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课程与教学哲学》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16:04: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课程与教学哲学》读后感

《课程与教学哲学》是我最近很欣赏的一本书,它在研究教学会不会走向哲学。学生在寝室里呆久了,会生出寝室文化。喝茶的人会生出茶文化,那么教学的人会产出教学文化—教学哲学是一样的道理。恩格斯说:“一个名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在说此话的时候,他的祖国已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可是,恩格斯看得更深更远。德国不仅拥有众多的世界级的科学家,而且拥有众多世界级的哲学家。这两者之间绝非偶然的联系。有人说,教学论如果只做抽象的,思辨性的研究,就会走入死胡同。其实,也可以说,教学论如果只做工艺性的,技术性的工作,亦不会有宽阔的前途。教学是教育的一个特定的领域,也是一个特殊重要的领域,如果说还有许多宝藏待开发的话,那么最丰富多彩的待开发项目应当就在这里。

张楚延先生在前言中曾这么总结自己: “前一个二十年,我操练着、欣赏着教学, 后一个二十年, 我琢磨着、探索着教学。近年来, 则情不自禁地走到了教学哲学。”这一表达, 正体现了他对教学美好的追求。操练, 是一种具体实践, 而欣赏则是一种对教学美好的体验, 带欣赏地操练着教学, 这正是一种美好教学实践状态的描绘。一个真正的学者, 一个有责任感的学者, 当然不会止于操作层面的追求, 也不会止于己身对教学美好的体验, 必然会在方法、原则、规律上为教学寻找普遍价值, 进而上升到对教学观念、价值、思想等教学真谛的追寻, 这就是先生会深入到对教学的琢磨、探索, 直到走到教学哲学的必然。先生的教育思想, 不仅用其深厚、宽广的学术理论来阐述表达,也往往体现在这样一些对自己教育教学生活的朴素描绘。他开创的教学哲学, 则是在理论上对教学美好的深刻回答。我们看到, 先生对教学的哲学观照, 实在不是一种对普通教学的观照, 而总是在内心中设置了一个前提: “人”的生命成长, “人”的美好发展。这个前提, 总让他的思想走得更远、更深、更高, 那就是“好教学”、“美好教学”的真谛, 这也正是教学哲学的根本价值所在。不论怎样的教学, 好的, 不好的, 现代的, 后现代的, 以社本观指导的, 以科学观指导的, 以人本观指导的, 都是一种教学存在, 重要的是, 这种存在, 对于“人”的生命成长有多少合理性。我们说教学具有意向性、双边性、中介性和伦理性, 怎样的意向、怎样的双边、怎样的中介、怎样的伦理下的教学才合于“人”的生命成长和美好发展之理, 只有所有教学特征都体现出美好, 才能达到教学的美好。这也正是先生教学哲学思想所居的高度。致

力于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好教学, 这种走到哲学的“情不自禁”实际上就是他对美好教学追求的一种“情不自禁”。“主义”就是主张, 没有主张,走近不了哲学, 先生用一个“人文引领主义”来表达自己课程哲学观的特征, 也就表达了人文引领主义的教学乃至教育观, 因为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观必然引领着与之相一的教学观, 必然引领教学的人文与和谐,亦即引领教学的美好。

事实上,如若我们举目四望今日之世界,便可看到,当产业越来越发达,尤其当第三产业充分发达之时,主要依靠体力进行的劳动和主要依靠脑力进行的劳动之间的差异日渐减小,亦即蓝领和白领的界限日渐模糊化,并且劳动的转换加快,“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每个人一生要换七次工作”。多次的转换促进人多种的发展,促进人向全面的靠近。一方面是生产门类的极度增多和加快的情势面前转换的可能性。在“自己的爱好”与“社会的需要”之间,资本主义早期的那种对抗事实上也在改变着,人民选择的自由正在扩大。然而,两者之间的某种制衡关系未必会完全消失,但是人类追究自身更为完善的发展的愿望永不会终结,而马克思恩格斯所预料的那种“历史过程”则正在并将继续展开。“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的”达到这种从心所欲的境界的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被人类创造着,创造着的人们也就走在那个历史进程之中。

不少人也曾经立足于人, 对好教育提出各自的主张。先生从来就看重这样一些思想家、哲学家的思想:孔子“全人生的学习教育过程”的主张, 把教育作为追求人生的方法; 亚里士多德所持有的教育目标要“顾及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思想; 席勒“教育的目的在于, 培养我们感性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的人; 以及王国维以“使人成完全之人物”为教育之宗旨的完全教育思想; 陈鹤琴先生培养“健全的人格”的教育思想, 等等。爱因斯坦也说过: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 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不难看出, 教育目标的美好是教育美好的核心, 而只有以人的美好为目标才能引导着教育走向美好。

作为像我们这些师范生,学习教育就是为了追求人的美好发展, 这应该是作者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以及教育管理的根本理念。他站在哲学上思考课程与教学问题, 也是力求从应有的高度在教育最基础的环节去观照和把握这样一种理念, 乃至推动、实现这一理念的意义和价值。作者对一切课程“主义”的

批评都是以“人”为尺度,把是否真正有利于人的美好发展作为根本标准, 主张教育“应当考虑人的本性”。当然, 还不仅仅止于“人”的自然意义, 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意义。在他的教育思想之中, 人文总是如此地闪耀光芒。因为“人文追求善与美”、“人文也追求真”, 他所追求的人的发展不是一般性的发展, 而是美好发展。人怎样的发展才可以说是美好? 柏拉图有具体的期待。他在《理想国》中这样憧憬着美好的人认为这种“兼美者”是最美的、最可爱的。他追求的正是精神与形体的和谐发展。事实上, 柏拉图所指的“精神状态的美”更倾向于“美德”, 他的视域还是不够宽阔的。卢梭对他的爱弥尔的形象描绘也是体现了他对美好的人的期待, 他的描绘, 让我们感知到了他对生命意义下孩子的美好情形, 然而他似乎更基于对人的自然性观照。先生用全面、自由、个性、和谐等语词来表达人的美好发展的基本意义, 其中就包含了精神、品格、人格、个性、心理等所有非物质形态的美好, 是一种宽视域的定位。其中“和谐”是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或者也可以说是最高的概念, 包括了身心诸要素在内涵和状态上的和谐, 统领着美好的方方面面。因为和谐引导着美好, “和谐是美感的主要源泉”。当然, 我们可以理解到, 先生更深刻地关注的是人的内心、灵魂、精神的美好, 一种高层次的生命美好。人的美好发展思想基于人类的一种永恒的追求。他认识到, 一切优秀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无不特别看重人的发展, 尤其倾注着对人的完整、全面、完全、和谐发展的无限珍爱, 他们对社会的美好憧憬无不基于对人的发展的美好愿望。“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成了自古至今连绵不绝的论题, 永恒的论题。”在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席勒等人那里, 都鲜明地体现着这样一种思想。教育为着人的美好发展的思想, 还与康德的教育的目的“使每个人都得到他所能达到的充分完善”思想是一致的, 更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是相一致的。先生对马克思主义可谓是真正的知之懂之、尊之用之。他从恩格斯盛赞欧文“按照人的需要”来设置社会中, 也就看到了教育的基础目标也是在于“人的需要, 人的生活需要, 人对尊严的需要”, 而不是社会需要; 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方式让人畸形发展的社会需要的批判中, 也就理解到马克思的教育理想是与其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相一致的, “其核心在人的解放, 人的充分自由发展”。

科学哲学当然是哲学的一部分,与哲学的许多特定领域一样,仍然是一类特定对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那样及时地走到了这个特定领域。课程改革在

今日之中中国空前被重视是可以想见的,充分探讨课程研究可能的发展的趋势,其意义也是可以想见的。我们思考得越是深刻,就越有可能站在伟大变革时代的前沿,站在课程变革的最前沿。

我们是经历着课程变革成长的一代,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变革中将课程改革的重点把握住,把握准确。不能束缚自己的思想,要有科学的理念。科学的哲学渗透在我们的学科中,也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合理的把握科学哲学,把教育作为追求人生的方法。这篇文章中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话语也很多,给人带来很多哲理性思维。我在读了最后一章基本内容之后又回首看了倒数第二章,从中又有很多新的感受,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值得回味的书。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哲学基础

《哲学与人生》课程期末教学总结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课程与教学哲学》读后感
《《课程与教学哲学》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