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报告制度

发布时间:2020-03-02 14:11: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

一、认真按实记载门诊日志,门诊日志为发现、检索传染病的基础资料。

二、检验科、放射科发现传染病的阳性结果时,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和临床首诊医师。检验科专人负责填写传染病登记本和痰检登记本,放射科专人负责填写肺结核病登记本。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任何责任疫情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或接到检验科或放射科的报告后,应立即填写报告传染病报告卡,卡上标记的星号部分必填,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同时电话报告防保健科。

四、责任疫情报告人对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名。对报告的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排除或确诊。订正后及时电话报告防保健科。

五、传染病报告病种包括:法定传染病(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和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列入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它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

六、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防保健科在接到传染病信息报告后,根据传染病报告要求和时限,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络直报(甲类、乙类甲管的传染病、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在2小时内,其它乙类、丙类的传染病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院携带者应在2小时内,其它乙、丙类的传染病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在24小时内)或电话报告或卡报市疾控中心,并认真填写传染病总登记簿。保存传染病报告卡3年。

七、发现15岁以下急症迟缓性麻痹(AFP)疾病病人应立即电话报告防保健科,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要求询问患儿家长姓名、住址、电话号码。

八、日常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暴发苗头,应立即电话报告防保健科,防保科核实后及时向市疾控中心报告。

九、防保健科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写卡人核实。及时做好订正报告。每日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删除。对定期督查中发现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门诊便民服务制度

一、科室尽可能提供相关便民服务,做到礼貌周到,服务优佳。

二、便民服务措施确立后应认真贯彻执行,坚持不懈。

三、服务人员应热情导诊,礼貌问答,导医要主动,提供优质服务。

四、年老体弱、离休干部、残疾军人、重症病人及产妇等来院就诊,导医应主动提供相关服务,尽快联系有关科室,照顾提前就诊,药房优先配药。

五、候诊大厅应为病人设茶桶供应开水。

六、服务台、门诊办公室等部门工作人员应主动提供陪同就诊,为行动困难病人代挂号、缴费、取药等服务。

七、各门诊科室服务台、门诊部按时总结经验,分析病人需求信息,研究提供新的便民措施。

门诊信访、来访工作制度

一、医院门诊信访、来访工作由专人负责、门诊部主任主管。

二、建立有信访、投诉、登记、答复、处理反馈等程序。

三、凡属于在医疗服务中发生的矛盾、纠纷、接待信访人员需要耐心倾听投诉者意见,温和调解矛盾,化解和消除对立情绪。

四、一般咨询类病人来信,及时解决情况并回复病人。

五、复信解释问题应谨慎、严谨,避免产生法律纠纷和加重医患双方矛盾,慎重出具相关医疗证明,严格管理部门专业章。

六、认真做好登记工作,定期汇总分析信访、来访内容,并做好总结,针对主要问题,关联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和措施。

保护门诊患者隐私权的措施

一、医护人员要做到语言文明、仪表文明、举止文明,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尊重患者权利,维护患者尊严。

二、诊室和检查室实行“一医一患一诊室”制度,严防无关人员进入。

三、严禁医护人员对所有掌握的患者个人隐私进行披露、宣扬。

四、医院做人流手术,妇科检查治疗等,医生在未事先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严禁见习医生介入。

五、患者就诊卡丢失补办、补打病例,需要提供身份证原件。

门诊急危重患者优先处理制度

一、门诊各岗位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时刻关注门诊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快速做出响应。

二、优先主动向门诊重、老、弱、残患者提供各种便利服务:免费轮椅,安排导医全程陪同就诊等等。

三、在候诊过程中发现患者异常,应提前安排就诊,并做好其他候诊患者的说服工作。如出现晕厥、猝死等紧急状况,应启动抢救门诊危重患者应急预案。

四、检查、化验等医技科室应优先安排门诊急危重症患者的检查和化验,并缩短出具报告的时间。

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为确保门诊患者,诊疗安全,避免诊疗差错的发生,保证门诊患者的就诊安全,特制定门诊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二、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应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就诊卡等几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三、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四、对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等患者,使用“腕力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报告制度

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制度

情况报告制度

安全隐患报告制度

工伤事故报告制度

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会计核算报告制度

报告制度
《报告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每日报告制度 报告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