本结构。 劳动内涵量:

劳动外延量: 马克思把劳动的持续时间称之为劳动的外延量,把劳动在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劳动价值量称为劳动的内含量或劳动的强度。劳动总价值量=劳动的内含量×劳动的外延量

资本论选读重点

工资:是指雇主或者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

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本来意义的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形成前的历史阶段,所以称为“原始积累”。 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对农民土地的剥夺,形成整个原始积累的基础。

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资本周转:是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资本必须在运动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增殖,这种运动不能孤立地循环一次便停下来,而必须持续不断地周期性地进行。 年剩余价值: 实际剩余价值:

年剩余价值率: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年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用公式表示为M’=M/v=m’n(n为资本的年周转次数)。

固定资本:指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工具、厂房等耐用的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属于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它的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虽然受到磨损,但仍然长期保持固定的物质形态。它的价值不是一次全部转移,而是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磨损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经过商品销售,这部分转移过来的价值又变为货币形式收回,以备更新它本身的物质形态。

流动资本:指生产资本中用于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资料和用于购买 4

资本论选读重点

劳动力的部分,包括全部可变资本和一部分不变资本。流动资本包括国债、可在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流通的其他债券、自营股票、银行存款和现金(含交易清算资金);已被用于回购融资的国债和其他债券不得计入流动资本。

流通资本:是指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同生产资本既相对立又相关联、专门执行流通职能的那一部分资本,包括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两种形式。

个别资本:是社会资本的对称,亦称单个资本。指资本主义社会中各自独立发挥职能作用的资本,是资本中一个独立的、赋有个体生命的部分。 社会总资本:是全社会单个资本的总和。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简单再生产:是指在原有规模上不断更新和重复的生产。 扩大再生产:是指在扩大了的规模上不断更新和重复的生产。 二:问答

1.《资本论》方法和意义

①《资本论》的方法是以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为基础,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相统一的科学体系。

②《资本论》方法的基础是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将社会经济形态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因此,马克思强调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是特定的社会经济形态,而不是生产一般。因为生产一般无法解释特定的社会生产。广义经济学的研究要回答人类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这也必须以对各特定经济形态的分析为基础。同时,经济规律、经济范畴作为经济关系的理论化,其存在与发展取决于特定性质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生产。最后,经济行为人是经济关系的人格化,其本质只能是社会的,其行为规与选择最终要由其在经济关系中所处地位来说明。 ③辩证唯物论将客观世界看作是发展变化的,这种发展变化源于客观世界内部的矛盾运动。因此,必须按照客观世界的辩证性质去认识客观世界。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决定了《资本论》的基本方法或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资本论选读重点

④《资本论》的基本方法或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强调揭示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要求在运动中把握研究对象和进行矛盾分析。在《资本论》中,唯物辩证法是一个科学的方法论体系,它包括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据的一系列具体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等等。科学抽象法则是《资本论》基本方法的集中体现。

⑤所谓科学抽象就是对客观事物的科学反映,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和把握。科学抽象法的内容,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即由具体上升到抽象,和由抽象再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思维过程,既是叙述问题的方法,也是研究问题的方法。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对象的由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认识运动,是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性,并把这一规律性的认识,从理论上阐述出来的逻辑思维运动的统一过程。二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⑥由具体上升到抽象,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前提和基础;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由具体上升到抽象的继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任何一个问题的研究;都不是从概念出发,从定义出发,而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从现象入手。《资本论》的理论大厦,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中极其丰富的材料作为基石的。

⑦科学抽象过程的第二步是由抽象再上升到具体。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运动,在《资本论》中表现为把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各个经济范畴,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按照历史和逻辑的顺序,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资本论》的体系,在理论上、精神上复制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完整的形象。但这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表象,而是更完全、更深刻、更正确地反映了本质的形象。 ⑧科学的抽象法,既是研究的方法,也是叙述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上,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和由抽象上升到具体,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在由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过程中,有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的运用;在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中,也有由具体到抽象的运动。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不同,仅仅是形式的,并无实质的差别,本质上都是辩证法的具体运用,是科学抽象的不同阶段。

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还运用了数理方法。最典型的就是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分析。

⑩《资本论》的方法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对于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 6

资本论选读重点

大的现实意义。首先,研究我国经济的现实问题,应当以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只有遵循唯物辩证法才能真正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2.《资本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第一,《资本论》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成果,科学地论证了劳动创造价值,整个社会财富都是劳动者的成果,从而在本质上回答了劳动在经济社会的位置。这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待劳动者,如何保障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提供了科学的根本立场。

第二,书中关于劳资关系的论述,对于处理当今社会的劳资关系,无疑具有指导意义。从我国经济社会的现状看,劳资关系的和谐是社会最本质也是最大的和谐,劳资和谐是当今社会稳定的一个基本因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向世人展示了劳资关系恶性发展必然导致的结果。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其的严正关注!

第三,书中揭示了在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过程中,有一种永无休止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趋势,这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认识到这一点,作为经济管理部门应该以经济手段来减少其负面影响,弘扬其正面效应。这种负面影响表现在:首先,资本追求经济效益,往往会忽视社会效益;其次,由于在劳资关系中资本是强势方、劳动是弱势方,这样会经常置劳动于不利的境地;最后,资本追求最大化的本性,会千方百计地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尽量减少改善劳动者居住条件的支出;它的综合效应就是使社会和谐出现问题。

第四,书中揭示了在工业化革命的进程中,城市化进程也同步进行,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城镇,类似我们今天称之为的“农民工”的悲惨处境,令人触目惊心。作为政府,理性地认识到这一点,通过经济政策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是最为神圣的职责。

资本论选读重点

第五,马克思关于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拥有个人所有权的理论,论证了劳动者对劳动力的所有权与资本家对财产的所有权具有同等的权利。这便为劳动者最终争取自身的利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权威理论依据。在现阶段的我国,作为一般的打工者,特别是体力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力所有权并没有获得尊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对打工者的种种歧视行为,压低报酬与克扣工薪,恶劣的工作环境等,都是对劳动力所有权的蔑视。

第六,马克思在对重农主义的扬弃中,对农业产业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观点。马克思从历史发展的纵向与国民经济的横向双重角度强调指出,农业是基础。他以独特的视角告诫世人,农业生产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经济生产过程与生物生命更新过程是同步的。这就为我们重新认识农业,摈弃传统的农业夕阳产业论,立论农业是朝阳产业提供了理论根据,也进一步为我们认识“三农”问题,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根据。

第七,马克思关于贫困化理论的论述,揭露了资本占统治地位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资本积累规律必然导致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从而制造劳动者贫困化后果。这为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敲响了警钟,给我们提高反贫困化的认识、贫困预警以及最终消除贫困给予了方法论的理论财富。

第八,书中关于产业后备军的论述,对于我国就业政策的制订极富指导价值。对于失业或曰待业人员的有针对性培训,对于就业指导,对于失业人员的救济,对于结构性失业的宏观调控,都有非常现实的应用价值。

第九,如何保护广大劳动者的生存权与劳动权,如何保护他们切身的经济利益?我们在《资本论》中同样得到了许多启示:劳动者团结起来,组织自己的工会,与资本进行平等博弈;建立企业调查员制度,独立监督企业违法违规运营行为;完善法律法规,为保障劳动者利益提供法律依据等。

第十,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未来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 8

资本论选读重点

劳动最终转化为自由劳动,描绘了美好灿烂的画卷。认真全面地理解马克思这一理论,对于理解我们新近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于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资本论》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指导意义 4.个别分工与社会分工的联系与区别

(1)生产的直接结果不同。社会分工使各个劳动者的产品都作为商品而存在。个别分工中局部工人不能生产商品,变成商品的是局部工人的共同产品。(2)劳动联系的方式不同。社会分工以不同劳动部门的产品的买卖为媒介而互相联系,而个别分工以许多工人作为一个结合劳动力的使用为媒介。(3)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社会分工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不依赖的商品生产者中间为前提,而个别分工则以生产资料积聚在一个商品生产者手中为前提。(4)决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配的比例的途径不同。在社会分工中,两者比例的分配存在偶然性和任意性,而在个别分工中各部分劳动都是有计划按比例地分配使用的。(5)社会分工只承认竞争的权威,而个别分工以所有者或管理者对劳动者或被管理者的权威为前提。

5.简述《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资本论》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其最终目的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示出这些规律,也就同时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一种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即使探索到了它的发展规律,“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无产阶级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认识和运用经济规律,却能减轻革命过程中的痛苦。 6.简述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与意义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值,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资本论选读重点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结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依据。

7.简述等价形式的特点

①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面即价值的表现形式。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例如,在2只羊=1把斧子的等式中,斧子本身也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斧子之所以能同羊发生等价关系,正是因为它本身也是一个价值体,同羊一样有人类劳动凝结在其中。但是,当它处在等价形式的位置上发挥价值镜的作用时,它不是以价值体的身份来发挥这种作用的。价值是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能成为“价值镜”来反映别的商品的价值。所以,处在等价形式上的商品,是以它商品体的自然形态即一定量的使用价值来发挥价值镜的作用的。

②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即抽象人类劳动的表现形式。等价形式的这个特点,可以从第一个特点推论出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特定的具体劳动的产物,而价值则是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羊和斧子作为使用价值,是不同的具体劳动的产物;作为价值体,则都是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现在,处在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这就表明,创造这种商品的具体劳动也已成为抽象人类劳动的表现形式。

③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即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中,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各自独立的私人劳动。但是,商品既然是用于交换、为了满足他人需要而生产的劳动产品,那么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应是社会劳动的一个构成部分。然而,只有当商品已经被社会接受的时候,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真正被承认为社会劳动的一个构成部分。生产斧子的劳动虽然也同生产羊的劳动一样是私人劳动,但斧子一旦处在等价形式的位置上,变成了等价物,生产斧子的具体劳动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生产斧子的私人劳动也就变成了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8.简述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与社会分工的区别

资本论选读重点

1、社会分工的场合,生产者之间把他们的劳动产品作为商品来对待;而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局部工人之间并不以商品关系相互对待,成为商品的是他们的共同产品。

2、社会分工以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则是以生产资料在资本家手中的集中为前提。

3、工场内部分工与社会分工各自对生产的比例要求的实现方式不同:

前者通过计划方式形成,后者则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形成。

4、工场内部分工是以资本家的权威和对过程的控制为前提;社会分工是以生产资料的分散和竞争为前提。

9.简述工作日的构成工作日由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构成

10.简述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和范围

划分的标准和依据不同。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

清楚了划分标准,就容易判断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力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所以剩余价值生产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可变资本,是它(劳动力)使得价值发生增值。而流动资本是一次性投入生产,并且一次全部收回其价值,比如原材料、劳动力、燃料等,而固定资本是逐渐转移,逐渐收回的,比如机器、厂房、设备等。 11.简述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也叫货币需要量规律,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过程中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这里有关流通中的货币指金属货币,所以,它也被称为“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属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同实际需要量相适应。因而不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12.简述价格与价值的背离

资本论选读重点

价值与价格的背离,对于大多数正常商品而言,一般情况下,是属于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情况;

在充分竞争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使用价值和供求关系:使用价值方面,例如,同类产品中质量较好的可以有较高的价格,又例如,对于奢侈品,其价格往往取决于其给人们在荣誉感、自我满足感等心理方面带来的效用,而不完全取决于其本身的物质意义上的使用价值,如果将使用价值的内涵扩大而涵盖心理方面的价值,那么使用价值决定价格仍然是说得通的。至于供求关系方面,同一种商品淡旺季的价格差异是一个例子。

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如存在垄断时,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会出现分离的,因为定价权被独占的缘故。如存在管制时,价格可能低于价值,但这样做的成本是很高的。

13.简述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首先是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然而交换价值并不等同于价值,因此价格也并非完全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是用于交换的物品。同时,提出“交换价值=自然价值+劳动价值”的公式和“负价值”的概念。价格是物化在商品内的劳动的货币名称。

在相对短期内,投资人对价值的判断取决于他的心理态度,这些态度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其中,价格信息是最为直观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价格决定的基础。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4.简述交换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换价值指的是当一种产品在进行交换时,能换取到其他产品的价值。交换价值在马克思的学说中,是物品借着一种明确的经济关系才能够产生出的价值。 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本质上体现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资本论选读重点

15.简述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①绝对剩余价值是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而生产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②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起点。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把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才有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才有资本主义的生产,所以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构成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工作日已经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为前提的,也就是说是以工作日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管理,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才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因此,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③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条件下,劳动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条件下,劳动在事实上隶属于资本。

④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时也是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

机器大生产出现以后,一方面为生产相对剩余价值提供了物质资料,使提高劳动生产力成为可能;同时,又是延长工作日的最有力的物质手段。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就交织在一起了。 ⑤如果在相对静止的条件下来考察,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因为它以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的,因为它以劳动生产率发展到能够把必要劳动时间限制为工作日的一部分为前提。但是,如果从剩余价值运动的角度来考察,这两种剩余价值形式的差别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如果劳动生产力和劳动的正常强度已定,剩余价值率就只有通过工作目的绝对延长才能提高;如果工作日的界限已定,剩余价值率就只有通过工作日两个组成部分即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相对量的变化才能提高,而这种变化在工资不降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的情况下,又以劳动生产率或劳动强度的变化为前提。 16.简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18.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

资本论选读重点

①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同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有两个特点:一是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转化为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二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不同生产力水平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因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不同,工人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是不同的。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劳动力价值的物质内容会不断扩大。

②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普通商品在使用或消费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所以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源泉,从而能生产出剩余价值。

19.简述年剩余价值率和实际剩余价值率的数量关系

首先,它们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剩余价值率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其次,一般来说,年剩余价值率大于剩余价值率,只有预付可变资本年周转为一次,从而预付可变资本与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数量相等时,年剩余价值率才会和剩余价值率相等

21.简述商品拜物教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反映

他们认为劳动表现为价值,劳动量表现为价值量是永恒的。

所以,他们从来也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即劳动为什么表现为价值?用劳动时间计算的劳动量为什么表现为劳动产品的价值量?因而他们对价值形式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都没有进行历史分析,并且误认为这些都是永恒的自然形式,没有历史特殊性。

第二,认为自然力也参与价值创造

资本论选读重点

马克思说:“商品世界具有的拜物教性质或劳动的社会规定所具有的物的外观,怎样使一部分经济学家受到迷惑,有可以从关于自然在交换价值在形成中的作用所进行的枯燥无味的争论中得到证明。”(同上,P99)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往往认为自然也创造价值。这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的关系物化后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反映。这种反映掩盖了价值创造中的真实的关系,但是却对资产阶级有用,因而他们很热心谈论自然创造价值。

第三,商品拜物教在资产阶级经济学那里发展成为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

22.简述商品交换的历史

一阶段:物物交换。用公式表述是:商品——商品。这一阶段最大的弊端就是交换双方恰好需要对方的商品,否则很容易导致交易的失败

第二个历史阶段: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但这个阶段,一般等价物只局限在某一个地区或民族通用

第三个阶段即货币时代。用公式表示为“商品——货币——商品”。 第四个历史阶段,商品——铸币——商品 第五个阶段,商品——纸币——商品

第六个历史阶段:商品——电子货币——商品

23.简述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重点) (1)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所应具备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即Ⅰ(v+m)=Ⅱc。 (2) 从这个基本实现条件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

一是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之和,即Ⅰ(c+v+m)=Ⅰc+Ⅱc。

二是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即Ⅱ(c+v+m)=Ⅰ(v+m)+Ⅱ(v+m)。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的供给与整个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4、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生产的条件就是再生产的条件。任何一个社会,如果不是不断地把它的一部分产 15

资本论选读重点

品再转化为生产资料或新生产的要素,就不能不断地生产,即再生产。社会分工、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得以存在的基础条件。商品生产的具体条件还包括:资金、劳动力、工具设施(如机器厂房等),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的“管理水平”在现代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市场和调控的有机结合也有利于资本再生产。

24.简述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首先,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式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相适应,社会生产也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Ⅰ)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Ⅱ)。其次,为了进行扩大再生产,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①Ⅰ(v+m)>Ⅱc。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②Ⅱ(c+m-mx)>Ⅰ(v+mx)。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与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也就是说,只有当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在满足两大部类维持简单再生产所需的消费资料后还有剩余时,才能提供扩大再生产所需要追加的消费资料。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首先要了解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即社会总产品是通过三方面的交换来实现的:①第一部类所需的生产资料通过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得以实现。②第二部类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通过第二部类内部交换也得以实现。③第一部类所需的消费资料和第二部类所需的生产资料相交换,各自从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上得到补偿。通过这三方面的交换,社会总产品全部在价值和实物上得到了补偿。在此基础上,把握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三个实现条件:①第一部类原有可变资本的价值、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与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用公式来表示:Ⅰ(v+Δv+mx)=Ⅱ(c+Δc)。②第一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等于两大部类用来补偿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不变资本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Ⅰ(c+v+m)=Ⅰ(c+Δc)+Ⅱ(c+Δc)。③第二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等于两大部类用来补偿已经消费掉的可变资本价值、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Ⅱ(c+v+m)=Ⅰ(v+Δv+mx)+Ⅱ(v+Δv+mx)。在这三个实现条件中,第一个条件是基 16

资本论选读重点

本条件,它集中反映了两大部类之间互为市场、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第二和第三个条件则是由第一个条件派生而来的,其中第二个实现条件反映了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与社会对生产资料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三个条件则反映了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社会对消费资料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三个实现条件共同表明了保持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适当比例关系的重要性。

25.简述社会总资本在生产的核心问题

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2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包括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中的c、v、m 三部分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全部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

3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中的三部分价值转化为货币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是交织在一起的。从全社会看,一些资本的价值补偿,即出售产品,就是另一些资本的物质补偿,即购买生产资料或工人、资本家购买消费资料。两者都得到实现,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26.简述剩余价值率概念及其意义

概念: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或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表现。用公式表示: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或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意义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率是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表现,剩余价值率越高,工人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占有越多,受剥削程度越深。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工人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无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比率。

27.简述剩余价值率转换为利润率 28.简述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包括三个部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 17

资本论选读重点

用公式表示就是:w=c+v+m其中c是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过来的价值: v+m代表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商品价值的这三部分.是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量。但是对资本家来说,生产上耗费的只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只计算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叫做商品的生产成本或成本价格。在资本家看来.剩余价值不只是他耗费的资本的增加额.而且是他的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全部预付资本.不仅包括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而且包括在生产中使用但暂时还没有消耗掉,还没有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不变资本。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由此,商品价值就等于成本价格加利润。

30.简述研究社会总资本在生产的理论前提 Ⅰ(v+m)=Ⅱc Ⅰ(v+m+c)= Ⅰc+Ⅱc Ⅱ(v+m+c)=Ⅱ(m+v)+Ⅰ(m+v)

31.简述资本的实质

32.简述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资本职能形式

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及其各自的职能在产业资本循环的全过程中,产业资本在三个不同的阶段需要采取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并执行相应的职能。具体来看:

(1)货币资本(G),其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必要的条件。

(2)生产资本(W),其职能是生产剩余价值。

(3)商品资本(W′),其职能是实现剩余价值。

资本论选读重点

34.简述资本循环的时间构成 35.资本有机构成对利润率的影响

1、资本的技术构成、价值构成和有机构成的概念。必须是资本的技术构成变了,价值构成也变了,才叫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

2、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造成全社会总的利润率水平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对工人剥削的减少。

3、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大于本部门实际生产的剩余价值;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小于本部门实际生产的剩余价值。这表明剩余价值在各部门之间进行了重新分配,证明了资本和工人的对立是两大阶级的对立。

4、资本有机构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各个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都是不一样的。但这种不一样对利润率的影响正好相反。在假定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低,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利润率高;而在每个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则是有机构成高的企业利润率高(可获得超额利润),有机构成低的企业利润率低(甚至亏损被淘汰出局)。

36.简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利润率的影响

1要把总资本的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纯粹的表现出来,我们就必须假定互相比较的两个资本的其他一切条件是相等的,所以,除了要假定剩余价值率和工作日相等,还特别要假定资本的百分比构成相等。

2在资本百分比构成相等,剩余价值率相等,工作日相等的时候,两个资本的利润率和他们的周转时间成反比,如果再相互比较的两种情况中,资本构成不相等,或剩余价值率不相等,或工作日不相等,或工资不相等,那当然会造成利润率的进一步的差别。

37.简述资本周转与资本循环的关系

联系:

资本论选读重点

(1)都是资本的流通形式;

(2)都包含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执行不同的三种职能; (3)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区别:考察的角度和目的不同,资本循环理论考察的是资本运动的阶段、所需采取的职能形式以及连续运动必须具备的条件,资本周转理论考察的是影响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以及运动速度对m生产的影响。

38.论货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的异同点 39.论货币转化为资本既在又不在流通中进行 40.论机器生产对工人阶级的影响 41.论现实资本循环的条件

资本循环正常进行,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并存性。企业投资同时并存于三种形式上。这种并存性,要求一个企业的投资,必须按一定比例分成三部分,分别在货币资本形式、生产资本形式和商品资本形式上并存。从而购、产、销都不停顿,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相衔接,资本循环得以正常进行。

二、继起性。每种形式的资本都依次通过循环的三个阶段。这种继起性,要求货币资本形式通过购、产、销实现循环;生产资本形式通过产、销、购实现循环;商品资本形式通过销、购、产实现循环。只有投资的任何一种形式,在循环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不停顿,才能保持资本循环的正常进行

42.论研究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理论意义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是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研究简单再生产是为了说明:资本主义的一切财富都是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非法占有的,从而为解释为什么无产阶级可以用暴力革命,把剥夺者的财产剥夺过来提供了理论上、法律上的依据。这就是简单再生产分析的目的。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运动所采取的形式,其中的“形式”就是“商品资本、货币资本、生 20

资本论选读重点

产资本”这三种形式。 43.论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① 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货币转化为资本即采取资本流通形式,看起来是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是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因此,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价值是物化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在生产中形成的;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形式,它实现商品的价值但不能使这个价值增加;流通过程是商品形态变化过程,不是价值的源泉。

②资本运动与商品运动表现在流通形式上是买卖顺序的颠倒,没有离开流通领域。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贱买、贵卖,还是假定有一个只消费不生产的阶级、能够在贱买的同时贵卖,都不能使价值增殖。流通不是价值、价值增殖的源泉。离开流通,商品所有者就只与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一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一定量价值。并且,离开流通不与其他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就不能实现价值,更不能使价值增殖,从而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44.论述世界货币的发展规律

作为一般支付手段的职能,平衡国际贸易差额,金银充当国际购买手段主要是在各国间通常的物质变换的平衡突然遭到破坏的时候,世界货币充当财富的绝对社会化身,是要把财富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 准备金始终需要实在的货币商品真实的金和银

45.为什么《资本论》以商品作为起始范畴

①首先,是《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要求。因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大量最普遍的现象,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商品又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最简单的经济形式;单个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形式”,或“元素形式”。它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从商品开始,就可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②其次,是《资本论》研究方法的要求。《资本论》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建立起来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最抽象、最简单的经济范畴。只有从商品开始,弄清了商品的简单规定性,才能进一步阐明货币、21

资本论选读重点

资本、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等具体的范畴,弄清它们的复杂规定性。所以,商品是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逻辑起点。

③最后,符合资本自身运动的实际过程。商品是资本的元素形式的存在。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这个历史每天都在我们眼前重演。”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始初关系。所以,商品是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起点。

④总之,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是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46.为什么简单协作提高了劳动生产力

1协作使劳动者相互间的劳动差别相互抵消,使劳动成为社会的平均劳动。 2协作可以节省生产资料

3协作可以创造集体力,这种结合的力量,比一个个劳动者的机械力量要大的多

4协作可以激发竞争心和集中劳动者的精力,从而提高每个人的工作效率

5协作可以使许多人的同时作业具有连续性,组织流水作业

6协作可以扩大劳动空间的方位

7协作可以集中劳动力以缩小生产场地

总之,和相同数量单干的个人工作日的总和比较起来,因协作而结合的工作日可以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因而可以减少生产一定产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协作或结合的工作日的特殊生产力是劳动力的社会结合所形成的劳动的水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源于协作本身。劳动者有计划地和许多劳动者共同工作,就打破了个体的局限性,把它的共同力量发挥出来 47.为什么利用机器生产的资本家拼命延长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

1机器有无形损耗,机器总价值的再生产时期越短,无形损耗的危险就越小,而工作日越长,这个再生产时期就越短

2 随着工作日的延长,生产的规模会扩大,而投在机器和厂房上的资本部分却保持不变,因此,不仅剩余价值增加了,而且榨取剩余价值所必需的开支减少了

3机器要提高剩余价值率就只有减少工人人数,延长工作日不仅增加相对剩余劳动而且增加绝对剩余劳动来弥补被剥削的工人人数的相对减少

22

资本论选读重点

4 强制缩短工作日大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节约,迫使工人在同样的时间内增加劳动消耗,提高劳动强度。

48.为什么说机器不创造价值,只是转移价值 49.为什么说机器是大工业的起点

机器大工业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成熟或典型形态,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是由个体生产向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过渡的形式。机器是提高社会生产力,使商品便宜、缩短工作日、发展科学文化的强有力的手段。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却把应用机器当作是延长劳动日,增加劳动强度,破坏工人家庭,使工人一家都成为他的剥削对象的野蛮手段。机器不仅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手段,而且也被用于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其一,工具机是工业革命的起点。工业革命是从工具机开始的。

其二,必须用机器来生产机器,大工业才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技术基础。 机器的广泛应用形成了大工业的物资基础,引发了一场了工业革命。其伟大意义也绝非工场手工业能够比拟。

50.为什么说劳动两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①劳动二重性理论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了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从而说明了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却可以在量上相互比较,从根本上论证了商品价值的本质。

②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时,转移了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而抽象劳动却创造出新的价值,正是在这个新价值中,包含着被资本家所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

③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而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 23

资本论选读重点

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理论、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等等,从而建立起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24

资本论考点总结

《资本论》选读重点(人民大学出版社)1

资本论

资本论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重点总结
《资本论重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资本论总结 资本论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