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4:13: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和田的维吾尔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教材简介:

和田是新疆维吾尔人最为集中的一个地区。提起和田,我们可能知道那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和产玉石的地方;提起维吾尔族,我们眼前会浮现载歌载舞的情景。除了这些,课文还给我们介绍了许多饶有趣味的维吾尔族风俗。

课文首先讲“我”在和田的一次经历,亲身感受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飞奔的马车上“一个汉子嘶着沙哑的嗓子在迎风引吭”。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恶劣的天气,反衬出维吾尔汉子的豪气与乐观,表达出“我”的惊奇。第

2、3自然段详细介绍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香喷喷的烤肉是在土堡似的土馕坑里烤熟的”,“馕,也是在土馕坑里烤成的”,连牧人最喜欢吃的“库乃其”也是在沙土火灰中烤熟的,而且维吾尔老乡还“喜欢把洗过的衣服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课文用列举法说明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的敬佩和惊叹。第4自然段写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第5自然段写维吾尔的姑娘漂亮,小伙俊朗,能歌善舞。姑娘“像花儿般绽放在风沙里”,“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动的比喻和准确的描述,说明了维吾尔人漂亮俊朗、浪漫风趣的特点。第6自然段写维吾尔人喜欢聚餐,目的不在于吃而在于载歌载舞。最

后一个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前后照应,总结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生动形象是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作者生动、准确、感情充沛地对和田维吾尔人的特点及民族风俗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的特点及民族风俗,汲取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精神营养;二是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以自学为主。由于新疆维吾尔族离孩子们比较远,所以,要求课前查找资料,了解维吾尔族以及和田地区,为情感领悟做铺垫。

三、设计理念:

1、以读代讲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读中体会维吾尔人的高尚品质。

2、情境教学法: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画面,出示维吾尔民族风俗的图片,拉近学生和文章的距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感知。

3、自主、合作、探究法:学生之间相互启发、补充,实现思维碰撞,在讨论中理解维吾尔族的独特风俗特点。学生具体的学法就是默读、批注、讨论,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然后全班汇报。

四、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2、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五、教学重点:

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和田维吾尔人的豁达乐观;

六、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七、教学准备:

1、了解维吾尔族的民风民族以及和田是个怎样的地方

2、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

总课时: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主题导入,提出质疑

1、单元主题导入,认识维吾尔族,了解和田。

2、板题齐读,生质疑。 教师总结问题:

(1) 课文写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

(2) 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将和田维吾尔人的特点描绘出来的?

[设计意图]主题导入,既紧扣单元主题,有明确本文的学习目标。并且,让学生提出疑问,解决学生学生不会的问题。

(二)初步读文,感知特点

1、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课文主要了什么内容?

2、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画出概括特点的句子。体会写法特点。

3、小标题概括特点。

4、生汇报并适时板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默读能力,培养学生梳理文章条理的能力,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三)品读特点,领悟写法

提问:你从哪些描写中能感受到和田维吾尔人这些特点?作者运用哪些方法将和田维吾尔人这些特点描写出来的?

小组学习。 全班汇报:

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随机指导: (1)、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族:

黑夜,铺天盖地的沙尘暴中传来热烈激昂的歌声。这歌声饱含着对黑 暗与沙尘暴的蔑视,以豪气与乐观超越了可怕的黑暗与自然。

①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质疑补充 ②有感情朗读这部分。

虽然我听不懂他在唱什么,但在这样的夜里竟能听到如此热烈激昂的歌唱,我不由得惊奇进而肃然起敬了。 ①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质疑补充 ②感情朗读。

师小结。

(2)、酷爱土地的维吾尔族:

谁能想象那黄灿灿、香喷喷的烤肉是在土堡似的土馕坑里烤熟的!谁又能想到维吾尔人著名的日常食品──馕,也是在土馕坑里烤成的!

①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质疑补充 ②有感情朗读这部分。

有些维吾尔老乡喜欢吧洗过的衣服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① 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质疑补充。 ② 有感情朗读这部分。 小结。

(3)、爱美的维吾尔族:

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人的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 ① 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质疑补充。

② 学生发挥想象,说说维族人的花还开在哪里?

③ 有感情朗读这部分。

巴扎的闹市里,那一顶顶鲜亮的绣花“都帕”,那一团团飘然而过的“艾得来斯”,犹如天幕上朵朵鲜艳的彩云,又似花园里一片片随风摇曳的花儿,真是美不胜收。

① 体会“美不胜收”。

② 请同学用这样的句式夸夸爱美的和田维吾尔人 ③ 感情朗读 师小结。

(4)、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

“没有歌舞,维吾尔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经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质疑补充。 有感情朗读这部分。 师小结

[设计意图]这个部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学生进行汇报。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适时进行引导。

(四)返顾整体,总结写法

1、和田维吾尔人的生活在沙土弥漫的自然环境中的确是苦的,然而他们凭着乐观豁达的精神,不仅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更在这样的环境中,发现着美,创造着美,用歌声和舞蹈来表现着美,享受着美,所以…….(齐读最后一段)

2、生谈感受。

3、指名总结写法。

【设计意图】通过写法的总结,引导学生对写法的运用。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谈话并出示图片,了解现在的和田,并布置作业,以《和田维吾尔人印象》为题,写一篇随笔。

十、板书设计:

9、和田的维吾尔

豪气乐观 拟人 对比 热爱土地 反问 举例子 爱花爱美 比喻 虚实结合

能歌善舞

(以上均为学生板书预设,均由学生完成)

十一、作业设计:

以《和田维吾尔人印象》为题,写一篇随笔。 十

二、教学反思: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

和田的维吾尔 教学设计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

《和田的维吾尔》的教学设计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