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化学课改经验交流

发布时间:2020-03-04 00:30: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化学课改经验交流

作者: 王志胜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有幸能与大家共同交流,感到非常高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志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进入了实质性阶段。目前,初

一、初二年级已正式进入课改,虽然我们还没有参与课改,但教师都在积极地向课改靠拢,自觉进行某些项目或局部方面的改革实践,做到了老教材新教法。下面我结合新教材及去年10月份参加山东省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活动,谈一谈我的一点粗浅体会。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化学教师课讲得头头是道,例题也分析得十分透彻,但教学效果却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是由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只注重教师的讲,而忽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信息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产生智能意义,才能变成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要使化学课堂教学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认为应提供给学生一个“激情、对话、开放”的课堂。

一、营造一个“激情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在进行的心灵接触。”作为化学教师固然要具备对科学的兴趣、热爱,要掌握较多的知识,但更应懂得教学艺术。教师不是“教书匠”,面对的是一个个复杂的有思想的头脑。因此,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激情的课堂首先表现为上课要有亲切的教态。亲切的教态容易感染和营造和谐、轻松的气氛,使学生从内心感到教师是和他们一起在学习、探讨问题,没有居高临下的压力感。而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和蔼可亲的面容、落落大方的教姿融入学生主体,成为学生的朋友。如一开始以最快的速度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主动与学生交流等方式,强化师生间的亲和力,以期学生主动道出自己的心声,愿意把学习上的“疑难杂症”、对某些问题的大胆猜想毫无保留地告诉老师。如果发现有时学生提出的见解不合理,这时及时加以鼓励、宽容,善待他们的错误,还他们自主选择权利。在这种气氛的感染下,学生就会带着一种高涨、轻松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激情的课堂还表现在教学内容的讲解不死板,善于创设各种情境,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例如,初三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内容比较平淡,几个性质显得单调、分散,学生听课容易厌倦,而且课后又不易掌握。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动画引入法:一个叫“阿王”的人带着一条叫“阿黄”的狗,走进一个名叫“死亡谷”的山谷。不多久狗就死了,阿王很害怕,但他平安地出来了。他说:“原来我是福大命大。”他真的是运气好吗?使学生从常见的生活情境中了解生活中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然后引出要学习的二氧化碳,并启发学生据此情境说出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同时引导思考:能否用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接着继续播放动画:阿王很庆幸自己能活着,进了一家客栈后,说买了几瓶白酒来庆祝。他喝多了一点,抽烟时不慎点燃酒精,烧了蚊帐。他吓得叫救命,

幸亏老板及时赶到,拿干冰灭火器很快灭了火。惊魂初定,阿王问老板:究竟喷出的是什么,使火这么快就熄灭了!由此能知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否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组织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二氧化碳的上述性质。再播放动画:阿王又问老板干冰灭器才那么大,怎么会有那么多气体?提问:干冰是什么?干冰有哪些性质,又有哪些用途?继续播放动画:阿王不敢再喝酒,就向老板要了一瓶可乐。当他一开可乐瓶,瓶内突然冒出了很多气泡。咦,怎么会这样?可乐瓶上写着“碳酸饮料”,问题“碳酸是什么呢?瓶子里本来没那么多气体,原来这些气体在哪里呢?跑出的是什么气体呢?”此时,再打开带来的可乐瓶盖,在瓶口塞上带导管的塞子,把导管另一端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轻晃可乐瓶,使瓶内的气体快速出来,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可乐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时再问:碳酸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如何用实验验证?这样,通过调动学生的激情,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学到零散的化学知识。

二、营造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倾听者,根本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有的教师特别反感自己在讲课中有学生提出问题,惟恐自己的思绪被打断、打乱,从而影响自己的教学过程。其实,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哪怕这些问题是很幼稚或者是钻牛角尖的,我们也不能泼冷水,更不能讽刺、嘲笑学生。我们要放下架子,营造一种平等的气氛,提供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文化。

教学相长,有时候我们通过师生对话,学生的看法或许对教师的教学具有帮助作用。例如:有一次,我在做“蜡烛的燃烧”实验时,按照教科书上的要求,主要要求学生学会如何有步骤、有目的地观察,我让学生按点燃前、燃烧时、熄灭后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对不能解释的现象试着用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许多同学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蜡烛燃烧后,到底生成了什么?”“吹熄烛火,烛芯上为什么会有一缕白烟上升,这白烟是什么?”坦率地说,我课前根本没有想到这些,我灵机一动,借此机会不是可以让学生掌握物质的检验方法吗?于是启发学生回忆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实验现象,管壁上有水滴,说明有水生成,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我们看不到,说明是气体,气体受热时,怎样运动呢?然后按照这个思路,同学们很容易就能想到在火焰上罩一干燥冷却的烧杯,看杯壁是否有水雾来检验是否生成了水,再换上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看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检验是否生成了二氧化碳。对于第二个问题,建议同学们立即用火柴去点燃这缕“白烟”,白烟会迅速燃烧,此时还无法确定到底是蜡蒸气,还是一氧化碳,但是同学们都清楚地知道如果是蜡蒸气很容易凝固,于是鼓励同学们继续思考,怎样让其凝固,这样大家就很容易地想到了在白烟上罩一干燥冷却的试管,并在试管外壁用冷的湿毛巾捂住可检验出白烟是什么。这本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实验,但同学们却能从中学到这么多知识,是学生的提问启发了我,也启发了同学。

所以,我们在授课过程中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提问、讨论,这比我们教师纯粹的满堂灌更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相互封闭会导致落后。我们的课堂在确保课堂纪律的前提下,也可适当的开放。这个开放不是指“放羊式”的教学方式,而是指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让学生来充分展示自己,自主地探究化学知识,形成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以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四年制化学教材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催化剂”为例,介绍我的探究式化学教学做法:

在这一节中,教材安排了三个演示实验,并要求对三个实验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催化剂的概念。这种方法虽然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归纳总结能力,但学生由于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真正地参与到实验探索的过程中去,只能造成他们机械地记住了概念的定义,而没有真正理解其涵义,学生的理解不准确、不清晰,或者只是停留在一些字面的理解上。为此,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良好的问题情境易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兴趣。因此,上课伊始,首先演示“少量氯酸钾加热缓慢放出氧气”的实验和“加入加热二氧化锰后迅速放出氧气”的实验,接着让学生自己从实验条件、加热时间的长短、实验现象、反应物的状态、放出气体的速率等方面,对两个实验进行比较。由于两个实验的实验条件、实验现象所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学生“惊诧不已”,学生也进入了“口欲言而不能,心欲求而未得”的愤悱境地,从而激发了学生急于探究原因的心理需求,即形成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2、导猜想讨论,暴露思维过程

在学生急于想知道为什么的前提下,教师及时提出启发性问题:为什么在加入二氧化锰前氯酸钾缓慢放出氧气,而加入二氧化锰后能很快地放出氧气呢?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性有哪几种?课堂顿时“乱”了起来,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想互补充。讨论后,由各小组说出本组的猜想,并投放在屏幕上,然后由各小组再经过激烈的辩论,最后经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以下几种假设:①只加热二氧化锰就能较快地放出氧气;②加热时,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共同反应放出氧气;③加热时,氯酸钾使二氧化锰较快地放出氧气;④加热时,二氧化锰使氯酸钾较快地放出氧气。

3、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

提出假设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查阅课本等方式设计实验方案,因为实验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目的明确,所以他们根据给定的器材能很快设计出方案。教师将各组的设计方案汇总并投影在屏幕上:

方案一:只加热二氧化锰,看是否能较快地放出氧气。

在验证其他假设时,由于学生缺乏定量分析的基础,课堂上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此时教师及时提示:如果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共同反应放出氧气或者氯酸钾使二氧化锰放出氧气,那么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质量将怎样变化?学生又是一阵热烈的讨论并很快设计出实验方案。

方案二:称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加热,反应后将混合物分离并称重。 设计出实验方案后,引导学生写出实验操作提纲,经师生讨论后加以总结完善,投影在屏幕上,学生根据提供的器材进行分组实验。实验中,学生之相互合作,相互提示,共同完成实验并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实验期间,教师可巡回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纠正。

4、进行科学归纳,获得结论

实验结束,各小组代表简介本组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将实验结论投影在屏幕上:

(1)较高温度下加热二氧化锰不放出氧气,说明假设①是不正确的;(2)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共同加热反应后,将混合物分离,二氧化锰质量不变,氯酸钾质量

减少,说明氧气是氯酸钾放出的,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不放出氧气,所以假设②、③也是不正确的。根据屏幕上的实验结论,各小组经过激烈辩论,最后得出:在较低温度下不会放出氧气的氯酸钾中,加入了加热时不易放出氧气的二氧化锰后,却能迅速放出氧气;在这个反应里,氯酸钾的质量有所减少,而二氧化锰的质量并没有改变,这说明放出的氧气来自氯酸钾,也就是说,二氧化锰具有使氯酸钾在较低温度下迅速放出氧气的本领。由此,二氧化锰是一种“催化剂”的结论也就较易为学生所接受,自然而然地归纳出了“催化剂”的概念。我觉得本节这样设计的最大的特点是学生自主活动较为充分,参与 面广;教师充分 发挥了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在群体思维停滞处给予语言点拨,让学生实践反思,并不直接牵引。使学生在探究中学到了技能,获取了知识,更錘炼了思维,弘扬了个性,体现了引导学生“全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新理念。

实际上,用探究法进行化学实验教学,重要的不是得到一种合理的甚至是唯一的方法,而是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自己来提出方法,自己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引发他们自己提出改进的措施。这样,学生在探究的实践中就必然要调动起自己的思维,并通过实践和理论的验证来去伪存真,从而“经历”科学结论的生成过程,这在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深入钻研、主动创造、团结协作的精神,锻炼了他们遇到困难不气馁的意志,从而使课堂教学实现了新课改所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我曾坚信,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效率高,省时间,过去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完全按照我自己的预设来进行,包括实验的每一步都是一齐操纵。课改之后,采取了探究式为主的教学方式,虽然常常一节课只能讨论一个问题,但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开放性,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如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家里现有条件区分厨房里的食盐和碱面,花费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得出七八种方法,使学生不仅既动脑又动手,还对化学产生比较稳定的兴趣。学生接受课改,欢迎新的教学方式,喜欢上化学课,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得到了发挥,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得到了培养。但新课改实验也有几多困感,阻拦多。化学课让学生探究,学生爱学,教师难教。教师担心时间不够,担心探究的重点不是考点等;化学探究实验准备工作量十分巨大。虽有诸多问题,但是,课改势在必行,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为了使孩子们终身受益,我将知难而进!

化学课改

化学课改

化学课改总结

化学课改心得

化学课改工作总结

九年级化学课改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课改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课改心得体会

高中化学课改总结

化学课改的心得体会

化学课改经验交流
《化学课改经验交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