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

发布时间:2020-03-02 03:11: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設

[摘要]: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工作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诚信建设的一个关键所在。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今天,会计职业道德以诚实守信为本,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灵魂。因此,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打造诚信会计。

[关键词] 职业道德 诚信 建设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会计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有会计工作,就有会计人员,就有会计职业,就有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内容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内容概括主要五个方面:第一,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充分认识本职工作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做到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争做优秀的会计工作人员。同时,还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自觉主动地履行岗位职责,以积极、健康、求实、高效的态度对待会计工作,做到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第二,熟悉法规、依法办事。会计人员必须熟悉会计法规及相关的财务制度,深刻领会法规、规则条例,在实际工作当中灵活应用,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处理相关业务。同时,在市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下,高级的会计人员还应该了解熟悉国外的一些相关会计法规条例以及同一业务的国际通行的处理规则。第三,客观公正。客观公正是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会计具有监督职能,注册会计师也被誉为‘经济警察’,会计人员只有客观、真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才能真正地发挥会计的职能,也是会计人员赢得社会认可、信任的最基本的要求。第四,文明服务。文明服务是会计职能的核心,新的经济环境及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多样化要求强化会计的服务职能。会计的功能是服务性的,“会计”本身不是目的。会计始终处于助手地位,发挥参谋作用。摆正会计配角的位置丝毫不会削弱会计在单位管理中的重要性。第五,保守秘密。保守秘密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这指的是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不能将从业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为己所用,或者泄露给第三者以牟取私利。保守秘密一方面是指会计人员要保守企业自身秘密,另一方面也包括会计人员不得以不道德的手段 1

去获取他人的秘密。

二、诚信与职业道德的联系

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1)是核算要真实。要如实记录反映各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会计资料, 严格按新会计制度规定的一般原则处理会计业务, “ 不做假帐” 。(2)是对事业要忠诚。要忠于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忠于法律, 严守制度格尽职守,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是处事要公正。要平等待人, 把好财务收支关口, 公正明确地反映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 不偏私,不畏强权。对于违反国家法律和财经纪律、侵吞国家财产的, 要敢于揭发、抵制和斗争。

(一)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之间密不可分

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互为影响,互为促进。

1、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诚信的基础和前提。

作为会计人员,只有严格地遵循会计职业道德,才会出现诚实守信的会计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依法、规范的执业行为的不断积累,就是建立会计诚信的过程。

2、会计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

朱铭基总理指出,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他强调中国政府特别重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要求所有财会人员必须做到“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坚持准则, 不做假帐” , 不屈从和迎合任何压力与不合理要求, 不以职务之便谋取一己私利, 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朱榕基总理素以严字当头、威字著称, 很少在公众场合题字, 但他却于年月日和月日, 分别对在上海、北京、厦门等地新成立的三个国家会计学院“网开一面” , 亲笔题写了校训一“不做假帐” 。

(二)职业道德是会计的灵魂,诚信是会计的生命

1、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

1999年10月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这一条规定,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会计人员需要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使会计人员的行为规范有法可依。

2、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会计目标,就是为各会计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否为各会计服务对象及

时、准确地提供有用会计信息,不仅取决于会计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而且更取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如果会计人员提供了虚假失真的会计信息,就会背离会计目标,使服务对象决策失误,甚至会引起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与诚信缺乏的现状分析。

(一)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受主义膨胀, 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 会计道德伦丧, 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 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这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虽然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 但也反映出新形势下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紧迫性。

(二)会计诚信缺乏

现在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就是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人员造假账, 出具虚假财务报告。许多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 以及大量腐败现象, 几乎都与财会人员做假账分不开。这已成为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毒瘤”。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小团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不能够坚持原则, 甚至串通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编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一些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 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 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 客观上认同会计造假行为, 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会计失真的保护伞, 给国家和股东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失。

(三)会计从业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 会计人员面临着坚持准则、坚守职业道德就可能被辞退下岗的痛苦选择, 客观上存在着“站得住的顶不住, 顶得住的站不住”的现象。从近年来公开曝光的会计造假案中, 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等违法行为的重要原因是单位负责人的授意、指使、强令所致, 会计人员为了个人得失和饭碗, 不能坚持依法办事, 不能恪守会计职业道德。另外,我国会计人员坚持职业道德的外部法律保障和法律救济制度不完善, 也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四)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缺乏有力手段和有效措施

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 虽然受社会风气的影响, 也是不良社会风气的组成部分, 但是具体来说与教育不够有很大关系。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 较长时期片面注重智育, 忽视德育。而在参加工作后,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虽有职业道德内容, 但实际上从未见到职业道德培训。此外, 造成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还有很多, 如会计职业

纪律松弛, 惩治违法行为不力, 对道德优劣表现赏罚不明等。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解决会计诚信缺乏的建议和对策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应积极改善会计职业的会计环境。所有会计人员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充分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

(一)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培养会计职业道德的关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新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对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有着深远的意义。因而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职业道德培训应势在必行。会计人员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 既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又要学习会计专业理论、新制度新准则, 还要学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只有通过不断学习, 全面学习, 才能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和专业胜任能力, 才能使自己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什么必须提倡、什么要坚决反对, 从心理上对会计职业道德有整体的认识。

(二)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争取社会支持

财会人员德治理念的形成与巩固, 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社会环境, 而致力于创造和利用和谐的社会环境,就能使会计人员从中得到道德情操的陶冶和道德修养的内化。我们必须从整个社会背景中去认识和解决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 通过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来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 让全社会都能理解和支持会计工作,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扫除障碍。

(三)建立监督机制, 依法管理

监督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人员监督经济业务的经办人二是社会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它们是由两个不同的主体构成。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的执法行为。它主要是会计通过审核、报帐、记帐、核算、分析、等会计程序, 对经济活动中发生的经济业务, 依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进行正确的核算和真实的反映。会计人员必须认真, 客观, 公正地处理每一笔经济业务, 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每一件财务事项。

(四)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保证会计工作质量

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实行有计划的会计轮岗制度,有利于加强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督,在会计机构内部形成换岗交接清查的内部检查和牵制机制,防止贪污腐化行为的出现;有利于提高全体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他(她)们能掌握多种岗位技能,促使本单位会计管理

水平的整体提高;还有利于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接触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业务岗位,激发会计人员创造和提出业务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思想。

(五)建立健全选拔和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

1、建立健全选拔机制。

任何财务活动,都要通过会计进行收支与核算。在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确定以后,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是决定因素。因此,要选择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具有会计知识和技能的人从事会计工作。

2、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社会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合格会计人才。因此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要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建立检查、考核、评价、奖罚制度,并与岗位资格、聘任专业职务、提职、晋级、精神与物质奖励等结合起来。促进会计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参加文献:

[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1996年6月财政部发布)

[2]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 王伟《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探讨》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年8期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浅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浅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任重道远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
《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