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泸水县工业经济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2020-03-03 00:26: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泸水县工业经济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泸水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偏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东经99’34一99’09北纬25’33一26’32之间。东靠碧罗雪山与兰坪、云龙两县相邻,南接保山市,西与腾冲县和缅甸联邦共和国毗邻,北连福贡县。县域东西横距58公里,南北纵距95公里,国境线长136.24公里,总面积3203.04平方公里。泸水由于受历史、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工业起步晚,起点低,固定资产投入不足,发展缓慢,由于工业发展滞后,导致出现了“资源富县、农业小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的被动局面。

一、泸水县工业经济发展背景

近年来,县委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迎难而上,按照“工业强省”和“矿电经济强州”的发展战略,立足于泸水县情,强化以工业为重点的“三镇经济带”,推动工业进步,工业结构从过去单一的粗加工逐渐向精深加工多元化发展,涉及的行业有矿产资源开采、冶炼,水电资源开发,农副产品、畜牧制品加工等。通过几年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以水电开发为主和建筑建材、矿产资源开发、粮食制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的产业群。加快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能否做到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抓住机遇,对加快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缩小差距,县委、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建设“工业强省”战略目标和州委、州政府实施“矿电经济强州”的战略目标促动下,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和要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区位和资源优势,区域战略和工作部署,提出了“东工业西边贸、南农北电中城镇”的“十一五”发展战略,并确立了

“十一五”期间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思路是走“矿电结合,开发中小水电,建立支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发挥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政府为引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原则,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进信息化”,实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2005年7月,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州经济发展战略,结合我县资源优势,提出了工业强县的经济发展战略。根据这一战略目标总体框架,决定建立工业园区,为加快全县工业经济提供发展平台。

二、泸水县发展工业经济的优势

在泸水县境内,丰富的资源及区位优势,催生着发展工业的坚定步伐。

1.矿产资源

(1)硅资源。由于受地壳构造运动和多期次岩浆活动的影响,泸水县硅矿分布较为广泛,其蕴藏量达4600多万吨,主要分布在古登乡1

59、罗嘎箐、念坪、马古图鲁,六库镇石缸河,鲁掌镇姚家坪等地,平均品位97%,局部矿段品位达98.8%。

(2)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一是境内矿产资源。泸水有石缸河、岩房、五叉树、志本山的锡矿和锡钨矿、称杆自把和隔界河的铅锌矿、鲁掌鲁祖的黑钨矿、大兴地阿尾大和自苦的铅锌矿。二是境外矿产资源。境外缅北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和矿产资源。据初步考察,矿产资源主要有钼矿、铁矿、铅锌矿、黄铁矿等,矿产资源储量大且易于开采,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在开展前期工作及开发矿产资源。

2.水能资源

我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尤其是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54条,其中有开发价值的38条,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为47.43万kw,属于水能资源的“富矿区”。

目前,我县与签订投资开发协议的电站23座,拟装机34.72万KW,概算投资15.62亿元。在2007年3月前,投产试机9.15万kw,2008年4月前投产试机18万kw,2008年12月前将已争取到开发权的所有电站全部投产运行。在“十一五”的头3年全面完成所有的小水电建设任务,实现电力装机总量达30万kw以上,年发电量达15亿度以上,“十一五”末,实现我县境内小水电的装机可达51.25万kw。随着全州小水电开发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运用电网互连,实现电力发展与工业建设协调推进,以电力资源开发带动矿产资源加工业,做到矿电连动发展,实现“矿电经济强州”的战略目标。

3.生物资源

全县森林覆盖面积355.24万亩,占总面积的44.2%,森林蓄积量达3162.7万立方米。植物共有180余科,600多属,1300多种。其中,可食野生植物35种,芳香油料植物32种,纤维植物20种,淀粉植物16种,药用植物300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秃杉等;二级保护的有长蕊木兰等16种;三级保护的有白菊木、红花木莲等12种;属省级保护的还有23种。经济林木主要有核桃、油桐、漆树、板栗、花椒、木瓜等,其中漆树品种“碧乃金”为全国优质品种,核桃品种“泸水1号”为全省优质品种。

4、区位优势

由于边三县山高坡陡,土地资源相当紧缺,发展工业需要一定的土地条件,按照州委州政府开发怒江水电战略,怒江两岸有条件的地方又不能建设矿冶工业企业,老窝河谷则完全具备了建设工业园区的条件,河道两岸有大量的土地资源,现已经有一定量的工业企业入驻,基础设施较好,原320国道贯穿全境,是瓦贡公路的必经之地。现在由于S228路线走向发生改变,即金—六二级公路由大理州云龙县曹涧开始叉道到我县上江乡七棵树,绕开了原老窝乡,因此,更具有发展工业经济的区位优势,以供电为主的有关基础配套设施比较好完善,特别是在分水岭雪山脚下的高山荒地建设硅冶炼基地,避开城镇和人群降低环境污染。为州委政府在泸水乃至边三县打造一个工业园创造了一个运作平台,该区域是怒江边三县唯一可以适度发展工业的地方。因此,我县具有一定的发展工业经济的区位优势。

三、泸水县工业发展的政策和对策

工业园区是发达国家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也是省内部分地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依托泸水境内外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优势,泸水工业园区建设符合市场经济效应规律和不平衡发展规律,符合国际惯例和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从全省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显示,我县的工业园区建设是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在省经委、州委、州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严格按照省经委的发展要求规划好、实施好泸水工业园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发展理念

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入驻工业园区的年产1000吨木腊项目已建成投产,年产2300万块的免烧砖厂的产品已通过省级认证,工业园区分水岭片区的硅冶炼理论设计规模达23万吨以上,各重点工业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全县重工业,谋工业的氛围已基本形成,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升。要更好更快的发展工业经济,使之成为支柱产业,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州委六届三次全会提出实现“二次跨越”的总体部署,把发展工业提高到富民强县的高度来认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牢固树立“无工不富”的思想观念,为实现泸水的率先发展奠定基础。

(二)狠抓工业园区建设,搭建发展工业经济平台

我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及《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7年9月13日通过省级评审批准实施建设以来,在以宏盛锦盟十万吨硅冶炼一期工程的示范和带动下,先后进入了宏鑫、金盛、金志等硅冶炼企业,各企业综合生产规模计划达20万吨以上,以硅冶炼为产业集群

的工业园区正逐步形成。因此,在对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一是要严格按照“一园四片”的总体布局,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行业引资、企业运作、产业组团、分块建设、注重规模、配套服务”的建设理念,坚持长远规划与分期实施建设相结合、突出重点与连片建设相结合、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对工业园区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充分发挥园区集聚效应,使入驻园区的企业按规划建设。二是确实站在泸水实现率先发展的高度,在思想上、行动上贯彻落实“工业经济强县”的发展战略,以筑巢引凤的实际行动,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为各类入园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投资环境,对内把边三县的资源进行整合,为怒江实现“二次跨越”作应有的贡献;对外,面向全省全国,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园区的各项建设。三是要坚持“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龙头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发展思路,努力将工业园区建成整体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骨干地位突出的硅工业基地,从而达到财政增收、企业发展,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农民从中得到实惠的共赢目标。

(三)强化措施加快发展

一是加快硅冶产业的发展。我县有丰富的硅矿资源和水能资源为硅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要以硅项目为重点,一方面积极服务好、支持企业加快项目建设,另一方面进一步做好洛本卓、古登、称杆一线非金属矿硅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工作,作为硅冶产业加工原料基地,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做强做大硅产品开发、加工产业。

二是加快中小水电开发工作。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54条,其中有开发价值的38条,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为47.43万kw,属于水能资源的“富矿区”。目前,我县已签订投资开发协议的电站23座,拟装机34.72万KW,争取在2010年前全面完成已取得开发权的小水电建设任务,实现电力装机总量达30万kw以上,年发电量达15亿度以上。同时,积极配合怒江干流大电开发,协调好、服务好大电开发工作,尽快促成水电产业群的形成。

三是抓好以水泥厂建设为龙头的建筑建材产业发展。结合怒江水电开发、交通道路、六库新城区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资源和人力优势,抓紧抓好年产80万吨水泥项目建设,加快水泥厂、机制混凝土免烧砖、石材等项目建设,来保障怒江建设的需求。

四是加快以石缸河矿山为重点的矿业经济发展。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按照新型工业化以及新的矿业经济发展要求,以石缸河锡钨矿为主,进一步加大自把铅矿、鲁祖钨矿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堪查、开发工作,做到依法依规开发经营,坚持“矿山开发与环境治理并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加大基础投入,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资源流失和浪费,做大做强矿业经济。

五是加快农、林、畜产品开发加工工作。结合怒江四个百万工程建设,以漆树加工、核桃加工、松香加工、草果加工、茶叶加工、桐油加工、咖啡加工、蚕丝加工重点项目为龙头,加快农产品、林产品、药材产品、畜产品的开发,实现工业、农业、畜牧业与林业的协调发展。将丰富的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发展,财政增长的县域经济。

六是加快口岸经济转型工作。以口岸转型为平台,进一步提升和活跃边贸经济,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实现从地上资源开采向地下资源开发转移,进一步做好缅北矿产资源的进口、初加工、储存、集散工作,为泸水工业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在抓好六类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又好又块,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工业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和矛盾,确保工业建设的持续发展。

总之,发展工业的思路已经明确,目标已经确定,只要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上来,把握好机遇,按既定的发展思路和措施,大胆创新,苦干实干,泸水工业发展的潜力巨大,工业经济必将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从

而实现泸水经济社会率先发展的目标。

彩信业务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我国物流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农机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沧州基础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餐饮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工程机械发展现状与分析

天津市设施农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调研分析

泸水县工业经济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泸水县工业经济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