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9-27 08:36:45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这是一本台湾大学最佳通识课程教材,傅佩荣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调向读者传授哲学知识、阐释他独到的见解,读来彷如在上一堂有趣又极富逻辑性的哲学课。

“哲学源于惊讶”,这是古希腊的一句古谚。正是由于人们对世界产生了惊奇和疑惑,进而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等一系列人类最基本又最深奥的问题。“哲学就是爱智慧”,孔子、苏格拉底等先哲们追求“智”,并创生出泽被后世的学说,成为今人一笔宝贵的智慧财富。而在各方流派开端、发展之前,解决人类起源的问题大都依靠神话。各地区的文化及宗教在很大程度上都受了神话的影响,然后共同影响着民族的内涵和演进。

对于此,我更加深刻地感到,高中教科书里学的哲学实在太狭隘。课本里冠冕堂皇,试卷上反反复复的理论始终绕不出“马克思主义”。相较这本《哲学与人生》,以及之前读过的《苏菲的世界》、《哲学是什么》里提到的诸多哲学流派而言,教科书里的理论明显局限了我们的视野,甚至无形中“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从社会教育的角度看,这样的状况显然不利于思想的多元碰撞;从个人价值观来看,没有人能一口咬定地论断某一流派、某一思想绝对正确。

记得《苏菲的世界》里苏菲的哲学老师告诉苏菲:哲学家就像小孩子。人越长大就越丧失好奇心和想象力。读哲学则可以不断敲醒面具下的那颗早已冷漠的心,那颗名曰“自我”的心。《哲学与人生》不仅是认识哲学的教程,更是以哲学的视角看人生的教诲。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进一步从艺术、宗教、教育和文化领域分析哲学,体悟人生。比如在第十二章《宗教与永恒》中作者说了这么一句话:“人活在世界上,宗教是最后的依靠”。作为一名基督徒的我,很强烈地认同这句话。人生必然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必然得面对纷纷扰扰的问题和挑战,如果一次又一次地经历失望,再顽强的心也会有破碎的一天。越是到了发现没有永恒可言的时候,越觉得人太渺小、人力太软弱、人内心的空洞太深,难以填满。而这时,宗教便有一种力量,背负起疲惫的身躯,用温暖将那无尽的落寞充满,给心灵一个依靠,告诉灵魂家在何方。

这本书涉及的方面很广泛,我在读的过程收获的感触也很多。或许我的世界观与作者有些许相似,在多处都给我带来了一些共鸣、一些思考。

推荐第2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歪打正着的教材阅读体验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这本书是我高中时买的,那时没钱买正版书,就到旧书店淘盗版书,正巧,就碰着了这本封面写着《周国平人生哲思录》的书。周国平在我们读高中的时候,以一本《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举获得我们的亲睐,他睿智、理性、深刻,是我的偶像。可这本书买回来我还来得及看,就高中毕业了,读大学时偶尔翻翻,觉得理论东西太多,淡然无味。直到去年寒假回家又发现了这本一直没读的书,才开始阅读。说来好笑,读这本书时的感受跟读周国平其他作品的感受很不一样,但是因为这是周国平老师的书,是我偶像的书,所以一直就耐着性子读下去,居然也有所得。直到有一天,大概看到一半左右,实在太疑惑了,就翻开前言,想看看这本书到底是个什么目的和思路。结果发现,这本书封面是《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内容却是《傅佩荣哲学与人生》。周国平还为这本书写了推荐语。我哑然失笑。

其实单单这个过程,就给我一个启示。正如同低年级的孩子崇拜老师一样,我们崇拜着比我们智慧的人。当孩子从心底里佩服你,崇拜你时,你才有可能将知识灌输于他,将智慧传授于他。所以,当老师,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老师,首先要让孩子佩服你,崇拜你。就如同周国平之对于我们。

但是崇拜是容易让人盲目,让人失去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一味地接受。一旦这种盲目崇拜某一天被打破,那么后果就是怀疑,加倍的怀疑,直至成为一种反叛式的怀疑。就像孩子正在经历叛逆期。真正的智者不会让他的崇拜者出现叛逆,因为他知道,被人崇拜并不是他想要的,成为思想的引导者,智慧的领路人,才是他想要的。就像傅佩荣老师,在书中多次提醒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要不断地怀疑。他小心翼翼地培育萌发出来的怀疑,直到他的崇拜者能够独立在求知的道路上前行,越走越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就扮演着这样的一位“智者”,不断告诉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疑问,要思考,直到将孩子领到求知的路上。

接下来就谈谈这本书带给我的东西。

《哲学与人生》是傅佩荣自己编写的一本哲学教材。因为是教材,所以本书的体例非常清楚,共十四章,概括来说,分别阐释了什么是哲学,哲学指导下的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西方哲学起源、发展和哲学代表思潮,中国哲学起源、发展和代表思潮,哲学与宗教、艺术、教育、文化之间的碰撞。在每一章里,作者都从各个方面进行介绍、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正如书名那样,这本书紧密结合人生实际,用哲学指导人生,又在人生中不断发展哲学。

哲学原意为“爱智”,亦即爱好智慧。作者解释道:爱好智慧不等于拥有智慧,而是代表一种追求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要保持心灵的开放,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我们知道,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都是日新月异。正是如此,才出现两代人之间的不合,青少年愈演愈烈的叛逆,以及同代人、不同代人之间的不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不落后于时代,多一点理解少一点代沟,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心灵的开放,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新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很佩服能够适应电子产品的老人们,佩服一生追求知识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接受并适应他们新的事物,是他们的智慧,是对生活的积极热情,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人常常被自己的经验所局限,被一时的欢愉和利益蒙蔽双眼。这就要求用理性的思维去判断分析。作者告诉我们,不停地追问自己:“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我?我该是什么样子?”能够帮助我们反思自我,确定人生路该怎么走。当然,人生是需要体验的。在不断地体验中印证价值,随着生命的成长,他的经验将越来越丰富,并且对人生的体验以及对价值的掌握也会越来越深刻和准确。

傅先生首先用三句话来描述何谓哲学:

(一)哲学就是培养智慧;

(二)哲学就是发现真理;

(三)哲学就是印证价值。接着他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所谓“培养智慧”是指人们超越感性的限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达到完整和根本的境界;所谓“发现真理”是指人们去掉重重遮蔽,发现客观事物的真相;所谓“印证价值”是指人们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印证真理的价值所在。那么如何提升哲学素养呢?

首先,培养思考的习惯。有思考的人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很多人容易受外界情况变化而影响自己心情,天气好就心情好事事都好,天气不好就心情不好事事不好,这就是容易受外界影响。很多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这也是缺乏理性思考的结果。有思考的人则表现出理性和冷静。怎么样才能养成思考习惯呢?作者举了牛顿的例子。苹果如果掉在我们头上,我们只会习以为常,心态不好的骂一句,心态好的吃之大吉;苹果掉在牛顿的头上,牛顿却从中发现了万有定律。如果把所有事情都视为理所当然,就无法养成思考的习惯。作者告诉我们,如果对任何情况都能够加以考虑,就会发现不是所有事情都如此,也不是事情会一直如此,这样就会在很多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中找到新的可能性。这让我想到电影《雪国列车》里的一片段:列车里的警察持枪对着要暴动的人,副手骂他们“把这没用的东西拿开”,这句话所有人忽略了,但暴动的青年领袖从这句话中得知:警察的枪里早已没用子弹了,他们早就用完了。这是善于思考的典型。 掌握整体观点。这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更加圆融。年轻人都喜欢有棱有角,不喜欢圆融,我自己也是。有棱有角的个性适合辩论,也适合钻牛角尖;容易彰显与众不同,也容易闭门造车,听不进别人的合理建议。还好的是,圆融和棱角并不完全对立,个性和听从别人建议也并不矛盾。我们要学习的是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

确立价值取向。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做人处世的风格,不过,经由学习与成长,我们可以进行修正及调整,然后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叫做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既然是一种选择,就一定要有所取舍,如果我选择了某些价值,那么势必要放弃另外一些。由此可知,选择价值时是需要勇气的,人不可能什么都要,也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有些人崇拜偶像,一个人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反映出他内心的一种需求,反映出他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可惜的是很多人是盲目崇拜。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到底,不轻易改变,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一个人什么代价都不愿付出,随便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他的一生想要快乐的活着,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要力求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人一生都要努力去追求的。当然,我们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所有他听到过的德行,那岂不是满街都是圣人了吗?人都会犯错误,因此只能努力追求知行合一,选择一种价值之后不断地印证,让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满意。知识的范围是无限的,即使你皓首穷经,一辈子也无法把天地下的书读完,人一生所能学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知识。并且,如果你学到一些知识,却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那么就算学的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学习知识后,就要懂得消化,并融会贯通才是“知”“行”合一。

写到这里,我想用傅先生的一句话来作个小结: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哲学决非一种枯燥的东西,它可以引人入胜,就象人生的照明灯,让我们知道该往哪里走。所以读一点哲学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大有好处的。

感谢傅先生在让我领略到哲学风采的同时为我指明了清晰的道路:我需要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指导,将思考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做事从多方面考虑,运用所学。我想,那样的生活会很有意义的。

推荐第3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最近刚看完一本名为《哲学与人生》的书,这是一位台湾作者写的书,这本书被列为“高等学校哲学通识教学指导专家推荐用书”,本书集作者数十年授课之精华,开宗明义地讲述了哲学的有关知识,通俗易懂,无半点枯燥乏味之感。有人或许会问,“学哲学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的确,学哲学是不能当饭吃,但学了后却能知道“吃饭是为了什么?”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因此,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哲学课。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哲学的全部精华,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代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相信看过此书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看淡人生许多名利和挫折。在此,我仅举几句我略有所悟的话与大家分享。

谈到分享,傅先生有句话说得好,“人生所有一切都不能带走,故要与人分享。这种分享不单指财务,还应包括关怀、信念、尊重等。”是啊,人本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何必一定要固守自己的东西,封闭自己的心灵呢?这样或许守

住了自己的财产,却错失了许多机会,但与人分享后也许就不同了。这就算是我举的第一句话吧。

我想举的第二句话是,“一个人受过教育之后,最大的特色就是:对于许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于去做。”这句话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确,人生可做的事实在太多,其中有关系自己前途和生计的大事,比如学习、工作,也有只涉及当前蝇头小利的小事,比如丢了一块钱,被人骂了一句等,如果把这些小事都耿耿于怀,又哪来时间做好自己的大事呢?

第三句话是,“享乐分为很多层次,若只把享乐定位在身体的、官能的需要,是属于较低的层次,这种享乐的背后实际上是痛苦。较高境界的享乐是内求于己,而非依赖其他因素,因为越是依赖外部条件,这种享乐就越没有保障。”对于这句话,我也是深有感触的。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为了追求一时的感官满足不惜花大量金钱蹦迪厅、泡酒吧、参加演唱会,但很少有人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找出一点快乐,这样,当他们蹦完迪、泡完吧、闹完会回来从事自己赖以生存的工作时就又不得不愁眉苦脸了,以至于许多人因此丢了饭碗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或自闭甚至自杀,这又何苦呢?

第四句话是,“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平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

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就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思想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细细想来,这些话句句皆是真理。此外,还有许多让我有所感悟的话,比如“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有什么成就,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人生态度有二:一是取得你所要的,一是珍惜你所有的。前者常在压力之中,后者则可自得其乐。”“如果一个人表现不好就怨天尤人,那么当新的机会来到时,反而容易错过。”等等。这些话无一不能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从书中可以看出,傅先生是位唯心主义者,而我是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者。也许有人说,我们的思想基础都不同,又怎么会有共鸣呢?其实不然。正如周国平在推荐语中所说,“人们是否同意书中的某些观点,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能由此受到启发,思想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或许我不尽赞同,但由于此书谈论的是人生,对于人生,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

爱因斯坦的话说,“一个人对于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为其中充满了许多奥秘,而这些奥秘永远不能被解释清楚。”既然是奥秘,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动,更何况傅先生说的许多东西又是那么正确呢?

这本书我已经看了好几遍了,但总是百看不厌,而且每看一遍就有新的收获。每当我遇到什么烦心事而又无法与身边的人诉说时,每当我心中充满太多欲望而又无法实现时,我都会找出它来看一看。看着看着,心情就舒畅了,欲望也消失了。所以它对我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副心灵的净化剂啊。

推荐第4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看完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我对人生的看法有很大的提高,感觉人生的幸福指数是由哲学的价值所产生的。人生要是没有哲学,那这一生差不多就是虚度,没有任何价值。哲学是人生的精华。人生其实就意味着哲学。一个人,不论他是声名显赫还是平凡如一粒不起眼的灰尘,当生命到达终点时,总能或多或少的有些对人生的感悟,而这,大概就可以被叫做哲学吧。

或许,讨论哲学,讨论人生意义这题目起得太大,大到我稚嫩而单薄的双肩担不起来的地步,但是,我还是想试一试,不论结果如何。泰戈尔曾经说过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是啊,我们所谓的人生,其实就是一段轨迹,一个过程,既如此,又何必在乎结果呢?而我们所要的其实也就是一个过程。流星划过天际,或许未到地面就已销声匿迹,但那刹那间的美丽就能够震撼一颗心,就能震撼整个宇宙。

时常想到宇宙的起源问题。霍金说,宇宙其实与大爆炸,而且将终结与黑洞,那时整个宇宙的毁灭还是重生呢?空间是不是物质,如果不是物质,又能叫什么?如果宇宙真地归结为一点,那么一点外是否存在空间呢?这些问题,正是体现出人生离不开哲学,只有哲学,才让我们想着如此多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发现,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正是哲学给了我们的生活这么多美好。

时常考虑人为什么要思考,为什么不简简单单的生活,为什么要有竞争,或许,这是天性,快乐就是要建立在痛苦之上才能显出快乐吧。只有思考,只有竞争,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水平提上去,才能让我们慢慢进入生活真实的节奏,才能让我们更加美好的生活。

人生就是有快乐和痛苦。这其中快乐和痛苦也是相对的,没有欲望,又何来痛,何来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一种境界,让自己的生命填充了痛苦与快乐之后,死去。尽管如此,我仍对他充满敬佩之情,虽然没有了境界,但是却有了过程,这过程虽然充满了辛酸,充满了心力交瘁,但毕竟或过,在世上留下了自己的轨迹,在青史上铭刻下自己的名字,有什么比将自己的生命填满更有意义呢?

可以说每个人都有理想,理想也可以解释为一种人生态度吧。可是,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作为承载理想的个体,又将何去何从?是否我们可以揽起千年的纤绳,冲破重重阻碍,无悔追求自己的理想,就如夸父追日一样?是否我们可以穿越时空的隧道,始终不渝的追寻着我们心中的伊甸园,我们的乐园!

当现实的压力向我们逼近时,我们是否依然可以找一块海滩上青色的礁石,悠然的弹奏我们褪了色的吉他,用心去诠释人生?

托尔斯泰死后未立墓碑,但这却使墓地成为最伟大的墓地;拿破仑躺在水晶棺中,他的人生耀眼的足可以和水晶的光彩相媲美;他们正是因为生活中有了哲学,才能被后人所铭记,被后人所仰望。他们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完美的人生。

我也已经生活了22年,回想起它,有的时候确实有一点哲学的意思,但大多数时候还是为了生活而生活。我希望我今后的人生中多闪现出哲学,让哲学让我的人生更加完美,更加幸福。

推荐第5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以前买书在当当网,一般要3-4天送到,这次上了卓越,6号中午下的订单,不想,7号一早就有人敲开了送书的门。卓越比当当快?不能下这样的结论,刚看了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如何提升哲学素养?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咱也活学活用一下嘛,至少不以偏概全。“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将更为圆融。”

哲学,高中时学了一点点理论,到底是该如何定义,恐怕要对不起老师了。当年的老师是个魁梧的老师,很有激情的,印象中,他总是用两只熊掌一样的手在头顶上比划,“哲学嘛……”,人在教室四周走动,小数点也在教室横飞。一上课就很忘我的老师,是个好老师,只可惜,我的智商实在不高,无法理解老师的许多话。记忆中,高二时,我还当了一年的政治课代表。这门学科我没有任何特色,至今不明白班主任的用意。是拿掉我的英语课代表的职务于心不忍,还是有别的激励的意思?不清楚,班主任没找我谈一句话,我那时一直在黑暗中想,老师为什么只照顾到急于在英语学科上要进步的同学她呢?老师有没有想到我的感受?后来,也在一直假设,要是老师那时找我们多谈谈心,也许……学生时代的我多么渴望老师给予的言或行的鼓励啊。而今,我当老师了,我当然知道孩子们在心智上需要什么。于是我毫不吝啬,该付出的绝不占有着。“生命是丰富的,但对每个人来说,都只能活在当下。”

今天读了第十三章,《教育与自我》,收获颇丰。

主要内容是:

教育是风格的培养:教育的三阶段

1、浪漫期——小学阶段;

2、精密期——初中高中的6年;

3、展望期——上了大学以后。教育就是自我的要求。

人生四大领域:群体、自我、自然界、超越界

教育与自我生命的发展: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成长、自我超越

我认为值得回味的语录现在供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常说教育是“自我教育”,就是因为它需要受教育者的配合……教育是一个需要靠自己去承担的责任。

小孩子在尚未准备好接受现实世界之前,必须先以这些浪漫题材所提供的故事情节作为他所相信的世界,然后再慢慢成长,接受真实的挑战。若是忽略此一阶段的需求,幼小的心灵将会受到伤害。

如果在中学阶段没有好好努力,那么这一生在知识的领域中,恐怕必须放弃许多权利了。

“很多人不快乐,就是因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然而,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一个人在念中学的时候,人生的意义是要考大学;念大学的时候,人生的意义则是要顺利毕业或继续深造。这样的意义一直往后推延,最后总是要碰到结束,而在这个关卡上,不能在以一个具体的东西作为意义了(如赚到多少钱、当到什么官)。这个意义是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无法达成的,因此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内向寻找,也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达成一种最高的、圆满的境界。”

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如果发现别人的意见和我们不同,不但不要生气,反而要借这个机会反省。

所谓“最好总是要碰到结束”那就是死亡吧。一个人一生中会完成一件件有意义的事,难道当他死了后,他所做的一切就都没意义了么?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你既然问了,那就一定有意义。很少人能达到圆满的境界,但生命的意义不就是在追求圆满的过程中么!只有人才会有这样的提问,才会有这样的终极思考,动物不会,这就是动物与人最根本的区别。

“一个人的生命内涵由他所选择的价值所构成,如果无法回答:‘人生中什么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了解自己。”

从古到今,人们都会用“盛世”和“乱世”来形容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历史状况,其实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都是“俗世”。在现实世界里,人们通常用利益来衡量一切,并学习各种求生的本领来适应社会,以致不被社会所淘汰,这样是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然而人们会忽视一些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人”的那些精神价值,信仰、真诚、尊严、正直、忠诚、率真、爱情……这些东西本来人人都有,可是人们在追逐名利的时候或多或少的把他们丢失了、遗忘了,遗忘和丢失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他自己,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更不知道人是什么。有些人一生都在追逐一样东西却始终追不到,就像狗总喜欢咬自己的尾巴,却总是咬不到,我们只看到那只狗拼命地在转圈,却始终跳不出那个圈子。

愚人尽量想让别人多了解自己,而智者是希望能了解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怎么能奢望别人来了解自己呢?

“一个人如果刻意追求快乐,往往得不到快乐,就算得到也很容易失去。相反的,当一个人化解自我的执着之后,就不再刻意追求快乐了,结果当他不去追求快乐,快乐反而自己降临,换言之,真正的快乐是在无意之中来到的。快乐是一种由内而发的感受,不是向外探求所能获得的

记得很多年以前,我就职于一家建筑单位,在这家公司里有很多和我年纪相仿的同事,大家都很谈得来,既是同事又成了朋友。那段日子过得很快乐。后来由于企业不景气而裁员,我也不得不离开那了。本来每天朝夕相处在身边的同事一下子就没有了,心里非常的失落,总希望他们有空时来看看我,大家聚聚,回忆以前开心的日子,我也非常期待每次的聚会。可是很奇怪,每次聚会结束后,心里失落得感受比没聚会时还要厉害,有点举足无错的样子,后来对于聚会,我既是期待又是担忧,矛盾极了。

后来,我渐渐地养成了看书的习惯,从散文、诗词、到孔孟之道、经典著作等等,虽然看的书不多,却能在阅读中感受到无比的快乐和精神上的愉悦,每看完一本书就像经历一次旅程,在旅程中感怀历史、感悟人生、感知生命,感激这些文字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晓风残月,青灯黄卷,丝丝秋雨,手捧香茗,此情此景,岂不快哉!朋友,向外探求;读书,由内而发,两者兼顾,相得益彰。

活在当下,珍惜高峰经验——是一种能够让人在一刹那之间觉得无所缺憾、一切美好圆满的感觉。

推荐第6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本学期的毛概课,孙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建议阅读的书目。原本对这些书籍并不感冒,而且也有不少已经度过的书目,完成作业并不是难事。但是作业并不是全部,一方面我想了解一下哲学,另一方面想通过阅读书籍引发一些属于自己的思考,就像我推崇的“大学就是要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的时期”。其实,本身对于这本书并没有太大的期望,毕竟提起哲学,大家的反应总是很木讷。但是当我深入阅读时发现,作为哲学通识读物,这本书的内容还是相当不错的,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引起了我无尽的思考与遐想。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就会带着一个这样的疑问:哲学的本质是什么,它究竟有什么含义?可以说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解答的问题,我们只能向“真理”无限靠近。自从新文明诞生,无数的思想家都在找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我看来,思考哲学,不妨从人类文明开始。人类比起动物,最有控制力的一点就是人类有着发达的大脑,可以对世界进行自我思考。古代的人们会思考自己的起源,《圣经》就是代表作之一;当今的人们会思考如何改造世界,会思考宇宙的起源,然后进行不断地探索,也就有了现在各个“谜题”的学派。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一个共同点,用一个词概括的话,我们可以称之为“思考”。或许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就是我们当今称之为哲学的事物,但从古到今,人们的不断思索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在傅教授看来,哲学常讨论最根本的问题,虽然诸如“: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人是否有罪。”这些问题看来没有定论,但不能因为没有定论就不思考,就被忽略,因为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我们的“人生应该如何”的问题就无法说得清,而一个人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则哪怕是有再好的享受也会觉得无聊。

傅教授对于哲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当他描述哲学时,我们可以看出:人生的意义正是在于不断询问“人生有什么意义?”也就是说,人生这场“旅行”的过程无异于询问的过程。哲学发展的过程也是培养智慧,发现真理,印证价值的过程。只有不断去思考,不断去体会人生的哲学,才会让人生更有意义,更为明确,让生活更有色彩,更有价值。

人生是很精彩的,现在的自我思考,合理的推理,对人生的猜想,跟别人的交流和将对未来的创造等,可以用一句话归结:人生是快乐的。当我第一次步入大学校园,对未知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但是当我真正去追求理想中的快乐时,却遇到了很多的烦恼。这也让我真正意识到,当一个人刻意地追求快乐时,他永远都得不到真正地快乐的。道理很简单,追求是因为缺乏,说明我们缺乏快乐。就好像彩虹一般,如果你刻意在寻找彩虹,我相信你很难找到;但是也许在某个时候你不经意的一次回头,就可以看到最绚丽的画面。这都不是我们能够强求的。因此,我们的快乐是由内而发的,不要刻意追求人生中所谓的幸福,那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通过阅读《哲学与人生》,我也懂得了孙老师为什么会将“推荐书目”作为我们的弹性作业。记得上大学前曾经看到周国平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道:“我举得大部分中国当代作家非常可悲的是,他们不阅读,或是阅读非常有限,尤其对于哲学,所以他们的作品很少能观照到人类的基本问题,大都浮在表面。”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多了解、多思考、多探索、多实践才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思想的大学生。也希望能借傅佩荣老师的《哲学与人生》,能够为自己翻开崭新的一页,走向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推荐第7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是一本特别好的教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哲学与人生读后感吧!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刚看了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如何提升哲学素养?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咱也活学活用一下嘛,至少不以偏概全。“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将更为圆融。”

哲学,高中时学了一点点理论,到底是该如何定义,恐怕要对不起老师了。当年的老师是个魁梧的老师,很有激情的,印象中,他总是用两只熊掌一样的手在头顶上比划,“哲学嘛……”,人在教室四周走动,小数点也在教室横飞。一上课就很忘我的老师,是个好老师,只可惜,我的智商实在不高,无法理解老师的许多话。

记忆中,高二时,我还当了一年的政治课代表。这门学科我没有任何特色,至今不明白班主任的用意。是拿掉我的英语课代表的职务于心不忍,还是有别的激励的意思?不清楚,班主任没找我谈一句话,我那时一直在黑暗中想,老师为什么只照顾到急于在英语学科上要进步的同学她呢?老师有没有想到我的感受?后来,也在一直假设,要是老师那时找我们多谈谈心,也许……学生时代的我多么渴望老师给予的言或行的鼓励啊。而今,我当老师了,我当然知道孩子们在心智上需要什么。于是我毫不吝啬,该付出的绝不占有着。“生命是丰富的,但对每个人来说,都只能活在当下。”

今天读了第十三章,《教育与自我》,收获颇丰。

主要内容是:

教育是风格的培养:教育的三阶段:

1、浪漫期——小学阶段;

2、精密期——初中高中的6年;

3、展望期——上了大学以后。教育就是自我的要求。

人生四大领域:群体、自我、自然界、超越界

教育与自我生命的发展: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成长、自我超越

我认为值得回味的语录现在供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常说教育是“自我教育”,就是因为它需要受教育者的配合……教育是一个需要靠自己去承担的责任。

小孩子在尚未准备好接受现实世界之前,必须先以这些浪漫题材所提供的故事情节作为他所相信的世界,然后再慢慢成长,接受真实的挑战。若是忽略此一阶段的需求,幼小的心灵将会受到伤害。

如果在中学阶段没有好好努力,那么这一生在知识的领域中,恐怕必须放弃许多权利了。

“很多人不快乐,就是因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然而,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一个人在念中学的时候,人生的意义是要考大学;念大学的时候,人生的意义则是要顺利毕业或继续深造。这样的意义一直往后推延,最后总是要碰到结束,而在这个关卡上,不能在以一个具体的东西作为意义了(如赚到多少钱、当到什么官)。这个意义是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无法达成的,因此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内向寻找,也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达成一种最高的、圆满的境界。”

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如果发现别人的意见和我们不同,不但不要生气,反而要借这个机会反省。

所谓“最好总是要碰到结束”那就是死亡吧。一个人一生中会完成一件件有意义的事,难道当他死了后,他所做的一切就都没意义了么?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你既然问了,那就一定有意义。很少人能达到圆满的境界,但生命的意义不就是在追求圆满的过程中么!只有人才会有这样的提问,才会有这样的终极思考,动物不会,这就是动物与人最根本的区别。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哲学的深刻意义。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相信看过此书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看淡人生许多哲学课。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哲学的全部精华,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质和名利和挫折。

“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平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有了一千万想两千万,有了两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欲望用无止境,追求不到时就永远在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轮回。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也能更好地证明了即使在物质极为匮乏的社会里,人也是可以快乐的。显然,人是否快乐和物质没有关系。经济和科学属于器物层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人快乐,社会主义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快乐,我看不一定。

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或许我不尽赞同,但由于此书谈论的是人生,对于人生,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一个人对于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为其中充满了许多奥秘,而这些奥秘永远不能被解释清楚。”既然是奥秘,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动,更何况傅先生说的许多东西又是那么正确呢?

书中有一段话我是我最喜欢的,也在此摘录下来,做为对自己的勉励,也作为文章的结尾吧!“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最近读了傅佩荣先生的著作《哲学与人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一些我能够模模糊糊体会到但不能很好的将其提取出来的生活哲学。在这里,我想写出部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并谈一谈我对它们的理解。

“哲学就是练习死亡”。

这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傅先生对其作这样的解释:“所谓练习死亡,就是要练习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就好像死亡一样。这样,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谈到自由,我不由得想起一次一位老师让我们每个人谈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其中有一位同学的理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理想是:追求尽可能多的自由,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想,这恐怕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吧。他之所以说“尽可能多的自由”,应该是是因为他明白要追求绝对的自由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自由既包括心灵上的,也包括物质的。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在行动上总会受到一些约束。可是我想说的是,心灵的绝对自由却是可以实现的。而且,这种可以实现的自由,反而是自由的最高境界:它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限制,不受生老病死限制,它使心灵能够如庄子笔下的大鹏鸟一样遨游于九天之外。

“不要只是做一个专家,还要设法透过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智慧”。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所留下来的知识是每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全部掌握的,因此便有了许多从事某一特定领域的专家。然而近年来在,“专家”这个词的名声似乎不那么好,许多所谓的专家常常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透过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智慧,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被一叶所障目,殊不知知识本来就是相通的,怎么能硬生生的将某一块割裂开来呢?高中时的一位从事竞赛教育多年的物理老师曾对我们说:“物理学到最后就是哲学。”我相信,不仅仅是物理,任何一门学科到最后都能归结到哲学。

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家,他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与之类似的伟人还有很多,譬如达芬奇、牛顿、爱因斯坦等等。这些大师,足矣令每一位专家汗颜。联系自身,虽然我的专业是热能,但如果仅仅局限于专业,一生与锅炉为伴,而不关注其他领域,人生岂不是失去了很多乐趣?这也许正是老师鼓励我们多读书,开拓视野的原因所在吧!中国不缺专家,缺大师,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太过注重专业教育而淡化了一些综合性学科的教育。

“把某一阶段的成败,作为整个生命的成败,那不过是一种借口而已”。

人的一生会经历无数次生活的考验,无论成败,它们都会成为一次次经验沉淀下来,而且,多数时候失败的经验更为深刻,更为宝贵。有的人经历某一次成功之后便觉得自己是人生赢家,这种人是无知的;有的人经历一次失败之后便一蹶不振,悲天悯人,这种人是无能的。对待人生,要有一种全局观念,一种正确看待成败的心态,甚至有的时候,从不同的角度考量,成即是败,败也是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样想问题,才能“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发,以及在得意的时候知所收敛”。

最后,我想说: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热爱哲学,做一个人生的智者!

推荐第8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最近刚看完一本名为《哲学与人生》的书,这是一位台湾作者写的 书,这本书被列为\"高等学校哲学通识教学指导专家推荐用书\",这位教授在大学开设\"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17 以来座无虚席,本书集作者数十年授课之精华,开宗明义地讲述了哲学的有关知识,通俗易懂,无半点枯燥乏味之感.有人或许会问,\"学哲学有什么用? 又不能当饭吃.\"的确,学哲学是不能当饭吃,但学了后却能知道\"吃饭是为了什么?\"以 下有一些句子和段落看了后颇有感触,摘抄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能找到共鸣.\"人的经验有时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现内涵\".——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视野》 这句话太精辟了!一个人假设碰到一种情况或一种经验,但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不知道这种情况和经验是什么,也无法去处理,没有体会也没有心得,更没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为对照,几十年的人生虽然经历很 多,但用言语表达出来却很少,对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无视,仿佛一生都是很苍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和痛苦.\"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视野》在解释这句话之前, 先讲这句话 \"文化有三个层次: 器物层次, 制度层次, 理念层次.\" 那么这句话和上面这句话有什么关系呢?打个比方, 现代人都讲究快乐, 做什么事都是以是否快乐为前提.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有了一千万想两千万,有了两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欲望用无止境,追求不到时就永远在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轮回.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不堪其优,也不改其乐\"也能更好地证明了即使在物质极为匮乏的社会里,人也是可以快乐的.显然,人是否快乐和物质没有关系.经济和科学属于器物层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人快乐, 社会主义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快乐,我看不一定.\"至于教育,我们知道关键在于内涵而不在于程度.\" ——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视野》这句话使我联想起前不久在电视上曝光的那位从事教育工作的硕士生硬闯红灯, 不听劝阻并阻挠民警执法,还故意推桑民警,最终被治安拘留的事件.不管是初中文化,大学文化,硕士生,博士生,哪怕是小学文化甚至文盲,这只能说明一个人的学历或教育程度,不能说明这个人的人品是按照学历排列的,博士生的学历最高,所以一定是很有文化,人品一等.教育工作所承担的是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古人说,君子要三省吾身,其一就是\"传不习乎?\"意思就是,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了么?显然,那位硕士生肯定没有学到实处,更不知道她是怎么教育别人的,中国的教育如果都落在这等人身上,

推荐第9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以前买书在当当网,一般要3-4天送到,这次上了卓越,6号中午下的订单,不想,7号一早就有人敲开了送书的门。卓越比当当快?不能下这样的结论,刚看了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如何提升哲学素养?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咱也活学活用一下嘛,至少不以偏概全。“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将更为圆融。”

哲学,高中时学了一点点理论,到底是该如何定义,恐怕要对不起老师了。当年的老师是个魁梧的老师,很有激情的,印象中,他总是用两只熊掌一样的手在头顶上比划,“哲学嘛……”,人在教室四周走动,小数点也在教室横飞。一上课就很忘我的老师,是个好老师,只可惜,我的智商实在不高,无法理解老师的许多话。记忆中,高二时,我还当了一年的政治课代表。这门学科我没有任何特色,至今不明白班主任的用意。是拿掉我的英语课代表的职务于心不忍,还是有别的激励的意思?不清楚,班主任没找我谈一句话,我那时一直在黑暗中想,老师为什么只照顾到急于在英语学科上要进步的同学她呢?老师有没有想到我的感受?后来,也在一直假设,要是老师那时找我们多谈谈心,也许……学生时代的我多么渴望老师给予的言或行的鼓励啊。而今,我当老师了,我当然知道孩子们在心智上需要什么。于是我毫不吝啬,该付出的绝不占有着。“生命是丰富的,但对每个人来说,都只能活在当下。”

今天读了第十三章,《教育与自我》,收获颇丰。

主要内容是:

教育是风格的培养:教育的三阶段

1、浪漫期——小学阶段;

2、精密期——初中高中的6年;

3、展望期——上了大学以后。教育就是自我的要求。

人生四大领域:群体、自我、自然界、超越界

教育与自我生命的发展: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成长、自我超越

我认为值得回味的语录现在供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常说教育是“自我教育”,就是因为它需要受教育者的配合……教育是一个需要靠自己去承担的责任。

小孩子在尚未准备好接受现实世界之前,必须先以这些浪漫题材所提供的故事情节作为他所相信的世界,然后再慢慢成长,接受真实的挑战。若是忽略此一阶段的需求,幼小的心灵将会受到伤害。

如果在中学阶段没有好好努力,那么这一生在知识的领域中,恐怕必须放弃许多权利了。

“很多人不快乐,就是因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然而,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一个人在念中学的时候,人生的意义是要考大学;念大学的时候,人生的意义则是要顺利毕业或继续深造。这样的意义一直往后推延,最后总是要碰到结束,而在这个关卡上,不能在以一个具体的东西作为意义了(如赚到多少钱、当到什么官)。这个意义是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无法达成的,因此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内向寻找,也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达成一种最高的、圆满的境界。”

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如果发现别人的意见和我们不同,不但不要生气,反而要借这个机会反省。

所谓“最好总是要碰到结束”那就是死亡吧。一个人一生中会完成一件件有意义的事,难道当他死了后,他所做的一切就都没意义了么?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你既然问了,那就一定有意义。很少人能达到圆满的境界,但生命的意义不就是在追求圆满的过程中么!只有人才会有这样的提问,才会有这样的终极思考,动物不会,这就是动物与人最根本的区别。(1)(2)

“一个人的生命内涵由他所选择的价值所构成,如果无法回答:‘人生中什么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了解自己。”

从古到今,人们都会用“盛世”和“乱世”来形容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历史状况,其实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都是“俗世”。在现实世界里,人们通常用利益来衡量一切,并学习各种求生的本领来适应社会,以致不被社会所淘汰,这样是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然而人们会忽视一些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人”的那些精神价值,信仰、真诚、尊严、正直、忠诚、率真、爱情……这些东西本来人人都有,可是人们在追逐名利的时候或多或少的把他们丢失了、遗忘了,遗忘和丢失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他自己,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更不知道人是什么。有些人一生都在追逐一样东西却始终追不到,就像狗总喜欢咬自己的尾巴,却总是咬不到,我们只看到那只狗拼命地在转圈,却始终跳不出那个圈子。

愚人尽量想让别人多了解自己,而智者是希望能了解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怎么能奢望别人来了解自己呢?

“一个人如果刻意追求快乐,往往得不到快乐,就算得到也很容易失去。相反的,当一个人化解自我的执着之后,就不再刻意追求快乐了,结果当他不去追求快乐,快乐反而自己降临,换言之,真正的快乐是在无意之中来到的。快乐是一种由内而发的感受,不是向外探求所能获得的

记得很多年以前,我就职于一家建筑单位,在这家公司里有很多和我年纪相仿的同事,大家都很谈得来,既是同事又成了朋友。那段日子过得很快乐。后来由于企业不景气而裁员,我也不得不离开那了。本来每天朝夕相处在身边的同事一下子就没有了,心里非常的失落,总希望他们有空时来看看我,大家聚聚,回忆以前开心的日子,我也非常期待每次的聚会。可是很奇怪,每次聚会结束后,心里失落得感受比没聚会时还要厉害,有点举足无错的样子,后来对于聚会,我既是期待又是担忧,矛盾极了。

后来,我渐渐地养成了看书的习惯,从散文、诗词、到孔孟之道、经典著作等等,虽然看的书不多,却能在阅读中感受到无比的快乐和精神上的愉悦,每看完一本书就像经历一次旅程,在旅程中感怀历史、感悟人生、感知生命,感激这些文字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晓风残月,青灯黄卷,丝丝秋雨,手捧香茗,此情此景,岂不快哉!朋友,向外探求;读书,由内而发,两者兼顾,相得益彰。

活在当下,珍惜高峰经验——是一种能够让人在一刹那之间觉得无所缺憾、一切美好圆满的感觉。 (1)(2)

推荐第10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人的一生,从出生时懵懂无知的婴孩,到慢慢被灌输各种能力和思想最终长成适应社会的人.在这之间,我们困惑过、探索过、想过解决一些疑问---关于自我,关于人生,关于世界。我们为何出生而死后又是否会去向另一个世界?我们每天接受的快乐和痛苦到底有何深意?人生在世,于自己于世界的意义何在?读过傅佩荣教授的《哲学与人生》之后,我感觉受益匪浅。终于,我对这么多年来藏在内心深处的困惑有些许的领悟,这本好书就像一扇门,推开门另一边就是光明。

在还没有接触到“哲学”这个概念的时候,“哲学”对我而言也是一个既抽象又空洞的词汇,以为“哲学”之深奥非常人能理解,只有思想之大者才能谈及“哲学”。看过此书以后,终于发现原来哲学存在于大千世界的每个角落,生活中处处是哲学。关于哲学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古今中外无数思想家探索自己眼中的哲学。书中从个二十四种不同的学说理论来帮助读者认识“哲学”。

如同书中提到:“真理能带给我们自由,科学给予我们知识,只有哲学才会赋予我们智慧。”哲学中所谈论的爱,重点是友爱。

友爱温和而理性,是我们对于智慧比较正确的态度。智慧的两个特点是“完整”和“根本”,一如我们探索知识和真理的目的。生命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而回归根本的过程,如四季交替,几世轮回,落叶归根。

在对哲学的认知中,不乏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我最赞同的是《中庸》的尚中的人生哲学。

书中写道:“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者,天地之大本也。“我反复的思考,觉得生活中很多时候是需要“中庸“的态度的。从最根本的人体养生学中的”阴阳结合“到生活处世的态度,我们知道只有平衡才能更好的发展。我是一个在生活中不紧不慢的人,没有急功近利的心,有句话叫”欲速则不达“,对我而言慢即是快,有时候过火反而没有预想的效果。

而我们之所以探讨哲学,是为了更好的诠释人生,提高人生境界。因此,书中又给出了许多关于人和人生的理解:诗人会觉得人生像一首诗;革命家会觉得人生就是一场战斗;消极的人会觉得人生就是痛苦和无聊;而乐观的人会觉得人生更像是赞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真是如此,因为个人阅历和领悟不同,见解就因人而异。

第11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土木0903 刘志海 0609101310

最近刚看完一本名为《哲学与人生》的书,这是一位台湾作者写的书,这本书被列为“高等学校哲学通识教学指导专家推荐用书”,这位教授在大学开设“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17年以来座无虚席,本书集作者数十年授课之精华,开宗明义地讲述了哲学的有关知识,通俗易懂,无半点枯燥乏味之感。有人或许会问,“学哲学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的确,学哲学是不能当饭吃,但学了后却能知道“吃饭是为了什么?”以下有一些句子和段落看了后颇有感触,摘抄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能找到共鸣。“人的经验有时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现内涵”。——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视野》

这句话太精辟了!一个人假设碰到一种情况或一种经验,但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不知道这种情况和经验是什么,也无法去处理,没有体会也没有心得,更没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为对照,十几年的人生虽然经历不少,但用言语表达出来却不多,对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无视,仿佛一生都是很苍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和痛苦。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视野》

在解释这句话之前,先讲这句话“文化有三个层次:器物层次、制度层次、理念层次。”那么这句话和上面这句话有什么关系呢?打个比方,现代人都讲究快乐,做什么事都是以是否快乐为前提。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有了一千万想两千万,有了两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欲望用无止境,追求不到时就永远在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轮回。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不堪其优,也不改其乐”也能更好地证明了即使在物质极为匮乏的社会里,人也是可以快乐的。显然,人是否快乐和物质没有关系。经济和科学属于器物层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人快乐,社会主义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快乐,我看不一定。

“至于教育,我们知道关键在于内涵而不在于程度。” ——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视野》

这句话使我联想起前不久在电视上曝光的那位从事教育工作的硕士生硬闯红灯,不听劝阻并阻挠民警执法,还故意推桑民警,最终被治安拘留的事件;以及最近出现的大学生开车撞人却还不知悔意的事件。这些事情都不禁让人对现今的教育产生怀疑和失望。不管是初中文化、大学文化、硕士生、博士生,哪怕是小学文化甚至文盲,这只能说明一个人的学历或教育程度,不能说明这个人的人品是按照学历排列的,博士生的学历最高,所以一定是很有文化,人品一等。教育工作所承担的是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古人说,君子要三省吾身,其一就是“传不习乎?”意思就是,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了么?显然,那位硕士生肯定没有学到实处,更不知道她是怎么教育别人的,中国的教育如果都落在这等人身上,那将是中国的悲哀。中国历史文化延续了几千年,从未断绝,然而却在今天慢慢流失。这种流失与亡族一样可怕。

看完作者入木三分的哲言,那就做一个简单的最直观的感觉

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这种态度称为“爱智”。作者同时指出“爱智”的原则,“拥有智慧不等于爱好智慧”。爱智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所强调的“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

第12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800字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800字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800字

(一)

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哲学的深刻意义。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相信看过此书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看淡人生许多哲学课。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哲学的全部精华,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质和名利和挫折。

\'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平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有了一千万想两千万,有了两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欲望用无止境,追求不到时就永远在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轮回。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也能更好地证明了即使在物质极为匮乏的社会里,人也是可以快乐的。显然,人是否快乐和物质没有关系。经济和科学属于器物层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人快乐,社会主义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快乐,我看不一定。

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或许我不尽赞同,但由于此书谈论的是人生,对于人生,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一个人对于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为其中充满了许多奥秘,而这些奥秘永远不能被解释清楚。\'既然是奥秘,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动,更何况傅先生说的许多东西又是那么正确呢?

书中有一段话我是我最喜欢的,也在此摘录下来,做为对自己的勉励,也作为文章的结尾吧!\'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800字

(二)

暑假拜读了台湾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是傅先生的讲义,被评为\'最佳通识课程\',我读了以后觉得实至名归。书中从古至今,兼顾中西方的主要哲学家的主要观点,侧重于人生与文化,以哲学的思辨方法贯穿其间,引经据典,可读性很强,语言通俗。整日奔波于家庭、学校之间的我们,在假期里,借这本书静静地审视一番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一直以来,觉得人生就是一场现场直播,自己描绘的是自己的生活。殊不知,在不经意的生活中包含着如此多的哲学。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学哲学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傅佩荣先生认为幸福、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关怀,有痛苦可以受。

首先,现在就业压力很大,相对于那些奔波于求职而不得的人,自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爱自己的人,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有志同道合的同事,我内心感觉很幸福。

工作能激发活力,养老院将老人分为两组,一组每人负责照顾一盆花,另一组的老人什么事都不做,纯粹是休息养老。在身体状况相似的前提下,第一组老人比第二组老人,平均多活两年。由此可知,有工作可以做,哪怕是照顾一盆花,也会激发更强的生命力,活得更久。这个调查研究结果,让我深深体味\'工作\'的重要。

由此想到自己年迈的母亲,今年77岁,四年前,父亲因为身体多方面的疾病,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我很担心,年迈的母亲也会因为照顾父亲而病倒,但是,我发现,每次回家,母亲像以前一样,不断地告诉父亲家里的变化,给他一日三餐,体检显示:母亲的身体很健康。在父亲过完百日后,我把母亲接到了济南,我不忍心让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再为我做什么,我在心里说,让母亲好好休养。一日,小哥来电话称,小妹你的想法太奇怪了,千万别让母亲什么事都不做,母亲身体力行可以做的,都让母亲去做。如果她一旦发现自己什么也不能做,会加快母亲的衰老。

果然,母亲第一次独自在院里遛弯回来,开不了门,站在门外怎么也打不开。虽然之前,我们已经演练过很多次,但还是过了很久才打开。母亲自言自语,说,哎,老了,连门也打不开。我听到了,母亲内心的失望。相对于父亲在世时,母亲在家一日三餐,洗洗涮涮,犹能自理。开学后,七点半,我和老公上班,孩子上学,家里几乎全天只有母亲一人,我得想办法让母亲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让她有点成就感。我就让母亲负责照顾家里的小鱼和花花草草,每天给他们喂食和浇水,自己操作按摩垫,不几天,母亲欣喜地告诉我,小鱼长大了,因为坚持按摩,自己的身体很舒服,在花园里遛弯时,看到了藤上挂着几个南瓜,哪里的石榴长得很好……

我想,母亲在这几年里,保持很好的食欲,身体依然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个和自己相濡以沫了一辈子的人需要自己,不管年轻时有多少次争吵,现在,他需要自己,这是支撑母亲的强大支柱。

其次,有痛苦可以受,一个人在受苦受难的时候,难免会怨天尤人,如果一时想不开,甚至可能自暴自弃,走上自杀的绝路。关键在于人生是不断改变的过程,人只要活着就会逐渐老去,在遇到苦难时,激发潜能面对考验,结果增加了自己的专长,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让我想起,上海信息技术学院的邬宪伟校长,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不到30岁破格评为教授,最终成为上海名师、全国名师、校长。\'凡是能够成为专家或名师的都是在能力边缘的极限上工作后锻炼出来的\',他是因为自己的学生将自己逼到能力极限的边缘。所以,要把握受苦的机会,主动而积极地改变自我,让自己变得不一样,任何一种或大或小的痛苦,都提供了一次让自己提升转化的机会,提升转化的可以是身,可以是心,也可以是灵,生命会变得不一样。

我们不必奢望无灾无难的人生,却要在面临痛苦的挑战时,主动而积极地以改变自我,来展现生命的不同面貌。

第13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800字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800字

(一)

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哲学的深刻意义。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相信看过此书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看淡人生许多哲学课。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哲学的全部精华,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质和名利和挫折。

\"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平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有了一千万想两千万,有了两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欲望用无止境,追求不到时就永远在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轮回。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也能更好地证明了即使在物质极为匮乏的社会里,人也是可以快乐的。显然,人是否快乐和物质没有关系。经济和科学属于器物层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人快乐,社会主义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快乐,我看不一定。

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或许我不尽赞同,但由于此书谈论的是人生,对于人生,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一个人对于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为其中充满了许多奥秘,而这些奥秘永远不能被解释清楚。\"既然是奥秘,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动,更何况傅先生说的许多东西又是那么正确呢?

书中有一段话我是我最喜欢的,也在此摘录下来,做为对自己的勉励,也作为文章的结尾吧!\"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第14篇: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从哲学看苦乐人生

姓名:侯刚 学号:20134615 13级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摘要:当人类不断地探索宇宙的奥秘、洞察人生的意义,超越现实,向前提挑战,展望未来时,就产生了热爱和反思智慧的哲学,哲学问題和我 们的生活是思密不可分。哲学一旦脱离人生,将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人生总是苦乐相伴的,从哲学看苦乐人生,才能真正体悟到生 命的真谛。用哲学的“反思”的思维方式思考苦乐人生,才能实现对苦乐人生认识上的创新、超越和发展。

自人类产生之日起,摆在人类面前的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茫茫无限 宇宙和有生有死、有爱有恨、有聚有散、有得有失 的有限人生。在现实生活中,人类常常陷于得与 失、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痛苦等困顿之中,也正是 经历困难的磨练,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的不断交替,人类一步步走出无知走出幼稚,一步步迈向成熟。古希腊的智者雜拉底说:“没有经过检 验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许多人开始警觉,对宇宙、满了无限的追问和苦苦的求索。

一、从哲学看人生。

当人类不断地探索宇宙的 奥秘、洞察人生的意义,超越现实,向前提挑战,展 望未来时,就产生了热爱和反思智慧的哲学。哲学 问题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我们的所在、所是、所 作和所思密不可分。哲学一旦脱离人生,将^洞 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

哲学作为一门学问,是一种人生态度,这种 态度就是“爱智慧”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正如方东美先生所说广哲学不能 烘面包,但能使面包增加甜味。\"当我们用哲学思 维来思考和对待人生,哲学引导我们用一放 心胸,寻求真理,印®价值的态度去看人生,看人 生的任何遭遇和苦乐,用新的视角来重估人生的 价值〇哲学不健“爱智慧的一种态度。哲学智慧是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它引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敞开自我反 思和自我批判的空间,不断实现人类社会的创新、超越和发展。

面对苦长乐短的人生,如何坦然面对苦乐相 伴的生活呢?乐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欲念,是人类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动力;苦似乎是人类生活的“主食”,一旦食之,你就得为之付出代价。然而很多人还是在痛苦随时可能出没的生活中乐此不疲地坚持对乐的追求,这是为什么呢?哲学告诉我们:苦乐是人的最基本感觉和体验,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的矛盾的统一体,他们 的矛盾也反映了灵与肉的矛盾,反映了人生的基本矛盾,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基本矛盾。苦与乐共同构成了姓的本质和全部,正所谓“苦乐人生”。

二、苦的存在价值。

所有的动物,包括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痛苦是生命个体自我保护和物种自保的基本条件,凡是对痛苦反应迟钝的动物最终都被自然界所淘汰。人对痛苦具有更强的反应能力,痛苦还可以增强人对外部事物的灵敏性,提高人的反应能力,防止面临危险而不自觉。假如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都没有了痛感,那就意味着人的死亡,“哀莫大于心死”说的就是麻木是最大的不幸。正是因为能反思和回味痛苦,能发掘痛苦的积极意义,才更强化了对痛苦的感受,获得了对痛苦的深刻认识。人只有在发现苦中有乐,苦尽甜来,才对自己、对生活、对前途有信心。

痛苦让人摆脱死气沉沉的感觉,让人激动, 让人奋发。赫胥黎说:“没有哪个聪明的人会否定 痛苦和忧愁的锻炼价值。”人在痛苦中走向反省,走向成熟。如果人能够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去对待和展望人生,他就能在人生的苦难中乐对人生的苦难。痛苦有助于形成人的忧患意识。痛苦是忧患之源,人的很多不幸莫过于对于悄悄降临的危险全然无知,一旦意识到危险的降临却又措手不及,从而错失良机。当然,有忧患意识并不是让我们将有限的痛苦无限的延伸,而是让我们更多的关注到将来,才能有备无患。

探讨苦的存在价值,就是为了正视痛苦和改 变痛苦。正确的认识了苦,在你遇到困难、痛苦、不如意的时候,你才能够不苦恼、不沮丧、不泄气,因 为你已经知道,有乐必有苦是必然的,所以你会平心静气的去分析遇到的困难,从而找出苦产生的根源。人不能因为苦而悲观、消沉,他应当相信在与痛苦抗争之中,以及在征服痛苦之后,生活中就会多些阳光,少些阴影。

三、如何在苦中寻找到生命的真谛——乐。

苦乐原来只有一线之隔,快乐是一种思想吗,思想快乐,你才是一快乐的人;快乐是一种情绪,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你就站在了快乐的一方;快乐是一种个性,有的人生来悲观,有的人一生豁达,快乐自然就跟着来了;快乐是一种美德,它不仅表现自己对世界的欣赏和赞美,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和愉快。避苦求乐是人生之必然,而多苦少乐却亦是人生之必然。活在今天,面对现实,驾驶自己,接受别人,热爱生命,让快乐成为你生命的本质,快乐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重要的是在你的心里给快乐留一块空间。生活中并不缺少快乐,而是缺少发现感到快乐的心灵。一个成熟的人能把握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他的情绪稳定,为自己负责,和他在一趟种享受,而不是压力。大哲学家尼采说:“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我们说快乐是我们自己的权利,别人要让你不快乐,先要得到你的同意。

你快乐的钥匙在哪里?在别人手里吗?快去 把它拿回来吧!

第15篇:人生与哲学

一、哲学的定义

说句实话,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这种态度称为“爱智”。作者同时指出“爱智”的原则,“拥有智慧不等于爱好智慧”。爱智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所强调的“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这是否暗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导引、学生自学的认知理论的本源和基点呢?

既然“爱智”是一种追求过程,那么又是什么影响了我们去追求它呢?

“最先要指出的就是人的身体。因为人体是物质的,有惰性同时也是软弱的。这种软弱会妨碍人类拥有智慧。比如,有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早起,却怎么也爬不起来,这时候会觉得身体实在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身体如此沉重,就是因为它是物质,所以有惰性。又有时候我们很愿意帮助别人,这代表心灵上的美好,却可能因为需要花时间、花力气,所以懒得行动。由此可知,人的身体是软弱的。人应该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如此,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

教师的重要工作不也包含了督导学生、引领他们走向事物的真善美、远离假恶丑、使学生们的素养日臻完善、成为有健全人格、健康世界观和积极人生观的社会公民。 哲学名言名句汇总

哲学的意蕴就在于它以简单明了的词句表达深刻的意义,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

------------------------ 思想不是你要它来它便来,而是由它自己决定它的来去。 ——叔本华

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

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 ——泰勒斯

使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于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去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这就是人的最终目的。 ——费希特

凡是现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存在)的就是现实的。 ——黑格尔

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 ——奥古斯丁

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 ——费尔巴哈

假如进化的历史重来一遍,人的出现概率是零。 ——古德尔 客观世界只是精神原始的,还没有意识的诗篇 ——谢林

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 ——叔本华

我们喜欢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 ——爱尔维修

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 ——尼采

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 ——培根

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 ——霍布斯

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康德

一切确定的皆否定。 ——斯宾诺莎

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 ——洛克

没有物体,只有运动。 ——伯格森

一开始,问题就是要把纯粹而缄默的体验带入到其意义的纯粹表达之中。 ——胡塞尔

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 ——海德格尔

思最恒久之物是道路。 ——海德格尔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荷尔德林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 ——维特根斯坦

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 ——卢卡奇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

科学家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艺术才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的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 ——卡西尔

物体的意义是通过它被己身看到的方向而确定的。 ——梅罗.庞蒂

我不能给自己或是别人提供那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快乐。这种快乐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也不能围绕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福柯

科学性的语言游戏希望使其说法成为真理,但却没有能力凭自己的力量,将其提出的道理合法化。 ——利奥塔

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只要是它能够自圆其说,它就具有某种真正的知识。 ——罗素

在任何事物中,美和善二者的本质特征都是相符的,因为它们正是建立在同一形式的基础上,所以善被我们颂扬为美。 ——托马斯.阿奎那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一样。 ——罗尔斯

那隐藏着的宇宙本质自身并没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气。对于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揭开它的秘密,将它的财富和奥妙公开给他,让他享受。 ——黑格尔

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 ——伽达默尔

本文之外,别无它物。 ——德里达 存在就是统摄。 ——雅斯贝尔斯

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 ——蒙田

谁占有法律语言谁就占有相关的资源和利益。 ——布迪厄 在这个世界上,平等地待人和试图使他们平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总是存在。前者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前提条件,而后者则象D?托克维尔描述的那样,意味着“一种新的奴役方式”。 ——哈耶克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亚里士多德

惊奇是哲学家的感觉,哲学开始于惊奇。

第16篇:哲学与人生

从哲学到人生

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

我为何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我的出现对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

是世界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世界?

我和宇宙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

宇宙是否有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

过去的时间在哪里消失?

未来的时间又在何处停止?

我在这一刻提出的问题还是刚才提到的问题吗?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度无涯,何其悲也?每当思索自身存在的意义,感叹宇宙之外为何,物质的存在之初又是什么,又以何种方式终结时,总觉得不寒而栗。人觉草芥之微小,自身较之浩瀚宇宙,又何尝不是渺如蝼蚁?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一言以蔽之,不过认知与践行罢了,再深度挖掘一下,无非自我、本我以及超我为载体,人的一切行为与认识的归纳总结,所谓科学之科学,即在于此。大道三千,殊途同归,源于一,则必定归于一。

而提到哲学,则必言西方,其借于工业革命之契机而大行其道。季羡林曾有言,西方之哲学,归于根处,重人而不重自然,强调人定胜天,而中国之古典哲学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以人心而为天心,心存敬意而万事不敏。东西方,迥乎不同,时至今日,似乎东方哲学更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

从可知论到不可知论,就一个圆而言,越大则接触越多,未知越多,有涯与无涯的强烈反差,总是让人在可知与不可知之间徘徊。无关对错,即以世界观而言,我眼中世界如何,与人何关?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要发笑。与其说,上帝于混沌七日中开辟世界,于伊甸园中创造亚当夏娃,不如说是,人对自然之敬畏,实体化了上帝。上帝存不存在,是否万能至上,不能仅有上帝不能创造一块他不能举起的石头,这一属于悖论的一句话,来否定上帝,或者说一元论。正如人类只能理解低于我们维度的层面,而不能理解高维宇宙,不能因为自己的见识简陋而去否定自身不能肯定的事或物。信仰,只要没有为统治阶级所把持利用,它真正的作用不被歪曲,何尝不是正确的?唯物主义集一代大成者马克思,人所熟知的是其客观、科学、辩证的一面,又有多少人知道其实马克思这位哲人亦提倡信仰,古今多少大师在求索的路途中不是心有寄托。

哲学之所以谓之哲学,在于对未知的探索,对已知的挖掘,每前进一小步,即人类一大步,也唯有求哲,人这一物种才能称万物之灵长,才能自然伟力下匍匐前进。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人需要敬畏,一旦无所畏惧,就会肆无忌惮,疯狂而必导致灭亡。人存一世,需要哲学,需要合理完善的世界观。偏执不算贬义,但也是就事而言,执着于追求,疯魔所寻,无可厚非。没有人与人相处的合理方法论,人之社会属性淡化,人估计就不是人了吧。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从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斐洛、康德、休谟、黑格尔、阿基米德、尼采、罗素到中国的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慧能、朱熹、程颐、陆九渊、戴震、王守仁,古今中外,先人卓士,智慧之结晶璀璨,后世之人得一便可称学者,发扬光大即可为宗,海纳百川,一代大师,亦不是不可能。

吾辈幸甚,亦是不幸,能于前人之肩膀鸟瞰,自是高度不同,此当幸运,而为山九仞,更甚一筹却殊为不易,此当不幸。但是存活如此信息爆炸的时代,智慧可以说是俯拾皆是,

若不能有所得,有所获,则更可谓大不幸。

古语有言,道生万物,一切皆可为道,一言一行,一草一木,都是道。实际点,哲学亦是如此,它不是专属于象牙塔的东西,只不过因人而异罢了,正如有的人能够仅依靠一本弗洛依德的《梦的解析》,就学会精神催眠,宝山在此,是否空手而回或满载而归,全在于己。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凡儒生之野望,莫过于此。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逐,腥臊污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是数气,当侵渗,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闻,于兹二年矣,无恙,是殆有养致然。然尔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先贤如此,今人情何以堪?

穷经皓首,白发苍茫,垂垂老矣,书卷气息迎面,古人诚多可敬。世人多愚昧而不自知,我辈多鄙陋而不觉,尚自熙熙为利而往,任己攘攘为名而累,不求哲以明智,不得慧剑而斩烦恼,舍大道而趋旁门,左道之风大盛。可悲,可叹,无怪乎,大师不出,圣贤渺渺。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上帝已死,我辈当为超人。

第17篇: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的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这本书从苏格拉底到孔子,从存在主义到道家的智慧,从神话悲剧到文化视野,从审美到宗教等方面以哲学的角度省思人生。本书不仅是学习了许多哲学知识,认识古今智者的入门经典,更是现代人了解生命本质的最佳路径。

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哲学,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这种态度称为“爱智”。作者同时指出“爱智”的原则,“拥有智慧不等于爱好智慧”。爱智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所强调的“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对于《哲学与人生》的阅读让我学到的不仅是哲学更多的认知积累,提及读后的感悟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只能浅陋的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哲学在高中时有点接触,时至今日关于哲学我还是不知怎么解释。哲学到底揭示了什么?不同的哲学流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解释了世界的本质属性和客观规律,进而思考人生。

“哲学”出现在西方古希腊时代,它的原始定义,philosophy,它源自希腊文,叫做“爱好智慧”。对于这哲学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说明,首先,感受或接受到信息,感知,比较感性,这是感觉。第二,把掌握的信息整合起来变成知识,比如现在的学生们都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是古人无法了解的。但是这种知识是分而不合,每种学科都有不同的知识。第三叫做智慧,融会贯通且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从信息、感觉到知识、智慧是三个层次,到智慧的时候代表完整而根本。所以,谈及人生经验的全面反省,因为牵扯到反省和根本。人们一定会说这样讲太抽象了,但是它会落实到自身的生命里,所以看任何事情不只会看现在,他一定会看未来、既看现象又洞察本质。

关于哲学作者傅佩荣用三句话来描写哲学:第一句,培养智慧,这跟西方的传统很接近。第二,发现真理。因为人常常发现变化的事物,觉得非常迷惘,你

就要发现变化背后有没有不变真实的东西。比如道家,道就是最后的真实,让你知道这些变化有来源,有归宿。第三,验证价值。价值不能离开主体,不能离开你我他每一个人。前面培养智慧,然后发现真理,然后去验证价值。这样就会使生活产生具体的改变,懂得自己往哪里走,就像在航海的时候我有指南针,别人说这个路线不好,但是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选择。人最怕不知道,这样选择是受风气的影响,受别人的影响,甚至是别人的操纵,结果走的路好像很多人都走,到最后不见得是自身愿意走的路。由此看来哲学是人在早或者晚一定要碰到的题材。在生命的阶段,尤其是遇到重大的转折点、重大的痛苦、罪恶或者是灾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特别需要能不能有一个方向让我知道我这样做是对的,或者给自身这样一个选择的机会,让自身可以改变生命不同的路线。

就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来讲人生就好象航海一样,如果你没有罗盘,就不知道自己往哪里走。罗盘就是哲学,哲学是对人生的经验做全面的反省。人们可以向哲学家借这样的一个罗盘或者指南针,参考他们思考后的见解,也可以在自己内心里面启发这样的智慧,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他的罗盘,只不过他不一定经过严格的训练或者是适当地去反省而找到。所以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如果离开哲学的话,人生是盲目的,人生变成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真的是剪不断,理还乱,也经常因此,一句“明天再说吧!”到最后干脆不想,就是因为实在想不清楚,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复杂的事情发生。看书到这里,我想,这不正是阻碍我们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吗?我想学习哲学,应该学会用哲学性的思维,来思考这些事,才能更快的解开这些迷雾。正如书中所讲“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一个人的生命里不同阶段会有不同体验。经过某些磨难或是考验,觉得生命不像以前那么乐观,就会悲观,所以人会有乐观、悲观各种不同的想法。

就人生观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对于人生观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儒家是入世,佛家是出世,道家是玩世。儒家的入世精神是显而易见的,“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以天下为己任”、“邦有道则现”等等,这些既漂亮又卫生的标语不就是儒家入世精神的最好证明吗?孔子以他的“以德治国”游说列国而没被采纳时,也无不感叹“君子博学多才而不遇时者众已”,可见,古代士大夫们都希望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来报效自己的国家。

佛家是绝对的出世,用世人的眼光来看是很悲观的。举例来说,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一部影响非常大的佛经,它超越了一切的宗教性,到了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它要求人应该“无所住”,意思就是人应该放下执着,放下一切有形的东西,才能达到佛的境界。咳!我们都是食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恐怕永远到不了这个境界了!

而道家的玩世看起来有点像调侃世间的味道,在纷扰喧嚣的世界里,仍然保持一颗自由、宁静、安逸、闲适的生活,不刻意追求任何一样东西,不做任何违背“道”的规律的事,与大自然为伍,体验“天人合一”的境界。或许还会略带一些轻蔑的眼光俯视着那些整日为名利奔走呼号的芸芸众生,而自己却永远保持一份儿时的童贞,用儿时的眼光去审视这个世界,因为那时的心是纯洁的,是无私的,也是美好的!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就会有不同的答案,可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也许只有当一个人真正了解生命是什么以后,那时什么样的人生他都可以坦然面对,包括苦难与不幸。有些人会觉得人生很不公平,为什么有些人荣华富贵,有些人却穷困潦倒,甚至有些人受着病痛的折磨,而这些都是生命所展现的不同形式。史铁生,这位与病痛和死亡抗争了二十多年的作家,他有残缺的躯体却有着健全而又丰满的灵魂,每次看他的书都会有智慧的启迪,每次都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发人生省。我想引用他的一句话:“人生是苦海,是惩罚,是原罪,对惩罚之地最恰当的态度,是把它看成锤炼之地,既是锤炼之地,便有了一种猜想——灵魂曾经不在这里,灵魂也不止于这里,我们是途径这里。”

我们也许并不需要详尽地去了解什么,但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一种思想:“一个人越是能注意到生命的每一个细节,就能够活得越充实。”正如书中所提到的,能注意到生命的细节是桩不容易的事,至少说明他是个懂得生活的人,热爱生命的人。人经常会对以前自己做的事嗤之以鼻,认为自己怎么会这么蠢做出这种傻事,可是当时做这件事的时候认为是千真万确的,所以说人只能活在当下,因为

我们不是先知,也不能预测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的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读完了这本书我被傅先生眼界和心胸的开阔所折服,在书中没有门户之见,在他的课程中做到了两个打通。一是打通各个精神领域,讲哲学不局限于哲学学科,分别列出专章论述神话、艺术、宗教、教育对于人生哲学的特殊贡献,把人生问题置于文化的大视野中来考察;二是打通中西哲学,西方的重点放在苏格拉底和存在主义,中国则着重阐述了儒道二家哲学的内在理路及价值,博采众家之长,在建构现代人生哲学时对一切思想资源保持开放的心态。可以说《哲学与人生》是一本思想精神上的百科全书,我觉的它非常值得我们阅读研究,从中我们既是为人处世增长知识的有效途径,更是让给我们领悟到哲学的爱智魅力。凭心而言我还是不怎么懂哲学,也许正如书中说讲“人的经验有时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现内涵”,我相信在经验累积的过程中它会是我的向导。

第18篇: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十节课的时间,对于学习哲学来说真是太少太少了,也许我们才刚刚入门,也许我们还没有入门。不过经过十节课的耳濡目染,我也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心得与体会。也许老师看了会觉得肤浅,觉得我什么都不懂,可是哲学这东西没有对错,只有心中所想,脑中所思,所思所想即是哲学。

西方先贤所探求的哲学我还不能理解多深,可我知道哲学绝不是空想,虽然哲学有理想主义,可理想主义也不是空想主义。哲学是我们探求真理的一个道路,它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比如说一个农民,他可能弄不清哲学是怎么一回事,但他知道种子种下可以种出庄稼,这也是哲学。哲学是一种道理,它代表了世界的一种客观规律,哲学是无处不在的,你看不到它,可它实实在在的就在那里,和我们所见所闻融为一体。

哲学对我们有什么用?我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很多人认为哲学无用。是的,哲学不能带给我们现实中的利益和享受,甚至有的时候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用哲学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一切都会变得清晰明了。尽管有的时候会变得和眼前所见不同,甚至背道而驰,但那真真正正就是真理所在。哲学,教会我们拨开现实的迷雾去看清这个世界。

老师说,哲学使人变得聪明,而我所见的哲学家都傻了,苏格拉底为坚持自己的学说被处以极刑,布鲁诺提出日心说被烧死,亚里士多德叛师为世道不容,尼采把自己折磨得发狂。这些傻子们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对自己的信仰坚定不移,并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世人眼中他们是傻子,可在他们眼中,却是世人愚昧无知。于是他们决定用鲜血来唤醒世人,生命只有一次,可他们情愿为此放弃生命,这就是他们作为哲学家的伟大。是什么成就了他们的英名?是哲学,使他们变得伟大。

其实在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个理想国,每个人愿意自己成为这个国家的主人,愿一切以自己的意志为出发点。这不仅仅存在于童年的幻想,而是深深埋藏在每个人心中,只是被岁月堆积的尘土所掩盖,于是渐渐变得模糊。大多数人曾试图去改变这一切,而当发现自己无力去改变后就顺其自然,渐渐放下了自己的理想,顺从了现实的洪流,成为了庸庸碌碌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现实是不会尽善尽美的,它总会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抛弃你,而哲学永远不会抛弃你,在你最苦难的时候,哲学总能助你一臂之力。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多少名人不堪屈辱而死,而留下来的那些人,往往是懂得一定哲学道理的人,他们把心态放得平和,看透了现实的本质,慢慢的等,黑暗过后总有黎明出现,在苦难中他们的精神不曾被磨灭,而是愈加明亮,他们在苦难中得到快乐,这是常人所不能的。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

其实人生如梦,一个人赤条条来到这世上,几十年过去又终将赤条条归去,什么也没带来,什么也带不走。那么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意义何在呢?依我来看,重在过程,每一个人生来就是一个悲剧,哪怕你有再多钱,走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该离开的时候谁也躲不掉。如何用有限的生命得到更多的过程,看更多的风景,就是我所理解的生命的意义所在。这个世界永远那么美,我们却无法领悟所有。我们很快就消散,而世界是永恒,就像庄周不知道是他在梦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他一样,我不知道是我们在享受这个世界,还是这个世界在享受着我们。每一天发生在世界上的都是一幕幕无休止的闹剧,这个世界永远都这么热闹,永不散场。而我们领悟不到这个世界的所有,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

于是,我学会了如何从哭着嫉妒变成笑着羡慕,是哲学让我的心变得优雅。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路,也有权利享受自己的人生,我的人生与人类似,却又与众不同。尽管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大家所过的生活其实并无区别,可世上不会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不会有两个一样的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我该活出自我。

我不知道把我的经历写在书里刻在石头上是否有人会去看,看了之后或喜或悲,然而这一切都与我毫无关系,那是他们的事,尽管那是我留下的痕迹,但我并不认为那是我生命的延续。我只是这个世界上的一笔墨汁,写下了一个故事,在时光的冲刷下终将湮没。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让我们无奈,我从不解释任何事,因为我觉得解释是没有必要的,敌人不信你的解释,而朋友不需要你的解释。纠结是没有必要的,所以人要活得洒脱。

人生本就是一座巨大的竞技场,而想要从这座竞技场中脱颖而出并且占有一席之地,没有坚实的意志去奋斗,那么无疑是在痴人说梦,如果不知道到生活

的本质,不在得到该往哪里去奋斗,就应该在对的时间,把属于自己的本职做好,做的完美,做得出色,生活也会因此而精彩。

哲学就像呼吸一样,陪一个人走过漫漫人生路。一个人学会思考开始,就迈入了哲学的殿堂,到思维终止结束。尽管我现在还在哲学的殿堂里蹒跚学步,尽管我对于西方先哲的思想和著作高山仰止,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我了解一点哲学,无论对错,它与我的人生产生了一定的交集,这种交集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加深。哲学与人生,是密不可分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要求我们确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在我看来,尽管我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尽管它是我们的圣经,但它终究不是我们自己的哲学。我们需要建立自己良好的哲学思想和理念,无论是否对别人产生影响,那是我们自己的行为准则,而不是照搬前人的思想,因为假若不会独立思考,那么我们与野兽无异。而事实上,尽管哲学不是共同的,可哲学是共通的,生活的环境给我们的善恶美丑约定了一个标准,大多数人都会遵守它,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体系,所以我们的观念总是惊人的类似。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会有相同的观念,可那并不代表我们的哲学理念是相同的。

在深夜写论文,我深深的体会到码字的辛苦,也终于了解到为什么说哲学是一个昼伏夜出的猫头鹰。因为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才能做到真正的平静自己的内心,来思考过往的经历,反思自己做过的事,让思维驰骋,让理性的灵感汹涌而来。

曾经的我经常狂躁不安,我以为一切事都要做得尽善尽美,我为自己做错的事后悔不已,我为别人做错的事大发雷霆,我关心别人的时候总是渴求回报,我觉得回报与付出不符就会觉得莫名的委屈,而现在我发现这一切都错了,我并没有看清这些事情背后的本质所在,我只是在纠结一城一地的得失,现实的尘土掩盖了我的心灵,使我不能释然面对,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我需要一些改变。

总有些现实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能改变的唯有自己,和自己看待问题的方法,用微笑遮蔽伤口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只有看清本质的人才永远不会受伤。在夜晚向白天道别,你将没有弱点。

哲学并不是让人压抑自己的感情,相反,一个有感情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该哭就哭,该笑就笑,活的洒脱,放弃该放弃的,抓住不该放弃的,人这一辈子,该为自己活。打着伞的时候你永远会觉得在下雨,抛开伞你才会看到其实是阳光明媚。

用自己的哲学去感悟自己的人生,我明白我要走的路,我会坚定不移的沿着我自己的路走下去,这就是我的道,我的哲学。我会用一生的时间去探求,何为存在的意义。

感谢老师一学期以来对我的教诲,这也许将影响我的一生,是哲学让我看清了自己,也看清了自己今后将走的路。

参考文献:无

题目:哲学与人生

姓名:王艺霖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摘要:

哲学即为我们生存的道理,我们为什么活,怎么活,这一切都能在哲学中找到恰如其分的解释。生活中或多或少总有一些你无法理解的事情,哲学为我们抛开迷雾,寻找是者,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

让思绪飞,用哲学的眼光思考,也许你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关键词:

人生 哲学 道路

第19篇: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青春里的爱情

痴情的人永远都抱着这样的想法:连我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他有什么理由不被我打动呢?但坚持不懈的温柔只能证明你是一个坚持不懈或者温柔的人,仅此而已。

牵我双手,倾世温柔

在想你,在想现在的你,和曾经的我,还有那段仿佛被穿越了的重合过的时光。总是惊叹时间的步伐它从不贪恋沿途的风景只是兀自滴答,不愿意为任何人停下它的脚步,不管我几经温柔多么挽留它还会因为一次砰然的心跳声,一种前行的疲惫感而措不及防的从我的怀中脱滑而去。我无奈于这样的事实,只能接受。

放在床边的纸鹤啊,一度我曾听说那是你徒手的画作,因为对你的喜欢,所以也无意于乱的猜测。画中人你在睡梦中也曾提起过你说那是乱世中的惊鸿还不忘嘲笑一下我的愚钝因此而无缘与其相识。我微闭着双眼将双手放在你的耳畔心想你才是我心中的惊鸿。哦哦,若不是那时已经是凌晨两三点睡梦中的你我一定会叫醒你然后和你一起分享我心中的你。

雨天。背包。伞。虽然现在已是北方人们口中常说的寒冬腊月,脑海里却常常出现这样的东西。喜欢下雨天,喜欢它可以给人一种莫名的浪漫,说不出是怎样的一种,只是喜欢。背包是我喜欢的,即使也还没有明白所谓的旅行的意义,而伞,你曾说过那是你喜欢的。“背包里放着一把伞,希望它留的久一些,再久一些”曾经无意间在纸上写下的这句话,或许是蓄谋过太久的原因,连它们也都深存于我的身体里而迟迟不愿离去却不知这样的留恋只能让我溺死在自己的一汪秋水里。我不愿意。

时间呢,时间总是过的太快或太慢,不带任何理由的,怎么我都读不懂你唇语之间那份无助了。如果谁有幸与时间相遇,代我向它问候。

今天,今天对于我来说没有很特别,只不过是一个学期的尾巴和一个寒假的开始的一个过渡性的日子。这里现在只有我一个,安静,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过了。爱,三万旅程的孤单···嗯嗯!!

失恋之所以会痛得如此厉害,主因是恨自己为什么那么失败?但失恋不等于失败,刚失去的只是一段恋情,而不该是你的自尊和自信,失恋与你个人好坏无关!与他人的好坏也无关。

于是另一个你开始上演也开始反思。假装的多了,就成真的了?! 孩子你很脆弱。

刚刚离开家里你以为优秀的表现一定会被上级发现及认可但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心里难受的要死吧。失恋了受伤了吧。和朋友有误会了委屈了吧。上次说好的一起坚持练习乒球一起锻炼一起学习又是没有理由的不再提起了吧。还有那天你看注意到了一个很细节性的行为,于是你浮想联翩的动用脑袋里上亿根神经来反应这个行为代表了什么会对你的以后产生什么坏的结果。某天你又随便看了一本书,感概万千觉得它说的太对了那些近乎变态的人性剖析才是生活本质,你猜最后怎么着,姑娘深深被这本书影响到了弄得整天忧心忡忡,不谙世事消极的看待了所有的人和事。全部的全部你经历着感受着你发现生活真是太不美好了,你想哭却没有眼泪。泪点太高的人不会很幸福。

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关键是你不说。你不和你的家人说,你不和你的朋友说,你不和你的恋人说,你不和所有的人说只是把它们默默的放在心里横过来竖过去怎么摆都觉得痛,后来痛的多了以为自己看开了觉得生活就是这样与其这样还不如大声笑着也好让那些不接受不喜欢很厌恶你的人看着不爽!于是你就忙开心忙笑忙着假装。

关键是你不说。其实你已经想了好多了,换了那么多个角度看待事情,理解着正常人所里理解的事也尽量理解着别人理解不了的事,关心着体贴着担待着爱着。其实你已经很难受了,其实你已经在夜里偷偷的哭过好多次了,其实眼泪就在你的眼眶里打转了,其实你真的想找个宽阔的肩膀靠一靠了。但是你没说,你没和任何人讲起你自己,没有向任何人坦露你的内心,就在这时你开始假装了,如果你的演技够好。所以你也不要怪别人不理解你,不要怪别人指责你无情指责你不够温柔指责你没长心。因为任何一个别人都不会是你,你不说别人不会懂。

当然,如果你没说,而刚好旁边有人懂了并认可了,那一定是值得你去珍惜的人。

孩子其实你是个特别脆弱的孩子对吗,就因为你的假装让所有人都以为你是个很坚强很乐观很顽皮很乐天派的孩子,然后所有的安慰所有的体贴所有的温柔所有的留恋也就与你渐行渐远了,因为他们以为你不需要而事实是你才是最需要的那个。

很二逼的一个你!!

那天你失恋之后便开始反反复复的想,不是谁对谁错,而是在这段恋爱中你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到底应该学会什么,还有除了恋爱其实生活里还有很多值得你更在意的事。反反复复。

感情

你转身,我下楼。

因为我们不是与生俱来的亲人,所以感情常常是这样。 我回头,你行走,我义无反顾离开,你再回头。 我们都有留恋,只是留恋都错开了时间。 你和我都不知道而已。

除非决定要做亲人,才能够长久在一起。 不然爱情总会像花朵。

花期过了就死,决绝干脆,其实也挺好。

初恋之所以让人怀念,不是因为Ta有多漂亮或多帅气,也不是因为得不到的就是好的,而是最初坠入爱河时的青涩和纯真,绝无私心杂念,倾己所有的去爱对方。纯真是人生中很宝贵的东西之一,我们怀念的就是它,即使那时不懂得如何去爱有时候还会伤人伤己。以后的恋爱可能再也不会这样晶莹无暇了。

反反复复之后,害怕忘记更害怕记起,大概这就是感情与忘与过与记与忆都很矛盾。大约过了那段恋爱时长的一段时间,你终于又一次的下定决心重新做好下一个自己,这样才会有下一次更好的“我们”。

生日

Forever20+了,马上,还有一个小时。很无奈这样的事实,我又长大了,又成熟了,又变老了,又多了责任,又多了承受,又多了那份小时候无时无刻都盼望着的大人模样。真的想记下点什么,眼睛不停的看着电脑屏幕右下方的时间,一秒一秒,一分一分,弄得我紧张。明天也是六一呢,去年的六一好像才刚刚过去KFC的情境仿佛还近在眼前。在微博里看过一段话,20岁的女孩应该而甜,嗯嗯嗯~嗯!2013的下半年我会努力做好下一个自己,加油!

最近

先说昨天在李健吧看到的一个帖子,写的是李健的一个访谈。主持人问他在大学什么才算是最疯狂的事,他说是“孤注一掷”。现在的大学刷夜K歌纹身暗恋表白喝酒喝到吐女孩打耳洞涂指甲穿高跟男孩疯狂的打篮球玩dota和心爱的女孩约会旅行你以为这是青春里最疯狂的事,其实不是,最大的疯狂是别人都在干这些的时候而你在学习或者别人都拼命的往死里学时而你在坚持你一直都在的梦想。那时李健读清华,当上课和去参加一场音乐会演出发生冲突时,我们可能会说当然是演出了,可是清华不同,清华里严格的考勤和淘汰制度会让所有人去选择上课,而李健没有,为了音乐他似乎放弃了太多我们看不到的。我只想说我做不到,向任何一面极端的坚持我现在都做不到,书本或者书本以外的所有。

快要考试了,这学期期末事情很多,四级补考期末考试,我都没有准备··就是不学习。还有前两天身体里的石头又长大了,痛的我想死,太难受了,自己在外边即使再疼也不能回家,也不太想回去,回去了他们看着也难受。不知道还能怎么办。总是拿生病当借口,又开始逃课了又开始吃很多的东西了本来就不爱学英语现在更不正眼看一眼它了。

恋爱,不太敢再去谈一次恋爱了。恋爱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会忽略家人会忽略朋友甚至会忽略自己,把对方看得太重,这样他累我也累,伤人伤己。异地恋,以前从来都很排斥,现在也开始考虑了,不知道会怎么样··以前不接受的事情有很多,现在很多事都在开始试着接受。

你看,现在写的东西里不再有从前的那个他了,以前篇篇都有提到,也开始考虑试着接受另一份爱。

那个你以为离开了就活不下去的人那段你以为失去了就永远不会再有笑容的感情,离开了失去了不是一样很好活到了现在嘛,时间距离和新欢一定会治愈那份痛,啊O(∩_∩)O哈哈~···

第20篇: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我们必须认清或理解这样的一些问题:认识你自己?你希望什么?你的人生之路在何方?

认识你自己,这是古希腊的一句名言。要怎样认识自己,必须从三个方面来看——即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你将往哪里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从哪里来,主要从你的家庭背景来理解;你是谁,主要从你的个人情况来理解;你将往哪里去,主要从你处的社会环境来理解。我们可以用一个图来厘清关系,如下:

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你将往哪里去?

家庭背景 → 个人情况 → 社会环境

家庭背景:每个人都有父母,都有出身的家庭背景。出身在于你的出生地在何方?你是农村户籍,还是城镇户籍;你是南国之人,还是北国之人?在家庭背景中,这一切取决于你的父母亲。如果你的父母是经纪人、银行家、房地产开发商、销售商、工程师、各类顾问、系统分析师、科学家、医生、法律学者、出版商、编辑、广告代理商、艺术指导、电影制片人、演艺人员、新闻工作者、电视制片人、导演、艺术家、作家、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政府官员、农民等各行各业的人,那么这有可能对你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两种因素:一是遗传基因的影响,一是后天的生活作风的影响。当有人问你:你从哪里来?首先你回答的是——我从什么什么地方来,其次可以回答你的家庭背景。这是常理的回答,其实我们可以用我们认为不合理而又合理的话来回答,那就是——我从父母那里来。这种“你从哪里来”是针对个人而言,如果针对整个人类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哲学问题。许多伟大的哲学家一直都在追问和思考这个问题,但都是徒劳无功,即使有所答案,那也是受到怀疑的。大的复杂的哲学问题,我们也无法思考,我们要思考的是针对我们的人生哲学而言。

个人情况:你是谁?最合理的回答是:我是我。而要怎样把这个“我”显示出来,我们就必须得命名——也就是说,首先得给“我”一个名字。可是,有名还得要有实,名必须与实际本人连接起来。实际本人就得看你的个人情况。这些情况包括你的姓名、年龄、籍贯、性别、政治面貌、从事的行业、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等。假如你是一名学生,你就得有学生档案。这档案指出了你是谁。如果你是经纪人、银行家、房地产开发商、销售商、工程师、各类顾问、系统分析师、科学家、医生、法律学者、出版商、编辑、广告代理商、艺术指导、电影制片人、演艺人员、新闻工作者、电视制片人、导演、艺术家、作家、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政府官员、农民等,那么你就得有符合你身份的档案。这个档案已存于电脑档案室。如果我们要想查阅某人,只要知道某人的一些信息,比如身份证号,我们就会知道此人是谁了。这是针对个人是谁的回答。假设要对“人是谁”来思考的话,就没有确切的答案了。关于“人是什么”的哲学问题,那是在整个人类哲学史上的研究课题,至今还未定型。尼采说:人是尚未定型的动物。大概人就是这个样子吧。但我们活在当下,只能用当下最确切的答案来回答。你要知道你是谁,就记住你的身份证号码吧。这是确认你身份的最好办法了。如果要凭空想象你是谁,这只能陷入难以自拔的痛苦思考当中。

社会环境:按照马克思主义可以把人类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而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的意识形态。马克思说:“人类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他的意识,而不是他的意识决定它的存在。”也就是说,在你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你必须根据你周围的情况来做事,而不是从内心中产生做什么就做什么。假如你是一个学生,你就得遵循学校的规章制度,同时也要懂得道德规范。如果你不遵循,那么你就违反了纪律。不管你所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你都得要遵循你那个行业的规矩。社会环境决定了你的意识形态,这是你的出路。你一旦选上了你的社会环境,那么你只能走下去,人生没有回头路。你将往哪里去?虽然我们都知道你将去的地方是坟墓,但是,在活着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得到了我们的处所。人从出生到长大,再到死亡,这是一个过程。但是,当我们从家庭背景中走出来,慢慢地确认“我是谁”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规划了我们将要去的地方——社会环境。我们经常说到一句话:走入社会。这个社会就是你去的地方。社会环境,我们可以把它缩小到一个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单位。这单位包括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政府单位等。如果你去事业单位,你居士事业单的工作人员;你去企业单位,你就是企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你去政府单位,你就是政府工作人员;如果你去种地,你就是农民;你去打工,你就是工人。社会环境那么大,总有你该去的地方。

你希望什么?作为一个会思想的人,你会有欲望、理想。希望,在这里就是你的理想。理想是一盏明灯,在照耀着你的走路轨迹。当然,理想必须与现实联系起来。“你希望什么”必须与“你能做什么”联系在一起。“你希望什么”是理想,“你能做社么”是现实。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冯友兰说:“理想并不是与现实对立,而是现实的反映。比如我们走路,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总比我们的脚所走到的远一点。即是瞎子走路,他的棍子所到之处,也要比他的脚所到之处远一点。如我们的脚所到之处是现实,则我们的眼睛所见,即可说是理想。理想是我们的眼所见到,而脚尚未走到者,但虽未走到,而总是向这个方向走的。”理想给了你一个方向,而在现实之中,你必须在认识你自己的基础上,在确定你能做什么,然后沿着理想的这个方向行走。如果没有理想指导,你盲目地走着,你就有可能会掉下悬崖。只有理想照着你,你才能分清你要走的路在何方。

据说有一次,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泰勒斯,边走边思考问题,不慎跌进在一个水坑里。一个少女嘲笑他说:“真可笑,你连身边的事情都看不到,却总是想那些天上的事情。”对此,泰勒斯一时竟无法反驳。事实上,泰勒斯后来用实际行动驳斥了那个庸俗的少女。它夜观天象,直到来年的橄榄将获丰收,事先租凭了当地全部的榨油坊。果不其然(Inspirational quotes yuedu.mipang.com),他的知识没有欺骗他——橄榄丰收了。于是,泰勒斯便将榨油坊高价出租,获得了一笔巨大的利润。泰勒斯用自己的行为证明,哲学家想发财是很容易的,可是,他的志向并不在于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理想在指引我们的人生之路,虽然在路上会受到各种挫折,但只要相信自己的理想,会到达理想顶峰的。

理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和希望(多指有根据、合理的),而空想则指不切实际的想象,幻想是指没有根据的想象。像平常我们多说一样: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当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有了,你才会有这样的理想。如果你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篮球英雄,而你的身高只有1米左右(这是指成人身高),这就是幻想、空想。

有理想的人,在现实中做事才会有精神。理想是你的精神支柱。如果不是这样,斯宾诺莎就不会是斯宾诺莎了。这位《伦理学》的作者,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位日神般的智者每天都要靠打磨眼镜片维持生计。斯宾诺莎出生于阿姆斯特丹的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母亲以经营进出口贸易为生,生活颇为宽裕。可是他,放着优厚的物质生活不去享受,硬是把自己变成了异教徒。1656年,他因反对犹太教教义而被开除教籍,最后不得不搬出犹太人居住区,以磨镜片为生。1673年,有人提供他海德堡大学哲学系的教职,条件是不可提及宗教。面对如此诱人的职业,斯宾诺莎还是毅然拒绝了。因为他知道,思想绝不能被当做交换的筹码。由于长期劳累,斯宾诺莎最终积劳成疾,年仅45岁就去世了。斯宾诺莎虽然死了,但他的哲学思想和人格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世间。正如他谈论永恒时所说:“人类的心灵不会随着肉体的消亡而完全消亡,它的某一部分仍将永存。”这正是用永恒的形式看待瞬间事物的一部分所得出令人安宁的结论,也是斯宾诺莎本人的精神支柱。

理想可能会让你走向一条属于你自己的人生之路,这种成就会让别人看成是一种精神支柱。可是,你必须从现实出发来确定你的理想之路,否则,你的理想会陷入一片沼泽之中,不能自拔。

你的人生之路在何方?孔子说:“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而也。”

孔子给我们阐述的人生之路,用我们日常的生活来理解就是——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志向在于学习,而我们学习什么呢?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这包括科学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法律法规、治国策略等。而学习最有成效的阶段,是我们青春年少的阶段。人到三十岁时,开始成家立业。三十岁以前在于修身,三十岁以后在于齐家、立业。到了四十岁时,一切要理解的东西已经呈现在我们的脑海里,此时我们对于知识、生命都已基本了解,不会再像年轻时懵懂,看什么样的事物已经有了成熟全面的看法。到了五十岁时,人就开始知道自己的天命。天明乃是一切无可奈何事物的命名,比如:人是要死的,这就是天命。人的生老病死,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我们只有彻底地理悟这种天命,我们才能彻底地放开自己。六十岁时,我们只能顺着天命行事。到了七十岁,我们不管做什么,都是根据自己的欲望、想法。如果我们做了,那是不会逾越规矩的。这里要求我们做的事情,必须符合孔子所说的仁、义、礼、信的原则。

而王国维所说的路乃是我们干事业的道路。我们在最初的时候,乃是遭受各种各样的挫折,但是只要我们向高处走,站得高,我们才会看得远。这是我们的远大理想。之后,我们就为这个理想而奋斗。在奋斗中是最艰苦的岁月。经过了不懈的努力奋斗,我们似乎已经到达了理想中的地界,可是我们苦苦寻求的东西在哪里呢?我们到处寻求,然而,我们想要的东西在于我们不经意间的一瞥。这在禅宗里,叫做顿悟。关于顿悟,灵云禅师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说的是,灵云禅师参禅参了多年却未开悟。有一年春天,桃花开得正好的时候,他打开山门,蓦见千万丛桃花开得如火如荼,宛如一片香火海,当下身心脱落,尘识皆消,豁现本来面目,并说了这首诗。

关于人生之出路,我们再来看一个希腊神话故事:西西弗斯被认为是最狡猾而且诡计多端的人,甚至一度绑架了死神,让时间没有了死亡。最后,西西弗斯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便让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来,前功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诸神认为再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这样一件无效又无望得劳作中慢慢消耗殆尽。西西弗斯的故事暗示着人类的神存状态:人总是通过不断重复的行动来诠释生命的意义。但是,人的行动又是毫无意义的。正如西西弗斯,他命中注定要永远推着一块巨石上山,当石块靠近山顶时又滚下来,于是重新再推,如此循环不息„„但是,如果有一天,巨石推上了山顶,永不再落,西西弗斯就是幸福了吗?不,在他荒谬的存在里,他的命运(推巨石上山)就是他的存在,除去他的命运,他一无所有,而他命运的解脱(巨石永不再落)不也就是他追寻的终结,存在韵律的中断,期待的幻灭吗?这样活下去也许就更没有意义可言了。按照加缪的说法,人们把巨石推上山任其落下,再向上推去,实际上这是激励我们生活在一种充实的而非安逸的幸福状态中,并且具有奋斗能力。这并不取决于我们做出的努力和艰辛,而恰恰在于生活本身是有价值的:为了达到崇高的目标而做出的努力是正确的。与生活作对的原罪只有一个,那就是想法设法让生活变得轻松、没有困难,从而让生活失去了它本身特有的瑰丽和悲壮。所以说,西西弗斯的神话故事,并没有给西方人带来悲观。正如“逝者如斯”的生命之流没有给中国人带来悲观一样。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以,我们每个人就要像流水一样,不断超越自己,自强不息。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