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是为了不教

发布时间:2020-03-01 19:04: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是为了不教

郧西县上津中心学校 薛万江 邮编442600 摘要:语文课既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和方法,培养语文能力和习惯,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在语文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表达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构思、感悟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并在自己的实践中运用这些技能,把语文的根留在内心深处。扣住听说读写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听”的兴趣,教会学生“读”的方法,强化学生“说”的训练,激发学生“写”的潜能。

教育心理学家吴增强认为,评价教师效能的主要标准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一点告诉我们,教学在很大程度要与考试联系在一起。考试考的是什么?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的三维目标,考查主要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其情感等方面的综合素养的检测。为此,我认为语文教学不应该围绕考试进行,而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这样就能做到水到渠成,使学生不会受到考试的困扰。这就是我们教者要明确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教什么、怎么教。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语文课要教给学生什么。

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或者只有在考试的试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师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在感受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之后更要关心学生是不是驻留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我们还有十分的必要,关注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问题。从教学内容角度观察评教,也就是审视,反思这堂课教师教了什么,进而探询、体察学生所驻留的学习经验,并考察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关联程度。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之。”叶圣陶先生还认为:“语文教学,有他的独挡之任。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

1 言文字。这个才是语文课的独挡之任。什么是‘语’?什么是‘文’?听、说归‘语’,读、写归‘文’。紧紧围绕听说读写组织实施,才能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语文作为一门课程,教学的价值应该是多元的。既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和方法,培养语文能力和习惯,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拿到一篇课文,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是——这篇课文在那些地方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表达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构思、感悟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并在自己的实践中运用这些技能,把语文的根留在内心深处。

其次,我们应该知道语文课怎么教。

根据语文课教学的基本任务来看,语文课的教学应该扣住听说读写进行。下面从这四个方面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是培养学生“听”的兴趣。

教师课堂语言的质量是影响学生听课的主要因素,为此,在语言方面,教师应注意采取一下手段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感染力;运用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启发学生思考;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把握语调的轻重缓急,使学生沉浸在一个美妙的旋律与意境中;引用名宫、警句和典型等,特别是联系现实社会生活实际,做到言之有物、言之可信。另外,还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使用形容词等,但不能堆砌辞藻,不能无病呻吟,不能唯优美而优美,一定要和教学内容相联系,为教学服务。

讲课时适度运用肢体语言——表情、动作,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特别是讲课时的喜怒哀乐表情、目光的注意与集中、手势与颔首示意等,都可以与学生进行相互默契的情感交流,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是教会学生“读”的方法。

学生的阅读往往是无序、无方法的状态中,因此,教师的阅读指导相当重要。

2 根据阅读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是对需要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的内容,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事件、篇章结构等彻底通晓,即一字一句也不能放过,推敲、琢磨文句,求的是知识的深度,必须精读。提纲挈领地把握的内容、需要关注的问题,可以采取浏览、跳读等形式,在阅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它可扩大学生阅读的量。

茅盾说:“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地一段段地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字炼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指导学生尝试运用“三遍阅读法”,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三是强化学生“说”的训练。

说话训练就是作文训练的基础,抓好说话训练,不但能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协调发展,提高表达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本身因素训练说话,把说话训练与阅读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怎样进行说话训练呢?

提供说话内容材料,挖掘说话源泉——由于学生知识面较窄,又不能广泛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在说话训练时,他们往往感到无话可说。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说话的内容材料,挖掘说话源泉:挖掘课文中的内容材料。现行小学教材中许多教材的题目、内容、课后问答都是对小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好材料。如:教学《十三岁的际遇》一课后,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讲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既能帮助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也使学生学会完整有序的表达。

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再现文本,即学生学习课文之后,在读中学说,做到读说结合;描述视觉,即让学生通过看图片、视频资料等形式进行说话训练,做到看说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让学生说得有条理,又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动脑,集

3 中注意力的良好习惯;体验情境,即设置说话情景,让学生边活动边说,做到说做结合。

四是激发学生“写”的潜能。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相机进行作文指导和作文训练,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技能。

一方面,指导写作方法和写作知识。例如如何抓住人和事物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怎样有条理的说明事物,怎样进行作文的选材剪裁,怎样结构文章„„很多课文本身就是这方面的经典范例,在学习理解这些经典文章的过程中就可以学习到这些相关的写作知识。

另一方面,把握好契机和结合点进行作文训练。如在课文学习中学习了精彩的语言及时进行语言的仿写训练,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接近学生认知水平和接近生活实际的课文进行摹写来训练学生的布局谋篇和构思能力,„„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春》让学生写仿写《秋》。

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写,学生才能在作文时出“彩”。 语文课的教学有确定的内容和具体的教学要求,我们可以灵活的安排、有机的结合,力求全面、平稳、快速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

(作者系郧西县上津镇中心学校教研员,电话15172257656)

以导促学 有效合作

——“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郧西县上津镇伍峪坪小学 翟杨 15071590005

自主课堂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这一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了主阵地。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相比,有很多优越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有利于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还有利于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既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又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有些教师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不够明确,导致学生手拿活动单,不知道自己该干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干脆把别人的活动单拿过来照抄。在学生发表自己意见时,也总能听到诸如“我认为„„”而并非“我们小组认为„„”。学生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的关系。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时,教师也往往关注的只是最后的讨论结果,很难听到一些个别学生的想法,忽略了个体的发展。那么,究竟怎样合理开展“合作学习”,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活动导学”呢?现以《十几减九》一课为例,谈一谈“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要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 片段一:

师:小猴开了个水果店,今天开张啦,咱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图画:有13个桃,小白兔买9个)

师:看了这幅图,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图意?

5 生:有13个桃,小白兔买9个,还剩几个?

师:说得真好!该怎么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3-9) 师:13-9等于几呢?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售货员,选择你喜欢的学具代替桃子,从13个里拿出9个,赶快动手吧?

师:把你的拿法在活动单上圈一圈,算一算。然后再把你的拿法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和时间,使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使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体现学生学会学习的一般过程。在课前,教师可为每个小组准备好几组不同的学具,教学中让学生扮演营业员,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按照活动单的要求,每人选择一组感兴趣的学具,用学具代替桃子,从13个里面拿走9个,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充分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与时间,然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算法说出来,在这一活动过程当中,学生将抽象的算理,通过操作活动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活动。

二、要为合作学习营造民主氛围 片段二:

师:13-9等于几呢?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拿走9根的? 生1:一个一个地拿。

生2:从10个里拿走9个,剩下的1个和旁边的3个合起来是4个。 师:说得真好,老师一下子就明白了。 生3:我先拿走3个,再从10个里拿走6个。 师:拿走3个,为什么还要拿走6个呢? 生3:先拿走3个,再拿走6个,等于拿走9个。 师:如果没有小棒,你有办法算出13-9吗? 生4:我是想9+4=13,所以13-9=4 师:哦,你的方法真简单。 师:还有谁想说的?

生5:先算13减10,再用剩下的3加上多减的1得4。

师:你可真行,想出了这么巧妙的方法计算13-9=4,真是一个爱动脑

6 筋的好孩子。他的方法你们听明白了吗?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说说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把你喜欢的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讲变为主动参与,要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当中,在学生汇报时,对方法简便、算法合理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表扬,对方法繁杂、但结果正确的,让学生通过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种算法,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对算法进行自我优化,同时让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深究方法背后的数学思想,从而获得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把握。这样既体现了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又对学生进行了数学思想的渗透,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要为合作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 片段三:

师:今天,我们算出了这么多的算式,你能把这些算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排队吗?

师:大家看,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这些算式都是减9的。

师: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十几减9。让我们一起读一遍算式。

师:读完算式,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和小朋友们交流交流。

生:减数相同,被减数一个比一个多一个,差也一个比一个多一个。 师:小朋友们观察真仔细,你能根据这个发现,试着算出19-9等于几吗?20减9呢?

„„

老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有价值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特别是对一些规律性知识的探讨,要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讨论。在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当中,教师先让学生把这些算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排队,其实,排队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的过程,接着让学生说

7 一说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自己去揭示本节课所学内容。接着再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很快发现这些减法算式有“递增或递减”的规律。虽然不能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然而他们已经发现了这些规律,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了。最后让学生根据这个发现,试着推算出19-

9、20减9等于几,这又是一种函数思想的渗透。

四、要重视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 片段四:

师:出示( )-9= ,这道算式,它想住到3号房子里去,你能帮帮它吗?让我们发挥小组的力量,齐心协力想办法。(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巡视)

师:第一小组的同学请学具来帮忙,这个方法不错。 师:第三小组的同学讨论热烈,居然想到了还原的方法。 师:你是第一个举手的,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就请你来说吧。 生:(6)-9=3 生:错了,错了。

师:不要着急,你能把这道算式的意思跟大家说一说吗? 生:从6个里面拿走9个,还剩3个。 师:从6个里面拿走9个,够吗?

生:哎呀,错了,6个里面拿走9个不够了。 „„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要注重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要在对积极参与讨论、见解独特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对那些敢于发表意见、但结论错误的学生,也要注意保护好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发现并表扬他们的“闪光点”,引导他们通过合作学习,掌握知识、学会技能、修正错误。对合作学习意识不强,不善于发表意见,只当“听众”、“观众”的学生,除积极加以引导外,还要开“小灶”,通过提问、演示等方法,使他们由“被动参与”变成“主动参与”,着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合作学习”是构建这一变革的平台,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反思,大胆

8 实践,勇于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9

“教是为了不教”(推荐)

用心解读,“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听课有感

再说教是为了不教教育心得

教是为了不教的数学教学反思总结

体积与容积听课手记:再说教是为了不教

语文“不教什么”

养不教,父之过

不教的教育读后感

不教的教育有感

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