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听觉言语训练——林氏六音

发布时间:2020-03-03 01:21: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听觉言语训练——林氏六音

内容纲要

一、什么是林氏六音

1.作为方便快捷地实现对成人和儿童基本交流能力进行准确评估的工具,丹尼尔·林用m、u、a、i、sh、s来对听障人士的听力水平进行测试。六音测试法的概念基于选择常见的语音来代表250-800Hz之间的言语频谱。这一频谱范围与传统测听技术所测试的范围相同,不同点是林使用了单独的音素来分别代表低、中、高频声音。

2.林氏六音从低频到高频的顺序是:

l

m

u

(这两个音是低频)

l

a

(这个音是中频)

l

i

(这个音是中高频)

l

sh

s

(这个音是高频)

二、林氏六音的声学特性

ling氏六音

第一共振峰(F1)

第二共振峰(F2)

摩擦音谱峰

/m/

250-500hz

/u/

350hz左右

900hz左右

/a/

700hz左右

1300hz左右

/i/

300hz左右

2500hz左右

/sh/

2000-4000hz

/s/

3500-7000hz

三、林氏六音的测试目的及特点

(一)目的:

1.快速有效地检查儿童能否察觉到言语频率范围内的声音。

2.检查儿童是否能够察觉和辨识这六种声音。

3.了解听障儿童是否出现听力波动或助听设备是否出现异常。

4.倾听习惯的建立。

(二)特点:

1.低成本。

2.简单而迅速。

3.最少音位,覆盖了最广的频率范围。

四、林氏六音测试的方法与技巧

(一)林氏六音测试包括什么?

察觉辨识

(二)何时开始练习六音听放?

1岁

1岁半

2岁以上

(三)何时进行林氏六音测试?

1.课堂中的六音测试:

坚持每次课做六音测试。

通常在上课之初,检查完助听设备之后进行测试。

对于小龄儿童专注力和稳定性不佳时可将六音穿插进行测试。

测试环境保持安静,避免噪音。

玩具准备充分,活动有趣。

2.家庭中的六音测试:

坚持每天做六音测试。

检查完助听设备孩子专注力好的时候进行测试。

测试环境保持安静,避免噪音。

测试形式可多样化,时间不宜过长。

关注并记录孩子的反应,及时沟通。

3.林氏六音测试的方法与技巧——察觉

向孩子说明任务及如何作反应

给孩子玩具或者增强物,让孩子把增强物放在耳朵或脸颊的位置做好准备

施测者位于孩子优耳侧面或侧后方,在不同距离处呈现声音

等孩子准备好后,在逐一发音

当孩子对声音做出反应后,要立刻给予强化

用符号“√”记录孩子对六音的反应。

4.林氏六音测试的方法与技巧——辨识

向孩子说明任务及如何作反应

施测者位于孩子优耳侧面或侧后方,在不同距离处呈现声音

等孩子准备好后,在逐一发音

当孩子通过仿说做出反应后,立刻给予增强物予以强化

用符号“√”记录孩子对六音的反应

5.林氏六音测试记录符号

察觉:√

辨识:√

无反应:-

发音错误:直接写出错误音(如听不出来就用“?”表示)

6.林氏六音测试的发音要求

一次只发一个刺激音,从容易察觉的音开始发音。

以不规则的时间间隔发音。

以正常的说话音量发音,不要刻意提高音量或加重语气。

使用正常音长控制,不应故意拉长或刻意缩短。

发音时不要给予孩子视觉或触觉线索,遮口后,发音完手勿立刻放下。

如果孩子对某一个音没有反应,试着重新发一次。

如果孩子还是没有反应,转向下一个音,当其他音测试完毕后,再回到无反应音确认一次。

五、林氏六音测试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事项:

1.在孩子精神饱满,专注力好的时候进行,结果可信度高。

2.测试者不能一边发音,一边带孩子听放。

3.明确六音测试目标,不应边测试边进行其他领域目标,六音测试时间不宜过长。

(二)林氏六音测试时玩具的选择:

1.趣味性高,可引起孩子兴趣。

2.符合孩子动作发展,容易抓握。

3.简单易操作,可在短时间内得到增强。

4.能保证一次六音测试持续完成。例如:套圈/套塔、积木、嵌板、拼图、盖印章、投球活动、钓鱼/捞鱼活动、串珠、等等……

(三)林氏六音测试时家长易犯的错误:

1.音量过大或过小。

2.总是按照一定顺序发音。

3.不等孩子准备好就发音。

4.发音过短,孩子不宜察觉或辨识。

5.将两到三个音结合起来发音。

六、录像观摩:林氏六音的察觉与辨识

听觉训练

听觉注意力训练题

听觉注意力训练歌曲目录

残疾儿童言语训练内容简介

林氏家训家规

1.每周一案0810听觉言语语言亲子训练示范教案:音位 a啊

听觉训练的目的及要求

中医世家话林氏

哲理故事:林氏演讲

林氏木业家具发展史

听觉言语训练——林氏六音
《听觉言语训练——林氏六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