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创设情境,让数学教学更有效(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3 14:20: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创设情境,让数学教学更有效

黄竹镇中心学校 符永智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把知识嵌入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情境中去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发现知识、探索知识的奥秘,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有效。

一、创设有效的故事情境,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 小学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多关注的是“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创设故事化的有趣的教学情境,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

小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例如,在教学“比轻重”这一节课时,教师创设了小兔搬家的故事情境:小白兔要搬家了,兔妈妈收拾了3个包袱,小熊、小猴、小松鼠都来帮忙,它们各自背哪个包袱最合适?教师出示3个大小不同的包袱。学生抢着要回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小熊身体壮应背最重的包袱,小松鼠的身体小,应背最轻的包袱。但是哪个包袱最重,哪个包袱最轻呢?小熊和小松鼠,正为此事犯愁呢。在轻松的故事氛围中产生了问题:小熊、小猴、小松鼠到底该背哪个包袱?该怎样比较这三个包袱的轻重呢?进一步把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创设这样的故事情境,使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主动地

1 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同时也为学习“比较轻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发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善于巧妙的把数学教学内容转化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创设一些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激起他们好奇、好胜心理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先投影出示如下情境:一天,唐僧化缘得到三个很大的烧饼,要分给他的徒弟们。孙悟空说:“我要二块。”沙和尚说:“我要三块。”猪八戒说:“我要四块。”一个比一个贪心,唐僧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又使每个徒弟分到的同样多。看完投影,我适时抛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唐僧是怎样分的吗?”这样创设的问题情境可使学生热情高涨,形成悬念,同时激励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课堂上必然会聚精会神地随教师一起研究新课内容,探求问题的答案。

当然,教学中设置问题,并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而是要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引发学生进行自主地探索欲望。

三、创设有效的冲突情境,激发潜能

根据“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背景、思维方式的不同,对知识的学习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行之有效的情景,使学生间产生矛盾冲突,促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探究知识的学习过程。这样“矛盾冲突”往往会激发学生的潜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在教学“平均数”一课中,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比赛吗?

师:看,三年级第一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男、女生套圈比赛,每人套10个圈。

结果出来了,老师进行了成绩记录:男生30个

女生36个。

问:你知道男生套得准还是女生套得准? 这时班中多数人认为女生套得准。

2 师:男生6人一共套中30个,女生8人一共套中36个,所以女生套的准。

男生很不服气,有人提出异议:老师她们女生人多啊,比总数不公平!

“是啊,老师不公平!” “我们男生人少。”

师:看来人数不同,比总数是不公平的,那么比什么就公平了? 小组讨论,得出求平均数。

通过比赛结果,引发人数不等比总数不公平的矛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认知思维冲突中,在解决问题的需要中,请出“平均数”。学生们感受着“平均数”此时出现的价值,产生了学习的迫切需求。这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也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众多的矛盾冲突中得到激发。

四、创设有效的活动情境,实践感悟

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的分析讲解去获得。在教学中,将教学情境活动化,让学生积极投身到活动中,使学生在口说、眼看、耳听、脑想、手做的多感官协同作用下,获取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在教学“千克、克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准备了鸡蛋、苹果、盐、大米„„等多种物品,先让学生分组掂掂这些物品的轻重,引出“重量”的概念。然后,让学生相互掂掂自带的1千克物品。如: 1千克香蕉、1千克花生、1千克玉米、1千克洗衣粉„„等的重量,使学生对“1千克”物品的重量有个初步的感知。再根据掂1千克物品时的感觉,试着掂出“1千克”重的书,使学生在感官上的认识又提高了一步。如何测量学生所掂出“1千克”的书的准确性呢?进而引出弹簧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及磅秤等,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及操作。最后让学生进行各种秤的使用及“购物活动”。在“克的认识”中,引出“克”的概念以后,让学生用天平分别称出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的重量,例如:一块橡皮、一枚硬币、一支铅笔等。最后,

3 让学生对一些标有重量的物品进行估计,给出合适的重量单位。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通过主动实践,合作交流、体验,参与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经验。

五、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体验应用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问题,小学生关心、易于探究的往往就是那些贴近他们日常生活的问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捕捉信息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回归于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如在教学一年级的“物品分类”一课时,在观察主题图之前,可以创设让学生“分作业本”的活动,语文和数学两种作业本混在一起,如何交给老师呢?当然要将两种作业本分开,这就是“分类”。并且请学生上来动手分一分。这样的事在学生身边比较的常见,这样的分类也是轻而易举的,然而它却让学生获得了分类来源于生活有用于生活的乐趣。

又如通过创设“小商店”买卖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扮演顾客和老板等不同的角色进行买卖活动,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不停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简单的计算。

数学课堂要让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或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快乐的学习数学,真正做到寓学于乐,乐此不疲。试问如果教师把知识裹上一层甜蜜的巧克力,我们的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

事实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但情境的创设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知识,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其目的是引发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而不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只有创设了有效的教学情境,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真正地充满活力,数学教学才会更有效!

有效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创设有效情境

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 实现有效教学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

创设情境,让数学教学更有效(优秀)
《创设情境,让数学教学更有效(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