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小学陶艺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0-03-03 06:20: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小学陶艺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郑州师范学院

张雯清

摘要:陶艺教育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集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创造性思维于一体,广泛为孩子们所接受和喜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陶艺教学在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方面尤显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陶艺教学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的好场所,是进行审美教育、创新教育和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实习期间,我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陶艺教学进行了多种不同的尝试与探索,本论文着重探索把陶艺渗透到日常教学,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在陶艺教学中要面向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玩陶兴趣,重视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习过程成为发展个性、开发潜能的过程。 关键词:素质教育;因材施教;个性;合作;创新;成功;兴趣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pottery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Abstract

As a comprehensive arts,pottery education rolls manipulative ability, aesthetic taste and creative thinking into one and widely accepted and loved by the children.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pottery teaching shows unique status and function in improving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in schools .Pottery teaching is an excellent proving grou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erceptivene and imagination.And it\'s effective ways and means to carry out aesthetic education, innovative education and the practical ability.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I try to explor the pottery teaching in variety methords during practice.This paper focus on exploring that how to infiltrate the pottery teaching into daily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affect the influence of the arts.Pottery teaching must fa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ality and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to aign the cla to interest students in playing pottery.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xperience of students and respect for the interest of students and hobbies in order to make the learning into a proce of personal and potent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 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 , personality , cooperation , innovation , succe , interest

在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指出:“ 美术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有条件的地方可增加电脑美术、陶艺等教学内容。”陶艺教育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集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创造性思维于一体,同时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广泛为孩子们所接受和喜爱。让孩子们在娱乐中

1 启发、创造和发散性思维,锻炼了手指的灵活性,在回归泥土质朴的气息中,无形的培养出孩子的艺术美感。同时它使学生找到了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实现自我的天地。

我在实习期间,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陶艺教学进行了多种不同的尝试,得出以下几种比较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下面就谈谈我对陶艺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一、了解河南特色的陶文化,培养学生玩陶兴趣,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早在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祖先就已经制造和使用了陶器,瓷器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河南就是商、周的故都。从三千多年前商、周的原始青瓷起,经秦、汉、南北朝到唐代得到飞速发展。河南省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禹州钧台钧窑遗址、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瓷窑遗址,是中国古瓷系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汝官窑烧制始于宋初,终于元末。在北宋晚期的数十年间,因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而闻名海内外,因烧制时间较短,工艺失传,传世品极少。如今,汝官瓷的传世品仅有七十多件,收藏在世界各地著名的博物馆里。河南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的发现,获得了大量精美的汝官窑瓷器标本,尤其是发现了相当数量的传世品所罕见的新器形,弥补了长期以来研究汝官窑瓷器不见窑址和实物标本缺乏的遗憾,也为解决汝官窑的烧造年代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实物资料,并充分证明了这里是闻名于世的汝官窑遗址所在地。

禹州钧台钧窑遗址初步解决了钧窑的始烧时间和发展阶段问题。北宋工匠在唐代花瓷工艺的基础上,创烧成功窑变铜红釉——钧瓷,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独特窑变效果将瓷器由青白二色带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北宋徽宗时成为御用珍品,在禹州市设置官窑,烧制宫廷用瓷,每年钦定生产三十六件,禁止民间收藏,因官窑地处禹州城内“古钧台”附近,故窑名“钧窑”,瓷器名为“钧瓷”。

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发现的,是当时中国最早发现的唐三彩窑址。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虽早已发现,但先前始终没有发掘,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发现唐代“青花”,可以证实巩义黄冶窑便是唐代青花瓷产地。另外对“青花”是在唐朝还是宋朝出现的,学术界一直有争论,窑址发掘了唐代青花瓷片,从而解决了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大悬案。

把这些关于河南陶艺的知识通过陶艺课讲给学生,他们的兴趣不但提高了,同时对自己的家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我们河南陶艺的历史悠久,培养了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

二、把陶艺渗透到日常教学,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鉴赏力

2 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将具有积极的影响。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人民每天瞻仰这样完美无缺的艺术品,不知不觉中精神蒙其涵养,感情受其陶冶,自然养成健全的人格”。当一群天真烂漫的学生面对着一件件栩栩如生,形神兼备的精妙无比的陶艺作品时,他们必然受到巨大的感染而陶醉在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中。

陶艺课上,学生们与泥巴打交道,捏动物,拉坯花瓶,盘筑器皿,做各种各样的东西,兴致盎然。陶艺课上,学生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眼睛看,脑子转,心里想,手上做,观察能力逐渐敏锐,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创造能力得到发挥,鉴赏能力得到提高。陶艺课上,学生的团结合作和人格、道德的修养也得以提高。如此效用,是其他一些课程难以比拟的。因此,陶艺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很大的作用,真正实现了“我学习,我快乐”。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

2.1.1在陶艺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必须因材施教。这里说的“因材施教”,即要根据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和自身的特点、优势来培养他,为发展不同的个性而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那么个性是什么?《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指出:“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性,我们的社会之所以如此丰富,正是由于存在着丰富的个性差异。保护这种差异其实就是保护社会的丰富性。丰富而自由的个性也是一个社会之所以具有丰富创造力的根本原因,没有个性的存在,没有个性表现的自由,就不会有创造力。”我根据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开展个性化教学。

第一阶段:学生刚接触陶泥,对它充满好奇,因此主要是调动学生进入陶艺世界的探索中,所以他们的造型活动是熟悉泥性,体验陶艺活动的乐趣为主。教学活动的设置主要为体验各种工具、材料、陶泥的效果,体验各种玩泥游戏;体验各种粗细、长短、大小不同的泥球、泥条、泥块、泥板,进行平面或立体的、点线面结合的表现游戏;初步了解和尝试揉、搓、压、捏、切、挖、堆等方法进行个性化造型游戏。具体教学内容有:《压印游戏》、《泥球游戏》、《长长的蛇》、《泥板平平》。

第二阶段:学生在游戏的基础上培养了学习兴趣,此时,要求学生把初期感觉训练获得的知识通过梳理细化为制作手段和方法。教学活动的设置也提升为感受陶艺为主,主要有学习陶艺成型技法和装饰方法,尝试运用揉、搓、压、捏、切、挖、堆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动物、人物形象的造型活动。具体教学内容有:《各种各样的笔筒》、《瓶瓶罐罐》、《动物挂件》、《我熟悉的人》、《瓜果飘香》、《陶碗》。

3 第三阶段:在学生掌握了各种造型的语言和技巧以后,教学中介入了大量的图片与实物欣赏,以拓展更多的造型可能。所以教学活动的设置为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合理利用在陶艺作品中;围绕一个主题或选取一个故事情节合作一组立体或者半立体的陶艺作品。具体教学内容有:《茶壶、茶杯》、《造型各异的时钟》、《有趣的面具》、《我的小房子》、《卡通小动物》、《各式瓶罐》。

2.1.2鼓励个性发展,体现“以人为本”。在艺术创造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以人为本”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就是尊重学生,学生可以根据个性需求和已有条件自由选择较适合自己习惯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主要是帮助学生调整和完善学习方法。

2.1.3根据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开放。因材施教最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儿童个性差异的认识上。所以这个教学过程的开放包括教学目标的开放、教学形式的开放、教学时空的开放、教学问题的开放、教学评价的开放等。因为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性格、修养等方面都不同,而不同的人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教师应能认识儿童的这种个性差异,发展个性,而不是以个人的好恶去硬性地加以改造或强迫其服从,不用统一标准要求学生,不用一致性的思维、一致性的表现方法去要求。这样学生才能放下包袱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做自己与众不同的作品,发展其个性。

2.2小组合作,发挥主体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它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在陶艺教学中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不但能保护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创新的“闪光点”。对于小组合作,我的做法是:

1、刚开始进行小组合作时,教给学生交流的方法,就是要把别人的发言与自己的问题联系起来思考,同时在别人的启发下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观点。

2、在小组间选出一位组织、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做组长。

3、学生小组间根据各自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例如擅长搓泥条的就负责搓泥条,擅长盘筑的就负责盘筑,擅长捏塑的就负责捏塑„„。

4、在学生小组合作时,教师应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学习当中,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共同研究并解决问题,倾听并尊重学生的意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制作具有个性的作品。

4 2.3培养创新,展示个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在教育问题谈话中关于人才素质,教育方向的精辟论述;而且在《新课程标准》中也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学中,如果只强调某种技法的示范或对某种创作对象的单一摹仿,这样往往会限制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想象力的发挥,并会限制学生动手创造能力的发展,有违儿童本身的创造天性,抹杀学生独特的感受力和个性化的表现力。

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我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空间和环境。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注意给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只授予简单的技法示范,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同时能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另一方面我注意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创作氛围,引发创作思维。

2、精心选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与学生经常有联系的,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辅导《创意时钟》时,除了可以在时钟的造型变化上引导学生思考以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各类事物,把时钟的指针和刻度做成一个个不同主题(水果、蔬菜、动物、糖果等)。

3、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发展。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存在的不足,给予耐心的疏导和帮助。例如有个别学生虽然成型技法掌握得不到位,但是我发现他捏制出来的作品却很有创意,很特别。因此我表扬了他的创意,并鼓励他把捏制作品通过组合的方式添加到其他技法的作品上去,这样的作品就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后来他慢慢就能在作品中互通各种技法,大胆尝试新的造型方法和装饰方法了。

4、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多看古代、现代优秀陶艺作品,提高美的鉴赏能力、辨别能力,激发创作的灵感。

5、我还采用单独创作、个别组合与多人集体创作等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调动他们更高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4体验成功,保持兴趣

5 谁不渴望获得成功,谁不希望自己被欣赏、被肯定、被赞美?成功是孩子进步的阶梯,同时成功也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心理氛围,使学生把兴趣变成乐趣。

教师既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还要为他们每个人制定一个预期可以达到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赞扬的方法,不吝啬表扬的语言,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感,从取得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充满信心地投入学习。心理学实验证明,人在有兴趣的时候会把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心理活动都调动起来,呈现出积极活跃的状态,并且由于兴趣具有指向性、情感性和动作性,能够引起高度的注意,激起饱满的热情,产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这种实验证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而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在激发起兴趣以后还要注意巩固兴趣,使兴趣变为乐趣,达到更高一级的境界。

随着陶艺教育的不断推广和普及,陶艺教育的价值日趋显著,教学证明,陶艺教育是素质教育非常有效的载体之一。以上的教学探索还不尽全面,还须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表达我的教学感悟:给学生一团陶泥,他就可以捏出自己的整个世界!

谢 辞: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给了我许多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感谢我的导师王莉萍副教授及师专美术系的各位老师,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学习、工作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实习单位樊彩萍、张娴、吴鹏等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点。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提供资料对于我一个没有一线教学经验的实习生来说,是一件很艰辛的事情,但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学会指导学生玩陶、爱陶、制作出富有个性的陶艺作品,并完成毕业论文我感到由衷的高兴,谢谢各位的帮助,今后也会更加努力的工作和学习。

参考文献: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 杨景芝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新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尹少淳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小学陶艺课程教与学的实践和探索

分层教学探索与实践

实践与探索教学设计说明

实践与探索

小学陶艺教学初探

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陶艺实践课程的教学思考

浅谈小学陶艺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小学陶艺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小学陶艺教学 陶艺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