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20-03-02 01:46: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实践

金雪峰

21世纪,随着信息量的极大增加,传播媒体的日趋多样化,人们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必须同步提高,这必然对读、写、听、说都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应地,作为基础教育科目的初中语文,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和人们的需求,坚决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说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我认为“语文实践”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行为或过程。只有把学生的课内学习定位在“实践”的角度上,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既然是“实践者”,他们就必定要参与整个的语文学习过程,学生应该是听、说、读、写活动的主角。他坚持要把生活为语文教育的中心内容,反对脱离生活的死教育;他强调生活实践的重要性,反对注入式教学。

如何才能使语文教学走生活化的道路呢?我认为以下几条途径不可或缺。

一、语文教材逐渐走向生活化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大纲指导下组织安排自己教学任务的最重要材料。要语文教学走向生活化,首先要实现语文教材生活化。长期以来,语文教材的以课文作为教材的全部,知识作为一个体系,按知识体系组织课文,理解知识的。要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过程,就必须改变这种单一的模式,把编写教材的着眼点放在增强学生语言能力表达上,大力加强语言实践活动,而课文知识则围绕为语言实践活动服务来编写,课文内容也应向着接近学生生活,指导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向发展,这是语文教材向生活化发展的方向。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就体现了这一点。如新增的课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是文坛泰斗雨果对另一位大师伏尔泰的礼赞;《傅雷家书》,是著名的学者傅雷和音乐家傅聪的艺术交流;《致女儿的信》是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女儿的爱情启蒙。这些文章或洋溢着充沛的激情,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将使学生对人生、事业、爱情、术等问题有逐渐深入的领悟与思考。

二、语文课堂教学走向生活化

语文教学生活化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最生动、最直观、最具体的呈现出来。

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重要环节是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导入如果安排设计得当,就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语文导入教学,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导入的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以此为基点。同时还要注意做到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这是语文导入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精神和根本要求。如我设计的《雨说》的导入:(录音机里飘出淅淅沥沥的雨声,配以春雨如丝的投影画面,营造出宁静、喜悦的气氛,让心灵接受“春雨”的洗礼。)同学们,听着温柔甜美的雨的声音,你可感受到了雨的情怀?你可愿意倾听“雨的诉说”?让我们来有感情的朗读《雨说》这首诗,让我们细细品味,一起走进雨的世界。配合着音乐,学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到了诗中。

再比如,我在《致女儿的信》中设计的导入语: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你们想知道他是怎样回答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学生果然兴趣盎然,聚精会神的等待我讲下去。

第二重要的环节是问题的设计。提问是课堂教学展开阶段的主要环节。提问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面向社会,开阔学生的思维,实现提问生活化。因为生活化容易把抽象的教学问题还原为鲜活的生活情景,使问题变得亲切自然容易理解。如在学习《致女儿的信》一文时,设计的问题:如果你拿同样的问题问自己的父母,可能得到的答案是什么?文中的“我”对此的态度如何?学生给出的答案一定会涉及父母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然后同文中的“我”的态度进行对比,同时也会初步体会父母亲的心态。

我还设计了这样的拓展延伸题:结合研讨与练习三,对照文章,谈一谈你对爱情的理解。这个题目可以使学生结合本文,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全面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中明确自己该如何处理此类问题。再比如,在《敬业与乐业》中设计的拓展延伸题: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这个问题也可以使学生重视观察社会,并重新认识社会各个层面的分工,认识到各个岗位的平凡中蕴含着伟大。再如《那树》中的问题设置:找出描写工人砍伐那树的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想像一下,蚂蚁和那树告别时,它们会互相倾诉些什么?体验反思题:如果你是交通专家,你将如何处置那树?

这些问题的设置便于教师引导全体同学对课文内容、结构要点做分析,并以此基础为延伸,既对学生进行联系实际的教育,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发他们对人生、亲情、幸福和苦难等的思索。

三、阅读、写作教学的生活化

阅读是学生感知、吸收、消化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写作的准备。写作除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外,还需要对生活的感悟来作为催化剂。所以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独到观察,切身的感悟,深刻的反思,才可能激活头脑中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事物形象和语言材料,才可能文思泉涌,下笔千言,一气呵成。如在学完《那树》,布置的练笔:根据本文的内容,请你以“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冲突”为话题,写一篇练笔,体裁不限。

不是说“人情练达即文章”吗?因此,阅读写作教学一方面要扩大信息量,加大阅读力度;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体验生活,思考人生,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与自我意识的文章,避免了千人一面,思想雷同的“克隆”文章。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可以更好的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春》的教学,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大量的音像、摄影、美术作品中取材。让学生看到黑乎乎的湿土上嫩绿的小草芽顶开一小片泥土摇摇晃晃的站起来;干裂的黄土上春雨一滴一滴的落下;看到漫山的桃花;看到喜上眉梢的老农„„这时相信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完全集中,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了。

其次,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例如在《看云识天气》一文中,有一个难点,就是文中说明云的种类特征的文字,学生容易混淆,体会起来不是很明确。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云的图片,借助这些形象生动的图片,学生就会准确地理解云的特征及与它们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总之,我国语文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太多的教训提醒我们,语文教育一定要走近生活,语文教育一定要在历史的沉淀中新生,一定要在时代的召唤下奋进,语文教育的发展才能获得源头活水,才会变得生气勃勃。

初中语文写作生活化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总结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分析

历史与社会生活化教学实践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调查报告

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实践谈

浅谈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实践
《浅谈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