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21:56: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实施教学改革背景

在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中,视觉传达设计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根据相关资料,我国已经有上千所高校开设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此专业的专科、本科毕业生有十几万人,这门学科规模庞大。作为高校,要充分考虑到课程设置、教育管理、教学改革等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适应各个领域对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要求。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对符号语言学、心理学、市场学、传播学等学科都有涉及,因此,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在开展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时,要强调多学科的融合,并将多门学科进行融会贯通,使培养出来的设计人才不仅具有一定的理性及思考能力,还需要拥有深厚的修养和文化底蕴。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综合的,更是多维的。高校应该把这些教育理念贯彻到课程教学中,而遗憾的是,当前形势下,全国的各大院校由于师资、生源、管理模式、实验实习的各种限制和不同,很多院校在此专业的教育模式与理念上良莠不齐。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在对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显得太过循规蹈矩,没有创新,教学内容无法跟上日益发展的时代需求,专业范围较为狭窄,与我国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冲突;有些院校是把平面设计专业直接命名为视觉传达专业,然后把平面设计所涉及的课程作为视觉传达的主干课程;而有些院校是把视觉传达课程作为一个综合的课程,在学完主干课程后,进行一个综合;还有些院校是根据自己院校的师资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开设一些特色课程,是学生学有所获,得到更好的应用。而我们学院的课程设计属于最后一种,在学生学完基础的课程之后,根据学生的相关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综合和补充。第二,教学模式上存在不足。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在80 年代开始起步,当时,这个教育模式基本上是以吸收、引进、融合等模式发展起来的,从工艺美术教育、应用美术教育到装饰教育,再到最后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其间是经历了跨越式的前进,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则是对西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模仿,对我国的国情没有进行相关考虑,也没考虑我国环境之下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而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都是由于长期的历史和文化的原因逐渐积累起来的。对所出现的问题我们无法回避,只能进行深刻的思考,并通过对这门专业的教学改革,以新的发展模式促进其发展。

二、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Visual Communication in Art and Design 视觉传达设计》是BTEC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视觉传达设计: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此课程是一种思维训练的课程,着重于逻辑思维和创造性设计思维的表达,应用范围广泛。视觉作为人与人之间的设计图像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设计图形信息共享形式。此课程设计要求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等方法运用在设计中,以准确地表现达到接受方接受和理解的目的。设计重点在于创意训练与设计流程、表达。

该课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

1、2周):视觉传达概论及信息的表达与修饰;第二阶段(3—9周):视觉传达的要素与方法;第三阶段(10-16周):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POP设计

这样的课程设计主要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实用性。视觉传达设计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将教学与科学研究、设计实践相结合,进而将专业知识成果推广与应用,使其达到实用性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做到“全方位、多元化”的产学合作。针对实用性原则,具体实施如下:(1)根据行业发展现状结合专业实际,利用科学研究和设计实践的成果,更新了“图形创意”、“艺术设计课程设计”等课程教学内容。将“摄影基础”与“写生”课程整合,延长专业认知时间。在各种实践环境中让学生系统了解视觉设计与艺术创意的专业知识。(2)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步并举”,将艺术设计知识与实际艺术创作融会贯通,并将电脑设计操作能力、创意思维能力、手绘设计表达能力三者并重;突出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依照专业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作品的创作。(3)推荐学生参加大学生毕业作品展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改革的思路 首先,在教师团队的培养理念与教学方法上培养专任教师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行家能师”,其教学理念、课程观和教学方法,自觉的依据市场、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主导“设计与艺术创意结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理念。 其次,激发学生自主性、体验性与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四、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具体体现如下:1)拓宽授课资源的教学模式,改善以往的授课多以书本间接知识为主的状况,增加网络、媒体以及相关新的科学技术、新的发明创造、新材料、新的艺术形式、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会观念和需求等教学模式的实践。这些新的媒介都会对视觉传达设计产生影响,导致其发生变革。视觉传达设计学科本身是一个开放的学科,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中,不断丰富媒介,包括视听媒体:如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等;听觉媒体:如霓虹灯、广播、吆喝等;纸制品:如招贴、书刊、报纸、POP、手提袋、包装盒、宣传册、名片等;流动媒体:如服饰、车身、飞机、轮船、热气球、气球等;空间媒体:如路牌、店招、横幅等。以这些媒介作为基础,不仅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知识结构,更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做到与时代发展同步。(2)授课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推进授课方法的改革,克服传统授课方式的不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视觉传达概论章节授课中,采用历史追溯法、类比教学法等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留给同学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启发学生思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以讨论、快速表达和撰写文案的形式为课堂内容;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研究和资料查询,扩展、延伸综合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1)阶梯式的教学互动模式,在专业知识基础上,尽可能地提供学生形式丰富、创意新颖的相关课题范例,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针对具体范例进行分析研讨。从学生小组内讨论,到组与组之间讨论,再到师生互动研讨,形成阶梯式互动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进而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2)多维度设计实践的教学模式,在专业知识基础上,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课题实践:例如饮料包装、广告宣传、产品推广以及企业的CI设计等。这也是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如果没有设计作品最终完成,所有意识和思维活动只能流于形式。这就需要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其综合能力的运用,要结合创意构思、设计语言、画面效果、制作技术新材料的运用等方面,并巧妙地应用图形语言(点、线、面、色彩)以及形式美的构成法则,尤其是现代技术与媒介等,设计出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和现代感的既新颖又奇特的作品。

五、教学改革的预期成效

1)增强手绘及快速方案的练习,培养学生独立的采集-调研-分析-思考-设计-解决-反思的能力。通过不断的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以及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教学过程中理论讲解、动手实践、过程辅导、研讨交流和总结评价等各环节联动起来,通过动手实践,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教师参与过程辅导,并将作品研讨交流,做出总结评价。

2)鼓励推荐学生参加大学生平面设计作品展览,在校内可举办POP海报设计大赛,如“平安平院·美丽平院”,节日海报,促销海报,面向生活,面向市场,学以致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改革总结

视觉传达设计概论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教案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大纲

视觉传达专业的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视觉传达设计开题报告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