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深化改革开放之我见之婚礼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0-03-01 23:49: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深化改革开放之我见

—————婚姻的变迁

改革开放的背景

*后的中国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国家财政赤字严重。经济上,至1978年为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依然贫穷,技术比较落后。政治上,*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在这个历史的关键时刻,邓小平第三度上台,尝试对当时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试图将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邓小平的复出及其改革尝试得到了民众的热烈拥护。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而对外开放成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成为了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至今33年,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中国正在向着世界大国的行列一步步迈进,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的是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的方式也会随之渐渐地改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婚姻都在悄然地变化,这样的变化见证我们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

嫁妆的变化

人生有三大喜事,洞房花烛夜是其中一大喜事。中国人对结婚看的是非常重视的,婚姻讲求礼节,而嫁妆是必不可少的。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男女结婚的“三大件”变化巨大,如此变化的背后就是我们国家30多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同时各个年代的三大件折射了当时的经济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物质生活的不断追求,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70年代的“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已经变成了格局合理、光线充足、环境适宜的大房子、外观好看、有档次的私家轿车和富足的银行存款等。如今,结婚的花费已经从百元时代经历了千元时代,万元时代,局部已进入了万元时代。但是,“老三件”的历史不会被忘记,还在父母、老人们的记忆里,还在光影中追溯。

在上世纪70年代,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物资短缺,“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成了当时年轻人结婚向往的最好彩礼。那时候,这三大件是殷实富裕人家的标志和象征。女方找婆家,媒婆往往会应女方的要求,向男方提出要求购买这三大件。条件好的人家,往往不需要女方提出,自然会备齐这三大件。一些条件差的男方,往往会因此犯愁。但也有为了“骗娶”媳妇向别人家“借”三大件的,这种无奈的“骗局”,遇到通情达理的,则相安无事;遇到胡搅蛮缠的,往往闹得很不开心。这其实反映了经济落后的无奈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一些新颖的科技含量更高的大件家电走进了千家万户,新人结婚的三大件发生了大的变化,手表、缝刃机和自行车这三大件已经成了老黄历了,这时候的三大件是,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电器。

到了90年代,这时的嫁妆不只能简单地用三大件来描述,中国出现了许多富豪,嫁妆的种类与个人的经济实力相关,但是家庭影院、全自动洗衣机、摩托车、照相机和“三金”(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等等这些成为了人们在婚嫁时普遍要求的东西,因为这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对结婚嫁妆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量,而且质的方面有了要求,高档和名牌成为了追求的对象。

进入新世纪,新人结婚的嫁妆已经今非昔比了。房子、车子和票子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婚礼嫁妆,经济实力是保障嫁妆的基础,也是成为女方看重的嫁妆之一,而每一个新娘都希望能够嫁给一个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的新郎。

婚礼和婚纱照的变化 说到婚纱照就要从上世纪说起。上世纪20年代初西方文化传入,婚纱首次在我国出现,从海外留学归来的人,不少人已经信奉了基督教,他们开始选择在教堂举行婚礼,新郎打领结,穿西装礼服,新娘披婚纱,戴白色手套,手握红玫瑰,代替花轿的是缀满鲜花的小汽车,新人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下,步入庄严的教堂.代替喜娘的是西式的司仪,新人交换式指,互致亲吻,在大家的注目下,新郎将新娘抱进车内,去渡他们的新婚蜜月。

到了上世纪30年代西式服装大行其道.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始流行穿白色婚纱礼服,一般新娘穿白色婚纱礼服,手捧鲜花,头戴白色长纱,长达五六米,新郎穿黑色大礼服,白硬领衬衫,戴黑领结,手捧黑呢高帽和白色手套,另外还有男女二位傧相,也穿大礼服和白纱,陪着一对新人,举行婚礼后就在教堂内与双方家长,证婚人等拍摄合影照,这就是起初的婚纱照,这种类型的结婚照一直延续到50年代。

新中国解放后到70年代的结婚照是差不多的.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恐怕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政治生活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

改革开放后也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又穿上了婚纱和西服,西方式的婚礼又重新流行起来,人们又重新找回了自我。到了上世纪90年代在除台湾风行已久的专业婚纱摄影技术渐渐被祖国大陆吸收引进,出现了影楼。国内最早的一些婚纱摄影店开始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这时的影楼不仅引进了专业的摄影器材,也吸收和培养了一批专职的摄影人才,较为专业的婚纱摄影服务也逐渐在工作中显现,但是当时的专业的婚纱摄影是比较昂贵的,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奢侈品,而且婚纱摄影是比较单一。婚纱摄影的这种需求带动了整个婚纱摄影的发展,到了21世纪初婚纱摄影已经由一件奢侈品成为结婚的必需品,类似早期办结婚的三大件,一些婚纱摄影拍摄也非常有艺术感,紧跟时尚。

婚纱摄影随着摄影器材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经过了几轮的更新换代,从最早的普通胶片,到120胶片机、到现在千万像素的高端数码相机,相册,相框也随着新花样的出现,逐渐丰富了结婚礼堂、新房里的结婚纪念品。随后又出现了电子相册,通过视频软件的编辑,把二维的相片放入已经设计好的模板,生成可在VCD、DVD播放的光盘。近几年,有的数码设备公司又推出了数码相框,又再此丰富了婚纱摄影的内容。拍摄形式从新房到影楼幕布,到走向户外即固定的外景,到旅行婚纱摄影即是没有固定的拍摄外景。婚纱摄影在风格上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最早生硬的记录,再到时尚唯美,再到贴近生活的写实、个性的情节故事拍摄、场景拍摄、画意风格、等等,再到现在最流行的主题婚纱摄影。如今,每一个准新娘都梦想有一个浪漫的,甚至奢华的婚礼。

结婚是人生中的大事,每一个不同时代的婚礼,都会明显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把这些不同年代的婚礼串起来,我们就能看到这个时代前进的足迹。

礼金和礼品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那个年代送10元的礼金算是比较多的。除了送礼金,有些亲朋好友还会送些礼品,礼品是猪肉、水果之类。当时在城镇特别是在单位上的职工,有些新人会在单位开茶话会,简单地庆祝婚礼。现在,时代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促使婚嫁仪式不断变化,有中式婚礼、西式婚礼,并且还兴起了婚庆公司,婚嫁中烦琐的事情都可以由婚庆公司来办。结婚的新人们更是想着法子,要让自己的婚礼办得有特色。而在嫁妆上,冰箱、洗衣机、彩电等各种大件家电应有尽有。礼金最少也是100元,而且这个数字是没有上线的,主要看自己的经济实力,至于在婚礼中的礼品,基本上都看不到了。

从新人结婚嫁妆的发展变化来看,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祖国的发展一个年代一个脚印,人们的生活水平一个年代有一个不同的标志。”婚庆仪式上礼金、礼品等的不断变化,见证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中国改革开放之我见

改革开放成果之我见

思想汇报——改革开放之我见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工商局的变迁

改革开放我家的变迁(定稿)

改革开放前后交通工具的变迁

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生活的变迁

论改革开放成果之我见

深化改革开放之我见之婚礼的变迁
《深化改革开放之我见之婚礼的变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