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5:38: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五一小学 陈敏

教材分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为了让当地的村民吃上甘甜的井水,亲自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决了乡亲们的吃水难问题,让我们深刻感悟到毛泽东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引水思源的好行为,从而使新时代的儿童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4、情感目标: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毛泽东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引水思源的好行为。

教学理念: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和朗读。识字: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揭示课题、认识毛主席、朗读故事中,随即分散识字,最后集中巩固。朗读:牢牢把握住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式的读”这条主线组织教学,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并借助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使学生在朗读中表达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毛泽东主席画像;课件;拓展阅读资料。

1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谈话:同学们看校园的树是谁种的呢?引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2、简笔画——井。问:农村里饮水井是谁挖的。(板书:井)追问:挖井容易吗? 过渡:有了井,农民们的生活就方便多了。我们能忘记挖井人吗?(板书:吃水不忘挖井人)

3、读题。(随机贴出生字,认识“忘、挖、井”。)

(1)读正确:这个课题中有三个生字,我还没有教,你们会读吗?(指名读题,再齐读,要求读正确、响亮,目的在于认识生字“忘”“挖”和“井”。)

(2)读出感受:强调“不忘”、“挖井人”。

二、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谁是挖井人?又是谁不忘挖井人吗?为什么要挖井?这口井和我们自家挖的井有什么不一样呢?)老师简单总结罗列在黑板上。

2、请带着你的问题欣赏课文朗读,注意听准每个读音。(出示课件)

3、简介“毛主席”:出示“毛主席画像”,指画像问“他是谁?”并指出“他是毛主席,是领导人民闹革命,解放全中国。”贴出生字“席、导、革、命、解”,随机识字、正音。

4、自由初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生字不认识圈画出来。 贴出生字“战、士、刻、念”,随机识字、正音。

5、过渡:大家这么快就和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这会儿淘气的生字宝宝躲到了课文中,你还能认识它们吗?有信心把课文读好吗?

6、自由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想怎样读就怎样读。读完后,我们来比一比。(给予充分的时间,指导学生选择适宜形式进行朗读:识字能力较强者独立朗读;阅读能力一般者以多人合作的形式读,旨在相互纠正;教师组织少数识字能力最弱者重点辅导朗读)

7、老师鼓励:刚才我听了好几位小朋友的朗读,发现他们朗读的时候,声音都非常响亮,而且一发现读错了都自己会马上改正!老师非常喜欢这样的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做这样的小朋友呢?

8、游戏:朗读挑战赛。

请你找一个周围朗读比你稍微好的同学,你向他挑战朗读!由挑战的人选一段他自己读得最好的,两人比一比,看谁读得更好。

学生自由分组竞赛性朗读,之后,请几组展示给大家看。互相品读评读。

三、重点朗读,读出感受。

1、师:看你们读得这么有味道,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可以吗?那你们就是评委哦,敢不敢给老师提意见?那好,我选择比较容易读的第二段。

老师朗读,故意读错轻声“地方”,语气读得平淡,语速过快。

2、学生评读、试读。相机启发学生读出感受。(强调出了“村子里没有井”“要到很远的地方”等几个词。)

3、学生齐读第二段。

4、师:老师刚才读得不够好。但我还想再来朗读课文,可以吗?现在,我要“读”课文中的一段话,你们不用耳朵听,而要用眼睛看,用脑子想。读完了,我要请你猜一猜老师在读哪一段,好不好?

老师表演性默读第三段,学生观看、猜测,并说明理由。(动作:立了一块石碑,抬头看石碑上的字。)

4、简笔画——石碑。出示重点句“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四、分发材料,拓展阅读。

1、师:石碑上的字是谁刻上去的呢?石碑立好以后,可能会有哪些人去看呢?他们看了以后,又会说些什么呢?老师这里有几篇关于沙洲坝这口井的资料,你们想不想看看?

2、分发三类资料,学生选择性阅读。(沙洲坝地理环境的简介;毛主席居住瑞金的历史;沙洲坝人民五次保卫“井”。)

3、看过石碑的人会说写什么呢?启发学生联系阅读资料进行想象感悟。

4、师指图中的“井”问:对着这井你想说什么?(板书:饮水思源)

五、回顾课题,感恩他情。

1、师:本课的学习就要结束了。在下课之前,我们再来读一读碑文上的文字,好不好?学生齐读。

2、师:吃水的时候,我们要不忘“挖井人”。那么,我们在享受其他东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呢?比如,我们穿衣服的时候,“穿衣不忘„„”,“吃饭不忘„„”,还有吗?

3、播放歌曲《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

六、指导书写:“想、忘、念”。

1、引导观察:都是“心字底”,复习“卧勾”写法。

2、指导范写:注意写好上下结构,写好“心字底”。

3、学生描红、练写。

七、课外实践。

搜集有关毛主席的资料,开展讲故事活动。

板书设计:

22 吃水不忘挖井人

(图——石碑)

(图——井)

饮水思源

沙洲坝地理环境的简介

沙洲地区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地理环境独特,沿江岸线长达百里,江堤外是茫茫芦苇滩。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地方,素有“有女莫嫁沙洲坝、无食无水洗手帕”的民谣,意思是说沙洲坝地区严重缺水,甚至连饮用水、洗手帕的水都没有。当时,老百姓只能从池塘里挑水,水质不清,十分浑浊,一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人们很容易得病。

毛主席居住瑞金的历史

江西省瑞金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1933年4月,毛主席和中央政府机关来到瑞金沙洲坝后,发现这里严重缺水,为了解决沙洲坝人民吃水、用水的问题,亲自找水源,选井位,并亲自卷起衣袖、裤腿,带头挖了一口井。于是,大伙挖的挖,铲的铲,干得热火朝天。经过十几天的奋战,水井挖成了,沙洲坝人民从此吃上了清甜的井水。

沙洲坝人民五次保卫“井”

当年红军长征走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他们要把这口井填掉。沙洲坝人民听了怒火满腔,决心拼死保住水井。敌人白天来填,群众就晚上挖开;敌人晚上来填,群众就白天挖开。敌人填了五次,群众也就挖了五次。敌人无可奈何,只得作罢。沙洲坝人民终于把毛主席亲手挖的水井保住了。他们亲切地把这口井称为“红井”。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吃水不忘挖井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