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电力机车钳工技师练习题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21:24: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二、电力机车钳工技师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运动和动力

2、螺纹代号

3、梯形

4、轮缘踏面

5、20CrMnMoA

6、36V

7、丙酮

8、润滑轮轨

9、节流孔

10、摇摆

11、轮轨摩擦

12、复原

13、SFK1

14、蛇行

15、JH

16、高簧

17、低簧

18、DK—1

19、焊接性

20、表面热处理

21、过渡配合

22、双边斜齿轮

25、滑动

28、低位斜拉杆

31、Q235A

34、退轴油空

37、斜拉杆低牵引点

40、牵引梁

43、0.15mm

46、高

49、投影面垂直

52、碳素工具钢

55、投影面平行线

58、最大

6

1、刚玉

6

4、夹紧

6

7、外圆柱

70、0.1~0.2mm

7

3、十字找正

7

6、定位孔

79.两条棱带

82.火焰调整法

85.V形

88.高压连接器

9 1.全部刮去

94.正研

97.粒度

.204.

23、紧固放松

26、10mm

29、调整螺栓

32、45号钢

35、160mm

38、机械性能

41、载荷

44、载荷

47、黏滞性

50、基本几何体

53、合金

56、轴重

59、轮缘角

62、碳化物

65、圆柱孔

68、钻套

71、平拉杆式

74、支承

77、排屑

80.倒锥

83.减小

86.圆锥复原弹簧

89.小

92.顶部一小部分

95.化学

98.越细

24、两侧面

27、加热孔 30、刀痕

33、静变形量

36、轴流式

39、0.15mm

42、独立单元制动器

45、蛇行振动

48、相贯线

51、定形尺寸

54、高速

57、单轴功率 60、固定轴距 6

3、粒度 6

6、平面 6

9、调直

72、孔和面 7

5、仿划线 7

8、测量误差 8 1.两主切削刃 84.电磁探伤 87.半悬挂 90.增加研点

93.留着不刮

96.磨料和研磨液

99.越粗

1 00.硬度

1 03.固定铆接 1 06.找正

1 09.误差

1 1 2.Q235A

1 0 1.回弹

102.活动铆接

1 04.铆道

1 05.铆距

1 07.长、宽、高

108.加工余量

11 O.装配

1 1 1.装配精度

1 1 3.非金属

11 4.组元

1 1 6.碳化物

1 1 9.加热条件

11 7.组织结构 1 20.奥氏体 1 23.间隙 126.机械部分 1 1 5.共析组织

1 1 8.奥氏体

1 2 1.保温时间

124.感应加热器

1 22.推挽式

1 25.镟削

127.控制气路系统

1 28.底架

1 30.转矩

1 3 1.单侧

1 33.牵引力

1 34.拉杆

1 36.缓解

1 37.制动

1 39.环火

140.曲线通过

1 42.6.1 2

143.制动倍率

145.20CrMnMoA 146.4

148.气管

149.齿圈

1 5 1.标准公差

1 52.60

1 54.转向

1 55.转矩

1 57.示功图

1 58.径向和轴向

1 60.单向阀

1 6 1.内径

1 63.1 60 mill

1 64.基孔

1 66.径向游隙

1 67.润滑剂

1 69.液压缸

1 70.齿轮

1 72.位置

173.动不平衡

1 75.0.5~1.2 nli/1 1 76.350 oC

1 78.润滑

1 79.缓解

(二)选择题

1.D

2.B

3.B

4.A 5.C 9.C

1 O.B 11.B

1 2.D 1 3.C 1 7.D

1 8.D

1 9.B

20.B 2 1.A 25.A

26.D

27.C

28.D 29.B 33.C

34.C

35.C

36.C 37.D 4 1.A

42.B

43.A

44.A 45.B 49.C

50.B

5 1.B

52.D 53.A

57.C

5 8.B 59.B

60.A 6 1.D 65.C

66.C

67.A

68.B

69.C 73.B

74.B

75.C

76.C 77.C 8 1.D

82.A

83.C

84.A 85.A

.205.

1 29.3.5

1 32.双侧

1 35.85%

1 38.锌钡白

1 4 1.松缓

144.3 600 kW

1 47.40 oC

1 50.74:1 7

1 53.多线

1 56.升降架

1 59.齿形

1 62.向心圆柱滚子

1 65.基轴

1 68.摩擦

1 7 1.洛氏

1 74.向心推力轴承

1 77.刀倾角

1 80.制动

6.A

7.B

8.B 1 4.C

1 5.D

1 6.B 22.C

23.A

24.C 30.B

3 1.C

32.A

3 8.C

39.A

40.C 46.C

47.D

48.C 54.A

55.D

56.B 62.C

63.C

64.D 70.A

7 1.D

72.D

78.C

79.C

80.D 86.D

87.A

88.B

89.C

90.B

9 1.B

92.A

97.A 1 05.A 11 3.D 1 2 1.D 98.C

99.C

1 06.A

1 07.D 1 1 4.C

11 5.D 1 22.B

1 23.D

93.B

94.C

95.C

96.A

1 00.B

1 0 1.C

1 02.B 1 08.B

1 09.B

11 O.B 11 6.A

11 7.A

11 8.C 1 24.B 1 25.A

1 26.B 1 03.B

1 04.D 11 1.B

1 1 2.D 11 9.C

1 20.C 1 27.B

1 28.B 1 35.D

1 36.B 143.A

144.B 1 5 1.A

1 52.A 1 59.D

1 60.B 1 67.D

1 68.D 1 75.B

1 76.A 1 29.B 1 30.B

l 3 1.D 1 32.A

1 33.B

1 34.A 1 37.B 1 38.C

1 39.C

140.B 1 4 1.C

1 42.A 1 45.C 146.C

147.A

148.A 1 53.B 1 54.C

1 55.A

1 56.C 1 6 1.D 1 62.B

1 63.C

1 64.C 1 69.A 1 70.D

1 7 1.C

1 72.B 1 77.D 1 78.C

1 79.B

1 80.C

149.D

1 50.C 1 57.A

1 58.C 1 65.D

1 66.D 1 73.B

1 74.C

【三)判 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 O.√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20.√

2 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 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 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 1.√

52.×

53.×

54.√

55.×

56.×

57.√

5 8.√

59.×

60.√

6 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 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 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 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 00.√

1 01.√

1 02.√

1 03.√

1 04.√

1 05.√

1 06.√

1 07.√

1 08.√

1 09.√

11 O.√

11 1.√

11 2.√

1 1 3.×

1 14.√

1 1 5.√

1 1 6.√

1 1 7.√

l 1 8.√

1 1 9.√

1 20.√

1 2 1.√

1 22.√

1 23.√

1 24.√

1 25.√

1 26.√

1 27.√

1 28.√

1 29.√

1 30.√

1 3 1.√

1 32.√

1 33.√

1 34.√

1 35.√

1 36.√

1 37.√

1 3 8.×

1 39.√

140.√

1 41.√

142.√

143.×

1 44.√

145.√

146.√

1 47.√

1 48.√

149.√

1 50.√

1 5 1.×

1 52.√

1 53.√

1 54.√

1 55.√

1 56.×

1 57.×

1 58.√

1 59.×

1 60.√

1 61.√

1 62.√

1 63.√

1 64.×

1 65.√

1 66.√

1 67.×

1 68.×

1 69.×

1 70.√

1 7 1.√

1 72.×

1 73.×

1 74.√

1 75.√

1 76.√

1 77.×

1 78.×

1 79.√

1 80.√

(四)简答题 1.答:机车上部重量一支承装置一转向架构架一一系弹簧装置一轴箱一轮对一钢轨。

.206.

2.答:轮轨接触点产生的牵引力或制动力→轮对→轴箱→轴箱拉杆→转向架构架→支 承装置→车底架→车钩。

3.答:轮缘→轮对→轴箱→轴箱拉杆→转向架构架→支承装置→车体底架→机车上部。

4.答:中继阀排风阀阀El损坏,排风阀弹簧损坏,使排风阀关闭不严造成的。在制动 后的中立位,除上述原因,还会因均衡风缸漏风造成双阀口中继阀排风口排风不止。

5.答:机车风源系统由空气压缩机组、空气干燥器、压力控制器、总风缸止回阀、逆 流止回阀、高压安全阀、启动电空阀以及总风缸软管连接器、总风折角塞门、排水阀塞门和 连接钢管等组成。

6.答:(1)某端空气制动阀转换柱塞第二道O形圈泄漏;

(2)制动电空阀257YV的阀口不严;

(3)隔离二级管262 V断路。

7.答:(1)压装压力曲线检验;

(2)注油油压检验;

(3)电阻检验。

8.答:为了检查轮箍是否发生松缓,把轮箍套装在轮心以后,用黄色油漆在轮箍轮心 结合处,一圆周等分地画上3条径向宽线(叫弛缓线),可以通过观察它有无错位来判断是 否发生松缓现象。

9.答:(1)轮对运行磨耗以后,轮箍定期旋修;

(2)旋修或磨耗到限后,更换新的轮径箍。

用以上两种方法消除一台机车的轮径差。

1 O.答:轮对一般由车轴、车轮和传动大齿轮组成,车轮又由轮箍和轮心组装而成。它 们之间都采用过盈配合,用热套装或冷压装或注油压装的方式紧紧地装在一起。

11.答:套装过紧会引起轮箍崩裂,特别是冬季气温低,材质脆性大,更易发生崩裂。 套装过松,又很容易松缓,尤其是在长大下坡道,连续施行空气制动时,轮箍发热更易产生 松缓。

1 2.答:(1)良好的弹簧装置,能使机车运行平稳,振动减小;

(2)保护车内各种设备免于振松、振裂、振坏;

(3)有助于减轻乘务人员的疲劳,对行车安全有积极意义;

(4)对线路来说,由于弹簧装置的缓冲作用,也可以减轻机车簧上部分振动对线路的 冲击破坏作用。

1 3.答:普通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1)在主平面内,蜗杆的轴向模数和蜗轮的端面模数相等;

(2)蜗杆的轴向压力角和蜗轮的端面压力角相等;

(3)蜗轮分度圆螺旋升角和蜗轮分度圆柱螺旋角相等且螺旋方向一致。

1 4.答:转向架构架主要由左右侧梁,一根或几根横梁(两轴转向架为一根,3轴转向 架为两根)以及前后端梁组焊而成。有的转向架构架没有端梁,称为开口式或H形构架; 有端梁的构架称为封闭式构架。

(1)转向架构架就制造工艺而言,分为铸钢构架和焊接构架。

(2)根据轴箱及其定位装置的结构,构架又分为有导框式和无导框式。

(3)根据构架的结构形式,转向架构架有封闭式和开口式(或H式)构架之分;封闭

.207.

4 式构架又有“日\"字形(两轴转向架)和“目’’字形(3轴转向架)构架。

1 5.答:优点:

(1)延长了旋轮里程,减少了旋轮时的车削量;

(2)在同样的轴重下,接触面积增大,接触应力较小;在同样的接触应力下允许更大 的轴重;

(3)减少了曲线运行时的轮缘磨耗;

(4)减少了踏面磨耗。

缺点:

等效斜率较大,对机车运行稳定性不利。对于速度较高的机车,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 保证机车具有足够的运行稳定性。

1 6.答:轴箱定位方式分为有导框定位和无导框定位两大类。无导框轴箱定位在结构形 式上又有多种,目前通常采用的有轴箱拉杆定位和八字形橡胶堆式轴箱定位。

1 7.答:完成连挂列车,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吸收挂车时和运行中产生的纵向冲击振 动的作用。

1 8.答:(1)具有自动连挂性能。

(2)具有闭锁、开锁、全开三态作用。

19.答:缓冲器的作用是减小列车在运行中由于机车牵引力的变化或起动,制动及调车 挂钩时机车车辆相互碰撞而引起的冲击和振动;

从而减少机车、车辆结构的破损,货物的损伤,提高列车运行的平稳性。

20.答:(1)行程:缓冲器受力下产生的最大变形量。

(2)最大作用力:缓冲器变形量达到行程时的作用外力。

(3)容量:压缩缓冲器时,作用力在其行程上所做的功。

(4)能量吸收率:缓冲器在压缩过程中,有一部分冲击能量被阻尼所消耗,其消耗部 分能量与容量(即总能量)之比,称为能量吸收率。

2 1.答:机车牵引力、机车制动力、机车阻力,以及来自列车的制动力和运行阻力。

22.答:(1)较大的转向架轴距。

(2)减小转向架的重量及转动惯量。

(3)二系较小的横向刚度。

(4)小斜度的锥形踏面。

(5)抗蛇行减振器。

23.答:(1)润滑油脂不足或过多;

(2)油脂变质;

(3)轴箱内有其他杂质,油脂太脏;

(4)轴箱组装间隙太小;

(5)轴头与轴挡圈的接触面不平。

24.答:电力机车机械部分主要有车体、转向架、车体支承装置和牵引缓冲装置四大部 分组成。

25.答:结构速度为160 km/h的机车轴重限制为22~23 t;

1 60~200 km/h的机车轴重限制为19~21 t;

200~250 km/h的机车轴重限制为16~17 t。 .208.

26.答:无论哪种型号的车钩,都必顺满足下列要求:

(1)要有足够的强度;

(2)容易辨识其连接状态,以免误认而造成列车分离事故; (3)不能因运行振动而自动解锁脱钩;

(4)不能因各部稍有磨耗而影响其作用和挂钩的安全;

(5)构造简单、操作方便,装拆容易,以降低运用保养成本。

27.答:(1)有心盘(或中心销)的连接装置。

(2)无心盘(或中心销)的连接装置。

28.答:车体即机车上部车厢部分,主要分为司机室和机器间两大部分。

司机室用来安设主要的操作设备和观测仪表,是乘务员工作的场所;

机器间用来安设各种设备。

29.答:车体底架进风口一制动风机1或2一风道一制动电阻1或2一车项百叶窗。

30.答:主要是为了改变齿轮的齿根、齿顶啮合角等几何尺寸,从而改变接触强度、弯 曲强度等,这样的措施能使大、小齿轮的寿命比较接近。

3 1.答:(1)贴合点计数法——在边长为25 mm X 25 mm的面积中统计贴合点数,点数 多精度高,点数少精度低。

(2)贴合面比率法——有两种检查内容,即按长度贴合百分比和贴合面积百分比。

(3)仪表检查法——如用百分表、千分表、水平仪等进行检查。

32.答:闭合钥匙开关后,保护阀287YV得电,开通控制风缸去升弓电空阀的通路, 同时给5 1 5KF供风,5 1 5KF在空气压力作用下闭合。如果升另一节受电弓,则其升弓电空 阀得电电路要经该节5 1 5KF,如5 1 5KF未动作,则另一节车不能升弓。本节机车的升弓则 直接受门联锁保护,这样就保证了只要有一节机车高压室门没关好,或门联锁未插,即不能 升弓,以保护人身安全。

33.答:在正常情况下,从液压元件的密封间隙漏过少量油液的现象叫做泄漏,元件内 部高、低腔间的泄漏称内泄漏,系统内部的油液漏到液压系统外部的泄漏称外泄漏。

泄漏必然引起流量损失,使液压泵输出的流量不能全部输入液压缸等执行元件。因此液 压元件及液压系统各部件的连接处要加强密封,防止泄漏。

34.答:工程材料的特性是:

(1)质量轻、吸水率小;

(2)电气绝缘特性优异;

(3)耐蚀性好;

(4)力学性能较好;

(5)减摩性、耐磨性和消音吸振性良好。

35.答: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几何参数与理论零件几何参数相符合的程度。相符 合的程度越高,误差愈小,加工精度就越高。

加工精度通常应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

36.答:塑料的添加剂有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

塑料的添加剂除上述几种外,常用的还有发泡剂、防老化剂(老化是指变脆、变软、脱 色、变黏等现象)、抗静电剂、阻燃剂等。

37.答: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209.

(1)测量前应检查是否灵敏,有无异常。

(2)测量时悬臂伸出长度应尽量短。

(3)如需调整表的位置,应先松开夹紧螺钉再转动表,不得强行转动。 (4)不得测量毛坯和坚硬粗糙的表面。

(5)杠杆百分表测量范围小、测量力小,使用时应仔细操作以防损坏。

3 8.答:韶山4型电力机车每节机车的车顶均设有受电弓、主断路器、避雷器、高压电 压互感器、高压电流互感器各一台;制动风机;变压器风机百叶窗;头灯、风笛装于车顶前 端;车顶门安装于车顶后端;两节车车顶高压部分的连接,由高压连接器2AP来完成。

39.答:空气管路系统包括:风源系统、控制气路系统、辅助气路系统和制动系统四大 部分。其作用是产生压缩空气供机车上的各种风动器械使用,并实现机车及列车的空气制动。

40.答:轮齿的疲劳折断,主要与齿根的弯曲应力大小有关。所以计算准则是:保证轮 齿根部产生的弯曲应力小于或等于许用弯曲应力。

4 1.答: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都可影响轴承的精度:

滚道径向圆对于内外座圈的径向跳动;

滚道的形状误差;

滚动体的形状与尺寸误差;

轴承间隙;

轴承轴端面对滚道的端面跳动。

42.答:检查可按如下方法进行:

在导轨的上下接触面薄薄的涂上一层涂色剂,以小角度(约1 5。)正反转动工作台进 行对研,检查上下导轨接触情况。再用同样方法,在与上一次相对转过120。的位置上,仍 以小角度正反转动进行对研,再检查上下导轨接触情况。这样,通过在圆周上三个相对间隔 1 20。的位置上对研检查,可判断出圆度的质量。

43.答:工件研点显示不稳定有以下原因:

(1)显示剂调的太稀或涂的太厚。

(2)检验工具不准确,如检验平板局部磨损严重等。

(3)工件刚性差。

(4)工件有较大内应力产生了变形。

44.答:转动体经过平衡后,绝对平衡是不可能做到的,总会剩余一些不平衡量,平衡 精度就是指剩余平衡量的大小。

45.答:旋转体的平衡原理是:利用技术手段,找出旋转体不平衡量的大小和位置,然 后用去除材料、加装配重、调整配重位置、调整组装零件的位置等方法,使旋转体的重心与 旋转中心趋于重合,即得到平衡。

46.答:(1)机车全部重量通过轮对支承在钢轨上。

(2)通过轮对与钢轨的黏着产生牵引力和制动力。

(3)通过轮对滚动使机车前进。

(4)轮对行经钢轨接头、道岔等线路不平顺时,轮对直接承受全部垂向和侧向的冲击。

47.答:提高传动链精度的工艺方法,主要是提高传动件的安装精度,装配时采用误差 补偿法和对有误差校正装置的结构进行准确的检测修整。

48.答:目的:主要改善它的基本组织,从而改善它的机械性能。

.21 0.

方法:退火、正火、调质、高温淬火。

49.答:作用:减少轮缘、轮轨间摩耗和腐蚀,延长轮箍和钢轨的使用寿命。

组成:油箱、分配阀、喷嘴、连接管。

50.答:(1)由于设计、制造方面的原因:顶盖结构设计不合理,制造工艺达不到要求; 密封材料、密封胶都不能使顶盖与车体密封,造成雨水泄漏。

(2)由于使用保养不当:机车通风系统中当压缩机等工作时将机车室内空气抽出室外, 外界空气通过侧墙百叶窗回流到室内,因侧墙过滤器不清洗,保养不当,使外界空气回流受 阻,造成室内、外空气压力差,将雨水吸进室内而漏雨。

5 1.答:(1)最有效的方法是限制齿轮的最少齿数。对于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最小齿 数为l 7齿;允许略有根切,其最小齿数为1 4齿。

(2)仿形法。

(3)变位齿轮方法。

52.答:齿轮箱结构设计、制造不合理,造成合口面不能密封;齿轮箱合口密封材料、密封胶不合要求,密封不严;齿轮箱内、外领口外圆度超差形成抱轴不严,使有领圈边也出 现间隙;齿轮箱内、外领口处材料磨损,造成密封不严;齿轮箱内油位高,运行中油压大, 造成高压油泄漏。

53.答:可分为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两大类。

控制电器有闸刀开关,接触器和按钮等;

保护电器有熔断器、热继电器等。

54.答:(1)浮沉振动、侧摆振动、伸缩振动;

(2)侧滚振动、点头振动、摇头振动。

55.答:预紧力过小:在振动过程中会振松,掉落,起不到紧固作用。

预紧力过大:螺栓存在过大应力,振动过程中会出现断裂或疲劳破坏,影响使用寿命。

56.答:选择测量器具时应考虑其规格指标和精度指标,即所选择的测量器具的测量范 围、示值范围、刻度值、测量力等规格指标应满足被测量工件的要求;测量器具的灵敏度; 测量不确定度等精度指标应与被测工件的公差相适应。

57.答:终结检验:根据齿轮的图样要求全面评定齿轮的加工质量并给出是否合格的结 论。

工艺检验:在齿轮加工过程中为揭露齿轮误差产生的根源而进行的检验。

5 8.答:传递途径如下:小齿轮→大齿轮→传力销→弹性元件→连杆→弹性元件→活动 传力销→传动空心轴→传力销→传力盘→弹性元件→活动传力销→连杆→弹性元件→传力 销→主轮心→轮对。

59.答:左右钢轨对接主要引起机车点头及浮沉振动。

左右钢轨错接主要引起机车侧滚、摇头及浮沉振动。

60.答:在保持DK—l型电空制动机性能的基础上,具有对旅客列车施行电空制动功能; 具有机车空电联合制动功能。

具有与机车速度分级控制系统和速度监控装置配合,对列车实行速度分级控制及超速防 护的功能。

6 1.答:可分为以下几部分:

(1)底架空气管路;

.2 1 1 .

(2)转向架空气管路;

(3)司机室空气管路; (4)总风缸空气管路; (5)机械室空气管路;

(6)电空制动柜和空气干燥器管路。

62.答:(1)牵引通风支路;

(2)硅机组通风支路;

(3)制动通风支路;

(4)变压器通风支路。

63.答:螺纹的主要参数有:大径、小径、中径、螺距、导程、螺纹升角、牙型角、牙 侧角。

64.答:利用飞轮储能释能的功能来克服工作载荷瞬时提高而引起的机器运转速度的波 动;利用飞轮的惯性力使平面连杆机构顺利通过死点。

65.答:撒砂是在轮轨间出现空转、打滑时进行的,避免轮轨间的滑动摩擦而造成轮轨 磨耗,是增大牵引力的过程。

喷油是为了减少轮缘与钢轨的磨耗,延长轮箍和钢轨的使用寿命,定时喷撒在轮缘上, 避免水对轮轨造成的锈蚀。

(五)计算题

1.解:µ=0.24+1 2/(1 00+8 ν)

式中µ为黏着系数,ν为运行速度。

µ=0.24+1 2/(1 00+8×1 00)

=0.253 3

µr=0.253 3(0.67+0.000 55R)

式中µr为曲线路轮轨黏着系数,尺为曲线半径。

µr=0.253 3(0.67 +0.000 55×500)

=0.239 4

答:轮轨黏着系数为0.239 4。

2.解:已知齿轮圆直径de=90.7 mm,Z=24

根据公式

de=m(Z+2)

m= de /(Z+2)

=90.7/(24+2)

=3.488(mm)

化标准模数

m=3.5 mm

d=mZ=3.5×24=84(mm)

答:该齿轮的模数是3.5 mm,分度圆直径是84 mm。

3.解:v=D πn/1 000

=6 ×3.1 4 ×l 400/1 000

=26.37(m/min)

答:钻孔切削速度为26.376 rn/min。

.2 1 2.

10 4.解:D=S/0.866=32/0.866=37(mm)

d=S=32(mm) 答:坯料的最小直径是37mm,六方形内切圆直径是32 mm。

5.解:钻底孔直径:Do=D-1.1p=1 2-1.1×1.5≈10.3(mm) 钻底孔深度:ho=h+0.7D=30+1+0.7×12=38.4(mm) 答:钻底孔直径是10.3 mm,钻底孔深度是38.4 mm。 6.解:展开长度:L=(d/2+b/2)α/1 80

=3.14×(26/2+4/2)×295/180

=77.244(mm) 答:材料展开长度是77.244 mm。 7.解:根据公式:n=40/z 代入:

n=40/20=2 答:每划完一个孔的位置后,手柄应转过2转,再划第二条线。

8.解:已知:d=50 mm,p=1 2 mm

d3=d-2(0.5p+α0)

=50-2×(0.5×12+0.5)

=37(mm)

d2=d-0.5p

=50-0.5×1 2

=44(mm)

f=0.366p=0.366×1 2=4.392(mm)

W=0.366p-0.536ao

=0.366×12-0.536×0.5

=4.124(mm) 答:螺纹的小径是37 mm,中径是44 mm,牙顶宽是4.392mm,牙槽宽是4.1 24 mm。 9.解:t=506203.1425=56(min)

1510000.6答:钻削时间是56 min。 1 o.解:v=rπd

=10005003.14101000

=15.7(m/min) 答:切削速度是15.7 m/min。

11.解:钻孔深度H=所需螺纹深度+0.7螺纹直径

H=40+0.7×24≈57(mm) 答:钻孔深度为57 mm。

221 2.解:n=40/z=40/30=166(转)

答:即分度手柄转一圈,在66孔圈上再转过22个孔距。

.213.

(六)论述题

1.答:空间平面相对于一个投影面的位置有:平行、垂直、倾斜三种位置。

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有:

.(1)真实性:当平面形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反映真实形状和大小;

(2)积聚性:当平面形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影积聚成一条直线段;

(3)收缩性:当平面形倾斜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和原平面形类似。

2.答: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有以下特点:

(1)传动平稳,适合于高速场合;

(2)传动能力较大,实用重载;

(3)在传动时产生轴向分力,对轴和轴承支座的结构提出特殊要求。

3.答:(1)轴箱与转向架的连接方式,通称为轴箱定位。

(2)轴箱相对于构架应是个活动关节,在不同的方向有不同的位移。

对轴箱定位的要求是:应保证轴箱能够相对于转向架构架在机车运行中作垂向跳动,以 保证弹簧装置能够充分发挥其缓和冲击的作用;在机车通过曲线时,轴箱应当能够相对于转 向架构架作小量的横动,有利于机车几何曲线通过;在机车纵向则要求有较大的刚度,保证 牵引力、制动力的传递(对普通转向架而言)。

4.答:千分尺在使用中应注意:

(1)防止千分尺受到撞击或脏物侵入到测微螺杆内。若干分尺转动不灵活,则不可强 行转动,也不可白行拆卸。

(2)千分尺使用时应轻拿轻放、正确操作,以防损坏或使螺杆过快磨损。

(3)不准在千分尺的微分筒和固定套管之间加酒精、柴油和普通机油。

(4)千分尺使用完毕应擦干净并涂防锈油,装入盒内并放在干燥的地方保管。 (5)按规定定期检查鉴定。

(6)不准测量运动中的工件,不准用来测量毛坯。 (7)不准与工件和其他工具混放。

(8)不准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以防止受热变形。

5.答:表达方案确定后,画装配图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比例、合理布局;

(2)画出装配体的主要结构;

(3)画出次要结构;

(4)检查校对、补充修改。

6.答:(1)降低了弹簧刚度。

(2)采用二系悬挂。

(3)采用了减振器。

(4)采用了各种橡胶减振件。

(5)以螺旋弹簧代替板弹簧。

(6)采用了架悬式电机悬挂。

7.答:脱钩机构是否作用良好:

(1)制动缸充气时活塞行程大于28 mm时,棘钩是否拨动棘轮。 .2 14·

(2)动作时各部件必须平稳无卡滞,缓解后活塞必须贴靠缸底。

(3)各活动摩擦面处注润滑脂,且作用良好。

(4)必须做制动缸泄漏试验,当充气压力为600 kPa时不准有泄漏现象发生,下降至 400 kPa时,在3min内泄漏不大于1 O kPa。

8.答:韶山7型电力机车每台转向架由构架、轮对电机装置、一系弹簧悬挂装置、齿轮 传动装置、电机悬挂装置、二系弹簧悬挂装置、基础制动装置、牵引装置等主要部件组成; 其中两端转向架还设有蓄能制动装置、轮缘喷油润滑装置、撒砂装置;中间转向架设有滚子 装配装置,以实现机车通过曲线时产生较大的横向偏移量。

9.答:(1)斜齿轮在啮合传动时,其啮合力是垂直于齿斜方向的,不仅有切向分力, 而且有轴向分力。

(2)双侧齿轮传动如果采用直齿轮传动,在轮对组装时,必须保证双侧大齿轮齿形对 应的精确性,否则必然引起双侧齿轮不能同时进入啮合,或双侧齿轮啮合力不等的问题,而 这种安装精度一般很难达到。

(3)采用斜齿轮传动,而且双侧齿斜方向相反,则轴向力也相反,齿轮安装时的误差, 可由轴向力差值引起的微小横动来纠正,这就保证了双侧齿轮传动转矩的均匀性。

1 O.答:(1)直齿轮在啮合传动时,其啮合力仅仅作用在齿轮的切向,不存在轴向的分 力。

(2)单侧齿轮传动如果采用斜齿轮,其轴向力将引起轮对贴靠一侧钢轨运行,前进时 贴靠一侧,后退时贴靠另一侧,轮轨间产生横向冲击力。而直齿轮则无轴向力,轮对可以自 由适当活动。

11.答:电力机车轮对踏面以1:20和1:1 O两段斜面制成圆锥形。因为机车在曲线上运

行时,外轮沿外轨所走的距离应该大于内轮沿内轨所走的距离。由于内外轮固装在同一轴上, 如果两轮的踏面为圆柱形,势必引起内轮向后或外轮向前的滑行。如果踏面具有锥度,曲线 通过时轮对又因离心力的作用往往贴靠外轨运行。这样,外轮与外轨接触点处的直径D必 须大于内轮与内轨接触点处的直径d,这就显著减少了滑行。

12.答:(1)采取在轮轨间撒入有一定要求的砂子的办法提高黏着系数。

(2)在钢轨表面使用化学除垢剂,有效地溶解和消除污垢,并且要避免在钢轨表面留 下润滑层。

(3)利用电弧或等离子喷焰,将附着在钢轨上的油垢烧掉。

(4)利用机械的方法,如金属刷、蒸汽或水的喷射器具,除去轨面上的油泥、尘土或 水泥形成的特殊粘层。

1 3.答:整体承载车体的组成是将底架、侧墙、车顶组成一个坚固轻巧的承载结构,使 整个车体的强度、刚度更大,而白重较小。

整体承载车体过去在客货车辆中应用较多,电力机车应用较少,但随着电力机车向大功 率重载的高速方向发展,现已广泛应用于电力机车车体中。

1 4.答:主要进行:

(1)垂向;

(2)抗扭;

(3)电机动载荷;

(4)横向;

.21 5.

(5)纵向;

(6)制动等方面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试验。

1 5.答:有由于垂直载荷而引起的弯矩;有曲线运动时轮轨侧压力引起的弯矩;有齿轮 传动时引起的扭矩;有某侧车轮发生滑行时引起的扭矩;线路的冲击,簧上部分的振动,制 动力作用等,都要产生附加载荷。所以,车轴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不仅受弯,而且受扭, 不仅有交变载荷,而且常常有突变载荷。

1 6.答:缺点是:存在摩擦面,磨耗严重,增加了检修工作量和检修成本;运用中需经 常注意给油润滑,维修保养比较困难,磨耗松旷后产生打立FI;横向位移没有弹性,不利于降 低轮轨之间的动作用力,动力曲线通过性能不好等。

17.答:侧梁和牵引梁、端梁等部件完工后,进行构架整体组焊,上下盖板对接焊后要 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其焊透率为90%,确认构架状态良好后,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因 焊接而引起的内应力,然后构架整体进行加工,以保证构架尺寸精度。

1 8.答:(1)滚动轴承的摩擦系数小,功率损耗小,机械效率高,易于维护和启动。

(2)常用的滚动轴承是标准零件,采用滚动轴承后,机器的设计、制造和维修时间可 缩短。

(3)对于同样大的轴径,滚动轴承的宽度比滑动轴承小,可使机器的轴向结构紧凑。

(4)滚动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简化了轴承的结构。

(5)滚动轴承不需有色金属。

(6)滚动轴承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差,运转不平稳,有轻微振动。

(7)不能剖分,只能轴向装配,径向尺寸比滑动轴承大。

19.答:以振动位移双幅值评定:

用振动位移值来评定机械振动水平时,是按照转速的高低来规定允许的振幅大小,转速 低,允许的振幅小;转速高,允许的振幅大。

以振动烈度评定:

用振动烈度来评定机械振动的水平时与机械的旋转速度无关,因为振动烈度与转速(或 角速度ω)已有一定关系,因此振动烈度能反映出振动的能量,这种标准比较合理。

20.答:小顶盖装置包括:机械室顶盖、高压室顶盖、变压器室顶盖及走道板。

小顶盖装置作用:各顶盖周边均嵌粘有14 nlnl厚,40 mnl宽的闭孔黑色海绵橡胶密封 垫,应用螺栓、压板装置使顶盖四周与侧构顶梁及连接横梁顶部密合,防止雨水或灰尘侵入 车内,以保证车内设备正常工作。

2 1.答:(1)在受力最严重的情况下,车体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结构不致破 坏和变形量最小,确保运行安全可靠。

(2)适当减轻车体自重,而且重量前后左右对称分布,满足重量分配的要求,重心应 尽量低,以适应高速行车的需要。

(3)车体在结构上,应保证安装设备的方便,检查保养设备的方便,以及检修时更换 设备的方便。

(4)司机室和机械室,都要考虑到改善乘务员工作条件,在通风、采光、取暖、瞭望、隔音、隔热等方面尽量完善。

(5)高速机车要有流线形的车体外壳,以减小空气的阻力。

(6)车体的外形尺寸应在国家规定的机车车辆限界尺寸间。

.21 6.

22.答:机车段修时,车钩组装后应达到下列要求:

(1)车钩开、闭状态良好,作用灵活。

(2)测量车钩的开度(从最小处测量):满开位为220~245 nliil;锁闭位为11 O~1 27 nlnl。 (3)车钩锁闭位时,钩舌在推拉状态下,钩舌销能取出和安装。 (4)车钩高度应为845~880 mln。

(5)钩舌与钩锁铁的侧面间隙为1~3 inlil(允许堆焊)。

(6)钩锁铁与钩舌接触面须平直,接触面积不小于40%。

(7)钩体防跳台和连接杆或钩锁铁的作用须良好。

(8)钩舌与钩体的下承力面应接触良好。

(9)车钩在锁闭位,钩锁铁向上的活动量为5~1 5 naIn。

(1 O)钩舌销与钩耳间隙不得大于1 1TlIn。

(11)钩舌内侧与钩锁铁接触面磨耗不得大于7 min。

(1 2)钩尾销与销孔的间隙不得大于1.5 inlil,套与销子的椭圆度不得大于1 mm。

(13)钩体下磨耗板磨耗量不得大于1 mm。检查钩尾框的磨耗状态。

23.答:根据机车轮对、转向架以及车体的结构,机车的蛇行运动可分为:

(1)车体蛇行:车体剧烈侧摆并伴有摇头、侧滚,通常是在速度不很高时出现。

(2)转向架蛇行:转向架构架侧摆和摇头振动很大,车体摇头振动相对较小,通常发 生于较高速度。

(3)轮对蛇行:轮对的侧摆与摇头发生在更高速度时,轮对在构架中定位刚度较软的 情况下;如果轮对定位刚度很硬,则轮对和转向架一起蛇行,不易发生单独的轮对蛇行。

24.答:按架悬式驱动装置中弹性联轴器的布置位置,可以分为3大类。

(1)轮对空心轴一级弹性驱动装置

弹性联轴器置于空心轴与轮对之间,空心轴包在车轴外面,大齿轮直接固装在空心轴上。 大齿轮的扭矩由空心轴两端经弹性联轴器传到左右轮对。

(2)轮对空心轴二级弹性驱动装置

一个弹性联轴器连接大齿轮的轮心与空心轴端部,另一个弹性联轴器置于空心轴的另一 端与车轮轮心之间。大齿轮的扭矩经弹性联轴器驱动空心轴,空心轴的另一端又经弹性联轴 器把扭矩传给该侧车轮,又通过车轴把扭矩传给另一侧车轮。

(3)电机空心轴驱动装置

弹性联轴器布置在扭矩轴端部与小齿轮之间,扭矩轴装在空心的电枢轴内,扭矩轴内端 通过齿轮联轴器与空心电枢轴相联。

25.答:为减轻机车转向架的质量,提高转向架的蛇行稳定性,把牵引电动机移置于车 体上的,称为体悬式。

牵引电动机体悬式的优点是:这种方式进一步减轻了转向架构架的质量,改善了转向架 的动力性能,提高了机车的蛇行临界速度,适用于高速机车。

牵引电动机体悬式的缺点是:比架悬式结构更为复杂,制造成本更高。

体悬式一般应用于最大运行时速200~250 km及其以上的机车。

26.牵引电动机的损耗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4类:

(1)机械损耗Pn:机械损耗是指电动机旋转时,转动部分与静止部分以及周围空气摩 擦所引起的损耗,它包括轴承损耗、电刷与换向器摩擦及电枢与空气摩擦等。

.2 1 7.

21

电力机车钳工(电器).

电力机车钳工中级工(DOC)

电力机车技师技术总结

钳工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电力机车钳工车工职业道德类题库(附答案)

钳工技师工作总结

钳工中级技师

钳工技师综合题

钳工技师考试

钳工技师论文

电力机车钳工技师练习题参考答案
《电力机车钳工技师练习题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