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留置针的护理+

发布时间:2020-03-03 10:03: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静脉置留针的护理

脉留置针于20世纪30年代已在欧美国家普遍使用,前亚洲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逐步推广和应用,目前临床上也开始广泛应用。它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减轻苦,为危重患者的抢救开辟了静脉“绿色通道”,减轻护工作量等优点。 1 留置针的穿刺方法 1静脉的选择

血管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穿刺的成功率,与渗液、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有着较大的关系。应选择粗大弹性好的血管,不宜选靠近神经、韧带、关节部位,以上肢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为佳。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由于人体下肢静脉瓣膜最多,血流缓慢,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婴幼儿患者宜选后静脉、颞浅静脉及其额角分支等较粗直的血管。额正脉穿刺成功率虽高达85.37%,但大量输液时间过长易发出,最好不采用此静脉留置。

穿刺操作方法

不同类型留置针的操作方法也不一样。直型针头留置针成功后,按压套管近心端血管连接输液装置。而Y型头管针先连接好输液装置再穿刺,操作更为简单易行,便于单独操作,穿刺成功率高。两者均在严格消毒后,转动针60度角(避免留置针前端与钢针连接处粘连导致退针难),右手拇指与食指夹住留置针两翼,与皮肤呈15~30对准血管进针,进针速度宜慢。进针后要注意观看回血见有血液回流时降低穿刺角度,将留置针继续沿血管前行2mm,松开两翼,然后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成功率5%),或缓缓抽出针芯2~3mm后,再持一侧针翼,缓慢将送入血管保留5mm套管在外,(过度活动导致导管扭曲时便于快速取出),然后将针芯全部抽出

留置针封管问题封管是留置针输液的重要环节,与堵管、出血、血栓、静脉并发症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封管维持时间和留置时间。扩大留置针的使用范围,延长留置及封管维持时间,减轻 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同行对封管液种类、剂量、封法与封管维持时间、留置时间、并发症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封管液种类的选择

目前公认的封管液有生理盐水和肝素稀释液两种,对其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验证。封管液在使用效果上无明显差同时盐水作为血液病患者留置针的封管液,在很大程度免了患者的出血倾向,扩大了血液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肝素封管液(50μ/ml)2ml封管对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无明显影响,静脉留置肝素封管液对于凝血机制正常患者是安全可靠的。但使用肝素冲发生疼痛占27%,而用盐水者仅7%主诉局部疼痛。

2 封管方法

封管方法得当,可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采用相同的封管液,但封管方法不同,效果有明显差异。我们发现,推注完后退针堵管率为20%,边推边旋转退针堵管率为3%,较前下降17%;平均留置天数为5d。同时发现封管速度与堵管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与局部静脉炎和外渗肿胀率有一定的关系,快速封管天数为1·5d,慢速封管为5d。同时我们又发现用生理盐水5ml,从肝素帽处的输液针内先缓慢推入3ml后,再边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封管,其有效率为93.10%,明显高于生理盐水5ml从肝素帽处的输液针内缓慢全部推完后拔出输液针封管(有效率为64·93%)。在进一步研究发现封管针的针头斜面进入套管针内,均匀推注3ml肝素溶液留置的天数明显高于将封管针头2/3进入套管针推注2ml后,再将剩余1ml边推边退正压封管留置的天数。前者留置4d堵管率为7%,前3d无堵管发生。后者封管后第2天即发生堵管,堵管率为3%,4d堵管率为40%。 3 并发症的防治

留置针常见的并发症有静脉炎、液体渗出、套管堵塞等。静脉炎是最常见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6%。导致原因大致有疾病、年龄、所用药物、注射部位、无菌操作技术、留置时间等。留置针并发症的防治是广大临床医护人员高度重视的课题,力求杜绝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3.1 下肢静脉炎发生率高于上肢

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慢,药物滞留时间长,对下肢血管刺激大。如术后采取半卧位更易导致下肢化学性静脉炎。所以我们提出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留置针,如特殊情况或病情需要在下肢静脉穿刺,输液时可抬高下肢20~30度,输液肢体给予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缩短药物在下肢静脉的滞留时间,减轻药物对下肢静脉的刺激。 3.2 免疫力低下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增高

疾病导致免疫力显著降低,对静脉壁因机械、化学刺激导致创伤的修复能力,及细菌所致局部炎症的抗炎能力也随之降低,此时使用留置针易发生静脉炎。消耗性食管癌因饮食限制、营养差,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肺癌 3.3 输液的药物性质

高渗液如20%甘露醇、能量合剂、高营养液、脂肪乳剂、氨基酸、缩血管药等对血管刺激大,也是导致静脉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输此类药物时应减慢输液速度。如需药物持续维持血压的患者,应每隔2~4h将升压药液体与不含升压药液体交换一次。 3.4 留置时间

随着留置时间延长,静脉炎发生率也随之增高。而我们认为留置天数的长短与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并提出在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相对无菌和周围皮肤清洁的情况下,只要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7d是完全可行的。因此仍提出5d作为常规留置时间,并配合完善的穿刺护理常规。 3.5 无菌操作技术

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因素与患者性别、年龄、疾病、输液药物、留置时间、穿刺部位无关,只与留置针技术和护理管理有关。静脉留置针相对普通静脉穿刺针具有管径粗,对局部皮肤破坏大,保留时间长,无菌操作不严格是造成静脉炎的一个直接原因。所以要求比普通静脉穿刺更为严格的无菌操作。消毒范围宜8cm以上,2%碘酒消毒待干后方能用75%酒精脱碘2次,穿刺成功后再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待干后,用无菌透明保护膜紧贴皮肤固定好。多数学者主张每天用2%碘酒和75%酒精消毒穿刺针眼及周围皮肤并更换敷料。研究表明,每日换药组与隔日换药组在静脉炎的发生上无明显差异。由于无菌透明保护膜具有密闭性好,粘贴皮肤紧密不易脱落的特点,认为不宜频繁更换。频繁揭开保护膜易导致留置针脱出;且揭开紧贴皮肤的保护膜的操作过程,套管在血管内移动易致血管损伤,增加患者痛苦;如穿刺处出现渗液、渗血、出汗较多、保护膜与皮肤间有气泡时应及时更换。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过程中消毒要求更为严格,留置时间以5~7d为宜。临床实践中可根据患者的疾病、血管穿刺的难易程度予以适当延长或缩短留置时间,配合监测,以不发生静脉炎、渗液、堵管为基准。大量资料已证实生理盐水可替代肝素稀释液封管,生理盐水封管剂量报道差异较大(3~20ml),与封管维持时间、留置时间关系报道不一致,甚至不呈正相关。

留置针护理

留置针的护理

留置针的护理

留置针的护理

静脉留置针护理心得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安全留置针的护理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留置针的护理+
《留置针的护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