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村学校创建陶艺教学特色的实践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2 07:17: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农村学校创建陶艺教学特色的实践与研究

我校把陶艺教学作为美术课程改革的重要切入口,开展了题为“农村小学陶艺校本课程开展与应用的研究”的课题研究。该实验将“陶艺”与农村地区存在的各类“泥塑”联结起来,不仅解决了材料问题、资金问题,还为将民间艺术引进课堂解决了技术因素的影响。同时,为广大农村地区学校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开启思路,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陶艺教学作出示范、引路。

一、师生因地制宜创建特色陶艺室

农村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广阔的校园、丰富的校外资源,因地制宜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陶艺室。

(一)在学校提供一间陶艺教学室的基础上,在校园内选择几十平方米的空地,平整土地后,简单搭建一个挡雨通风的棚室,合理规划后,分别用于储藏陶土、工具、材料,和用于存放作品干坯。如果是采用气窑或电窑烧制的,则直接将窑置于棚内,即可代替烧制间了。如果是利用乐烧的形式烧制作品的学校,则另外在棚下通风处直接建窑。烧制完成后,将作品展示在教师办公室、荣誉室或者课室的图书角等。如果条件稍好的学校,亦可以专门制作陶艺展示栏(或柜),用于长期集中展示师生的陶艺作品。

(二)借助于乡村资源,将陶艺室设在校园周边的农村闲置屋舍内。如:为了解决开展陶瓷艺教学的场地问题,我校借用了与学校一墙之隔的一座闲置的古楼房作为陶艺室。首先,我们根据该古楼的建筑特点,一方面保留它近百年来形成的古色古香的外貌,使之与陶艺的千年文化相映交融,营造出浓郁的陶文化氛围;其次,针对该古楼建筑面积较小,楼内空间间隔相对分散的情况,在门前空地上搭建了一个遮雨棚,构建成一个没有围墙的开放式的陶艺课室。在“课室”四周种植一些花草树木,形成一面独特的“文化墙”,营造出舒适、轻松的教学空间;进而将楼内房间从左到右根据陶艺制作的先后过程,分别设置储泥室、拉坯室、教师创作室、坯体存放室、烧制间、作品展示室等6间场室,配套组建成“陶园”,为开展陶艺教学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二、师生就地取材加工“特色”陶土

从多年的陶艺教学的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有些粘土经过加工,就可以适用于制陶。以下,是选泥和制泥的几点方法和步骤:

(一)选泥

农村学校在选择粘土时,一般是就地取材,选择那些杂质少,粘性大的易熔黏土。如山坡上的黄泥、枯水池塘里的塘泥、破旧老房子的墙砖泥、工地里挖出的“白石泥”等等,都是很好的泥塑粘土,开展陶艺教学的学校可以用人工或机器大量地取回,防雨存放。之后,经过一些处理与加工,就可以用于制作陶艺作品了。

(二)制泥

刚取回的粘土,杂质较多,颗粒不均匀,是不适宜直接用于制作作品的,必须进行必要的加工:首先,将取回的泥土放置阳光下暴晒,使其完全干透;其次,将粘土敲碎后,研成粉末,再用针孔大小孔眼的筛子进行筛选。筛选时,可以直接对干土进行筛选,也可以将粘土溶于水后,再进行过滤筛选,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将粘土中的杂质和大颗粒去掉。

(三)炼泥

经过处理的粘土颗粒均匀,基本无杂质,已经具备了陶土的基本特质。然而,为了提高粘土的可塑性和凝胶性,还需要经过一些“柔性”的加工:首先,将粘土溶于水后,用泥箱和桶(均为塑料材质的为好)免盖盛放,置于阴凉通风处存放,直至水分蒸发后粘土成胶状。

二、将胶状的粘土取出,施以人工揉泥或者机器搅拌,将粘土胶性和韧性“炼”出来。在炼泥的过程中,为了预防制作时作品开裂,可以有意识地掺入植物叶茎纤维,增强粘土的可塑性。(在粘土中掺入植物叶茎纤维,可以使陶坯在烧成陶器的过程中,通过叶茎被炭化,使陶器耐热急变的性能明显得到改善)。

三、将“炼”过的粘土放回泥箱加盖保湿存放,通过“发酵”过程将粘土的“胶性”进一步激发。一般来说存放的基本时间为一周,存放的时间越长,粘土的可塑性就越强。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处理和加工,粘土已经制成了陶泥,可以直接用于陶艺创作了。当然,如果为了满足更高的创作要求,通过一些后期的配泥把来源不同,成型和煅烧性能不同的土搭配成符合需要的、具有一定烧成温度范围的、能和釉及煅烧温度相呼应的熟土,也是必要的。如:为了加强泥质在高温煅烧情况下的支承力,使坯体不致下塌,可以在粘土中适当渗些砂子以增强泥坯的支撑力;有时为了追求陶土烧成后的色泽,就需要加入一些着色原料成为“色胎”。 农村学校师生只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并掌握粘土的加工方法,是可以摆脱陶艺教学中“陶泥”问题的困扰的,充分地进行研究,农村学校在陶泥方面甚至有更丰富的选择,创造性地开发,就可以成为“特色”陶泥,创作出别具一格的陶艺作品。

三、师生在自然环境中寻找“特色”釉

粘土制作成的作品,经过烧制,就成为“陶”作品。不同的粘土在烧制后,会产生不同的色泽变化,如用工地深层泥制成的作品素烧至1100°C,会形成赤红色,烧制1300°C,则会形成深褐色。

为了丰富作品的色泽,追求斑斓的外部图案,给作品施釉是直接的解决方法。(当然,将作品烧制900°C后,保留坯体的吸水性,用普通的水粉、丙烯颜料描绘图案也是可以的。)许多初次接触陶艺的老师,往往被“釉”所难倒,认为制釉是化学领域高深知识,是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其实不然,以下,是因地制宜地开发“特色釉料”的几种方法:

(一)草木皆“釉”

用稻草等编结成图案,挂在作品的素坯上,小心放入窑中烧制,由于稻草灰中含有矿物质,在烧制过程中对素坯产生影响,形成一些美丽的花纹,也可算是灰釉的一种作用。

其次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找寻燃烧过的灰烬,如草灰、木灰、稻草灰、杂木灰等等,均可利用。经过淘洗、筛网过滤,晒干后即可使用。最古老的灰釉仅是黏土和木灰,低温釉则是加入了铅,高温袖中普遍含有灰、长石、黏土。灰釉的烧成大多在120O℃左右或之上。

(二)泥浆釉

有些黏土,在烧到1250℃左右都会熔化成流体状态,这便符合了成釉的条件。所以,师生可以尝试采取周围环境的黏土,调成泥浆,过滤杂质后,用素烧好的试片沾些泥浆,试着烧烧看。若是烧成的情形,可以成为光亮平滑的状态,那么这种黏土便能当釉来使用了。例如白云土在烧至1280℃时,即会变成一种细致温润的白色釉。又如农家门前水沟里的“沟渠泥浆”,经过烧成,也会发生意向不到的神奇效果,根据泥中成分的不同,或红或褚,变化莫测。如果烧成时,仍是粗糙无光或是并不太熔解时,即需要加一些助熔剂如长石、木灰均可。

(三)盐釉

盐的成份中合有纳,在高温约1200℃左右将盐投入窑中,盐会分解成纳盐,附着在坯体上形成有光泽的釉。(盐在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氯气,对人体也有害处,所以盐釉烧制时一定要保持烧制间内通风。)盐釉作品的烧制有着色不均匀、起泡的情况,因此,将盐水调成不同的浓度,浸淋在体坯上,也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所用的盐分不可过浓,否则盐分会侵蚀体坯,以致烧成后,会造成不可挽救的泡状表面。

(四)玻璃成釉

普通玻璃也是一种很好的釉。收集碎玻璃、酒瓶、酱油瓶,敲成碎片,放入作品的内部或凹处,烧成后会形成厚积的釉。绿玻璃烧成绿釉,蓝玻璃烧成蓝釉……除此而外,由于玻璃碎片所形成的厚釉层,在冷却收缩时与坯体的收缩程度不一致,会使釉面产生裂纹,形成有趣的“裂纹釉”的特殊效果。

(五) 蚌壳或石灰成釉

在细泥浆中有意识地加入蚌壳粉或石灰,涂在体坯表面,在高温烧烤后,也会产生奇特的效果,陶器表面被一层光滑透亮的薄膜所包裹,出现了透明釉的效果。在这基础上若加入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氧化钴等,焙烧后,会出现绿、蓝等色彩,常见的唐三彩就是这一原理。

四、师生因地制宜开发地方“特色”教材

(一)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

地方特色文化活动,是地方文化的“名片”。结合地方文化活动开展的美术教学,学生的知识经验储备充足,参与兴趣高。这类教材的开发与应用,一方面是对地方文化的继承,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情感教育的很好途径。因此,对这些主题展开创作,往往会促使学生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如,我校地处的东莞市的山区片区,当地有舞麒麟、舞狮、舞龙、客家文化节、客家对山歌等传统文化项目,和新莞人运动会、打工歌曲大赛、宝贝模特大赛等等新兴文化项目。这些文化项目是我校进行系列陶艺教学的丰富文化资源,我校借此开发了陶艺校本教材《功夫小子》、《XX村舞龙》、《客家山歌大擂台》等,极大地丰富了我校的美术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家乡情结”,提升了我校陶艺特色教学的内涵。

(二)挖掘地方特色景观资源

除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之外,地方特色景观如园林、建筑、雕塑、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等本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也是农村学校开展系列陶艺教学很好的“特色”教材资源。因此,我校师生根据本地区有名景观资源,开发了《客家雕楼》、《广东省“村改居”示范小区――XX农民公寓》等多篇陶艺特色教材,并在不同年级段美术课堂中实施,丰富陶艺教学内容,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也使教师的陶艺教学更生动形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潘孟良

创建特色课程实践研究

陶艺特色教学介绍

学校特色创建研究开题报告

幼儿园布艺特色教学实践研究

特色教研组总结(陶艺)

规范化学校创建教学特色创建工作总结

农村初中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农村学校责任教育体系创建与研究》工作报告

特色校园文化创建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小学陶艺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学校创建陶艺教学特色的实践与研究
《农村学校创建陶艺教学特色的实践与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