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苏教版四年级上书法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5:33: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1课 摹贴与临帖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摹贴的四种基本方法,在书写过程中尝试应用。

2、初步掌握临帖的三种基本方法,并能在书写过程中尝试应用。

3、认真书写例字,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4、与同学交流写字经验,体验写字的快乐,树立写好字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复习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交流以往的写字经验。

二、摹贴指导

1 学习摹贴的四种基本方法

仿影、描红、单钩、双钩

重点讲双钩廓填

投影出示,指导学生学习用双钩廓填法书写“我”

2 自读双钩廓填的要求,

提出要求:填空心字时,应遵循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一笔填成,既要填实,又尽量不要填出双钩线外,以免走样。

三、学写新字

3 指导:“天、我、来、永”的写法 范写指导 4 师示范写“来”,归纳写好这个字的重点。 5 生用单钩、双钩法练写这四个字

四、临帖指导

1 学习临帖的三种基本方法

对格临、去格临、背临

2 学生临写这四个字,师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个别指导。 3反馈:查找病因,注意协调性。

五、评改练习

1.展示作品,提出优点和不足。 2.对照修改。

六、小结

1

第2课 独体字的结构

教学目标:

1 指导掌握独体字书写要领,了解独体字的组合方式。

2 指导学生认识独体字的特点,指导写好“

八、之山、生”四个字,感受间架结构安排,使学生写得更加匀称美观。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指导掌握独体字的书写要领,了解独体字的一般书写规律,指导写好例字。 指导学生认识独体字的特点,感受间架结构安排,使学生写得更加匀称美观。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教学内容

我们学习汉字楷体字的书写,首先应该掌握好独体字的写法,继而再去学习其他字的结构规律。 (板书:独体字的结构)

二.独体字笔画之间的组合方式一般有哪些呢? 相离、相接、相交 三.教师演示,书写“事” 出示运笔图,提醒:

“事”字首横最长,其余横画较短。竖钩与横折的竖画略粗,其余笔画较细。注意横画间的距离。

四、学写例字

1.比较下列字中的笔画,看有什么不同? 出示“

八、之、山、生” 指名回答, 2.教师小结

“八”撇短捺长;“之”上密下疏;“山”中竖最长,上下参差;

“生”三横左右参差,上短下长。 3.教师范写这四个例字

4.学生动笔写前两个范字。教师巡视 5.作品展评:

老师转了一圈,收获可大了,想不想看看老师找到了哪些作品啊?展示学生作品,先让学生自己说,(对比字帖,你在写时注意了哪些地方?)

请其他同学仔细看,并送上你的评价和建议。

6、学生继续书写后两个字

五、单钩对比。

2 1.出示四个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写的“年”

2.指导学生用铅笔或钢笔单钩摹写,比较不同书法家是如何巧妙处理笔画之间的关系的。

六、评评改改。

1.其他学生同桌或小组交流,互帮互学,互相打星,比比谁的星星多。 2.在评议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再写一个。

七、课堂小结

第3课 重心平稳

教学目标:

1.掌握“聿、重、而、丑”重心平稳的书写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应掌握的内容

1、点评上节课学生作业

2.引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重心平稳)

介绍:每个字都有一个重心。书写时,要注意重心平稳,左右对称,上下和谐,笔画间距匀称。

二、出示“甫”引导学生观察

1、指名回答

2、教师提醒:

“甫”长横伸展,中竖劲挺,间距匀称。

三、学写例字

1.比较下列字中的笔画,看有什么不同? 出示“聿、重、而、丑” 指名回答, 2.教师小结

“聿”竖画粗长重心稳;“重”横画多间距匀称;

“而”横长竖短字宽扁;“丑”中横舒展竖粗短。 3.教师范写这四个例字

4.学生动笔写前两个范字。教师巡视 5.作品展评:

老师转了一圈,收获可大了,想不想看看老师找到了哪些作品啊?展示学生作品,先让学生自己说,(对比字帖,你在写时注意了哪些地方?)

请其他同学仔细看,并送上你的评价和建议。

3

6、学生继续书写后两个字

四、单钩对比。

1.出示四个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写的“而”

2.指导学生用铅笔或钢笔单钩摹写,比较不同书法家是如何巧妙处理笔画之间的关系的。

五、评评改改。

1.其他学生同桌或小组交流,互帮互学,互相打星,比比谁的星星多。 2.在评议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再写一个。

六、课堂小结

.第4课 突出主笔

教学目标:

1.指导掌握“下、半、手、寸”的书写要领,了解这类字的书写规律。 2.指导学生感受间架结构安排,使学生写得更加匀称美观。

3.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应掌握的内容

1、点评上节课学生作业

2.引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突出主笔)

介绍:独体字往往笔画较少,靠主要的一个或两个笔画来支撑整个字的重心。书写时必须突出主笔,主笔写得端正粗壮,好像房屋的“柱子”用来平衡重心。。

二、出示“中”引导学生观察

1、指名回答

2、教师提醒:

“中”上大下小,“口”呈扁状,竖画居中,支撑全字。

三、学写例字

1.比较下列字中的笔画,看有什么不同? 出示“下、半、手、寸” 指名回答。 2.教师小结

“下”竖画粗壮略偏左;“半”左右对称竖长挺;

“手”钩画长伸略偏右;“寸”竖钩粗壮居右边。 3.教师范写这四个例字

4.学生动笔写前两个范字。教师巡视 5.作品展评:

4 老师转了一圈,收获可大了,想不想看看老师找到了哪些作品啊?展示学生作品,先让学生自己说,(对比字帖,你在写时注意了哪些地方?)

请其他同学仔细看,并送上你的评价和建议。

6、学生继续书写后两个字

四、单钩对比。

1.出示四个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写的“中”

2.指导学生用铅笔或钢笔单钩摹写,比较不同书法家是如何巧妙处理笔画之间的关系的。

五、评评改改。

1.其他学生同桌或小组交流,互帮互学,互相打星,比比谁的星星多。 2.在评议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再写一个。

六、课堂小结

.第5课 斜中求正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形体偏斜的字的书写要领

2.了解形体偏斜字的一般书写规律,并能在书写过程中尝试应用。 3.认真书写例字,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4.与同学交流写字经验,体验写字的快乐,树立写好字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应掌握的内容

1、点评上节课学生作业

2.引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斜中求正)

介绍:书写时要安排好字的重心,字的重心应在主笔上。除了写好主笔,同时还要将其他笔画安排好,做到均衡协调,斜而不倒。

二、出示“力”引导学生观察

1、指名回答

2、教师提醒:

“力”字横折钩为主笔,要舒展,横、撇交叉点与钩上下对正。。

三、学写例字

1.比较下列字中的笔画,看有什么不同? 出示“心、戊、户、乃” 指名回答, 2.教师小结

5

“心”三点参差,卧钩突出;“戊”竖撇紧收,斜钩右伸;

“户”竖撇左伸,横距均匀;“乃”长撇左伸,钩向左上。 3.教师范写这四个例字

4.学生动笔写前两个范字。教师巡视 5.作品展评:

老师转了一圈,收获可大了,想不想看看老师找到了哪些作品啊?展示学生作品,先让学生自己说,(对比字帖,你在写时注意了哪些地方?)

请其他同学仔细看,并送上你的评价和建议。

6、学生继续书写后两个字

四、单钩对比。

1.出示四个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写的“我”

2.指导学生用铅笔或钢笔单钩摹写,比较不同书法家是如何巧妙处理笔画之间的关系的。

五、评评改改。

1.其他学生同桌或小组交流,互帮互学,互相打星,比比谁的星星多。 2.在评议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再写一个。

六、课堂小结

.第6课 左右对称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左右对称字的书写要领

2.了解左右对称字的一般书写规律,并能在书写过程中尝试应用。 3.认真书写例字,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应掌握的内容

1、点评上节课学生作业

2.引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左右对称)

介绍:中间有竖或竖钩、左右有撇捺的字,应撇捺舒展。有左右两点的字,两点呼应,左右舒展。撇捺交叉点一般在字的中上部。

二、出示“東”,引导学生观察

1、指名回答

2、教师提醒:

“東”字形较长,书写时横宜短,竖宜长,撇收捺放,左右对称。

三、学写例字

1.比较下列字中的笔画,看有什么不同?

6 出示“未、来、水、木” 指名回答, 2.教师小结

“未”撇轻捺重;“来”两点对应;

“水”多撇求变;“木”中竖伸展。 3.教师范写这四个例字

4.学生动笔写前两个范字。教师巡视 5.作品展评:

老师转了一圈,收获可大了,想不想看看老师找到了哪些作品啊?展示学生作品,先让学生自己说,(对比字帖,你在写时注意了哪些地方?)

请其他同学仔细看,并送上你的评价和建议。

6、学生继续书写后两个字

四、单钩对比。

1.出示四个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写的“水”

2.指导学生用铅笔或钢笔单钩摹写,比较不同书法家是如何巧妙处理笔画之间的关系的。

五、评评改改。

1.其他学生同桌或小组交流,互帮互学,互相打星,比比谁的星星多。 2.在评议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再写一个。

六、课堂小结

.第7课 单人旁与双人旁

教学目标:

1.指导掌握单人旁和双人旁这两个左偏旁的书写要领,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 2.指导学生认识含有单人旁、双人旁字特点,感受间架结构安排,使学生写得更加匀称美观。 3.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应掌握的内容

1、点评上节课学生作业

2.引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单人旁与双人旁)

二、出示“ 单人旁、双人旁”引导学生观察

1、指名回答

2、教师提醒:

单人旁先写撇,再写竖。撇画藏起尖收,竖画竖起圆收。

7

双人旁先写两撇,再写竖。两撇藏起尖收,竖画回峰方收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三、学写例字

1.比较下列字中的笔画,看有什么不同? 出示“住、依、行、復” 指名回答, 2.教师小结

单人旁短竖长,竖从撇中间起笔;双人旁两撇上短下长,竖画比单人旁稍短,从第二撇中间起笔。

3.教师范写这四个例字

4.学生动笔写前两个范字。教师巡视 5.作品展评:

老师转了一圈,收获可大了,想不想看看老师找到了哪些作品啊?展示学生作品,先让学生自己说,(对比字帖,你在写时注意了哪些地方?)

请其他同学仔细看,并送上你的评价和建议。

6、学生继续书写后两个字

四、比一比。

1.出示四个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写的“俯、行、復” 2.指导学生用铅笔或钢笔单钩摹写,比较不同书法家是如何写双人旁单人旁的

五、评评改改。

1.其他学生同桌或小组交流,互帮互学,互相打星,比比谁的星星多。 2.在评议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再写一个。

六、课堂小结

.

第8课 示字旁与禾字旁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示字旁与禾字旁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以“禅、福、程、秋”为例,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分析、比较本课例字,将例字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3、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书写时能注意笔画的穿插,将字写紧凑。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示字旁与禾字旁的正确书写方式,能将例字写美观。

教学难点:

书写时能注意笔画的穿插,将字写紧凑。

教学过程:

8

一、复习上节课应掌握的内容

1、点评上节课学生作业

2.引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 示字旁与禾字旁)

二、出示“示字旁与禾字旁”引导学生观察

1、指名回答

2、教师提醒:

示字旁先写点,再写横撇。竖画对正上点,右点居竖上。

禾字旁先写撇,再写横。竖画偏右,收笔带钩,右点居中。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三、学写例字

1.比较下列字中的笔画,看有什么不同? 出示“禅、福、程、秋” 指名回答, 2.教师小结

示字旁下竖对正上点,上点平而下点斜,竖画偏右而下伸。禾字旁横长撇短,左伸右缩。

3.教师范写这四个例字

4.学生动笔写前两个范字。教师巡视 5.作品展评:

老师转了一圈,收获可大了,想不想看看老师找到了哪些作品啊?展示学生作品,先让学生自己说,(对比字帖,你在写时注意了哪些地方?)

请其他同学仔细看,并送上你的评价和建议。

6、学生继续书写后两个字

四、比一比。

1.出示四个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写的“神、移、福、种” 2.指导学生用铅笔或钢笔单钩摹写,比较不同书法家是如何写示字旁和禾字旁的 3.知识链接 笔锋

五、评评改改。

1.其他学生同桌或小组交流,互帮互学,互相打星,比比谁的星星多。 2.在评议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再写一个。

六、课堂小结

第9课 提土旁与石字旁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的“提土旁与石字旁 ”书写要领

9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并能在书写过程中尝试应用。 3.认真书写例字,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应掌握的内容

1、点评上节课学生作业

2.引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提土旁与石字旁 )

二、出示“提土旁与石字旁 ”引导学生观察

1、指名回答

2、教师提醒:

提土旁先写横,再写竖。提画偏左,角度倾斜。

石字旁先写横,再写撇。“口”部上宽下窄,比上横略窄。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三、我来动笔

1、出示“场、壤、垢、碑”

2、学生用钢笔双钩再填写这几个字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

四、学写例字

1.比较下列字中的笔画,看有什么不同? 出示“地、坊、增、砌” 指名回答, 2.教师小结

提土旁横短,竖、提长,提画左伸而上斜。石字旁横短撇长,“口”偏左。

3.教师范写这四个例字

4.学生动笔写前两个范字。教师巡视 5.作品展评:

老师转了一圈,收获可大了,想不想看看老师找到了哪些作品啊?展示学生作品,先让学生自己说,(对比字帖,你在写时注意了哪些地方?)

请其他同学仔细看,并送上你的评价和建议。

6、学生继续书写后两个字

五、比一比。

1.出示四个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写的“地” 2.指导学生用铅笔或钢笔单钩摹写,比较不同书法家是如何写提土旁的 3.知识链接

“土”的字形演变

六、评评改改。

1.其他学生同桌或小组交流,互帮互学,互相打星,比比谁的星星多。

10 2.在评议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再写一个。

七、课堂小结

第10课 王字旁与足字旁

教学目标:

1.指导掌握 这王字旁与足字旁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指导写好例字,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

2.指导认识含有王字旁与足字旁特点,感受间架结构安排,使学生写得更加匀称美观。 3.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应掌握的内容

1、点评上节课学生作业

2.引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王字旁与足字旁)

二、出示“王字旁与足字旁”引导学生观察

1、指名回答

2、教师提醒:

王字旁先写两横,再写竖。提画较斜,形态狭长。

足字旁先写口,再写中竖。短横偏右靠上,左竖短斜,提画长而上斜。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三、我来动笔

1、出示“瑕、珮、琅、踊”

2、学生用钢笔双钩再填写这几个字的偏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

四、学写例字

1.比较下列字中的笔画,看有什么不同? 出示“ 理、瑕、跪、踊” 指名回答。 2.教师小结

王字旁上横长,下横细短,提画左伸上斜,竖居中。足字旁“口”扁平,提画上斜而重心偏左

3.教师范写这四个例字

4.学生动笔写前两个范字。教师巡视 5.作品展评:

11 老师转了一圈,收获可大了,想不想看看老师找到了哪些作品啊?展示学生作品,先让学生自己说,(对比字帖,你在写时注意了哪些地方?)

请其他同学仔细看,并送上你的评价和建议。

6、学生继续书写后两个字

五、比一比。

1.出示四个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写的“理” 2.指导学生用铅笔或钢笔单钩摹写,比较不同书法家是如何王字旁的

六、评评改改。

1.其他学生同桌或小组交流,互帮互学,互相打星,比比谁的星星多。2.在评议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再写一个。

七、课堂小结

12

苏教版四年级上书法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四年级上书法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优质教案

苏教版西泠印社出版社四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

四年级书法上教案全(西泠印社)

四年级上书法教案青岛出版社

四年级书法教案

四年级书法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书法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书法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