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美术学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03:06: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武夷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浅谈黑白木刻版画形式美与意境美 ——解读组画《专注系列》

系 :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武夷学院艺术系 08美术学3班

200841010

助教

2012年5月 20日

武夷学院教务处制

摘 要

黑白木刻版画具有任何其他艺术形式都无法模仿,无法取代的独特表现魅力。黑白木刻版画有其独特之处:造型简练概括,有色彩的终极黑白之艺术美;有木刀所形成的刀法之美;有因印刷而独具的印痕肌理之美。本文以毕业创作作品《专注系列》组画为案例,力图从木刻版画的黑白色彩、削刻刀法、印痕肌理及情感触动等维度来概括表现木刻世界的精彩。

关键词:专注系列;黑白木刻;刀法;印痕;情感

Abstract

Black-and-white woodcut prints with any other art forms cannot imitate, cannot replace the unique performance of charm.The black-and-white woodcut prints ha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modelling succinct summary, has the color the ultimate black-and-white artistic beauty; wood formed by the cutter blade beauty; due to printing and unique prints the texture beauty.Based on graduation works of\" focus\" for the series: case, tries hard from the woodblock prints in black and white colors, cutting blade, mark texture and emotional touch dimensions to generalize performance.The world is wonderful.Key words:Focus series; Black and white wood; Blade; Mark; Emotion

目 录

1引言„„„„„„„„„„„„„„„„„„„„„„„„„„„„„„„„„1

2色彩之美——黑与白的交流 „„„„„„„„„„„„„„„„„„„„„„1

3刀法之美——削与刻的融合 „„„„„„„„„„„„„„„„„„„„„„2

4印痕之美——自然与人为的印制 „„„„„„„„„„„„„„„„„„„„3

5触动之美——创作与情感的领悟 „„„„„„„„„„„„„„„„„„„„3 6

结语„„„„„„„„„„„„„„„„„„„„„„„„„„„„„„„„„4 致辞 „„„„„„„„„„„„„„„„„„„„„„„„„„„„„„„„„„4 参考文献 „„„„„„„„„„„„„„„„„„„„„„„„„„„„„„„„5

浅谈黑白木刻版画形式与意境美

——解读组画《专注系列》

1 引 言

随着社会和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版画的领域也在逐渐地拓宽;而黑白木刻作为其中的一种艺术形式也随之渐渐地融入到现实生活当中,它那单纯而又质朴的黑白对比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憾,展示着一种感觉的直接与心灵的真实。

美国著名的版画大师洛克威尔·肯特曾经说过:“戏剧欢腾热烈的场面,固然可以造成强烈的气氛,但单人的独白往往更具有感人肺腑的艺术力量。在繁华的色彩舞台上,我最喜欢用单纯的黑白独白。黑白最单纯、最醒目,因为在远距离的视觉中,一切中间调子都会消失,简单而淳朴的理解,却最能打动人的心扉。”[1]从肯特的这句话中,我们足以看出他对黑白版画之美的迷恋。

《专注系列》黑白木刻版画,是本人创作的以拍照者为主画面、表现不同拍照者的专注表情为目标的作品,共4副。现就其中一副作品《专注系列一》去试图解读黑白木刻版画中不同风格的形式美。

2 色彩之美——黑与白的交流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世界。除了在梦中,人们很少有机会目睹一个黑白的世界。人们用美丽的色彩再现这个变幻的世界,这是人之常情。但在黑白木刻版画创作者的眼中,黑与白才是永恒的色彩。

黑白在色彩上属于中性色,也就是无色彩体系;二者在明度上形成了最为鲜明的对比,对视觉的刺激也最甚;但黑白又是相对的,只有在临接的条件下才能表现出各自的视觉特性:没有黑,白就不白;没有白,黑则不黑;白中显黑,黑中显白;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否则就会改变或者失去各自的特性。黑白产生于互相对比之中,而黑白两色对比的视觉强度又因它们之间各种关系而有所变化。[2]比如在《专注系列一》黑白木刻版画中,人们完全可以感悟到版画艺术黑白的强烈特点,其精妙之处在于:作品背景大胆的用黑色展现,画面柱子为白色调子,他们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不露任何痕迹。白寓意在黑之中,黑通过白表现张力,两者在相互依存中发挥各自作用。而画面中人物整体的灰色调又与背景、柱子形成和谐统一。其中黑与白、白与灰、黑与灰构成了 1

黑白木刻明暗对比的主要形式。这样不同的黑白灰层次,形成了大气、强烈、简练的艺术效果。黑与白的交流显得整个画面的黑白色调富有感染力。

3 刀法之美——削与刻的融合

刀法之于木刻,就如同笔墨之于中国画,亦如其它绘画形式,色彩的冷暖、浓淡、明暗、厚薄和肌理、笔触等等艺术表现手法一样。外加上木刻的刀味、木味,以及其纯粹、震撼、深刻为标志的艺术效果,使得木刻版画拥有了别具一格的独特情趣。

在《专注系列》作品中刀法之美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首先,下刀要“准”,彰显精确。对于创作者而言,“准”是刀法中一个基本要求,一刀下去要能准确地刻画出作品的形体和结构。这是考验创作者的刀工基本力度和用法。即使一刀刻错也不能擦去重刻,也不能像油画般覆盖,只能因势利导,将错就错,因此要注意用刀时的凝神屏气,刀法组织上不仅要互相连贯呼应,而且刻画的要干脆利落。在创作作品中《专注系列一》中,还存在着比较多的下刀不准,且刀法比较拘谨之处。而在创作的作品《专注系列

二、三》中则稍微的熟练了一点,在每一步的刻画之前都先深思熟虑,但由于是初学木刻,还是不能做到完全的精确度,然而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创作就是经验的积累,只要通过几张创作后就会找出不足,产生心得想法;只有不气馁,懂得吸取前面创作的不足之处,才会创作出好的作品。”这话在《专注系列四》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画面中人物刀法干脆利落、黑白分明,这样的刀法使人充满美感。

其次,刀法要有表现力,体现丰富。根据表现主题的内容和形式,要采用最贴切的刀法去体现。[3]在毕业创作《专注系列一》中,画面整体的外轮廓造型力求简洁流畅,物象柱子大多采用大圆刀浑厚的平行线、弧线及平刀所舒展出遒劲粗犷的趣味,与背景纯黑色形成鲜明地对比。而画面主体人物的脸部,则用不规则的三角刀刻出人物脸部亮部的起伏结构,且用干脆利落的线条表现出头发飘逸顺畅的感觉。而着装上刀法严谨有序,亮部主要采用小圆刀密集有组织的排列。中间调运用大小角刀的密集交叉的刀法组织,再结合小圆刀和小角刀细小的点组合形成的灰调子。极力体现了点线面的微妙变化,这种刀法细腻形成的调子及刀法的组织具有其规律性与具体性,再现了其丰富的表现力。

最后,刀法要统一,追求整体。即使局部是如何具有表现力的,但都要从整体去考量,刀法的整体是形式整体的前提。在毕业创作《专注系列一》中,尽最大可能性以对象的某一局部来精雕细刻,同时也要考虑画面整体的效果。创作作品基本采用大小圆刀的平行线及小角刀的交叉线的刀法组织,通过每组平行线和交叉线来表现不同明暗和肌 2

理。刀法流畅紧密疏松、用刀的简繁结合,这样有变化又统一的刀法组织是完成创作整体的保证。有利于气氛的烘托,追求的是一种整体的精神。

4 印痕之美——自然与人为的印制

当代版画艺术实践证明,木刻版画的印痕之美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比拟的。在版画印痕中,痕迹是对印痕美的创造,而自然痕迹与人为痕迹的渗入是黑白木刻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黑白木刻版画主要通过刻刀在木板上运动、镂刻的痕迹所产生的图形,与木质本身的肌理经过磨压印制在纸上而完成的。由于木板、油墨、纸这“四昧”的融合,使得印制完成的木刻作品独有一种再创作后的“印痕肌理”之美。使作品工整而精致,有很强的艺术效果。

在作品《专注系列》中巧妙运用了“四味”,造就了木刻版画独特的印痕肌理美。这种印痕美与手画出的痕迹不一样。画面中的物象柱子主要采用圆刀、平刀,利用圆刀的圆润深厚、雕刻柔和的线以及平刀的刚劲相结合,彰显了柱子的体积感。而人物大部分运用三角刀,根据人物的结构妙用尖锐的三角刀刻出细致的点、线,提升了主体人物的质地,丰富的刀味增强了木刻版画的层次感。纸味和墨味通过拓印产生黑白印痕美,使得画面明亮美观。

自然与人为的印刷它会给你无穷无尽的生命启示。通过自我心灵的破译,印出永恒的印痕。

5 触动之美——创作与情感的领悟

黑白版画《专注系列》的创作主题主要是以不同的摄像镜头来捕捉大自然的淳朴、生动的景象,继而运用黑白木刻独特的表现手法来传递自己对大自然的那份敬畏与热爱之情。此时想通过黑与白两种大色调来阐述内心的想法,故而原本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在我脑海构思里展现出的却是简单而又具有不同意义的现象。最后通过作品画面人物之间的错落分布表现出不同的摄像视角韵律感,达到了一种让人们也想一窥摄像头下另外一个完美世界的目的。则在黑白版画的世界里,意境是黑白版画的最为生动灵魂所在,意境美有其动静及自然之美,而动静是产生画面神韵的内因。在作品《专注系列》中,人物专注摄像的不同动势与画面中的背景等静态相融合,其动静之美是意境中最具鲜明的,是贯穿生命节奏中的情感跳跃。

创作初期,自己亲身体会了大自然的真实美并搜集到了大量的素材,随之便有了创 3

作《专注系列》这一作品的初衷;开始考虑用一叠叠的照片来向人们展示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却又希望把这种情感融入到自己的黑白木刻作品中,但问题出现了:木刻要求不能把素材直接运用于画面,而是要把照片转化成绘画语言来展示作品。在请教导师并在其精心指导之下,我首先将素材进行了主观的创造、提炼和升华,并以线描稿表现出来。接着在线描稿上进行黑白灰构成处理,为刻画服务,同时考虑画面的整体效果以及刀法肌理的把握。最后才把完整的画稿细心的绘制于木板之上。

在刻画过程当中,我了解到了画面整体的重要性,尤其是背景和人物之间的磨合,要将两者进行仔细对比,不然就可能会出现混乱、主题不明确等问题。这种观念在我创作过程中深有体会;而在表现一处场景或者人物形态时,空间感也很重要,每当处理边缘线时我都很小心谨慎,力求清晰却又不乏空间感。创作期间我经常与导师和同学探讨、积极听取意见,才知道原来在处理物体和背景时,线条的运用更要整体性;也就是物体与背景必须先用大面积概括出来,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再去追求细节的刻画;通过不断的对比,修正与调整,我的作品最终得以成功完成。

从这次创作当中我发现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只有真正创作的时候才会遇到很多平时发现不了的问题,而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这更需要我在今后多多磨炼。这次创作使我也懂得了很多的道理:细节真的可以决定成败,只有你耐心、细心、认真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情,成功定会青睐与你。

结 语

黑白两色神秘莫测、变化无穷,有着表现不完的情感、展现不完的故事,如同一棵坚实的支柱,撑托起整个的色彩世界;每一次创作都是作者与读者的一个情感交流;只有触动人们心里最敏感部分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好作品;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感觉,但却很难表达出来,而绘画者的任务就是要帮读者将他们心难以表达的东西完美的展示出来。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我会更加的努力,力求完美。

谢 辞

感谢王恒战导师对我学业上的培养和关爱!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忙,但在我创作的每个阶段,从收集素材到草图的修改乃至定稿的每个过程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使我受益匪浅。在此还要感谢一起毕业创作的同学们,在作画的过程中也给予我很多的建议,给我带来了很好的学习气氛。 4

同时,也感谢各位评审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来审阅我的论文,谢谢各位老师的指导。

参 考 文 献

[1] 李曙光.黑白画技法[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1993.7.

[2] 丁军力.黑色在版画作品中的艺术功能.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9).[3] 张天星.版画艺术[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推荐)

美术学专业届毕业论文教学计划

美术毕业论文

赣南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

美术系毕业论文

小学美术毕业论文

农业学毕业论文

音乐学毕业论文

美术毕业论文:美术课堂教学“以学为主”的尝试[材料]

美术函授本科毕业论文

美术学毕业论文
《美术学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