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白城市教育科研名校长评审材料1

发布时间:2020-03-02 05:35: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白城市教育科研名校长评审材料

汇 报 材 料

大安二中

邵文学

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代表大安二中全体教职员工欢迎各位光临我校开展教育科研名校长评审工作,也欢迎各位检查指导我校其他各项工作,希望我们的学校和我今天的汇报能给各位留下美好的印象。

我的汇报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把我个人最近几年的教育科研工作情况向各位评委简单汇报一下;二是把我校最近几年的教育科研工作向各位详细汇报一下。

一、个人教育科研工作情况

(一)主持省规划课题《地方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2009年3月----12月),获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优秀成果,有我主编的课题成果《魅力鹤乡》作为校本教材在我校使用,反响强烈,效果很好。我和王洪泉撰写的论文《地方课程开发之我见》发表在《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年第3期上。

(二)参与研究省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引导》,成功结题。

(三)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包括国家级2项,其中《高中生责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省级14项,其中《构建开放性合作

探索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获省教育学会第六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市级20项。

二、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情况。分具体工作和工作业绩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具体工作

几年来,我校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教学工作的实际,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充分体现了教育科研工作的先导性和实践性;立足本校实际,健全机制,搭建平台,兴教兴校,铸造品牌;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以实际工作为现实问题的处置性经验积累,将教师群体间的智慧聚焦,逐步汇成科研成果,以求实的精神、务实的态度、扎实的工作开创了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几年来,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科研工作:

加强了对教育科研组织机构的管理

学校建立了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教研室----教研组、年级组----课题组----教师的科研管理网络。

1、学校成立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教务处主任及副主任、教研室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为成员,全面负责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及管理工作。

2、学校成立教研室。教研室设主任一名,专职干事两名,兼职干事2名,具体负责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3、发挥教研组、年级组在教育科研中的作用。教研是科研的基础,科研促进教研。各教研组、年级组要在开展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年段特点,下达科研课题,使集体备课组承担一定

的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发挥教研组、年级组和集体备课组在教育科研中的作用。

4、加强对各课题组的管理。各课题组都能明确分工,任务到人,职责明确,并实行了问责制度。

5、加强对全体任课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学校每周开展业务学习一次,每学期每个教学领导做业务讲座一次,每学期派出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听课30人次以上。通过各种业务培训,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增强了,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第一、提高学校教学活动的科研含量。我校的教学活动很多,主要有课堂教学大奖赛、骨干教师示范课、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课、教育科研汇报课等,每次活动后各教研组都能及时组织本组教师进行研讨,每位听课教师都能写出一篇评课小论文,主讲教师能够结合实际进行说课和教学反思,并写出一篇小论文,从而以活动为契机,提升科研能力。另外教案后面的教学回顾也是教师提高科研能力的平台,学校领导在检查教案时能够多多关注教学回顾,努力发现教学回顾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并向教研室推荐,特别优秀的在本学科甚至全校推广。

二、加强教育叙事研究。任课教师要处处做有心人,能善于发现自己身边的教育事件,及时记录,认真反思,积极研究,争做科研型教师。教研室随时征集教学活动中有价值的科研话题,即时引发讨论,深化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第

三、立足“实”字搞活动。几年来,教育科研工作始

终在“实”字上下功夫,狠抓课题研究程序的规范性,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注重研究的实效。课题组成员每月至少上一节科研汇报课,从而充分发挥了科研课的交流作用。科研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愈加紧密,达到了“科研兴教”的实效。学校领导能够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并给予了切实的指导,提高了课题成员的科研能力。

四、立足“小”字出成果。在我校原有各个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就教学实践的一点疑惑、一点心得,通过“一个问题→一份方案→一次研究→一篇论文”的形式,加以发挥和研究。这样的课题,切合广大教师的实际,便于操作,易于出成果,以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热情。学校领导在深入集体备课组指导备课的同时,注意培育教师的问题意识和课题意识,每次集体备课至少能解决一个问题,聚合备课组集体力量最终形成最佳教学方案。 第

五、立足“服务”求发展。积极向教师提供征文信息和教改信息,组织教师勤练笔,多投稿,组织教师学习论文写作知识,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本年度要积极为教师参加“两评、两赛、两活动”提供优质服务。年末将广大教师的优秀论文汇编成集,为教师相互学习、交流提供舞台。

第六、按部就班做好课题管理工作。按计划进行相关课题的结题工作,同时,结合我校实际,积极申报新的课题。学校把每位教师参与科研的态度,取得科研成果的情况,作为教师综合评价、评职晋级、评先选优的依据之一。学校领导有意识的通过听课检查课题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发

现优秀课题及时在全校推广;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能够率先垂范,积极申报课题进行教育科研,为其他教师在科研方面做出榜样。

第二方面,工作业绩。分课题情况和获奖情况两个方面:

一、课题情况

学校共有任课教师 名,其中15人有国家级课题,站任课教师的百分之 ,36

(一)已经结题的课题:国家级2项,省级12项,地级20项。

国家级:2项

1、《全国中小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测试》 负责人:张士安

成员:李树春、张跃文、綦潇、贾玉娟、李文芝、杜红霞、孙彦文、王春杰、位文凤

2、《高中生责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负责人:王石臣

成员:孙振刚、管大成、张志妍、聂金泉、姜柏军、张晓茹、董晓华

省级:12个

1、《地方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优秀成果)

负责人:邵文学

成员:王洪泉、夏树田、张文富、王建华、李旭秋、李向民

2、《网络环境下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引导》 负责人:张志妍

成员:邵文学、王冬梅、孙丽娟

3、《数学课堂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负责人:于成文 成员:崔海明、赵丽敏

4、《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研究》 负责人:崔海明 成员:朱雪峰、阮宝东

5、《数学史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 负责人:张利坚 成员:闫利、闫玉兰

6、《课堂中教师提问与追问策略研究》 负责人:刘淑华 成员:杨冬利、张晓霞

7、《个性化写作研究》 负责人:姜柏军 成员:赵辉、邱静华

8、《创新写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负责人:薛佳丽 成员:顾静、薛红梅

9、《英语学习语境创设与教学策略创新研究》 负责人:贾玉娟 成员:李文芝、莫龙梅

10、《英语教学课堂用语与课前导入的研究》

负责人:杜红霞 成员:王春杰、孙彦文

11、《学生艺术特长与文化课学习相互促进的研究》 负责人:孙元勋 成员:张文、张磊

12、《信息技术课程生活化与科学化研究》 负责人:李文博 成员:李向民、汪瑶 地级:20个

1、《美术课综合教学研究》 负责人:孙元勋 成员:张磊、管大成

2、《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优质教学策略研究》 负责人:李晶

3、《信息技术差异性教学模式研究》 负责人:王洋

成员:汪瑶、李文博、李向民、国晓伟

4、《高中语文新课程有效教学研究》 负责人:张士安

成员:刘淑华、董晓华、薛红梅、顾静

5、《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的研究》 负责人:闫玉兰

成员:李向民、张艳波、阮宝东、许宁、朱雪峰、秦玉桂

6、《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方法实践的研究》

负责人:刘晓刚 成员:崔海龙

7、《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实施策略的研究》

负责人:王瑞芳

成员:艾雪晶、郑红霞、高春丽

8、《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弱得成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负责人:宋健 成员:莫龙梅、綦潇

9、《高中地理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 负责人:李旭秋 成员:王东

10、《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负责人:闫喜辉 成员:孙铁民

11、《高中德育实效性研究》 负责人:高春丽 成员:王瑞芳、夏树田

12、《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状况的调查及对策》 负责人:王洪泉 成员:王亚娟、王野旃

13、《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的实践研究》 负责人:丁耀富

成员:聂金泉、孙海滨

14、《新课程背景下优化教育教学环境的研究》 负责人:陈旭强 成员:王超、刘亚玲

15、《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设计与效能研究》 负责人:张建勋 成员:刘国会、李旭秋

16、《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方法研究》 负责人:张宏伟 成员:朱权、陈雪飞

17、《信息化时代学习方式演变和学习策略研究》 负责人:李向民 成员:李文博、王瑶

18、《新课程理念下教和学新型关系得实践研究》 负责人:王丽红 成员:李文芝、李树春

19、《选修课程的组织实施与考核评价研究》 负责人:刘佳 成员:陈旭强、王超 20、《个性化阅读研究》 负责人:杜晓岚 成员:赵辉、姜柏军

(二)、正在结题的课题 地级:10个

1、《现实生活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探究》

负责人:董秀峰 成员:刘洋、范玲萍

2、《良好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负责人:姜柏军

成员:张晓茹、杜晓兰、杨冬利

3、《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负责人:聂金权

成员:孙海彬、刘晓刚、崔海龙、姜淑荣、滕展秋

4、《增强趣味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发展高中生特长的研究》

负责人:张宏伟 成员:杨万阁、朱权

5、《以读促写的研究》 负责人:赵辉

成员:邱静华、王巍、薛佳丽、张大为

6、《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 负责人:张利坚

成员:韩玉秋、刘艳丽、闫利

7、《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 负责人:闫喜辉

成员:王静华、刘禹、黄长林、邵文学

8、《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 负责人:陈忠波 成员:刘国会、张建勋

9、《创设英语情景,提高听说能力的深化研究》

负责人:杜红霞

成员:贾玉娟、李文芝、张淑影、孙艳文、王春杰、位文凤、周杰、李树春、张跃文

10、《高中化学新课程模块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研究》 负责人:段玉玺

成员:李静、冷云海、刘亚玲、刘雨、李新亮、陈旭强、贾明海、王书娜

(三)正在申报的课题 省级:2个

1、《高中语文点评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负责人:张晓霞

成员:薛佳丽、邱静华、王巍、顾静、姜柏军、杨冬利、赵辉、张大为

2、《地理简图在课堂上的有效性实践与研究》 负责人:陈忠波 成员:王东、李旭秋

二、获奖情况

(一)、2008年

在参加省地市课堂教学比赛中,刘国会获省级一等奖,薛红梅获省级二等奖,王洪泉获白城市级一等奖,张志妍获大安市级一等奖。

(二)、2009年

1、著作论文

国家级论文一篇,刘艳丽的《统计案例错解记录》; 省级论文三篇,赵辉的《公开课要回归“原生态”》(《吉

林教育》)、《语文教学“倾听”三部曲》(《吉林日报》)、李文博的《对VB选修课程的教学探讨》(《新科教》);

白城市级一篇,赵辉的《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白城教育》);

获奖论文二篇,孙丽娟的《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王建华的《加强问题中心教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东北三省教育学会举办的征文大赛中获一等奖;

2、课堂教学

张志妍老师在白城市政治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王洪泉老师在白城市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比赛中获二等奖。

刘亚玲在白城市第四届普通高中教学大奖赛上,获一等奖、孙海彬、王瑞芳、王亚娟获二等奖。

获奖教案二篇,王洪泉的《古希腊民主政治》和王晓枫的《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在东北三省教育学会教案评比大赛中获一等奖。

(三)、2010年

1、著作论文

闫玉兰老师的论文《数学教学中学生思想灵活性培养的实践与体会》发表在《吉林教育》2010年第7期总第118期刊中。

闫利老师的论文《浅谈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发表在《吉林教育》2010年第7期总第118期刊中。

王瑞芳老师的论文《信息技术与政治教学的整合》发表

在《吉林教育》2010年第7期总第118期刊中。

郑洪霞老师的论文《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整合》发表在《吉林教育》2010年第7期总第118期刊中。

李文博老师的论文《利用学校电脑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体会》发表在《吉林教育》2010年第10期总第121期刊中。

陈忠波老师的论文《从时间视角判断地球上两点的相互方位》在全国中学地理新课程教研成果评比中获一等奖。

2、课堂教学

张文在白城市中小学音体美教学优秀课评比获市音乐课一等奖,白城市中小学音体美教师基本功评比中获音乐学科一等奖,省音乐教学课评比获高中组全省一等奖;刘亚玲获吉林省高中理化生实验教学基本功与创新评比活动二等奖:莫龙梅获白城市新秀课一等奖。

张利坚等47人次在2010年度白城市中小学优秀电化教学评比活动中获得优质课类、教案类、课件类

一、二等奖。

3、荣誉称号

杜红霞被评为白城市十佳青年教师;张晓茹被评为大安市学科带头人;陈忠波被评为大安市教学能手;张志妍被评为省科研骨干;在白城市教师专业知识考试中,闫玉兰,闫利,李静进入全市前15名;张晓茹、董晓华、王洪泉、韩玉秋、张志妍成为大安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

(四)、2011年

1、著作论文

姜柏军的《实现批评教育的“软着陆”》在《学园》杂志上发表,并获优秀论文一等奖,薛佳丽的《只有认真钻研

教材才能有效提高教学实效》、夏树田的《<人的认识从何处来>教案》、王瑞芳的《转变观念,构建和谐多元的课堂》、刘禹的《课堂实录》获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征集活动一等奖,杨冬利的《谈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邱静华的《谈高中语文课的愉快教学》在首届全国教师优质课大赛中获论文类一等奖。

2、课堂教学

在全国电化教育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教师优质课大赛”中姜柏军《几种常见漫画习题解题指导》获二等奖,顾静《高考中的修辞》获三等奖,邱静华的教案《劝学》、刘洋的教案《幂函数》获二等奖,薛佳丽的教案《将进酒》获三等奖,邱静华的课件《劝学》、薛佳丽的课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姜柏军的课件《我有一个梦想》刘国会的课件《荒漠化的防治》、《地球运动》获得二等奖。

3、荣誉称号

张士安在全国电化教育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教师优质课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奖。

夏树田在大安市教育科研表彰会上获“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称号。

总之,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管理科学,任务明确,效果显著,切实起到了先行引领作用。今后,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要以新课程改革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循序渐进,广泛渗透,全面铺开,不断深入。学校要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把教育科研作为实现学校教育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教育改革的先导,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科

研兴教,科研兴校”的作用。

以上我汇报了个人的教育科研工作情况和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情况,请各位评委审议,谢谢大家!

吉林省教育科研型名校长

教育科研管理制度1

《校长怎样抓教育科研》体会

中小学校长教育科研基础知识讲座

名校长事迹材料

名校长事迹材料

名校长事迹材料

名校长申报材料

校长的教育科研意识(已修改)

名校长个人事迹材料

白城市教育科研名校长评审材料1
《白城市教育科研名校长评审材料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