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茶叶生产技术》课程辅导二

发布时间:2020-03-04 00:49: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茶叶生产技术》课程辅导二

一、茶树根系在年周期中的活动特性

茶树根系在年周期中的活动,因品种、树龄、生态条件和肥培管理等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异。同时又与树体内营养状况和各器官生长发育进程有关。在满足茶树生长要求的情况下,根系没有自然休眠期。在我国四季分明的茶区,根系活动一年内有三次生长高峰。茶树根系的生长发育在一年中是有节奏的,与地上部枝叶的生长发育交替进行。

二、剪取穗条和插穗的要求

1.母树经摘顶后10天左右,即可剪取穗条。适宜用作穗条的新梢标准是:长度在25厘米以上,茎粗3~5毫米,2/3以上已半木质化;呈棕色或黄绿色。穗条剪取时间以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为好。剪下的穗条须尽快存放于阴凉处,并尽量做到当天剪的穗条当天插完。剪取穗条时,要在母树上留下一片叶,以帮助母树恢复树势。

2.穗条剪下后必须及时剪成插穗进行扦插。1个标准的插穗应该是:长度3厘米左右,带有1个健壮饱满的腋芽和1张成熟的叶片(称为母叶);没有腋芽,或腋芽有病虫害或人为损伤者不能使用。剪穗时,一般可按穗条的自然节距1节剪成1个穗。插穗的上下剪口要求光滑,并与母叶呈平行的斜面;上剪口留桩以2~3毫米为宜,过短易损伤腋芽,过长则又会延迟发芽。

三、打顶采摘法

是一种以留养为主的采摘方法,适用于茶树树冠培养阶段,一般在2~3龄的幼年茶树或更新复壮茶树最初1~2年时采用。

四、茶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

茶厂规划、建设和优化改造的指导思想是,要改变对茶叶加工业地位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茶叶是一种直接冲泡饮用的高档饮品,茶叶加工不应该属于农副加工范畴,理应属于食品加工的领域和范畴。为此,茶叶加工厂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和《无公害食品茶叶》NY5017等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从环境条件、生产设备和管理手段等系统工程着手,不断提高我国茶厂规划、建设和优化改造的水平。

五、合理采摘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采摘技术,借以促进茶树的营养生长,控制生殖生长,协调采与养、量与质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多采茶,采好茶,提高茶叶经济效益的目的。

六、育成品种

也称改良品种,是指专业育种工作者或群众,应用科学的育种方法(包括系统选种、杂交育种和人工诱变等方法)选育出来,经过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鉴)定,并在生产应用上有一定成效的新品种。

七、园区生态化

园区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无污染。茶园生态系统中,要以茶树为优势种群,充分利用光、热、水、土、气等生态条件,在实现茶园园林化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工生态系统,使之既能充分满足茶树生长所需要的最佳生态要素,又能为茶园病虫害实现生态调控,从而为实现茶园生态无公害治理创造良好的生态基础。

八、农业防治的主要内容

1.维护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

2.选用和搭配不同的茶树品种

3.加强茶园管理

4.及时采摘和修剪等。

九、浅耕

指深度不超过10-15厘米的耕作,起到破除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的通气和透水状况,消灭茶园杂草的作用。

《茶叶生产技术》课程辅导一

《茶叶生产技术》课程辅导四

《茶叶生产技术》课程辅导三

《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教学大纲

鹤峰县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立春过后(春茶前)茶叶生产技术

日本茶叶生产技术及管理考察报告

日本茶叶生产技术及管理考察报告

茶叶生产技术》期末复习1(推荐)

关唐代茶叶生产技术的史料短缺

《茶叶生产技术》课程辅导二
《《茶叶生产技术》课程辅导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