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心理学讲稿之第八章 情绪和情感

发布时间:2020-03-01 17:35: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第八章 情绪和情感

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学习情绪和情感的概念、相互关系以及情绪情感与认识的关系,情绪情感的表达,掌握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了解情绪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掌握调节情绪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情绪情感的概念以及与认识的关系,情绪情感的分类,情绪与心理健康

教学难点:情绪情感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练习课时:3 具体内容:

情绪和情感是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并对认知过程产生重大影响,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正因为情绪、情感的普遍存在,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代就为学者们所关注,在人类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众多的学者逐步澄清了情绪情感的有关问题。这里,本章将讲述以下问题:

一、情绪情感的概述

二、情绪情感的种类

三、情绪健康与情绪调节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之为情绪情感。

情绪与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也是对现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当外界事物和人的需要相一致时,人们就会接纳该事物,并会对其产生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当客体和我们的需要不相一致时,就会对其产生否定的或消极的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反映的是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但不能把这种关系简单化,由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人的需要不同。因此,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可能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内心体验。同时,人们的信念、认知水平、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相同的事物也会引起不同的内心体验。情绪和个性的关系密切,人人都由有喜怒哀惧之情,这说明人类的情绪情感具有共性,但共性之中又有差异由于人与人之间在民族传统、阶级利益、生活遭遇、价值观、个性特征以及特定的心理状态等方面的不同,人们的情绪情感也往往是不同的。人的情绪 1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情感不仅受个性倾向性的制约,而且稳定的情绪和情感特点也表现为个性差异。

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情绪情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二者却存在着一些差异。 (一)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

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

(二)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它是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三)从反映特点看差异

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

情绪和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总是彼此依存,相互交融在一起。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因此离开情绪的情感是不存在的。而情绪的变化的强度也往往反映了情感的深度,而且在情绪变化的过程中,常常饱含着情感。

三、情绪情感与认识的关系

(一)情绪情感与认识的区别

1.反映的内容不同。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是反映事物或事物的属性及其联系和关系,情绪不是反映活动,情绪是人对反映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态度,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并且总是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映。认知是对事物逼真的反映,情绪则不同,它他是主观体验,其主观感受是喜、怒、哀、惧。

2.机体的变化不同。一般说来,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机体内部的变化,也没有明显的机体外部表现,而且还有着明显的机体外部表现。

3.随意性不同。认识过程的随意性较强,人能够较为容易地发动或停止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情绪情感过程的随意性较差,对于它们的出现和消失以及出现时的强弱程度,人较难以控制。只有通过认识过程的参与,情绪情感才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二)情绪情感与认识的联系 1.认识对情绪情感的影响

没有认识就没有情绪情感,认识不同,情绪情感就不同,认知在情绪情感中起着重要决定的作用。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2.情绪情感对认识的影响

与认识活动无关的情绪情感对认识活动有明显的干扰作用,不同性质的情绪情感状态对认识过程也会有明显的影响。

四、情绪情感的表达

情绪的构成包括三种层面。众多的情绪研究者们大都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和定义情绪: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在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当情绪产生时,这三种层面共同活动,构成一个完整的情绪体验过程。

情绪的外部表现通过表情来实现的,表情可以分为三类,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语调表情。面部表情既有泛文化性(生物性),也有社会性。

第二节

情绪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分类

(一)按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分类

现代心理学则认为情绪有四种基本形式,它们是人类具有的四种基本的情绪: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在以上四种基本情绪之上,可以派生出众多的复杂情绪,人类其它许多情绪多是在这些基本情绪的基上,通过它们不同的组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按情绪状态分类

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等指标,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1.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无特定对象,无指向性它往往不是针对某一具体事物所产生的特定情绪体验。人在某种心境下从事的活动都会染上一定的情绪色彩,因此,心境就象生活的一种基调。平稳的心境可持续几个小时、几周或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

引起心境的原因有许多方面:其一,强烈的情绪或情感可以引起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心境状态,此种心境的形成也可以说是强烈情绪或情感的后效作用。其二带有明显情绪色彩的表象的再现也影响着人的心境状态的形成。其三,人的生理节律,身体健康状况,以及一些自然环境因素也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心境状态的形成。在影响人的心境的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它不仅可以战胜由重大挫折带来的消极情绪,也可以使人战胜生理因素和自然环境对人的情绪所造成的影响。

心境对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心境不仅使人的活动 3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效率较高,而且使人生活得更快乐,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境,学会做自己心境的主人,使自己经常处于良好的心境状态之中。

2.激情

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它具有情境性和爆发性,使是在某种具体情境中猛烈发作而产生的,引起激情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活中与个体需要有直接联系的重要事件。

在这样的激情状态下,人的外部行为表现比较明显,生理的唤醒程度较高,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激情发生时,人往往很少考虑到事情的结果,以及行为时的适当合理的方法,表现为“感情用事”。激情有积极和消极两种。

人处在激情状态下,常会扰乱肌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从而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要学会控制激情,特别是控制消极的激情。控制激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加强思想修养和意志力的锻炼,养成处理问题时冷静、理智的习惯。其二,在激情发生时,用合理的释放、升华、转移注意等方法控制和缓和激情的爆发。

3.应激

应激是指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紧张性,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恐惧性。在情绪发生时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方面,应激和激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它们都具有爆发性,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应激与激情的区别在于,一方面激情的爆发有一个酝酿的过程,而应激则是在突然情况下瞬间暴发出来的;另一方面,激情中既有肯定的激情,又有否定的激情,而应激多是否定性的情绪体验。

产生应激状态的原因有:一是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面临事件提出的新要求不一致,没有现成的办法可以参考,需要进入应激状态。二是已有经验不足以应付当前的境遇而使人产生无能为力的失助感和紧张感。

应激状态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其积极作用表现在,在应激中,人的精力特别旺盛,思想特别迅速、灵活、精确,动作特别机敏、准确,从而使人能够更为有效地应付紧急情况,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应激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极度紧张和机体被高度激活,一些人出现明显的“意识狭窄”现象。表现为思维混乱,失去理智,动作的准确性大为降低。第二,无论何种应激状态,都能破坏机体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病菌侵袭。由应激引起的强大的机体能量如果不能够发泄出去,就会对机体造成一种内部伤害。所以在强烈的或经常的应激状态之中,人很容易患上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控制应激状态的消极作用,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做到临危不惧,忙而不乱。一个人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认识、经受的锻炼以及个性特点情况等都会对应激状态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情感的种类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主体的社会性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是高级的主观体验。与人类认识相结合的社会需要从内容上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即人对真、善、美的需要,与此相应,情感从社会内容上来分,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三类。

(一)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认知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包括好奇心、求知欲、认识兴趣和对真理的热爱等。理智感是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反过来它又对认识过程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其中,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理智感的低级形式,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个人获得知识、积累经验的基本动力。认识兴趣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理智感,它使人的认识活动更为稳定和深入,因而是促进认识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对真理的热爱是理智感的最高形式,它是人努力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的强大动力。

总之理智感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于,它能够使人专心致志于认识活动之中,不为外在的名利得失所干扰,从而全身心地、忘我地投入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这无疑是已能够发现规律和进行创造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理智感。

(二)道德感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当自己或他人的思想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时,就会产生肯定的道德感;反之,当自己或他人的言行不符合道德规范时,就会产生否定的道德感。

道德感是一个人进行道德行为的重要的内在力量。道德感有低级和高级两种水平。

(三)美感

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具有明显的两个特征:一是具有愉悦的体验。这种体验比快感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高超得多。二是具有倾向性的体验。美感会使人对引起美感的事物趋向于继续欣赏和体验,甚至会使人着迷、沉醉于美好的事物之中。

引起美感的事物有三类:一是自然界中美的事物,如一望无际的蓝色海洋,巍峨俊俏的高山,匀称健美的体形等。二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如优秀的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作品。三是高尚的社会行为,如具有忠诚、宽厚、光明磊落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等高尚品质的行为。在由高尚行为引起的美感中,融入了道德感的成分。引起美感的事物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体,并且是内容美起决定作用。

美感不仅使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更加热爱生活,而且还能使人精力旺盛,朝气蓬勃,充满生机,更积极地投身于工作和学习。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培养自己的美感,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第三节 情绪健康和情绪调节

一、情绪健康与心理健康

情绪在人的心理生活中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它与人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情绪的异常变化往往使心理疾病的先兆,有人认为,情绪在心理疾病中处于核心地位。而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快节奏、高风险和高压力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成功和机遇,更多的是无法回避的心理重负和挑战。其实,从1948年开始,人们即已认识到:“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症状,而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1989年又添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

大多数心理学家倾向于以下特性作为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一是对现实的充分感知;二是健全的自我意识;三是自我控制能力;四是稳定而愉快的情绪;五是自尊和认可;六是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学生情绪的识别:健康心理和良好情绪的标志:第一,能正确地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二,反应的强度与引起情绪的刺激强度相适应;第三,情绪反应的时间应随着客观情境的转移而有所变化;第四,情绪反应的特点应与年龄阶段相适应。

二、不良情绪的调节

不良情绪有两大类:一类是那些过分强烈的情绪,另一类不良情绪是持续性的消极情绪。

(一)解决问题法

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造成不良情绪的直接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其次,对症下药,着手解决具体问题。解决问题时需要以勇敢的精神来面对眼前的困境,用理智的态度去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解决问题时不怕失败,一次不成功,就再重来,直到解决问题为止。

(二)转移注意法

在引起不良情绪的问题中,有些是一时难以解决的,或者根本无法解决,应该运用转移注意法来调节不良情绪。在转移注意中,要运用意志努力,使自己尽 6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量远离不良情绪的情境,将注意转向能引起良好情绪的事物上,在转移注意时,新事物与原刺激情境的差别愈大,不良情绪愈容易得到调节。

(三)合理渲泄法

不良情绪会造成机体的高度紧张,合理的渲泄则能释放出机体内所积聚的能量,使机体如释重负,重新获得平衡,从而起到调节不良情绪的作用。合理的渲泄有多种途径:其一,针对引起不良情绪的刺激进行渲泄;其二,通过倾诉进行渲泄;其三,通过活动进行渲泄。

(四)语言调节法

语言既可以引起某种情绪反应,也能抑制某种情绪反应,所以在遇到不良情绪时,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语言提示对调节不良情绪有一定作用。

三、情绪智力与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略) 本章思考题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的关系,情绪情感与认识的关系,完整情绪的构成。

二、情绪情感的种类,心境、激情、应激、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的含义

三、不良情绪的调节。

推荐阅读书目

1.斯托曼(张燕云译).情绪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2.石秀印.情绪在儿童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学生品德形成新探[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艾森克(阎巩固译).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Strongman(王力主译).情绪心理学-从日常生活到理论(第五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6.戈尔曼(耿文秀等译).EQ:情感智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情绪情感

医学心理学情绪和情感教案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讲稿)

情感心理学

情感心理学

《法理学》讲稿第八章

信托第八章讲稿

心理学情绪论文

情感情绪调试

心理学讲稿之第十一章 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讲稿之第八章  情绪和情感
《心理学讲稿之第八章 情绪和情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