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开发区大典泉州台商投资区

发布时间:2020-03-02 06:33: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开发区大典——泉州台商投资区

(2012年9月)

海西明珠,辉耀两岸

泉州台商投资区地处海峡西岸福建省泉州市中心城区东部、泉州环湾城市核心区域,距离台湾台中市仅有97海里,由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百崎回族乡和省级惠南工业园区组成,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3万人。辖区内现有规模以上企业242家,已形成了机电设备、石化后加工、鞋业鞋材、纺织服装、工艺品等五大产业集群。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82亿元,增长14.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5.05亿元,增长28.8%;固定资产投资67.61亿元,增长82.2%;财政总收入8.1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61亿美元。泉州台商投资区定位为全国重要的台资聚集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区、以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支撑的滨水生态新城,她如同一颗充满希望与活力的璀璨明珠,从泉州湾畔冉冉升起,蕴涵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新的梦想。

应运而生,优势独具

泉州台商投资区的设立,是福建省委、省政府、泉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2010年3月,福建省政府批准设立泉州台商投资区,作为省政府派出机构,享有

市一级经济社会审批权限;2010年11月2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园区落户泉州台商投资区;2012年1月2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泉州台商投资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2012年7月,中央编办核准泉州台商投资区为副厅级单位。

区域位置交通便捷。依托现有的后渚大桥、洛阳桥、泉州绕城高速以及正在建设的金屿大桥、百崎大桥、泉州湾跨海大桥与泉州现有中心城市紧密相连。紧邻秀涂港区和石湖作业区,距离泉州晋江机场、泉州高铁站均约20公里。外围已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内部将逐步完善“五横五纵”骨架路网,远期还规划引入轨道交通线。

投资政策优势突出。可同时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相关政策,在金融、土地、“三通”、教育、出入境管理等方面享有先行先试政策。先后出台了扶持总部经济发展、企业改制上市、自主创新、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工业招商项目、扶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以及招商中介奖励等优惠政策。

自然人文禀赋优越。依山面海,临江环湖,西有21公里的洛阳江岸线和珍贵的泉州湾洛阳江河口红树林区;南有25公里沙滩岸线,是全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一;中部拥有357公顷的城市生态景观湖——百崎湖。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中国四大古桥之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古桥。拥有历史悠久的石雕、木雕、漆线雕、影雕等传统工艺文化,

涌现出黄泉福等一批国家级工艺大师。祖籍洛阳镇著名歌唱家、作曲家吴文季采撷改编的《康定情歌》被广为传唱。

行政管理体制创新。不断开拓创新,主动破解发展难题,创出独特的台商区建设模式。省委、省政府赋予泉州台商投资区先行先试的特殊优惠政策,实行“小政府、大社会、强服务”管理体制,融合开发区和行政区各自优势的“区政合一”的管理体制,享有市级土地、经济审批和行政事务管理权限,省政府发改、经贸等8个部门开设服务平台,提供绿色审批通道,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部门架构高度精简,干部一岗多职,行政效率高效务实。

日夜兼程,拼搏创业

建区伊始,百业待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以一股“立大志、吃大苦、创大业”的拓荒干劲,发挥“小政府、大社会、强服务”的体制优势,始终坚持“规划优先、基础优先、产业优先、民生优先”的理念,日夜兼程,拼搏创业,2011年,全区共确定“五大战役”项目76个,总投资380.52亿元,完成投资78.66亿元。

城市规划基本完成。按照“五十年不落伍”的要求,高起点、高品位抓好规划,累计投入近亿元,先后进行18轮的总体规划提升,现已完成2个城市设计竞赛、3个专项规划、5个产业片区规划、6个控制性详细规划、1个修建性详细规划。邀请了世界顶级规划设计院开展重要城市景观设计竞赛。区总体规划已经确定,产业片区控制性详规及土地利用、环保等18项专项规划获批。并建成了城市规划展示馆,

集中展示规划成果。

基础建设全面推进。按照“三天一个亿”的投资力度,动工建设了14条道路,累计已达81公里。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海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东西主干道和沿海大通道的亮化绿化工程全面完成。5年内,将建成“五横五纵”的道路骨架网络。产业片区“七通一平”基础建设顺利推进;旧城镇旧村庄旧厂房“三旧”改造5个片区同步推进。

招商引资成效突出。坚持“大招商、招大商”,组建招商顾问组,完善优惠政策,实行市场化招商运作等方式。积极组织到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台湾、港澳等地开展招商宣传推介和经贸活动,在台北、高雄设立招商服务处,建立对台招商服务平台。加强对外交流联系,接待境内外各种团体、客商考察团近千次,有效增强新区品牌效应。引进北车轨道客车、玖龙纸业、华锐风电、台湾和谐光电、唯冠光电、晋亿物流等一批大型央企、台企和跨国公司。

开发难题有效破解。积极争取多方资金信贷支持,积极探索工程总承包、项目代建、BOT、BT、发债等多种投融资方式,争取引进保险资金投资、投资基金,解决建设资金难题。BOT融资建设方式在南北主干道工程建设中取得首个突破,预计需投资近14亿元。大力实施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采取推进“三旧”改造、“退二进三”、限期开发、调整使用等措施,整合资源,盘活土地,促进开发建设步伐。

民生事业有序开展。坚持民生优先,以抓项目的力度抓

好民生工作,切实加大教育、卫生、文化、环境的财政投入,尽快缩短从农村到城市、农民到市民的跨越进程。2011年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12项,总投资6000多万元;2012年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10件26项,总投资2.8亿元。积极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实施“教育强区”五年规划,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落实和谐征迁工作法,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让群众充分享受开发建设的成果。

扬帆起航,再创辉煌

新机遇,新起点。泉州台商投资区将按照海西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力加快“产业、城市、港口”三大主题建设,逐步朝着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文化多元、环境优美的生态型滨水新城区方向迈进。力争用10时间,形成一个产值超千亿元的新经济增增长极;用20年时间,建成一个GDP超千亿元、产值达三千亿元、财政总收入150亿元,人口达70万人的泉州新城,经济总量跻身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前列。

海西风正,千帆竞发。应运而生的泉州台商投资区,正大力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深入贯彻《海西规划纲要》,将乘风破浪、乘势而上,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浦东新区”,成为在历史文化名城和千年商都怀中孕育、在蓝蓝的泉州湾畔升起的一颗璀璨明珠!

泉州台商投资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中心小学

泉州台商投资区招生工作实施意见

泉州台商投资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材料

泉州台商投资区魅力之一:优越的基础设施

泉州台商投资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试题

福建泉州台商投资区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通知

秋季泉州台商投资区初中体育学科教科研工作计划

泉州台商投资区 与 以台引台模式(绿谷模式)

台商投资区的美好未来演讲稿[优秀]

中国开发区大典泉州台商投资区
《中国开发区大典泉州台商投资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