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巷深处》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19:15: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案 课题

《小巷深处》

第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体会课文中对小巷和竹棒的描写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尽量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情感目标

让学生懂得父母对子女的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琐事上,认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培养学生孝顺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谈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加深理解课文的情感,把握母亲的性格特征和“我”与母亲之间的感情。

教学难点

小巷和竹棒在全文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朗读品味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活动

导师点评

一、复习导入,分享感动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对课文应该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盲母亲和养女之间的感人故事,相信这个故事在我们心里都记忆深刻,那位母亲善良纯朴、宽容无私的爱让我们感动,那个女孩的悔悟回头也让我们欣慰。接下来我们再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字里行间的情意。

1、回忆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感情变化过程。 参考:板书:满足,厌恶,淡忘,悔悟

2、检查作业,交流感动

还记得上节课后给大家布置了作业,写下最让你感动的句子,现在我们就来谈谈感受。同时请大说出感动的原因。

参考:学生可能说出的是盲母亲对养女爱的任一处表现。或者是课文结尾处“我”看到母亲时的一系列心理活动的句子。 例如,“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或“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或“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或“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的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二、朗读品味,领悟真情

从刚才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篇课文的大量篇幅都是描写了盲母亲对“我”的爱,从一件件小事中体现出来,而结尾的三个自然段恰恰是对“我”的描写。先听老师朗读,然后你们再自己朗读最后三段,一起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

1、讨论形象依托,在《小巷深处》有哪些形象多次出现,它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母亲的爱,不是凭空捏造的,也不是口说无凭,它是凝聚在生活中的每件小事里,就如同刚才大家所说的那样。那么在这篇课文中,在这每件小事中,又有一系列的形象存在。就像诗歌的意象一样,诗人用意象组成了意境来表达感情。所以请大家分小组认真思考,在《小巷深处》有哪些形象多次出现,它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参考:学生可能回答的是“小巷”,“竹棒”。引导学生,将竹棒与“我”联系起来,都是对母亲必不可少的。小巷是母亲与“我”的生活场所,是故事发生的地点。

小巷在文中出现了六次。前五段中出现了三次;中间部分“我”替代了母亲手中的竹棒;随着“我”虚荣心的作怪,疏远淡忘了母亲,而竹棒又再次出现;结尾处“我”悔悟,又看到了竹棒。(散文是讲究形象的,形象是情感的依托。这篇文章中,小巷深处那光亮的青石板,那根长长的竹棒,那竹棒后蹒跚着的长长的人影;还有母亲那黝黑的脸、粗糙的手、黯淡的眼睛和挺拔的身形、充满憧憬的神态,都是作者寄托情感的形象。小巷是母女俩家的所在,竹棒是母亲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对它们的描写,其实就是情感的形象抒发。)

2、该怎样理解“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这句话? 最后一段中,“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是什么意思呢?“我”回到了哪里?为什么会说回来了,是不是因为曾经离开过?

我回到了小巷深处,回到了母亲的身边。课文写到了这里,就是一个完满的结局,我再次回到家,回到小巷深处,回到母亲身边,爱终究会存在于我们心间,感动我们。

三、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课文大家都已经学过,肯定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收获,那请同学们运用“本文妙在„„,它表现了(它写出了、它说明了、它点出了)„„”的句式,从任一角度说说你对课文的理解。老师先给大家举出一个例子,然后让学生发言。 参考:(1)妙在“在风中,她的脸是那样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的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的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它描写了母亲的外貌,既写出母亲的痛苦,又写出母亲的坚强。

(2)妙在用生活琐事,表现了一个母亲伟大而无私的情怀。

(3)妙在用小巷深处那光亮的青石板,那根长长的竹棒作为情感依托,写出了母女情深。 (4)妙在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写出了母亲的含辛茹苦,母亲的宽容,母亲的坚强。 (5)妙在用含蓄的写法,写出母亲对“我”观察细致,了解透彻,表达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总结,大家说的这些也是我们在阅读写作中应该去注意去学习的知识。

四、感情拓展,感恩母亲

其实母爱就在我们的身边,在平常的日子里,不一定非得都是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母爱才感人。细细回想起来,也许只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声儿女远行时的叮咛,一道过早爬上眼角的皱纹„„做儿女的,要善于从这些琐事中感受到父母无私的爱。

1、让学生回忆与母爱相处中最让自己的感动的瞬间,重温感动,体会母爱的温暖与幸福。

2、大家一起畅谈:该如何对待母爱?如何做一个孝顺母亲的孩子?

五、总结收束,布置作业

同学们,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最崇高、最美好的。母爱像阳光一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你细心感受、观察你身边发生的一些生活琐事,你不难发现你生活在母爱之中,请珍惜这份浓浓的亲情吧! 学习完了这篇课文,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作业:回家后主动与母亲交流,多和母亲相处,用实际行动来珍惜伟大的母爱。

六、板书设计

教 学 反 思

《小巷深处》教案

《小巷深处》教案

小巷深处教案

小巷深处

小巷深处

《小巷深处》

小巷深处教案文档

《小巷深处》公开课教案

小巷深处课本剧

6小巷深处 教案[推荐]

《小巷深处》教案
《《小巷深处》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