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自然界的水循环》课堂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2:33: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课标:“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该“标准”旨在引导学生能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要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阐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相互联系的水体”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的学习作铺垫;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

本节活动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结合生活实际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并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同时,也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规律,初步形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性观念。为学习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在第二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掌握降水的形成原理、热力环流等有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迁移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

②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由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1)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式;问题导学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相 互 联 系 的 水 体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课前预习作业】

地球上的水体按照存在形态划分为哪几类? 地球上的水体按照分布空间划分为哪几类?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体是哪种水体?

【课前播放水体图片】陆地上的水体包含河流水、冰川水、湖泊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等。 【新课导入】我国自古就有许多描绘水体的诗句,如李白在《将进酒》中有过一句感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今天就让我们从地理学的角度去探究这诗句中所蕴含的自然规律。

【探究活动之一——黄河之水天上来?】 河水的来源就是河流的补给。 生:大气降水

师:黄河的主要补给方式就是大气降水,我国多数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也是大气降水。黄河补给有没其他方式呢? 师:【播放黄河源头视频】让我们看一段视频,大家能从视频中获得什么? 生:冰川水也是黄河的补给。

【展示小浪底水库图片】在黄河上,我们可以见到很多诸如小浪底水库等水利设施,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发电;防洪。 【追问】人们是根据什么原理想到修建水库的呢?实际上,是利用和河流与湖泊之间的紧密关系来修建的。让我们分析二者之间关系。 【展示枯水期、丰水期水流流向图】河流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时的水流方向图,判断AC两点、BD两点流量 【学生回答】A点流量高于C点;B点流量低于D点。原因阐述。 【教师总结】湖泊对河流具有削峰补枯,调节河流水量作用。

【展示地下水与河流相互补给图】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下面两张图,当河流处在枯水期时,地下水补给黄河;当河流处在洪水期时黄河补给地下水,二者相互补给。是不是地下水与河流都有相互补给关系呢?让我们先看一张黄河部分河段的“地上河”示意图,大家能通过水流方向得到什么吗?

【转承】通过研究黄河,我们发现河流补给有大气降水、冰川水、湖泊水和地下水。那么黄河奔流到海就不复回了吗?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 【探究活动之二——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 【实验讲解】

准备:①一个盛冷水的盆; ②一个装有CuSO₄晶体的小杯

步骤1:将盆放置太阳下暴晒30分钟后,将一层冰的薄膜盖到盆上,观察薄膜上出现怎样的现象?为什么?

【学生回答】出现水珠。

【归纳】盆里的液态水获得太阳辐射能后,受热成水蒸汽;水蒸汽遇到较冷的薄膜表面,凝结成水珠。

步骤2:在小杯顶上的薄膜放置一石块,想一想小杯中CuSO₄晶体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晶体成为溶液,遇到水)。 【回答】遇到水。 【问题】

1、实验中,水的形态发生怎样的变化?(液态——气态——液态)

2、水运动的动力是什么?(太阳辐射能和重力作用)

水在循环过程中将太阳辐射能吸收并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

3、在实验中,水做了怎样的运动?(循环运动)怎样循环运动呢? 【归纳】这个循环运动的实质就是水的形态变化。

【过渡】在自然界中,水无时无刻不发生这种运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自然界的水循环发生在哪些圈层?发生在哪些领域? 【水循环FLASH播放】

【学生回答】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提问】它包括哪些环节?并根据这些环节将示意图进行修正?(学生上台修正) 【老师修正、讲解】总结,水循环包括主要环节。

【提问】根据水循环发生领域的不同,你能判断下列现象(内陆湖水蒸发、未登陆的台风、登陆的台风)参与了哪种水循环?

【学生回答】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大循环

【深入】让我们回头来想一想,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对吗?

黄河这一地表径流入海,又通过水汽输送环节复回,完成了海陆间大循环过程。这一循环过程使黄河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源源不断的造福我们,是最重要的循环过程。 通过黄河入海的过程,我们发现水循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将各种水体维持在动态平衡中,促进了各种水体的更新。除此之外,水循环还会带来哪些地理意义呢? 【展示黄土高原图片】水循环能够塑造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展示黄河三角洲不同时期图片及相关资料】水循环既促使物质发生迁移又塑造了地表形态。 【展示全球热量收支】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同时水循环还具有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的意义,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黄河水奔流到海又复回,体现了水循环更新各种水体意义。因此,水循环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之一。

【探究活动之三——黄河为什么会出现断流?】 【展示黄河断流相关图片和资料结合课本活动】从60年代以来到1997年以来黄河断流天数发生怎样的变化?

逐渐增加,随后逐渐减少。结合课本P55活动资料,分析黄河出现断流的原因? 自然原因:(1)降水量少、季节变化大; (2)全球变暖,降水量减少。

人为原因:上游和中游地区过度引用、植被破坏

【小结】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干预了水循环的环节,影响了水体的更新。

【追问】为什么1997年后,黄河断流的天数逐渐减少,并在2000年后不再出现断流? 人类采取一系列措施:统一调配水资源、南水北调、修建水库、人工降水、植树造林等。 能根据今天所学的水循环过程,分析这些措施都是从水循环中哪个环节入手进行缓解断流的?地表径流也是目前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 【教师总结】人类活动可以对自然界的水循环环节产生影响,如果能够遵循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开发水资源,就能够促进人类的发展,否则,会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环境危机。

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认识地球上的各种水体。

通过古诗引入,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地理规律。 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的能力。

将抽象的地理过程用实际案例分析比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让学生学会探究地理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模拟水循环,验证水循环的原理,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探究水循环的成因。

调动学生“眼、嘴、手、脑”等感知器官参与学习,自主构建水循环的知识。

【课后练习】

【板书】 相互联系的水体 河流补给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水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的意义

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自然界的水循环

自然界水循环教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3.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自然界的水循环》课堂教学设计
《《自然界的水循环》课堂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