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1]

发布时间:2020-03-01 17:18: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七讲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今天我们学习《弟子规》的最后一讲“余力学文”。其主要内容是要我们抓紧时间学习知识和技能,树立良好的学风,强调学习只有重在落实,才能学有所成。

一、读书的重要性

通过前几讲的学习,同学们了解到《弟子规》是根据儒家的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生活规范。《弟子规》要求我们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讲信誉,修和睦;第三,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亲近有仁德的人并向他们学习。把这些做人方面的要求,都学到了,做好了,有多余的时间了,再去学文。因此说,从儒家的学习观来讲,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只是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实践中培养自己品格,加强道德的修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弟子规》才讲“有余力,则学文”。当然,这绝不是说书本学习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孔子和儒家历来也很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因为,书本毕竟是人类知识传承的最重要的载体。

关于学文,很早以前古人就在《论语集注》里讲到“未有余力而学文,则文灭其质;有余力而不学文,则质胜而野”,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你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你自己的人格还没有培养好,你的品格没有培养好,你还要不顾一切地去读书。那么,也许你的知识很丰富,学问很渊博,但是你的本质有问题,你所学的知识反而埋没了你的本质。如果你的确有余力,但你不读书,那么

你就不具备知识,就没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就会显得有点野蛮,不够文明。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你的综合素质还不高,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对有余力而不学文的危害,朱熹讲的更加直截了当,他说:“愚谓力行而不学文,则无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而所得或出于私意,非但失之于野而已”。朱熹的话是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你一味地去实践去培养自己的品格,去锻炼自己的行为等等,而不去读书的话,那么你就不会知道历来的圣贤有哪些经验,你就不会认识到事情的规律,你的行为有时候就难免出于私义。因为你没有读过书。当你遇到一些事情候:你就不知道历代的圣贤是怎么讲的,你也不知道同时代的人有哪些这方面的意见。你只能凭个人的经验去做。那么这样就会是一种私义,就不会博采众长。

《弟子规》讲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就是说

如果你只管闷头读书,而不去亲近仁者,不去追求道德的完善,不去

注重品格的培养,结果只能使自己浮华不实。因此,《弟子规》在告诉我们学文的重要性的同时,也给我们确立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如果你不注重培养自己的品格、德行,不懂得在实践中历练自己,而只顾埋头读死书是没有用的。因此,我们学文一定要同实践相结合,不能读死书、死读书。下面,给同学们讲个纸上谈兵的故事,看看读死书会有多严重的后果。

例: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及儿子的故事。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父母有谁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赵括这样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啊,我想是没有的。所以说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

识,也只是增长了一些浮华不实之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此读书又有何用呢?

下面给同学们讲一个郑板桥教子的故事:

实际上,《弟子规》说的这种只会读死书的人,今天也有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高分低能”,因为一个只懂得书本知识而没有实践能力的人,走进社会也很难有所作为的。

既然《弟子规》告诉我们不要读死书,那么,如果只顾在实践中培养锻炼自己,而不读书又会怎样呢?对于这个问题,《弟子规》也是反对的。“但力行。不学文。任已见。昧理真。”也就是说你只顾去实践,只顾去生活,但是你不读书,那么你就只有自己的私见。你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不知道别人有哪些经验、哪些教训,你就会连最根本的道理都不知道了,你就会“昧理真”。用句大白话说,这就叫做,只顾低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

汉代有个名臣叫霍光,他一生的故事就最能说明《弟子规》在这方面的要求。霍光是追随了汉武帝近30年的一个重要的大臣,汉武帝死后,他还受命为汉昭帝的辅政大臣,接着执掌汉室最高权力20年,为汉朝的中兴和安定建立卓越的功勋,成为后汉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霍光虽然是个非常能干的人,在实践当中是很有能力的。但是 霍光的结局是被灭族的,整个家族被杀。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霍光不重视读书,对自己的家里人,对自己的子侄辈也不要求他们学文, 酿成了最终的苦果。

举例:霍光妻子阴谋毒害汉宣帝的许皇后事件经过。

为什么霍光会有这样的结局? 中国古代的大史学家班固就有这样的评价:“然光不学亡无术,暗于大理”, 意思就是说因为霍光不读书,对这种最根本的道理他不懂,他只懂得一些从个人的经验出发能够理解的道理。对于大道理,最根本的道理他不懂。这是班固对他的评价。霍光这种不读书不学文的教训,后来的人也都非常的重视。宋朝的时候,有个非常有名的大臣叫寇准,他要当宰相了,他有个朋友叫张咏,在成都听说自己的好朋友要当宰相了,张咏就对自己旁边的人说“寇公是奇才,可惜学问不够,读书不多”。等到寇准出使陕州,张咏正好从成都罢职回来,两个人碰到了,寇准非常尊敬地给他提供了帐篷,就等于给他盖了一个临时房子。对他热情款待,大家在一起过了几天很开心的日子。要告别的时候,寇准把张咏送到郊外时问他:你有什么可以教诲我的吗?有什么可以教导我的吗?张咏很慢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当时寇准没有明白张咏的意思,等到回家以后把《霍光传》拿来一读,读到说“不学无术”这四个字时马上就明白了。说:这是张公在说我啊,是对我的一种教训啊。从此提醒自己要认真对待书本知识。要认真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寇准后来成为一代名相。

“但力行。不学文。任已见。昧理真。”既然《弟子规》里讲了我们读书的重要性,那么关于学习的方法,怎样才能读好书,《弟子规》又会给我们提出哪些可行的建议呢。

二、读书的方法(怎样读书)

《弟子规》里讲的读书方法,是一千多年来乃至更长的时期积累下来的,宝贵的读书经验,都是非常有效的。这些方法,非常有助于培养同学

们良好的读书习惯,非常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这些方法不仅仅是读书的方法,它也是培养我们良好的行为和举止习惯的方法。我们要认真学习,并且尽快掌握这些方法,以使我们的学习收到更好的效果。

关于读书的方法《弟子规》首先告诉我们要做到“三到”。那三到呢?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这就是非常著名的读书“三到”。过去几十年来读书的人都知道读书“三到”。就是说:你读书的时候心、眼、口都要到。这个出典在哪里呢?出典在朱熹。朱熹在《训学斋规》里讲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能漫浪诵读,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能不到乎?”朱熹的原话被《弟子规》总结为“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三到里边,最要紧的是心到,但是首先我们要理解,这是古人的一个误解。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这是不对的,心是没有这个功能的。我们常讲,这个人很有心计,这个人心思很重,这个人心眼好,这个人心眼坏等等,跟心都没有关系。中国人大概是从明朝李时珍开始才明白人的思维器官是脑的。所以,应该说是脑到、眼到、口到。就是强调,心思要集中,脑力要集中。归根结底就是说,读书要全神贯注。同学们想一想,这一点我们做到了吗?可以说,有很多人没有做到。现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同学在读书的时候一心数用。怎么数用呢?耳朵里塞着耳机,你也不知道他听什么歌;眼睛看着电视;没准脑子里还想着游戏。这样的话,怎么能读好书呢?还有的同学虽然也高声的朗读,但是心不在焉,这就是我们过去常讲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怎

么能提高读书的效率呢?实际上古人讲的读书:第一,要集中注意力。我这段时间读书,我就要排除杂念,把心思和脑力都用在读书上。第二,眼要到。古人读书是眼睛盯着书本的,我们现在的人读书是眼睛看着书本的,这是不大一样的。要眼睛牢牢地盯住这个文字。第三,口要到。口到是要出声。古人的读书是要读出声音来的,要朗读。我们现在很多同学读书不读出声,我们只有看书的习惯,没有读书的习惯。我们现在说的好好读书,是好好看书。我们现在的朗读习惯主要保留在学习英语方面。英语要经常朗读,对其它的书一般是不读的。那么,我们能不能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朗读习惯,通过朗读文章,培养你的表达能力,锻炼你的口才,在与人沟通或招聘面试时,能够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很重要的(此处举大三同学招聘会,语言沟通能力的例子)。实际上读书三到的方法不仅仅是对读书有益的,最重要的是你借读书培养了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处事习惯。同学们可以想一想,人生有哪一件事情是不需要用心的,读书能够用心,往往能够形成比较好的处事习惯。你今后遇到事情就不会掉以轻心,而会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有这样习惯的同学往往比较容易做出成绩,比较容易取得成功,这一点我们要高度重视。读书的方法,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心、眼、口要三到。当然关于读书《弟子规》还有很多的话要对我们说,有很多别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传授给我们。接下来:

《弟子规》要求我们“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这也是事关读书习惯的要求。就是说: 你读书时,这本书还没读完,你不要掂记读另外一本。我们现在是不是经常可以看到好些同学一本书还没看完,只读个头就把这本书放到一边,又去看另外一本书,那本书没读完又搁到一

边,又去看另外一堆书。我们不要以为这是小事,也许有的同学会这么想, 反正我横竖都是在看书,还貌似多读了好几本书,别人读了一本,有的一本还没读完,我已经读了一堆书了,这是好事啊。难道还有什么不对的吗? 我认为这真不是小事。因为,过去有很多的学者,基本上是所有的学者都非常反对这种读书的方法。章太炎先生的大弟子,后来与章太炎先生齐名的黄纪纲先生就非常强调,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他把那种一本书没读完,就开始读另外一本的这种读书方法,非常形象地叫做“杀书头”。就是说:你这本书刚开个头你就不读了,好比是把这本书的头给杀掉了。我的理解是杀书头这种读书方法会对同学们产生很不好的影响。会使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浅尝辄止的坏习惯。不利于养成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对于人的一生来讲,我们都知道持之以恒的毅力有多么的重要。下面给同学们讲一个古人读书的例子:

明朝时,在江西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学者叫胡居仁,是一个了不起的理学家。他从小非常聪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被称作神童。他的“扎硬寨,打死仗”的读书方法,对后代的影响很大。 扎硬寨,就是一旦我要读这本书,我就像要扎下一个寨子一样盯在这本书上;打死仗,就是不管这本书里面有多少困难我都要把它搞通,这是一种一心钻研的精神。他一再告诫他的弟子:读书多而不精不熟,不如读书少而精熟。你读一本书就真正了解一本书,掌握了一本书,不要泛滥无归,貌似读书很多,但实际上哪本书都没有读懂,哪一本书都没有读透。他特别强调读书要持之以恒,要排好功课。他有一副对联非常有名。写的是“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就是说如果你有恒心,你何必三更天

才睡觉五更天就起来了。何必起早贪黑啊,没必要的。最无益,最没有好处的就是“一日曝,十日寒”就是一天有太阳,十天冷的不得了。一天拼命用功,通宵不睡,开夜车,接下来十天天天睡懒觉。我们现在很多同学的习惯恰恰是这样的。考试前埋头苦干几天,用一种大跃进的精神,几乎要拼命了,用功三天。考完试该干嘛干嘛,经常睡到

九、十点钟不起床。 这种习惯是很不好的。其实《弟子规》对读书的要求和做人的要求是一样的,就是要求我们要持之以恒,贵在坚持。只要做到这一点,那么不仅仅是读书,所有的事情我们都会有所收获。接下来:

《弟子规》讲的“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说的是如何制定学习计划的。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从小学到大学,你定了多少学习计划,完成的又怎样呢?那么《弟子规》又是怎样告诉我们的呢?宽为限, 就是说我们在定学习计划的时候不妨定的宽松一点;紧用功,就是让我们在执行计划的时候要抓紧;功夫到了,茅塞自开。我们现在有好多同学其实是倒过来的。就是学习计划定得很好,可是到执行时就打折扣了,就不按计划走了。实际上,我们在定计划的时候不妨宽一点,但执行计划时一点都不能耽误。你宁可提前超量完成计划也不要赶不上计划,根本做不到,那么你定的这个计划就等于是假的了。我们最要警惕的是,千万别让自己形成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的不良习惯,这是最要不得的。我们应该培养自己做到:今天要读的书,今天读完;今天要做的作业,今天做完;今天要做的事情,今天了结。“今日事,今日毕”,这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习惯。过去我们古人对于那些定了计划不执行,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老拖、老赖的人,写了一首打油诗来讽刺他们。这首诗非常有意思,一共四句。

怎么说的呢?“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书籍收拾待来年。”(具体讲这个一年四季定了学习计划又不执行的经过)

同学们看看,这种计划有意义吗?在传统的中国,对于勤奋用功,发奋苦读都是赞许有嘉的。

下面给同学们讲一个司马光读书的故事。

关于如何定学习计划,我们同学应该怎么做呢。同学们来到大学了,通过近两个月的学习生活,大家都在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要求。刚刚过去的期中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你们的学习效果。那么,你对这三年的学习生活应该有个什么样的学习计划呢?从较长的计划来说:你毕业时是要专接本呢?还是要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呢?从短计划来说:你能否做到每一科考试都达到优秀或良好或及格呢?你计划在大一结束时,综合测评排在什么位置呢?这些都是要求我们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有所思考、有所准备的。接下来:

《弟子规》要求我们在读书时要做到:“心有疑,随扎记,就人问,求确义”就是说:读书时心中有疑问,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答案,一定要记下来,然后找机会问别人,求得正确的解释。现在我们的同学在学习上都是按部就班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然后读高中考大学。都有老师讲课,又有学习机、电脑等。如果自己有点疑问,有点不懂的地方,你到处可以请教。古人不行,古人读书是没有我们今天这么好的条件的,古人读书有时是没有老师的,所以一旦读书读到不懂的地方就要随时记,赶快记到小本子上,然后遇见人就问,希望能够得到准确的答案。这个扎记是一种功夫。过去的读书人,都随身带个小本子,碰到自己不懂的事情,或者自己

想到的一些东西怕忘了,都要随时记下来。很多大学者都是这样做的。现在我们很多的同学都没有这个习惯了,实际上这个习惯 对我们的学习是 有帮助的,它特别有益于知识的积累(举例英语学习用此方法)。接下来:

《弟子规》要求我们对自己的读书环境要有一种关切,要养成良好的打扫读书环境的习惯。做到:“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同学们想想看:房室、墙壁、几案、笔砚这些东西,看起来和读书有关,但却又不是有着绝对必然的关系,那么,为什么《弟子规》会把它们专门作为四句话来要求我们呢?难道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东西真的会对一个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吗。“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就是要使自己读书的地方非常清洁,墙壁要保持干净;几案也要保持整洁;笔要放在放笔的地方,砚台要放在放砚台的地方。这就是要求我们同学们,要从整理读书环境做起,搞好我们的教室卫生和宿舍卫生。从生活上的小事做起,养成有条不紊、井井有条的良好习惯。将来走上社会再处理事情就不至于手忙脚乱、进退失措。现在我们有的同学,教室卫生不清扫、不保持,宿舍里又脏又乱,床上、桌上堆满东西,这儿一堆、哪儿一堆。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下面给同学们讲一个从小事做起,最终成大事的例子,东汉陈蕃的故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典故)。

在对读书、学习的要求上《弟子规》是非常注意细节的。注意到什么地方呢?《弟子规》讲“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弟子规》的这四句话对于今天的我们还有什么指导意义呢?墨,现在我们都不用了,人们写字需要用墨时,也是用墨汁了。我上小学时,写毛笔字描红时,

都是用墨的。老师给我们讲:磨墨,第

一、手握墨时要端正,不能握歪;第

二、用力要匀,速度要均,要顺时针磨几圈,反时针磨几圈;第

三、墨块要平,不能斜。实际上,就是说你磨墨的时候,不能掉以轻心。你心要端正,这样你磨出来的墨就不会偏。“字不敬,心先病”这一点在今天太重要了,我们现在同学们的这一笔字啊,能拿得出来的是太少了。字写得都不像样,字不端正,不是说你的字要写得多好,要写到书法家的水平,而是要一笔一划,端端正正。 现在,我们有些同学的字写得龙飞凤舞的,让人一看啊,不知他写些什么。过去古人讲,字是什么?叫见面宝啊,同学们知道这个意思吧。就是说,过去你去推荐自己,或者你去求职,先要写封信去,人家一看你的一笔好字,你就先得分了。过去古人是要从你的字里看你的修养的。我们现在很多同学也不太关注这个了,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总的来讲,古人的强调的读书方法也好,写字方法也好,归根到底是一个培养修身养性的方法。我们千万不要忽略了。 接下来:

《弟子规》还要求我们“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损,就补之。”这是指对书籍的态度。就是说:你放书应该放在固定的地方,书看完了以后你要放回原处,哪怕碰到非常着急的事情,你要离开时,也应该把书卷好,扎好。这是指古书。现在的书不用这样了。古代的书如果是卷轴的就要卷好。如果是有函套的就应该把函套插好。有缺损的就补好。古代的读书人都是会补书的。一本书看几十甚至上百年,难免有坏的地方。如果有缺损的,你读书时看到了,就要把它补好。今天我们的同学有这样习惯的也不多了。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好了,买书买得起,想要什么书都有得买。得到书籍太容易了。但是回想起来,我小时读

书,要买到一本书都是很宝贝的,都不舍得让书有点卷角,有点破,我们都会把书包上一层皮,非常好的把它保护起来。所以,我非常赞成我们的同学在新学期发下书后立即把它包好。不是说你的书坏了,买不起。而是要培养你爱惜书籍的习惯。这些看起来很小的习惯和要求,对同学们今后的人生都会有益的。实际上《弟子规》是通过培养我们爱惜书籍,达到爱惜一切事物。使我们对书籍,对前人的知识,有一种尊敬,有一种恭敬。如果同学们对待书籍是这样,那么他对自己的衣服、电脑等等,都会很爱惜,这也是一个习惯养成的问题。接下来:

《弟子规》要求我们“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就是说,不是圣贤的书不要看,如果你看了以后会遮蔽你的聪明,损坏你的心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你要读好书,有些有争议的书或不好的书你不要看,否则,将会对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消极的影响。“勿自暴,勿字弃;圣与贤,可驯致”这是全部弟子规的最后四句话。最重要的是:勿自暴、勿自弃。也就是说人不要自暴自弃,人应该永远向上,对自己应该永远有一种要求,不要因为碰到一些挫折,碰到一些困难,遭遇到一些险阻,就自暴自弃。说我不行了,我做不成了,我不干了,我就这样了。千万不要这样。这是弟子规最后的要求,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种不自暴自弃的决心和毅力。只要我们不自暴;只要我们不自弃;只要我们永不放弃,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每一个人都不会虚度自己的一生!

1.我当前学习的主要差距是什么?对照《弟子规》应该什么做?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1]

第七讲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讲稿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推荐)

余力学文

余力学文

学文委

吴学文讲师

侯学文同志先进事迹

乡学文建明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1]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