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打好最后“主动战”(小编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3 18:47: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打好最后“主动战”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一个没有精神的人,犹如行尸走肉,是个没有希望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个软弱的民族,任人宰割的民族,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国家繁荣、民族昌盛、军队强大、个人成长都离不开精神支柱。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很多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精神。就近代来说,有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等等。在汶川、玉树、鲁甸地震中,有一种精神被不同的群体、在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形式传递着、感染着,大家知道那是什么精神吗?是的,是抗震救灾精神。那么什么是抗震救灾精神?作为参加此次救灾的同志们该如何弘扬好抗震救灾精神呢?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交流的题目: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打好最后“主动战”。

一、什么是抗震救灾精神

10月7日21时49分,这里发生6.6级地震后,同志们按照支队方案,立即响应市人民政府的号召星夜赶赴救灾一线。据了解,到目前支队参战官兵共搬运1200棉被、900件大衣、260余顶帐篷,在灾区转移群众580余人,搬运群众物资2余吨,排除危房60间,救治伤员5人,义务巡诊治疗80余名群众,慰问了3户特困户,发放了创伤、感冒抗病毒等7类51种药品。

下面就请同志们来谈一谈你参加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的感受和对抗震救灾精神的理解。

(参战官兵谈感受) 以上大家讲的很好,从不同的角度畅叙了对抗震救灾精神的理解。下面我也来谈谈我的理解。抗震救灾精神具体到不同的人群身上,有不同的内涵。对于我们军人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抗震救灾精神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使命精神。地震后,在当地市委政府的部署下,全体官兵闻令而动,按照支队方案分两批次连夜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奔向灾区芒费村委会每一所房屋、每一名遇险群众家中排查灾情。有饭群众先吃,有水群众先喝,有药群众先用,有帐篷群众先住。把人民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人民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为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凸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抗震救灾精神是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为防止灾区群众免受再次伤害,官兵抵达救灾一线,顾不上休息,顾不上疲惫,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深入震中芒费村那拐、亮山、大芒竜、小芒竜、那卡等5个村民小组排查灾情、抢救伤员、转移群众、搬运物资、搭建帐篷,积极开展医疗救助、排危帮困,共为灾区群众转移危房物资20余吨,平整路面1500米,挖水沟1500余米,搭建救灾帐篷166顶,搬运棉被、帐篷、食品等救灾物资275吨;救治伤员9人、慰问困难群众3户,为80余户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和发放药品,及时把党的温暖和子弟兵的深情厚谊送到群众心坎上。“哪里有危险,哪里就该有我们!”这铮铮誓言折射出的灿烂光辉,正是广大官兵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忠实写照。

(三)抗震救灾精神是忠于祖国、无私奉献的责任精神。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高尚道德情操和民族精神。“让我们再多呆一会儿,多救一个人吧!”前方的官兵可以舍小家顾大家,舍亲人救他人,舍生命救他人,正是源于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爱;“让我们再献一次血,再捐一次款吧!”后方的战友无私捐款、捐物、献血,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同样也是出于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谊。在巨大的灾害面前,像珍视自己的眼睛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关爱受灾群众,如此博大的胸襟,如此无私的情怀,正是官兵忠于祖国、无私奉献的具体体现。

前面我们谈了对抗震救灾精神的理解,那么我们该如何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二、如何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一)充分认清抗震救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贯彻总队首长和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指示的自觉性坚定性。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有关地方和部门要全力以赴抢救受伤群众,要求驻地解放军、武警部队等有关方面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妥善做好群众避险和安置工作,加强余震监测预报,密切防范次生灾害发生,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统筹做好鲁甸地震灾区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李克强总理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迅速核实灾情,全力以赴组织抢险救援和伤员救治,千方百计减少人员伤亡,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保障基本生活。现省委书记李纪恒、总队王总队长迅速赶赴一线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并看望慰问灾区人民和官兵。这场地震,已造成景谷县10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1人死亡、323人受伤,受灾人口92700人,房屋严重受损6508户、19524间。广大官兵要深刻认识这次抗震救灾时间紧迫、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救灾行动早一分钟,人民群众就能减少一分损失;深刻认识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事关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于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顺利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刻认识总队首长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非常重要、非常正确、非常英明,充分体现了各级对灾区人民的亲切关怀,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地方党委政府和各级首长的指示精神上来,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高昂的战斗精神,坚决投入到抗震救灾斗争中。

(二)充分认清我军在抗震救灾中肩负的重要政治责任,坚决打赢抗震救灾这场硬仗。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唯一宗旨。保卫人民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是我军的重要任务和职能。每当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广大官兵总是奋勇当先,冲锋在前,哪里最需要、哪里最危险、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无论是宁洱“6.03”抗震救灾、’景谷威远镇抗洪抢险和今年的14次灭火作战,全体官兵都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不辱人民军队的神圣使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我们要时刻牢记根本宗旨和职能,切实把参加抗震救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生动实践,以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再立新功。必须看到,这次地震灾情虽没有比预想的严重、但受损房屋和受灾群众不少,余震频发,情况复杂多变,容易发生灾后疫情。面对各种严峻考验,广大官兵要大力弘扬我军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传统,急灾区人民所急,想灾区人民所想,解灾区人民所难,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震救灾中。要大力发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自觉经受救灾环境危险、任务繁重艰巨、生活条件艰苦、心理压力较大等现实考验,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英勇顽强的斗志,完成担负的各项任务。要强化大局观念和团结协作意识,加强军地之间和部队之间的密切配合,严格遵守民族宗教政策和群众纪律,树立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要严密组织、科学实施救灾,加强部队自身防护,做好防地震次生灾害和防病防疫工作,确保安全。要发扬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宣传队的传统,注重做好灾区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的关心爱护,宣传全国人民对灾区的无私援助,坚定灾区群众战胜灾害的信心决心。党员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三)充分认清抗震救灾实践的特殊教育功能和作用,自觉在这场重大斗争中接受洗礼、经受锤炼。抗震救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这既是对参加抗震救灾部队战斗力和建设水平的一次实际检验,也是对广大官兵思想政治素质、战斗意志和作风的一次全面砥砺。我们一定要从这场抗震救灾的斗争中汲取丰富政治营养和强大精神动力,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进一步增强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提高做好本职工作、完成各项任务的素质本领。要从党和政府领导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实践中,深刻感悟党中央、习主席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卓越领导才能和亲民爱民为民的崇高情怀,进一步增进对党中央、习主席的信赖爱戴之情,强化听党话、跟党走的军魂意识;从举国上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生动事实中,深刻感悟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从军民坚强团结、并肩奋战的亲身经历中,深切感悟“学人民、爱人民、为人民”始终是人民军队的价值所在和力量源泉,进一步升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每一名同志都要勇于在极端艰苦环境条件下顽强拼搏、挑战自我,培育坚定的战斗意志、顽强的战斗作风、过硬的心理素质。各级党委和领导要把抗震救灾作为落实“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的具体实践,作为“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实践,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主题教育的生动课堂,切实把完成抗震救灾任务的过程,变为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过程,变成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过程。

三、怎样在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中攻艰克难

一是长期作战不懈怠,困难面前不低头。随着救灾任务的转换,越来越多的任务需要官兵们长时间坚守和坚持,这对我们每一名官兵的战斗精神的考验也越来越大。就目前我们拆除危房任务而言,由于受损房屋较多,需要我们强化长期作战、永不懈怠的意识,始终保持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的革命气节。军人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与苦累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条路上,有无数的光环奖杯等着我们去摘取,更有无数的劳累艰辛等着我们去克服,从日常训练到重大任务,从冬练“三九”到夏练“三伏”,苦累无不伴随着我们,当兵不是为了吃苦受累,但当兵一定要吃得起苦、受得起累,更要敢于吃大苦、受大累。特别是在任务最艰巨、环境最险恶、战斗最疲劳的关键时刻,要勇于向困难挑战、向极限挑战,做到拖不垮、累不倒、打不散,直到抗震救灾任务圆满结束。如果缺少长期作战精神,是经受不住这种严峻考验的。

二是强化团结协作意识。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协作是完成任务的重要条件。为此,每名参战官兵无论从事此次抗震什么中的什么岗位,什么角色,都要树立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意识,要做到一切听从组织和中队安排。各党团组织和武警委员会要充分发挥好作用,借助“三互”、“双四一”等有效载体,广泛开展比思想、比团结、比作风等评比竞赛活动,大力宣扬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使全体官兵凝聚成一个拖不乱、打不垮的坚强集体。我想这两年来,我们支队连续夺得“精武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团结协作,在此次救灾任务中我们也要发扬好这一传统。要充分尊重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主动与地方有关部门搞好配合,正确处理与地方群众、兄弟部队、友邻单位之间的关系,讲团结、讲友谊,不争功诿过,不互相埋怨,充分发挥军警民团结协作的整体威力。

三是干部、骨干要发挥好表率作用。干部骨干是中队的“主心骨”,表率作用直接影响着参战官兵的工作热情和精神状态,关系着能否高质量地完成此次任务,因此每名干部骨干要做到带头勇上一线、带头吃苦在前、带头遵守纪律、带头完成任务,做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一个干部就是一标杆”,始终叫响“看我的,跟我来”的口号。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如何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如何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新闻稿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研究

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战镇宣传思想文化交流材料

抗震救灾精神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打好最后“主动战”(小编推荐)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打好最后“主动战”(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