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闻编辑(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3 02:31: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编辑符号:

校对符号及其用法

校对符号应用实例 (参考件)

1、校样中的校对引线不可交叉。初、

二、三校样中的校对引线,要从行间画出。

2、校样上改正的符要书写清楚。校改外文,要用印刷体。

3、校对校样,应根据校次分别采用红、纯蓝、绿三种不同色笔(墨水笔或圆珠笔)书写校对符号。

4、作译者改动校样所用笔的色彩,要与校样上已使用的颜色有所区别,但不可用铅笔。

二、报道策划怎么写

(一) *新闻报道策划概念

是新闻编辑选择某些报道选题,并为使这些报道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对新闻传播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在报道实施过程中不断接受反馈、修正原先设计的行为。与报纸策划一样,新闻报道策划也是一个需要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持续运行的过程。

(二) *新闻报道策划的具体内容

新闻报道策划的最终成果是报道设计方案。报道设计方案要对报道策划的内容作全面表述,主要内容包括:

1、报道范围与重点报道范围是全部报道客体的组合,规定了报道对象是哪些人和事,报道面有多大。报道重点是报道客体中最重要的部分,规定了报道的核民人物或核心事件、核心问题,需要报道者投入最多的力量,在媒体上也要予以突出表现。

2、报道规模与进程报道规模是报道的时间、空间与人力三方面因素组合的要领,即报道在报纸上持续进行多少时间、占据多大版面空间和多少栏目配置、运用多少采编力量。报道进程是指报道全过程中时段的分割和安排,规定报道分多少阶段进行、何时开头、何时推进与扩展、何时结束,以及各阶段之间如何转接。

3、发稿计划发稿计划是报道里程中各阶段刊出新闻稿件的统筹规划,包括确定每条稿件的题目、内容、体裁和篇幅,确定稿件刊出的先后次序与具体时间,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发稿计划是对报道规模与报道进程的具体落实。

4、报道方式与表现形式报道方式是指将零散的新闻报道整合为报道整体的操作模式,即新闻编辑根据报道目标,运用某种手法组织若干相关报道,使之形成具有一定报道规模或持续一定时间的报道整体,常用的报道方式主要有: (1)、集中式,指在短期内组织大规模、多篇幅的稿件集中于一定的版面或时段,形成较大的声势,具在强烈、醒目的效果。集中式报道比较多于一些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大问题的报道。 (2)、系列式,指着重于组织报道事物各个侧面的稿件,集不同角度的报道为一体,达成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启迪性。系列式报道法多用于一些较复杂的事件或问题的报道。 (3)、连续式,指紧跟事件或问题的发展变化进行追踪,连续发出报道,反映其全过程,取得及时、深入、扣人心弦的报道效果。连续式报道法多用于突发性事件的报道。 (4)、组合式,指集中一组稿件反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同类情况,或同一主题、不同门类的情况,形成较大的报道规模。组合式报道法多用于报道面较宽,报道对象较多的报道,旨在全面、深刻地揭露问题,或通过从多报道对象的相互比较,说明问题和道理。 (5)、读者参与式,指吸引读者参与报道活动,如邀请读者参与新闻采访写作活动,发动读者对报道内容展开讨论等,读者的活动与意见构成报道的主要客体。 (6)、报纸介入式,指报纸直接参与报道客体,成为其中的重要角色。如报纸策划的社会公益活动等。

5、报道力量配置与报道运行机制报道力量配置是指参与报道的人力、资金和技术设备的配置,报道运行机制是指为实施报道而临时建立的组织机构、工作流程及其管理制度。报道力量配置与报道运行机制,是根据报道内容、报道规模和报道方式确定的。报道越重要,报道规模越大,报道方式越多样化,报道需要投入的力量也就越大,运行机制也就越复杂。

(三) 新闻报道策划的依据与类型

构成新闻报道策划依据的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1.可供传播的客体。“可供传播的客体”就是指被报道策划者所意识到的客观变动的事实。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客观存在”,二是被策划者所觉察。新闻报道的选题总是在“可供传播的客体”范围之内的,客体不存在,对于客体的报道就不存在,新闻报道策划也就不存在。

2.读者的获知需求。新闻传播活动是以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为基础的,没有读者的新闻传播不可能存在,不合乎读者获知需求的新闻报道是无效的报道。因此,新闻报道策划要以报纸读者的获知需求为依据,要根据读者的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

3.实现传播的条件。新闻传播活动是系列客观条件而存在的,具体到一次新闻报道,报纸有客观存在的报道,以及读者对这一客体有求知需求以外,报纸要完成报道,还要具备其他外部与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如政策,法律等。内部条件如报社的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

根据不同的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以报道客体发生状态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划分为可预见性报道策划和非可预见性报道策划两类。可预见性的新闻报道策划,是指对能够提前获知的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策划。对这类新闻的报道策划,可以提前进行。非可预见性的新闻报道策划,是指对无法预见的突发事件的报道策划。对这类新闻的报道策划一般无法提前进行,通常是在事件发生之后立即策划报道活动。

2.以报道策划的运行时态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划分为周期性报道策划和非周期性报道策划两类。周期性报道策划,是指报社新闻采编部门对日常新闻报道的一种常规性策划,策划的时间具有周期性特点,如按季度、月等进行的报道策划,均属此类。非周期性报道策划,是指根据报道需要临时进行的报道策划,如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一般不可能提前纳入常规性的报道策划中,只有在事件发生之后立即策划报道。

3.以报道策划的运行方式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划分为独立型报道策划和连动型报道策划两类。独立型报道策划,是指报道策划独立存在,与其他策划活动无关。报道策划者单纯策划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活动,报道者并不介入报道客体中。连动型报道策划,是指报道策划与其他策划有关联,并相互间发生作用。连动型报道策划是一种非独立存在的报道策划,由于报道客体是公关新闻策划的产物,新闻报道策划与公关新闻策划有紧密的联系。

(四) 新闻报道策划的操作过程及技巧

1、策划预备阶段,指从发现新闻报道线索、确定报道选题到收集与分析各方面相关材料、确定报道效果目标的一段时间,这是报道策划的预备阶段。一旦发现值得进行新闻报道策划的重要新闻线索以后,策划者首先要围绕这一线索广泛收集各类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1) 报道客体的信息,报道策划者只有最大限度地掌握报道客体的相关信息,才能对其本质和意义有更为准确的把握,从而决定报道如何。(2) 报道接受者的信息,研究及掌握读者的信息有助于策划者把握受众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策划报道,而且这些信息有一部分可能直接成为报道的内容。(3) 报道竞争者的信息,知已知彼百战百胜,了解其他新闻媒介的报道方案,弄清报道的规模会有多大、可能选择什么报道方式等,这样才能针对竞争对手的行动,采取相应的对策,在报道中扬长避短,出奇制胜。

2、方案设计阶段,指根据报道效果目标,对报道进程、报道方式、表现形式大胆设想,最终形成系统的报道设计方案的这一阶段。这是报道策划的核心阶段。在这一阶段策划者要多设想,不断从正面、反面去进行名种假设,制定出各种方案,进行分析和优选。优选时主要从两方面考虑:第一,对候选方案的效果进行预测,与报道效果目标两相对照,选择最接近效果目标的方案。对于那些效果预测不能肯定的方案,需要谨慎对待。第二,对候选方案的实施条件进行分析,与报社内部现有的条件两相对照,选择两者最接近的方案。对于那些报社不具备实施条件的方案,一般不宜采用。

3、方案修正阶段,指从报道策划方案付诸实施到报道结束这一过程中,根据报道进展情况不断修正原先的设计方案的这一段时间。在这一阶段中策划者要接受的信息反馈主要包括:(1)报道者的反馈,记者、通讯员和作者是采访报道的直接操作者,他们对实际情况的掌握最多最细,他们是报纸和社会间的桥梁。一个报道是否按原计划推进下去,报道者的感觉往往是最灵敏的。(2)报道对象的反馈。(3)有关部门和主管单位的反馈。(4)读者的反馈。报道修正:(1) 修正报道思路。(2) 调整报道内容。 (3) 调整报道规模。 (4) 改变报道方式。(5) 调整报道力量与报道机制。

(五)结合评报分析一家报纸对某一重大报道的策划,指出优点与不足

(六) 策划某一突发事件的报道,写出报道设计方案

另:①规模,包括过程?结果?全线追踪?只取结果式报道?

②时机, (即时性?延续性?该抢?该压?不予报道?冷处理?热处理?大声疾呼?点到为止?等等)

③报道方式, 当事者直陈式(真实性更强)?集纳式?当事者转述(更为冷静客观)? ④采访的前期准备。

三、一些概念阐释(参考)

㈠碎片化:

“碎片化”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个形象性的说法。就传播的影响力而言,以往依靠某一媒介的强势覆盖而“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方面是传统媒介传播市场的份额在不断收缩,其话语权威和传播效能在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则是新兴媒介(如博客、BBS等)的勃兴与活跃,传播通路的激增、海量信息的堆积以及表达意见的莫衷一是,构成了当前中国的社会传播语境。

有相当一部分人低估了“碎片化”现实背后的社会进步价值。其实,碎片化以及与碎片化相伴随的传播领域的分众化,并没有改变我们社会进步的趋势和潮流,它不过是除旧布新的必要的中介阶段。在这一阶段上,以往被忽视甚至被损害的大众及每一个个体的个性与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和关注,学术权威和平民百姓,演艺明星和一个普通人之间的距离,至少在心理层面上不再横亘着一条不能逾越的鸿沟。

一个深刻地把握了这一阶段性特征的传播者必然会看到这样一种碎片化之下的真正社会涵义,这就是在“分众”的背后新的“聚众”的需求。换言之,“分”,是从面目模糊的庞大社会大众的总体中,分出清晰的有个性特征的小族群来;而“聚”,则是将有着同一价值追求、生活模式与文化特征的众多个体,以某种传播手段和渠道平台聚合到一起。理解与重视受众的“碎片化”现实的意义在于,启发我们如何将这些碎片重新归聚起来。先细分,再归聚,这样我们拥有的将是特征明确的目标传播对象群体,从而以最小的传播代价获取最大化的传播效果,将浪费掉的传播资源的传播效能重新找回来。

对于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很多学者都提到了“碎片化”的概念。就是说传播的内容越来越缺乏整体性,条数很多,新的信息很多,但大多是不完整的。因为一条新闻信息从最初被发现到最终呈现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如果没有持续的关注,很有可能使报道停留在肤浅的、零散的程度,不利于公众全面认识某个事件或问题。悍马收购案被曝光之初,其背后迷雾只是被揭开了很少的一部分,但恰恰是在这个时候媒体的报道最猛烈。当这团迷雾被解开得更大时,媒体的兴奋点却早已经转移了。

同时,由于受到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公众对刚刚过去不久的、但已不被媒体青睐的重大事件可能根本就不再被关注。拿悍马收购案来说,最近大众媒体对此事已鲜有报道,公众除非自己有意去关注才能寻找到相关的信息。

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上网阅读新闻越来越成为公众的首选。这种以秒计算的不断更新的信息,可能会使得公众对信息内容的了解越来越多,但大都停留在蜻蜓点水的程度。这种快速追逐最新话题的代价,可能就是对那些原本发生不久的、具有更大价值的事件缺乏完整的、深入的了解。与之相伴的,可能就是一些网民在对时事的判断上肤浅化和感性化。

新闻信息的碎片化是网络时代的一种必然。问题的关键是,作为设置公共议程的媒体,是否应该在关注最新热点的同时对那些跟国计民生相关的重大事件多一些持续的关注和报道,给公众提供一个头尾完整、信息全面的整体性信息?

㈡ 新闻泛娱乐化:

似乎一夜之间,我们媒体的新闻变得风情万种起来。举凡娱乐所需具备的要素,诸如美色、金钱、戏剧性、离奇性等,在我们许多媒体的新闻报道中都一应俱全。媒体的新闻从计划经济时代僵硬乏味的泛政治化倾向开始迅速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泛娱乐化转化,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越来越多的新闻已经成了广告和娱乐的囚犯。”(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语)

一、新闻娱乐化的现状

2003年3月,在美英联军对伊拉克大打出手的同时,中国媒体也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闻大战,其报道规模之大、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可以说是空前的。让人略感惊讶的是,中国各大媒体在争抢“眼球”方面的工夫一点也不比境外媒体逊色,而且心态似乎也显得较为轻松。比如许多电视台在对伊拉克战争报道的形式上进行创新,为了使报道营造出一种进程紧凑、扣人心弦的戏剧化的效果,编导们借鉴体育比赛的报道方式,以“比分”的形式密切关注每日双方战况,并让战况分析家现场评点,适时分析预测,有些报道甚至还借鉴了肥皂剧的模式,用大量的篇幅津津乐道一些花絮、秘闻,把重点放在迎合观众或读者的某些窥视欲上。娱乐化元素的加入,自然会使人们的注意力转移,从而有意无意削弱或淡化了战争本身的残酷性和人们对战争下的伊拉克人民生存现状的关注。

这种新闻娱乐泛化报道的情况,在前不久对云南大学马加爵凶杀案的报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典型。首先,对于马加爵这个事件的绝对主角,人们很快从贴满大街小巷的通缉令上的照片中获得第一印象,马上跟进的媒体的报道显然变得异常兴奋起来,一方面是戏剧化的渲染:因为马加爵杀人案在许多媒体的眼中几乎具备了拍摄一部惊险剧的所有要素———男主角:外貌凶险强悍,手段毒辣,性格内向神秘;作案动机:不详,极具悬念和发挥的空间;作案过程:锤杀四名大学同窗好友,手法大胆,场面血腥刺激„„难怪有一家电视媒体迫不及待地在《新闻故事会》节目中宣称,他们将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权威信息,对马加爵一案进行全程模拟拍摄,扮演者是与马加爵有几分神似的一位南方大学生。也许在某些编导的眼里,这宗大学生杀人案的精彩在于它提供了大众一个可以娱乐化的视觉感官消费符号,一切残酷性和严肃性都变成了带有喜剧色彩的一场闹剧。至于马加爵在逃跑和被抓捕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细节,都被媒体津津乐道。例如:马加爵如何被发现;举报人与他的25万元的奖金;错过奖金的各色人等:保安、白领、乞丐、清洁工„„这些小插曲对这一系列报道所需要达到的博取“眼球”的目的进行了最为即兴的戏剧化的烘托,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猎奇欲望。用某些媒体的说法就是:人们需要这样的戏子。

可以说,目前的新闻娱乐化之风从文娱、体育类新闻发端,蔓延至社会新闻、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科学新闻等各个新闻领域。

二、新闻泛娱乐化倾向之风从何而来

新闻泛娱乐化倾向之风到底从何而来,追根溯源,其形成的因素应该是多方面的: 1.媒体之间进入新闻大战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媒体的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电视、电台、报纸、互联网等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并存的媒体激增。市场就像一个大蛋糕,加入战圈的媒体越多,各自所能切到的蛋糕就越少,越来越拥挤狭小的市场空间必然酿成媒体间全方位的殊死搏斗。继广告大战、电视剧大战等之后,新闻本身“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特性决定了新闻之间的竞争一夜之间从千篇1律的通稿飞速进入各自大显神通的时代,而如何迎合受众,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抢夺市场份额,成为新闻走泛娱乐化道路的时代背景。

2.经济效益的驱使。如何抢占市场就是如何争取利益,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以利润的最大化为终极目标。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追求的是发行量、覆盖率,电视、电台追求的是收视(听)率和占有率。为了充分挖掘利用每一条新闻的价值,炒作、作秀等一系列原本属于娱乐界所热衷的手法,自然就被某些媒体顺理成章地照搬到对各类新闻素材的处理上,通过对娱乐化元素的加入,来制造一些八卦新闻、花边新闻,以满足一部分受众的猎奇欲、窥视欲。而一些媒体所制定的奖惩措施也对采编人员造成一种误导,使一些采编人员为利益驱使,不惜捕风捉影,甚至达到无所不可娱的地步。

3.媒体的责任意识日趋淡薄。一味地娱乐新闻、哗众取宠,也反映出一些媒体及从业人员责任意识的降低,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些媒体把新闻报道的重点放在炒作上,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把新闻做“软”上,淡化新闻所承载的社会批判功能和舆论导向任务,缺乏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也缺少挖掘深度和培养高尚审美情趣的能力。

三、新闻泛娱乐化所带来的后果 目前愈演愈烈的新闻泛娱乐化倾向,对社会和新闻事业本身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这种现象对一些重要的政治新闻和较为严肃的大事件的新闻报道的侵蚀,已经成为一种不良倾向。

以“两会”报道为例,热衷追踪文体明星等大会代表、在进入人民大会堂的39级台阶上上演激烈的追逐秀„„而追星意识更是在许多的采访中溢于言表,如:“黄宏到哪里,笑声就到哪里”;采访作为“两会”代表的潘虹,关注的话题却是“女人节里说女人”。很显然,在某些记者和媒体的眼中,即使是“两会”议政也不如娱乐重要。这种做法,极大地削弱了政治新闻本身的内涵,消解了受众的批判性思考,不利于营造积极健康、振奋人心的主流舆论氛围。

娱乐化现象对新闻的侵蚀还表现在为虚假新闻的泛滥提供了温床。为了使新闻产生戏剧化的效果,在处理极为贫乏普通的新闻素材上,采编人员不惜以丰富的想象力来编造、臆想出根本不存在的情节,无事生非、无中生有,甚至不惜捕风捉影、杯弓蛇影炮制假象,以达到“新、奇、特”的新闻效应。对于以“真实”为第一生命的新闻来说,这种行为必然无异于饮鸩止渴,它对整个新闻业的“诚信”度无疑带来的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新闻的娱乐化倾向对社会认知还会起到一种误导作用。就像在报道“马加爵事件”的新闻大战中,媒体在津津乐道一些奇闻轶事的时候,必然使社会的注意力被转移被分散,失去对诸如马加爵父母亲友等弱势群体应有的关注和同情。试想,当媒体上成天都是成都推出“人乳宴”、昆明出现“女体盛”这些新闻时,谁还会去关注了解那些每日为“稻粮谋”的下岗职工和平民百姓呢?而且,这些低俗的内容对受众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和危害尤为深远,使他们日益缺乏主流的价值观,精神世界陷入无聊、空虚境地,无法建立起对社会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

纽约大学教授布士文出版的一本传媒评论《AmusingOurselvestoDeath》曾提出一个切中要害的论点:主要由电视而来的社会泛娱乐化,终会害死市民。虽然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一个观点多元、思想解放的时代,但对于新闻的泛娱乐化倾向所带来的低俗化倾向,应该说是其弊远远大于其利的。娱乐并没有错,如何正确处理好娱乐和新闻的关系,才是我们要在把持“社会职责和良知”的前提下思考和探索的一个课题。

㈢ 去中心化

web2.0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为了理解方便,这里用个例子来说明,用电视台做比较:刚开始只有中央电视台一个,传递信息,这是一个中心,好比1.0;然后各个地方台的兴起,聚集了一定范围内的人气,这就形成了多个中心,原有的中心弱化了,如2.0。

百家争鸣,百花开放。由高度集中控制向分布集中控制转变,简单的说就是世界更加扁平和多元。 ㈣ 后现代化(只是一些理论方面的东西):

后现代主义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根据韦氏辞典,后现代(postmodern)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艺术、建筑和文化等领域兴起的思潮,它分析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和危机,反对现代化运动的哲学和实践,主张复兴传统要素和技术。有些后现代主义者倾向于对现代思想的否定和解构,有些后现代主义者比较重视后现代社会的建设和创造。有些后现代主义者把社会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即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但是,他们关于\"后现代\"的时间涵义,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有些学者认为,后现代是一种文化思潮,不是一个时间概念;有些学者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历史阶段称为\"后现代阶段\",有些学者提出\"后现代时代\"。后现代思潮在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都有反映。

后现代化理论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理论。它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直线的,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社会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转变,已经从现代化阶段进入后现代化阶段。美国密执根大学教授殷格哈特(Inglehart,1997)把1970年以来先进工业国家发生的变化称为后现代化。他认为,后现代化的核心社会目标,不是加快经济增长,而是增加人类幸福,提高生活质量。

殷格哈特教授是世界价值观念调查项目(World Values Surveys)委员会的执行主席,参加该项目的80名专家对43个国家进行了问卷调查,该项调查覆盖全球70%的人口。世界价值观念调查共进行了三次,分别是1981~1982年,1990~1991年,最近的一次调查是在1995~1998年完成的。

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有些国家如尼日利亚,刚刚开始现代化;有些国家如中国,正加速进行现代化;有些国家如韩国,接近于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转折点;有些国家, 如英国、德国和美国,已经进入后现代化;北欧国家(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等)和荷兰基本是后现代社会。

附:对于后现代化,可以从碎片化,去中心化,去深度化,去历史化,平面化,很多界限被拉平等方面思考。

新闻编辑格式

新闻编辑教学内容

新闻编辑求职信

广播新闻编辑

X新闻编辑

新闻编辑教程

新闻编辑复习资料

新闻编辑1

新闻编辑技巧

新闻编辑自荐书

新闻编辑(推荐)
《新闻编辑(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新闻图文编辑 编辑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