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翻译理论

发布时间:2020-03-02 09:31: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翻译理论

Page101佛经翻译

我国的翻译事业最初是从翻译佛经开始的。(07年试题考过)东汉时代,天竺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四十二章经》这是我国现存佛经中最早的译本。佛经翻译经过晋朝逐渐发展,到了隋唐达到鼎盛时期。南宋以后趋于衰微。以下介绍三名著名的译师: 1. 释道安:东晋前秦时高僧。在他监译下译了《四阿含》、《阿毗昙》。他主张直译,译文不增不减只在词序上作些调整。

2. 鸠摩罗什:后秦高僧。他和弟子僧肇等译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妙法莲华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等,共七十四部,对佛经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倾向意译,虽然译法灵活,态度却谨慎。他的译文准确流畅。

3. 玄奘:唐高僧,俗称唐僧。曾游学天竺各地达十七年之久,译著很多。他倾向直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他的译文质量是很高的。

4. 我国古代佛经译师有的倾向于直译,有的倾向于意译,究竟是应直译多一些,还是意译多一些?罗纳德.诺克斯把这个问题归结为两个问题。一是以何为主:文学性的译文,还是逐字翻译。二是译者是否有权选择任何问题与词语来表达原文的意思。 5.

Page112 严复与“信、达、雅”

1.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首次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信”指的是“忠实”,“达”指的是“流畅”,“雅”指的是“尔雅”。“尔雅”用严复自己的话就是“用汉以前字法、句法”。(01年试题考过)

2.从严复的《天演论》来看,他并不十分重视“信”,然而对于“雅”他是十分重视的。 3.周煦良教授在“翻译三论”中说,他认为“雅”应当作为“得体”来理解。 4.严复翻译著作:《天演论》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ays.(05年试题考过)

〈〈法意〉〉

L‟esprit des Lois.

《穆勒名学》System of Logic.

Page121 林纾

1. 林纾:用文言文翻译欧美小说,其中不少是外国名作。如:

《巴黎茶花女遗事》 La dame aux camelias

(作者:Alexandre Dumas, file) 《鲁滨孙漂流记》

Robinson Crusoe (作者: Daniel Defoe) 《海外轩渠录》

Gulliver’s Travels (作者:Jonathan Swift) (06年试题考过) 《吟边燕语》

Tales from Shakespeare

《块肉余生述》

David Copperfield ( 作者:Charles Dickens) 《贼史》

Oliver Twist ( 作者:Charles Dickens) 《黑奴吁天录》

Uncle Tom’s Cabin

2.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提出了一条新的标准———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1 Page 139 鲁迅与瞿秋白

1. 鲁迅在1921---1932年翻译和校订的作品达34种之多,这包括苏联、日本、荷兰、匈牙利、美国等国家许多作家的作品。他对翻译工作的态度是极其严肃认真的。

2. 在理论方面,鲁迅曾针对赵景深的“宁顺而不信”的提法,提出了“宁信而不顺”。瞿秋白认为“信”和“顺”不应当对立起来。 (04年试题考过) 3. 1935年,鲁迅在“‘题未定’草”中对翻译做了新的概括。他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力求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即翻译既要通顺,又要忠实。(02年试题考过)

Page 150 郭沫若与茅盾

1. 在我国,从二十年代开始从事翻译,到五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还在讨论翻译问题的,大概只有两个人,郭沫若与茅盾。

2. 郭沫若在1923年曾著文谈到理想的翻译。他说:“我们相信理想的翻译对于原文的字句、对于原文的意义,自然不许走转,而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 1954年他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讲话,说:“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可能超过创作。” 他还说:“我们对翻译工作决不能采取轻率的态度。翻译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03年试题曾考过) 3. 茅盾认为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些而保留“神韵”。

关于直译,他于1922年写道:“直译的意义若就浅处说,只是‘不妄改原文的字句’;就深处来说,还求‘能保留原文的情调与风格’。”1954年他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作报告说:\"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境界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但是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07年试题考过) Page 160 直译与意译

一. 在二三十年代,反对直译的人所反对的是看不懂或看起来吃力的译文;反对意

译的人所反对的是随意增删原著、不讲究忠实原文的译文。这时期代表人物有茅盾与鲁迅:

1. 茅盾认为看不懂的译文是“死译”的文字,不是直译的。 2. 鲁迅也是积极主张直译的。

二. 在四五十年代,人们直译和意译是一回事,二者是无法区分的。 1.1946年,朱光潜在“谈翻译”一文中写道:‘直译’偏重对于原文的忠实,‘意译’偏重译文语气的顺畅…依我看,直译和意译发分别根本不应存在……

2.1953年,林汉达在“翻译的原则”一文中写道:正确的翻译是直译,也就是意译。 3.1959年,周建人为《外语教学与翻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关于‘直译‘”。他的观点就是直译是指真正的意译。

三. 在七八十年代,人们又对直译和意译分别作了分析。

1.1982年,周煦良在“翻译三论”一文中写道:直译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译音而不译意。第二类是照字面译。第三类是不按照中国语言习惯和词序而按照原文的结构或词序的翻译。(05年试题考过)

2.1978年,许渊冲在“翻译的几对矛盾”一文中也谈到直译与意译的问题,他说:“直译是把忠实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忠实与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三位的翻译方法。意译却是把忠实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一位,把通顺的译文放在第二位,而不拘泥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

3.1979年,王佐良在“词义。文体。翻译”一文中写道:一部好的译作总是既有直译又有意译的:凡能直译处坚持直译,必须意译处则放手意译。

2 Page 176 傅雷

1.1951年,傅雷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一文中最初提到“重神似不重形似”。(03年试题考过) 2.为向中国读者介绍法国文学,傅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翻译的作品包括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及《老实人》等。 3.傅雷是一位有责任感有见地的翻译家,他认为“翻译重在实践”。(04年试题考过) 4.傅雷说:“谈到翻译,我觉得最难应付的倒是原文中最简单最明白而最短的句子”。

Page 190 关于风格(特别指文学作品)

关于风格能不能译,大体上有两种意见:

1. 一种意见认为风格能译。

(1) 茅盾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将他的风格翻译出来。(03年试题考过)

(2) 刘隆惠认为:风格不是不能译,而是难译。译者需具备两格外条件:一是认识风格的水平;二是表现风格的能力。

2. 另一种意见认为风格不能译。

(1) 周煦良认为一部文学译品的风格由四方面决定的:原作的风格、译者本人的文章风格、译者本国语言的特征、译者所处的时代。所以原文风格是无法转译的。

(2) 张中楹坚持这一种意见。

(3) 罗新璋认为即使是名家的译作也难免既有原作的风格,又有译者的风格,而不可能是单纯的原作的风格。

Page 200 王佐良

1. 著名翻译家王佐良以发挪英诗为主,兼及散文和戏剧。他译的《彭斯诗选》、雪莱的诗、麦克迪儿米德的诗、培根的散文、科贝特的散文以及曹禺的《雷雨》等。 2. 对翻译工作的认识。王佐良说:“文学翻译不是机械乏味的事,而是一种创造的努力。” 3.

他认为虽直译与意译之争仍将继续,但是最好的检验标准仍是译文本身的质量。

4. 关于风格,他说适合就是一切。因此从译文来说,严复的“信、达、雅”里的“雅”是没有道理的---原作如不雅,又何雅之可言?

5. 关于诗是否可译?他认为是可译的,不医翻译的是原作的气氛,或者说是力量。

6. 怎样译诗?他认为主要的一点是译诗要像诗。要忠实与原作,但又不必追求每行字数的一律。要把握整篇诗的精神、情调、风格,然后才确定细节的处理。 7. 关于比喻。他说:“如果在原诗里有某个比喻,应该把它直译过来,保持它原有的新鲜和气势。”

8. 关于比较。他认为: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翻译者必须是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04年试题考过) 9. 关于怎样提高。他说:“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深入观察,不断地深入实践。翻译者是一个永恒的学生。” (06年试题考过)

3

Page 218 (1) Cicero 西塞罗

(2)Saint Jerome 哲罗姆

1. Cicero---西塞罗,他的文体流畅,被誉为拉丁文的典范。他表示没有必要逐字翻译强调保持原作总的风格和力量。Cicero said, “ In doing so (translating), I did not think it neceary to translate word for word, I preserved the general style and force of the language.” (05年试题考过)

2. Saint Jerome---哲罗姆,早期西方教会中学识最渊博的教父,将《圣经》译成拉丁文,此译本后称通俗拉丁文本。他强调翻译意思,而不是独立的词。Saint Jerome said, “ I have always aimed at translating sense, not words.” (06年试题考过)

Page 228 Tytler’s Three Principles ( 泰特勒三原则 )

A.F.Tytler ( 泰特勒 ) 于1790年在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宣读的论文:“论翻译的原则”(Eay i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中提出著名的翻译三原则:

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3.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

Page 237 The Art of Translation (by Theodore Savory)

Theodore Savory (西奥多.萨沃里)1957年发表《翻译艺术》(The Art of Translation).《国外翻译界》在介绍这本书时,称之”为“论翻译技巧的最好的著作”。西奥多认为:Faced with a paage in its original language , translator must ask himself : 1.What does the author say? 2.What does he mean? 3.How does he say it? (04年试题考过)

Page 258 不该这样翻译马克思的著作

马克思是当代具有最简洁最有力的风格的作家之一。要翻译马克思的著作,译者必须不仅精通德语,而且精通英语,这样才能确切表达马克思著作的风格。

Page 270 确切翻译的原则(费道罗夫)

1.翻译的确切性就是表达原文思想内容的完全准确和在修辞作用上与原文的完全一致。 2.翻译的确切性就是通过复制原文形式的特点(如果语言条件许可的话),或创造在作用上与原文特点相符的东西来表达原文所特有的内容与形式间的相互关系。

3.确切翻译是以整体与部分之间的一定的均衡为前提的,尤其是以表达作品的一般性质和在表达其个别片断方面接近原文的程度之间的一定的均衡为前提的。

4.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著作的特点是由它决定的。

4 Page 281翻译中的上下文和环境(巴尔胡达罗夫) 1.所谓上下文一般是指该语言单位的语言环境。 2.就上下文的总概念来说可以分狭义上下文(或称“微观上下文”)和广义上下文(或称“宏观上下文”)。所谓狭义上下文是指句子的上下文,即在一个句子的范围内该单位周围的一些语言单位。所谓广义上下文是指单位的超出句子范围的语言环境,这就是话语上下文。 3.狭义上下文又可分为句法上下文和词汇上下文。句法上下文是指该词词组或(从属)句子所属的句法结构。词汇上下文指的是该单位周围具体的词汇单位、词和固定词组的总和。 4.上下文在解决语言单位的多义性问题上起着最重要的作用。(02年试题考过) 5.所谓“环境”,是指:

(1)交际环境,即实现交际行为的环境;

(2)通报主题,即话语中描述的情景(诸事实的总和); (3)交际参与者,即说者(写者)和听者(读者)。

Page 302 A New Concept of Translation (by Eugene A.Nida and Charles R.Taber) 1.Each language has its own genius.一种语言有一种语言的特点。(03年试题考过) 2.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one must respect the genius of each language.3.To preserve the content of the meage the form must be changed.

Page 312 Paraphrase---The True Road for the Translator (by George Steiner) George Steiner said : The true road for the translator lies neither through metaphrase(直译) nor imitation.It is that of paraphrase „or translation with latitude(自由), where the author is kept in view by the translator, so as never to be lost, but his words are not so strictly followed as his sense, and that too is admitted to be amplified, but not altered.‟

Page 326 翻译作品犹如“土耳其挂毯的反面”(杨宪益和夫人戴乃迭)

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在会见澳大利亚记者肯尼思.亨德森时,说译者应尽量忠实原文的形象,既不夸张,也不要夹带任何别的东西。(他针对的是文学翻译)(02年试题考过)

杨夫人戴乃迭认为译者应该更富有创造性。对于四字成语的翻译,戴乃迭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办法:一是在文中加上一些原文中没有的词,二是加脚注。

Page 344 The Question of the Part and the Whole

1.In his book entitled Better English G.H.Vallin says that “words cannot be treated in isolation.”(07年试题考过)

2.The whole is made of the part .The meaning of the part is determined by that of the whole.Naturally, the part and the whole are relative terms.Sometimes a phrase or clause or sentence forms the whole.But at other times they often form only a part of the whole in a wider context.

Page 351 谈谈外语学习和翻译

1.李赋宁认为,文学翻译贵在忠实于原文的气势和精神。 2.李赋宁说,翻译工作者要“信”,要“可靠”,要“忠实”于原文,但不要绝对化,不要要求百分之百地忠实可靠。

Page 362 Guard Against Chinglish (by Sol Adler) Sol Adler 认为:To begin with what is still the most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roblem ,namely Chinglish.

小结部分

Unit 1

1.代词: 总的来是说,英语代词用得多,汉语代词用得少.有时要用代词避免重复,才符合英语的说法.因此, 汉译英时, 则要在适当的地方增加代词,特别是物主代词; 而在英译汉时,有写代词可以不译. 英语有时在句子里先出代词,然后再出它所替代的人或物.汉语一般是先出实词,然后才用代词.2.形容词和副词在英语里是两个非常活跃的词类.其词义往往随前后搭配而变化,其用法也特别灵活.这两个词类有些共同的特点,而且翻译时往往可以相互转换.Unit 2 1.汉语有汉语的结构,英语有英语的结构.(page53)

2.英语不喜欢重复,如果在一句话里或相连的几句话里

需要重复某个词语,则用代词来代替,或以其他手段来避免重复.汉语则不怕重复.所以,汉译英时要尽量避免重复,多用代称;英译汉时则少代称, 多用实词.在英语里,还可以采取部分重复的办法,或者加以简化,将重复的部分合并,以减少重复.(page 60) 3.定语从句.(page62)

Unit 3 1.译初稿时,注意力往往放在每个句子上,而对句子间的联系照顾不到,修改时便可多注意通篇是否连贯,语气是否通顺.2.英语有分词,时态多样,用法灵活.分词引导的短语可放句首,句中,句末.因此英语句子里主从关系很多,体现不同层次。汉语没有分词,多用并列动词或并列分句,因此汉语句子里并列关系居多,层次不甚明显.3.汉译英时,应有意识使用分词短语.主要的动作用动词表达,次要的用分词表达.4.汉语的被动式远没有英语里的被动语态用得多.Unit 4 (page126-132)

1.经济术语:经济是一个很大的领域,要想作经济方面的翻译工作。必须熟悉大量的术语,而且要求知晓新的术语,还需要知道它们的用法。

2.经贸文章总要涉及许多数字,而数字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一定的说法,有的甚至用不着翻译,抄上就行。但数字特别容易出错,要仔细核对。 Unit 5

1.关联词语。 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欧化的语法”一章中指出:“中国语里多用意和法,联结成分并非必需(02年试题考过);西文多用形喝法,联结成分在大多情况下是不可缺少的(01年试题考过)。” 因此,汉译英时,往往要加关联词,才能把句子很好地组织起来,切不可因为原文未用关联词,就不敢或想不起在译文里加关联词。 2.语序。

(1)英语句子注意突出重点,往往把重要的话放在突出位置。同时有时态,而且使用分词和从句。遇到内容多的句子,各成分安排比较自由。汉语没有这些手段,叙事多靠并列结构,较多地依靠各成分间的顺序,尤其是逻辑和时间顺序。(page168)

(2) 评论与表态:英语是先评论或先表态,然后再说有关的事情或情况;汉语则相反,把评论或表态的话放在最后。(page169)

6 Unit 7 反译:一件事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说明。原文从正面说的 ,译文可以从反面说。这么做:一是为了行文方便,二是为了掌握分寸。这叫做反译。

例:The conclusion we reached in Britain is that change simply cannot sensibly be put off.我们英国人得出的结论是,改革是大势所趋。 Unit 8 1.科技英语的特点:(page287)

陈忠华就科技英语与汉语表达特点归纳出以下五点:

(1) 汉语的词汇含义相对单一并且固定,而英语的词汇含义内涵大,一词多义,并且词的形态变化可以引起含义的变化;

(2) 汉语中用被动语态表达的句子不多,而科技英语中被态使用广泛; (3) 汉语多用单句表达 科技英语则趋向于用多虫复合结构表达;

(4) 科技英语中介词短语以及各类非限定动词短语使用频繁,且语法功能很强,汉语则不具备这种特点;

(5) 在语序、语句重心以及动词时态、语气等方面两种语言也有很大的差异。

王平在“科技英语的特点和翻译”一文中指出:“科技文章属于严肃的书面语体,一般崇尚严谨周密,要求行文简练,语法正确,重点突出。科学叙述要按逻辑顺序精确地表达出概念的复杂体系,清楚地确定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要求叙述开门见山,简短明快,使读者立即抓住问题的重点。”

2.抽象名词:英语有大量的抽象名词。汉语中也有抽象名词,但还没有英语中用得多。因此翻译时,往往把英语的抽象名词译成动词或形容词。(page290)

3.增词与减词:一是范畴词的增减,一是动词的增减。(page292--297)

范畴词指的是“方面”“方式”“问题”“情况”之类的词,它们在句子里没多少实际意义,但很有用,可以是句子流畅。汉译英时,范畴词可以不译,英译汉时,可以酌情使用。 Unit 9 1.法律文件的特点:施觉怀在“翻译法律文献的几个特点”一文中指出,法律文件的翻译,最主要的要求应当是“严谨”。可以简单地归纳以下几点:(1)条理清,(2)文字明,(3)意思全

2.主谓搭配(page335)

3.断句与并句:就汉译英而论,断句的情况是很的,而并句的情况是个别的。在翻译法律文件时,注意不呢功能因断句而造成“误导”或“无法援引”的情况。(page337) Unit 10 1.成语翻译:1)英译汉撕,适当地使用成语,译文显得简洁、生动,可以增加文采;

2)汉译英时,往往把成语的基本意思译出来。(page369) 2.文化差异:1)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最基本的意思译出来;

2)在译文中略加几个字;

3)加注。(page371) 3.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联系:就句子内部而言,英语重形合,句内各成分联系紧密;汉语重意合,结构松散,更多依赖句内各成分的顺序。就句子间的联系而言,英语不大重视句子之间的联系;汉语则比较重视句子之间的联系。

翻译理论《牛虻》翻译分析

翻译理论复习总结

翻译理论简答题(DOC)

翻译理论与实践

翻译理论与实践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

翻译理论与实践题签A

专业翻译需要熟悉翻译理论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理论翻译 理论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