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业生态工程实习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4:08: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绪论 ........................................................3

二、农业生态工程的原理 ............................3

三、我国农业生态工程的主要技术 ............4

四、农业生态工程案例及分析 ....................5

一、绪论

农业生态的实质是利用与调节生物与环境关系生态过程,研究环境、气候和土壤对农作物遗传、发育、产量和质量关系。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农业生态工程以综合农业发展(包括农林牧副渔及加工)为框架,合理配置资源,进行全面规划、相互协调的整体农业,是优化了的农业,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农业生态工程的含义 农业生态工程,就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因地制宜应用生态农业技术,将多种农业生物生产进一步组装为合理的生态农业系统。农业生态工程有效地运用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生物群落共生原理,多种万分相互协调和促进和功能原理以及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从而建立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我国已涌现一批典型的农业生态工程,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生态工程主要有三大类:区域整体规划的农业生态工程、生产自净农业生态工程、庭院经济农业生态工程等。

其目标是在促进自然界和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物质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农业生态工程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即在一定的地域条件下,设法使光、热、水、气、土、肥料、种子等多种成份在质和量上相互协调,使种植、养殖和加工同山、水、田相互补充、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生产整体;②维持物质和能量的正常代谢。掌握合理的种养、灌溉、施肥等的时间和质与量,通过适当的结构组合及多层次利用,使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正常进行,实现生物资源的有效再生和良性循环;③维持输入与输出的生态平衡。考虑生物体从环境中获得营养元素输出一定的产品必须同输入的物质能量相适应,及时补充环境中失去的物质,并根据生物体内的需要增加物质与能量的投入,使生物体正常增殖和繁衍。

二、农业生态工程的原理

(1)生态学原理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经营类型的选择和系统的辅助设计。农业生态系统的各生物成分之间,不是孤立的,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在引入物种时要谨慎从事,要考虑到该物种对其他物种和整个系统的影响。 必须保证物流与能流的通畅,通过提高第一性生产力和提高生态效率(能量转化率)来提高整个系统的生产力;又通过多层级地利用物质和能量,减少外流浪费,提高系统的综合效益。

(2)生态农业原理:1.整体性原理2.生态位原理3.食物链原理4.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 5.生物种群相生互克原理。 (3)生态经济学原理

增产与增值原则: 打破单一经营,保证生态系统自身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合理有效地人工调控(如桑基鱼塘中鱼环的增加,农牧系统中粪肥先生产沼气再

3 做肥料将生产转化链拉长等)。

供求法则: 在提高系统物种多样性的同时,顺应市场供求形成的价格导向,进行不同作物品种的时空配置,力争向市场提供丰富多样、适销对路的产品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如桐农间作,利用泡桐秋冬的落叶及初夏的开花生叶与小麦基本不争光;合理安排农业劳力(季节性)和农村劳力(多种就业),以提高系统的效益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长效与短效相结合:农林牧渔复合经营中,农业项目一般周期较短,畜牧业相差较大,从几个月到2~3年,林业则较长,但若干年后年年会有效益;应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地安排多种经营项目,优先发展“短平快”的项目,积极安排中长期项目,以利于经济综合健康发展。

风险最小原则:农林牧渔受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很大,合理配置可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市场价格和需求对生产结构影响也很大,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化经营,做到物种多样化,产品多样化,结构系列化,分散市场风险,提高系统竞争性。

发展资源节约型和技术密集型系统:发展立体生产结构,使光、热、水和土地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系统总产出;尽量减少生产转化链中废弃物的排出,将其解决在重新利用、再生的增值环中;加大科技的参与和投入,使复合生态系统结构更合理、效益最佳,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三、我国农业生态工程的主要技术 (1)物质良性循环技术

是利用不同种类生物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关系的特性,建立起来的分级利用和各取所需的生态工程系统。

生产结构上,我国应由以猪为主的单一结构向禽、蛋、猪、水产多元结构转变。加快发展家禽。次级生产精料转化效率低主要原因是饲料资源高度分散和蛋白质饲料短缺。我国应大力提高饲料转化率,发展高蛋白质饲料。

(2)生物立体布局技术

生物立体布局技术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特点,通过合理组合,建立各种形式的立体结构,以达到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增加物质生产的目的。

4平原立体农业有:林木与作物间作、旱粮分带轮作和蔗田棚式蘑菇立体农业;山地立体农业;水域立体农业有:淡水立体养殖、浅海滩涂立体农业和低湿地立体农业。

(3)资源综合开发技术

是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能源,通过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将生态系统中的能源转化为可以被人类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 (4)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

主要是利用各种农业耕作方法,减少表层土壤伴随降水的冲刷而产生的流失,保持水土。主要包括作物栽培耕作技术(如作物在同一水平面上耕种)、农业工程改造技术( 如梯田)等。

四、农业生态工程案例及分析

(1)“桑基鱼塘”生态工程模式

桑基鱼塘,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是池中养鱼、池埂种桑的一种综合养鱼方式。桑基鱼塘的发展,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事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等加工工业的前进,逐渐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科学化的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相互联系的,能量的流动包含在物质的循环利用过程中,随着食物链的延伸

逐级递减。

能量的多级利用及物质的循环利用:

桑叶用于喂蚕,蚕可以生产蚕丝;桑树的凋落物和蚕沙(粪)落到鱼塘中,作为鱼的饲料,经过鱼塘内的食物链过程,可以促进鱼的生长;甘蔗可以榨糖,糖渣用来喂猪,猪的排泄物也进

5 入鱼塘;鱼的排泄物及其他未被利用的有机物和底泥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又可以作为桑和甘蔗的有机肥料。

桑基鱼塘巧妙地利用了很难利用的大片低湿地,发展了多种经营,为农民创造了多种收入的门路,完全符合“无废弃农业”的要求。

(2)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生态工程

沼气池可消化人畜粪便、生活污水、植物秸秆等废弃物,而产生的沼气可用作生产、生活燃料,同时它的剩余物沼肥又是种植业所需的优质有机肥料。通过“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目的。

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天气温很低,会导致农作物不能生长,家畜生长缓慢,甚至停止,沼气池不能正常产气;而农民要解决蔬菜的不间断生产问题。)“四位一体”生态工程模式:是适合我国北方农村的一种新型复合生态模式。“四位”指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及日光温室四部分,是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四位一体”生态工程模式应用物质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等原理,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出,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大大提高了农业 6 综合效益。

运行原理:日光温室的增温效应使蔬菜等作物在冬天也能正常生长;使猪禽免受严寒而快速生长;温室内的植物为动物提供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人、猪、禽的粪尿及蔬菜废弃物和秸秆等物质投入沼气池产气,同时温室的高温也提高了沼气在冬天的产气稳定性;沼液和沼渣又是蔬菜的良好肥料,有助于减少蔬菜的病虫害,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在这一物质循环的系统中,沼气起到一个枢纽的作用,把系统中的各个部分都有机地联系起来。畜牧生产中的禽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后,经发酵产生沼气,用于农民生活的炊事、照明及取暖,甚至用于发电,还可用于孵育雏鸡的保温;沼气池底下的沼渣可用于培养食用菌或作为肥料,用于农田和果园;沼气池内的沼水可作为优质饵料来喂鱼,亦可作为速效肥料,用于大田作物或果树、蔬菜的施肥。甚至经发酵后的沼渣和沼水也能用于喂猪。因此,沼气是连接种植业、养殖业和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一个中心环节。由于种植作物和养殖动物的种类差异很大、沼气池发酵材料来源也很不一致,加上系统组分的复杂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该物质循环利用系统也有若干模式。

(3)稻田养鱼 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技术相结合生态工程新模式,实现了“千斤稻田百斤鱼”,稻、鱼、菜、果、花卉、禽、畜配种养的综合经营,收到了“一地两用,一水两用,一季 7 多收”,仅养鱼每亩就收入100~150元,高的可达千元。云南省2002年投资380多万元施行稻田养鱼、养虾、养蟹,面积150多万亩,产量3.6万多吨,创产值3.65亿元,参与养殖的农民人均收入大大提高。云南省财政投资100多万元实施稻鱼示范工程,在506个贫困村实施连片稻田养鱼扶贫工程示范面积3.4万多亩,平均亩产鱼78.7千克,参与项目农户人均增收275元。

(4)稻田养鸭

(5)甘蔗田套种蘑菇

(6)间作、套作、复种

间作:是指两种以上的在同一季节成行间隔种植。

套作:是指在前一作物的生长后期,于株间或行间种植后一作物。 复种:是指在一块地上一年内种植、收获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玉米、豆类间作模式

套种

9 枣粮间作

农杨间作

胶茶间作

10 (5)牛、鸡、猪、鱼循环养殖

(6)生态养猪

农业生态工程实习报告

生态工程实习报告

林业生态工程实习报告

环境生态工程实习报告

林业生态工程实习报告林学院

生态实习报告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生态实习报告

农业实习报告

农业实习报告

农业实习报告

农业生态工程实习报告
《农业生态工程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