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青蛙吃虫子》公开课教案(学期末上交)

发布时间:2020-03-02 08:40: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骨干教师示范课

《青蛙吃虫子》说课稿

上课教师:马秀玲

一、说教材:

《青蛙吃害虫》是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

(二)》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单元的第三次探究与学习。请看教材:教材首先创设了“青蛙吃害虫”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然后用计数器帮助学生建立加减的直观表象,最后鼓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

二、说学情:

根据以往多次听课,对课堂的信息观察我发现如果依照教师用书的建议,在探索如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有的学生通过动手拨计数器解决问题,有的学生通过摆小棒解决问题,有的学生通过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教室里可能会一片混乱,教学过程难以控制,我们来看学生: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动手操作,但注意力难收回;喜欢思考问题,但言语表达不清;喜欢回答问题,也喜欢安静地聆听有趣的故事。本节课是学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有过类似的计算体验,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也积累了一些计算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 4.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五、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以共同探究为主线,利用“青蛙吃害虫”的情景,激发、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从“具体情境—形成表象—抽象出算式”的过程

骨干教师示范课

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符合学生好表现、求成功的心理,而且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和喜欢提问题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课件出示题目) 1.填空: (1)50里面有( )个十,30里面有( )个十,合起来是( )。 (2)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我是数学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 ①一个数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8,这个数是28。( ) ②十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 ) ③一个数里面有9个一,8个十,这个数读作89。 ( ) ④45与54都有数字4和5,所以它们一样大。( ) ⑤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相差1。 ( ) 3.我做得最仔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和80相邻的两个数是:( ) A.81和82 B.79和81 C.78和79 (2)从76到82之间有几个数。( ) A.5个 B.6个 C.7个

(3)最小的两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少几?( ) A.10 B.89 C.1 (4)下面的数中,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的数是( )。 A.61 B.38 C.25 [设计意图:复习数的组成,为学生铺垫了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

(二)导入新课:

1.猜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猜一种动物。

骨干教师示范课

[设计意图: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人文教育。] 2.引入:都知道青蛙是庄稼的保护神,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不能随意捕杀。这不,青蛙王国要举办捉虫比赛,(板书课题)国王邀请我们去呢!(主题图)同学们,看看你们能从比赛现场,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借助情境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教学过程从学生主体出发,体现自主学习。]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提出问题。

(1)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青蛙吃害虫的只数了,小朋友们讨论一下,想想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2)学生分组讨论。 (3)集体反馈。

①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②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 ③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

[设计意图:学习内容的形成来源于学生,而且呈现形式活泼,学生感到亲切,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为问题解决打下基础,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2.探究解决方法:

(1)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课件)

生:56+30。

师:56+30=?该怎样计算呢?

(2)讨论算法: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同桌交流方法。集体交流汇报。

①把56分成50和6,先用50+30=80,再用80+6=86。 ②捆小棒的方法。

③拨计数器。从计数器上拨珠,我先拨出56,然后再在十位上拨上3个珠,

骨干教师示范课

这样十位上就是8个珠,个位上是6个珠,合起来就是86。(课件)

④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即个位加个位等于个位,十位加十位等于十位。 (3)师强调: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师小结:56+30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想出了好几种,你们说的这些方法都很好,这几种方法你喜欢那一种?在今后的计算中可以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此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探索方法,交流讨论,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锻炼与人合作的能力,理解他人不同的算法。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同时让学生自主进行选择,培养优化意识] 3.师: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和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生:56-30 ①先拨5个十和6 个一,那减去30,该怎么办?(在十位上拿掉3个珠子)现在还剩下几个十和几个一,是多少?所以56-30=26 ②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讨论一下。 请学生用喜欢的方法互相交流。集体汇报

4.同学们真棒,能够主动寻找计算的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虽然方法不一样,但是只要是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设计意图:知识的学习归根到底还在于到生活中的运用,虽此环节还处于对知识的探索阶段,但有前边“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学习做基础,老师放手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之积极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索中去。] 5.小结规律。

师:这几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师:要先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得到的结果再加上个位上的数,在今后的计算中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骨干教师示范课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一说即明确了本节的知识重点,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表现非常出色,青蛙想唱一首歌来感谢大家,想听吗?播放《我爱小青蛙》。

1.同学们,大青蛙和小青蛙忙碌了一天,动物之王为慰劳它们,特意为它们举行了一场音乐会你们看多热闹呀!(课件出示)大家从图中能获得什么信息?(有38只青蛙)。音乐会结束了,青蛙该回家了,看荷叶上最后还剩下几只青蛙?(5只)那么谁知道跳下去几只青蛙?比比看谁最先算出来。

同桌交流,然后汇报结果。

2.对保护自然起到好作用的动物不仅有青蛙,同学们你们知道当大树生病了要找谁来帮忙呢?(啄木鸟)现在就有两只啄木鸟正给大树治病呢!请看!

学生看图思考,独立列式计算,指名学生公布算式,说算理,教师板书。 3.在大自然中益虫和益鸟是有很多的,杜鹃、喜鹊、黄鹂这些也都是。它们出了一些计算题考考大家。你们想不想接受挑战?出示几组计算题。

学生开火车汇报。

4.今天同学们表现都很棒,智慧老人邀请同学们星期六去看《昆虫王国历险记》这部动画,可是他遇到了一个难题,请看。(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精心安排,分层练习,有效的巩固所学知识。在整个练习阶段,通过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练习,特别是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特征的游戏,很好的调节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学会,巩固了知识] (五)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和青蛙一块度过了愉快的40分,你学到了什么呢?希望大家在平常学习中做个认真细心的好学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评价,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同

骨干教师示范课

时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延伸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的能力。]

《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上课教师:马秀玲

[教学内容]课本第53页教学内容和课本第54页“练一练”中的第1—6题。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对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件出示题目) 1.出示口算卡片,进行“开火车”游戏。

2.我是数学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 ①一个数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8,这个数是28。( ) ②十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 ) ③一个数里面有9个一,8个十,这个数读作89。 ( ) ④45与54都有数字4和5,所以它们一样大。( ) ⑤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相差1。 ( ) 3.我做得最仔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和80相邻的两个数是:( ) A.81和82 B.79和81 C.78和79 (2)从76到82之间有几个数。( )

骨干教师示范课

A.5个 B.6个 C.7个

(3)最小的两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少几?( ) A.10 B.89 C.1 (4)下面的数中,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的数是( )。 A.61 B.38 C.25 4.导入新课:

(1)猜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猜一种动物。(青蛙)

(2)青蛙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好处,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们呢?

(3)小结:青蛙可以把庄稼里的害虫吃掉,那农民就不用把农药播在庄稼里,这样对我们的环境就可以起到绿化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

(1)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青蛙吃害虫的只数了,小朋友们讨论一下,想想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2)学生讨论分组讨论。 (3)集体反馈,教师板书:

①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②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 ③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

2.探究解决方法: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怎么列式?板书:56+30= (2)讨论算法:

计数器上拨珠计算: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5个珠子,在个位上拨6个珠子,再加上30,30里有3个十,在十位拨3个珠子。结果是86 (3)除了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的方法,你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想出得数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数小棒的方法)

骨干教师示范课

(4)求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多少只?怎么列式计算? ①板书:56-30=26(只)

②那它在计数器上又该怎么拨珠呢?

③先拨5个十和6 个一,那减去30,该怎么办?(在十位上拿掉3个珠子)现在还剩下几个十和几个一,是多少?所以56-30=26 ④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讨论一下。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表现非常出色,青蛙想唱一首歌来感谢大家,想听吗?播放《我爱小青蛙》。

1.同学们,大青蛙和小青蛙忙碌了一天,动物之王为慰劳它们,特意为它们举行了一场音乐会你们看多热闹呀!(课件出示)大家从图中能获得什么信息?(有38只青蛙)。音乐会结束了,青蛙该回家了,看荷叶上最后还剩下几只青蛙?(5只)那么谁知道跳下去几只青蛙?比比看谁最先算出来。

同桌交流,然后汇报结果。

2.对保护自然起到好作用的动物不仅有青蛙,同学们你们知道当大树生病了要找谁来帮忙呢?(啄木鸟)现在就有两只啄木鸟正给大树治病呢!请看!

学生看图思考,独立列式计算,指名学生公布算式,说算理,教师板书。 3.在大自然中益虫和益鸟是有很多的,杜鹃、喜鹊、黄鹂这些也都是。它们出了一些计算题考考大家。你们想不想接受挑战?出示几组计算题。

学生开火车汇报。

4.今天同学们表现都很棒,智慧老人邀请同学们星期六去看《昆虫王国历险记》这部动画,可是他遇到了一个难题,请看。(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四、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和青蛙一块度过了愉快的40分,你学到了什么呢?希望大家在平常学习中做个认真细心的好学生。

五、课后作业布置:课本第54页“练一练”中的第

3、4题。

骨干教师示范课

[板书设计]

3.青蛙吃虫子(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 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几只虫子?

56+30=□(只) 56-30=□(只) 50+30=80 50-30=20 80+6=86 20+6=26

《青蛙吃虫子》评课稿

评课教师:杨艳春

《青蛙吃虫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中的一课,在课中杨老师以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结合教学主题情境图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多个数学问题,并尝试独立解决问题。让学生用学具探索计算方法,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小组交流后汇报。使课堂充满民主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己去领悟。在教学中,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竞争,又让学生互相合作,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注意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总体来说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以下亮点:

1.利用“青蛙吃虫子”的童话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在加减法的教学中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摆小棒、拨计数器开展操作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在此基

骨干教师示范课

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表达和交流,促进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这样做即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又有助于发展学生探索和合作的意识,使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

3.学习了计算方法之后,注意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做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值得探讨之处:

1.情境图出示后,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表达的时间,帮助孩子理解情境图。

2.在使用计数器时,教师应及时引导计数器与算式相结合,并适当板演计算过程的算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青蛙吃虫子教案

青蛙吃虫子教案

《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

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推荐)

《青蛙吃害虫》教案

《青蛙吃虫子》公开课教案(学期末上交)
《《青蛙吃虫子》公开课教案(学期末上交).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