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多彩的民族节日

发布时间:2020-03-03 07:09: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二单元

生活中的习俗 第1课

多彩的民族节日

单元概述:

本单元由“多彩的民族节日”“家有喜事”和“异国习俗”三个活动主题构成,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节日的习俗,感受到人们在节日中享受到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多彩的民族节日”是本单元的第一个活动主题,由“辞旧岁 迎新春”、“中秋节话团圆”和“少数民族节日多”三个主题活动构成。“辞旧岁 迎新春”主要介绍了春节和元宵节的习俗。

“中秋节话团圆” 是本单元的第二个主题活动,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团圆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都会借助明月联想到家人的团圆,这个节日十分重要。

“少数民族节日多” 是本单元的第三个主题活动,为了使学生能够多少了解一些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各异的风俗习惯,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民族的聪明和智慧。 课程内容:

生活中的习俗

初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等时间、来历及象征意义等以及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体会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了解春节、元宵节以及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并尊重他们的习俗。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的情感。 教材分析:

“多彩的民族”这一主题板块,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的时间、来历、习俗和象征的意义,以及“那达慕”大会和“藏历新年”等。通过对这些传统节日的学习,学生能大致大致了解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和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完成前置性学习调查表,通过读书、上网等不同的方式搜集资料,了解我国传统习俗和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 教师准备:

1.设计发放前置性学习调查表

2.准备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教学课件。

学生分析 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汉族人,对少数民族节日的有关知识了解的少之甚少,不利于教学的展开,但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也能通过学校的微机课上网查找资料的便利条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搜集、交流资料等一系列活动,最终实现自主探究的有效性教学。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了解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来历,通过看视频、听故事、谈感受、唱歌曲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了解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来历,通过看视频、听故事、谈感受、唱歌曲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课的学习侧重于学生的调查活动和交流,教师要做好组织工作。 1.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 2.探究式学习和问题互动解决为主导 3.个人研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

4.调查—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贯穿始终 课程资源开发:

1.结合课程实际引导学生收集、调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和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材料,可以是照片、图片、文字资料等方式。

2.学生可以上网收集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 教学条件说明:

地处农村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学校条件的制约,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到学校微机室或图书室查资料的方法来进行资料的收集。

教学进度建议:

本二级主题大约需要三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通过学生前置性调查,课上交流讨论第一个活动“辞旧岁 迎新春 ”,制订其余两个活动的调查研究计划表;第二课时:通过学生前置性调查,课上交流讨论,第二个活动“中秋节话团圆 ”第三课时:通过学生前置性调查,课上交流讨论,第三个活动“少数民族节日多 ”。

活动过程:

第一个活动 辞旧岁 迎新春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出示元宵节的视频),知道这是在欢庆什么节日吗?(元宵节)能具体说说它的时间及主要民俗活动都有哪些吗?多热闹的元宵节啊,看烟花、吃汤圆、欣赏花灯、看焰火晚会(出示图片组合)已成为我们过元宵节必不可少的习俗,那在我们汉族除了热闹的元宵节还有哪些传统的节日?

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那更是精彩,怎么样?想去体验一下他们的节日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多彩的民族节日》(出示课题)去感受不同的民族节日风情。

【设计意图:以谈话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元宵节导入,让学生自由畅谈印象深刻的传统节日,让学生全面了解我们汉族热闹多彩的传统节日,激起他们对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迎新春

1、辞旧岁,迎新春。

教师课件出示:(新春各地庆祝活动)。

同学们一定从上面的资料中,看到、听到了些什么?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2、学生谈感想。

教师引导:同学们说的真好啊!从同学们的表情和回答中,我们看出了我国人民喜迎新春的高兴心情。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多彩的民族节日。(板题课题)。

课堂小结: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可以去搜集整理。

【设计意图:通过新春各地庆祝活动资料的展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收集资料做好铺垫。】

三、归纳梳理,知识建构:资料大搜集——多彩的民族节日

1、辞旧岁 迎新春 。

教师适时点拨:同学们课前都收集了许多关于“辞旧岁 迎新春”的资料,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还有个小提示:(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一会我们看哪个小组收集的资料最多,汇报时语言最完整。怎么样,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开始吧。 学生拿出资料准备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前置性调查活动,学生获取材料的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收集信息及整理信息的能力,为下一步学习活动做好物质或知识准备。】

2、小组内交流。

学生活动:在小组长的统一组织下,有序的汇报自己的资料,组长和其他成员注意倾听,并筛选出有价值的资料整理分类、作好记录,教师参与到每个小组,做好必要的指导工作。

3、全班汇报,教师适时评价。

教师:同学们,刚才交流的热火朝天,想必收获一定不少吧!能把你们的信息展示给同学们吗?在汇报之前老师还有几个小要求: (1)先汇报我们这个地方的节日活动,再汇报书籍、电脑上收集的资料。

(2)汇报时每个小组先给一次机会,可以先说自己收集的一个方面的资料,其它小组可作资料的补充。然后,进入抢答阶段,看哪个小组收集的资料最多。我们就把它评为优胜小组。

(3)交流时还要注意小组之间不能重复。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学生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都争先恐后,准备大显身手。 第一小组展示: ……

教师适时组织小组互评:你们认为这位同学汇报的怎么样?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第二小组展示: ……… 第二小组展示: ……… ……

教师适时评价(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学习方法,第二组的同学表现得最好,表现非常出色,这才是做大事者的胸怀)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吃水饺、守岁、贴春联、拜年

评价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每个小组,如:第( )小组回答的问题最多,第( )小组听得最认真,第( )小组最会整理资料等方面,对每个小组的成绩予以肯定。让每个小组都真实地感受到,合作的力量最伟大。

教师小结: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只要处处留心,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知识,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非常丰富。收集资料的方式也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让我们为自己鼓掌!

【设计意图:交流资料时,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小组汇报时,采取“这一个小组先说,其它小组还有补充的吗?”方式,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汇报,并作必要的补充,而不是重复别人的汇报内容,让学生的汇报更准确,有顺序、有梯度。】

4、教师展示收集的资料。

播放课件:吃年夜饭、看春晚等图片资料并配有音乐及视频 课件制作说明:(辞旧岁 迎新春的资料可以让学生在回顾的同时又加强梳理以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课件或图文的形式,及时补充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资料,,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四、展示思路,设计方案:学习分组调查,撰写调查方案

1、你经历过那个春节是最有趣的?

2、同学们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小组内讨论,组长做好协调工作,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全班汇报。

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做好必要的指导,分析,并给与评价。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交流讨论说出了新春的活动,除了新春还有别的传统节日,特别是少数民族的节日更是丰富多彩,下面我们就根据你们最想研究的节日自由分组。

【设计意图:在初步探讨新春的习俗后,通过教师的多元评价、不断的追问、导向、点拨,学生的认知在提升,学生的情感在升华。】

3、学生自由分组探究方案。

学生自由分组:学生自由组合成各探究小组。并选出组长。(一般可以分为:元宵组、中秋组、少数民族组)

教师指导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同学们都已经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了想研究的问题。要想保证探究活动能够取得圆满成功,我们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探究方案。下面我们看一下“怎样进行节日习俗调查活动”方案!

教师适时出示探究提示。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发放“节日习俗”调查研究活动计划表。(出示课件:调查研究计划表)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的研究方案。在制定探究调查方案时,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予帮助指导。

课后延伸:请同学们课下继续完成你们的计划表,考虑问题时一定要全面,要注意安全。

【设计意图: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生命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这一环节,我尝试让学生自由分组,学生以自己想研究的问题,自由组成小组,研究的兴趣会更浓、积极性会更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活动总结,提升感知: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谁来评价自己或同学这节课的表现?哪位同学这节课有特别出彩的地方,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表示祝贺。

【设计意图:多元评价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课后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达成,又要关注学生体验。通过谈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和找哪位同学有最出彩的地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反思的能力,获得了成长体验。】

板书设计: 多彩的民族节日

吃饺子

辞旧岁 迎新春 熬年守岁 贴春联 ……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板书体现了一节课的主题内容,表明了一节课的重点,使教学目标集中凝炼,一目了然。】

第二个活动 中秋节话团圆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播放《水调歌头》歌曲,让生把这首词背出来,并说出词里面

包含的大意,继而引出中秋节。

【设计意图:学生对《水调歌头》都能打到背诵,但是听这首歌曲还是比较新奇的,激起学习的兴趣】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中秋节

1、中秋节。

教师课件出示:(嫦娥奔月的传说)。

同学们从上面的资料中,获得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2、学生谈感想。

教师引导:同学们说的真好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中秋节话团

圆。(板题课题)。

课堂小结: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是一个思念亲人和朋友

的节日。

【设计意图:通过嫦娥奔月的传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收集资料做好铺垫。】

三、归纳梳理,知识建构:资料大搜集——中秋节话团圆

1、中秋节。

教师适时点拨:同学们课前都收集了许多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先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还有个小提示:(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一会我们看哪个小组收集的资料最多,汇报时语言最完整。怎么样,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开始吧。 学生拿出资料准备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前置性调查活动,学生获取材料的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收集信息及整理信息的能力,为下一步学习活动做好物质或知识准备。】

2、小组内交流、汇报。

学生活动:在小组长的统一组织下,有序的汇报自己的资料,组长和其他成员注意倾听,并筛选出有价值的资料整理分类、作好记录,教师参与到每个小组,做好必要的指导工作。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传说、古诗、歌曲、月饼

3、展示中秋节话团圆。

播放课件:和家人一块赏月、给远方的亲人打电话等图片资料并配有音乐及视频

课件制作说明:(可以让学生在回顾的同时又加强梳理以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课件或图文的形式,及时补充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资料,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第一小组展示: 和家人一块赏月

教师适时组织小组互评:你们认为这位同学汇报的怎么样?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第二小组展示: 给远方的亲人打电话 第二小组展示: 和好朋友开中秋赏月联合会 ……

四、活动总结,提升感知: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中秋节又有了哪些了解?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多元评价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课后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达成,又要关注学生体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反思的能力,获得了成长体验。】

板书设计: 中秋节话团圆

传说 歌曲 思念 中秋节话团圆 古诗 月饼 团聚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板书体现了一节课的主题内容,表明了一节课的重点,使教学目标集中凝炼,一目了然。】

第三个活动 少数民族节日多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多媒体展示傣族的泼水节热闹的场面。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有传统的节日外,其余55个少数民族各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今天咱们就走进他们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看到的场面,激起对其他少数民族节日探究的兴趣。】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少数民族节日多

少数民族节日多

教师课件出示:(那达慕大会)。 同学们从上面的资料中,获得了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那达慕大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展示资料做好铺垫。】

三、归纳梳理,知识建构:资料展示——少数民族节日多

1、少数民族节日多

教师适时点拨:同学们课前都收集了许多关于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

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还有个小提示:(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一会我们看哪个小组收集的资料最多,汇报时语言最完整。怎么样,

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开始吧。

学生拿出资料准备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前置性调查活动,学生获取材料的同时又培养了他

们的收集信息及整理信息的能力,为下一步学习活动做好物质或知识 准备。】

2、小组内交流、汇报。

学生活动:在小组长的统一组织下,有序的汇报自己的资料,组长和其他成员注意倾听,并筛选出有价值的资料整理分类、作好记录,教师参与到每个小组,做好必要的指导工作。 第一小组展示: 藏历新年

教师适时组织小组互评:你们认为这位同学汇报的怎么样?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第二小组展示: 彝族的火把节 第二小组展示: 苗族的踩花山 ……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四、活动总结,提升感知: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少数民族又有了哪些了解?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多元评价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课后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达成,又要关注学生体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反思的能力,获得了成长体验。】

板书设计:

踩花山 苗族 那达慕大会 蒙古族

少数民族节日多 藏历新年 藏族

泼水节 傣族 ……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板书体现了一节课的主题内容,表明了一节课的重点,使教学目标集中凝炼,一目了然。】

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的亮点: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讨论,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为课后开展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活动,打好基础,以便于学生在行动中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二、存在的不足:

1、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同学,前置性调查不够充分,在小组讨论交流时效果不好,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也就不够深入。

2、在交流新春节日习俗时,学生可能说的最多的是自己村子里见到一些活动。

三、重点解决的问题:

对于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教师补充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资料,使学习资源更加丰富。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汇报”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四、使用建议:

1、重视前置性调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师最好能事先设计好前置性调查表,以便让学生目标明确的开展好课前调查活动。

2、本节课重在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分组问题尤为重要,教师最好能够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

3、教师对于一些补充性资料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情况有所调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做成课件资源;对于达不到条件的小学,教师可以借助图书室、阅览室、电脑打印机等途径,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4、关于“学生自由分组探究方案”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及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等情况,灵活处理,可能会出现有的研究小组人员过多,而有的小组人员过少等问题。教师可以做好必要的指导工作。

多彩的民族节日

多彩的民族节日

多彩的民族节日

多彩的民族节日

多彩的民族节日

多彩的民族节日

多彩的民族节日

多彩的民族节日王霞

四上第四课多彩的民族节日习题

民族节日

多彩的民族节日
《多彩的民族节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