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诺贝尔》第五课时读写结合课

发布时间:2020-03-03 06:40: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写结合”课《诺贝尔》

(第5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3.课后收集有关名人资料,学做名人小卡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课,体会诺贝尔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紧紧围绕一个意思进行表达的。

三、前置学习活动:

1.利用课前预习时间自主朗读,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借助工具书并结合课文了解生僻词语的意思。

2.学生自主收集诺贝尔的资料。(生平、事迹、兴趣、爱好)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

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创设情境,感悟导入

1.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这个名字吗?他是什么人?谁来介绍一下? 2.诺贝尔奖又是怎么来的?(学生交流。)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诺贝尔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诺贝尔》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哪些事迹呢? 2.指读课文。(了解学生容易读错的生字,相机纠正。) 3.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 环节

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三)熟读课文,重点感悟

1.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经过?画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评议,适时点拨。

(1)出示:“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①你是怎样理解的?面对亲人的离去和伤残,此时的诺贝尔心里是什么滋味呢? ②除了亲人的伤残和实验室的毁灭,在这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的还有什么?③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诺贝尔放弃了吗?从哪个词语能够看出来?(毫不气馁。) ④请同学们读出诺贝尔此时复杂的情感来。

过渡: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而身无分文、生活都成问题的诺贝尔却毫不气馁。是什么支撑着他毫不气馁地继续研究呢?读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你会有所发现。 (2)出示:“小时候„„该有多好!”

①请大家认真读读这段话,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出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原因。 ②指导朗读这段话。

过渡:为了劳动人民,为了社会发展,为了自己的科学理想,诺贝尔从小就有了发明炸药的愿望。所以,面对亲人的逝去和伤残、化为灰烬的数十年努力和心血,他(引读)——毫不气馁!

(3)阅读链接。出示:“实验室被炸得无影无踪,5名助手牺牲了,其中还包括自己的弟弟埃米尔,父亲也成了残废,而且老人经受不住这件事的沉重打击,没过多久也去世了。不仅如此,邻居们还把诺贝尔称为‘科学疯子’,出于恐惧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这样,政府就不准许他在市内进行实验了。”

①真是困难重重,阻力层层。诺贝尔又遇到了什么难题? ②面对邻居们的非议,诺贝尔会想些什么? ③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诺贝尔?

过渡:诺贝尔退缩了吗?他是怎么做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诺贝尔有什么收获?

(4)出示:“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①你感受到什么? ②数字往往是枯燥的,但看着“四个年头几百次失败”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③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几百次的失败,常人难以忍受,然而,诺贝尔却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从“终于”你读出了什么?

④指导朗读。失败是对诺贝尔的磨砺,失败使诺贝尔得到升华。你能把你对这句话的感受读出来吗?(齐读。)

⑤这种炸药必须引爆后才能爆炸。为此,诺贝尔又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从此——(引读)“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开凿矿井,再也不要用人力去一锤一锤地砸了。”

过渡:诺贝尔发明炸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对于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来说,发明创造是永无止境的。诺贝尔精益求精,为了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他连续不断地加紧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有许多感人的镜头。课文

8、9自然段就为我们展现了其中一组镜头。先来看这样一个镜头。(指名读)

(5)出示:“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 ①诺贝尔的哪些举动令你敬佩?

②两次写到诺贝尔“紧盯”,什么叫紧盯?他在盯着什么?

③火星越来越接近炸药,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从“怦怦直跳”你感受到了什么? ④指导朗读。

过渡:正在他的心怦怦直跳之时——(引读)

(6)出示:“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人们慌忙赶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①读了这段文字,有何感受?

②指导读好这段话,读出人们的震惊和担心。

过渡: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告诉我们,诺贝尔是不能幸免遇难了。可是,我们甘心吗?(不甘心)是的,我们还在期待着幸运之神能再一次眷顾诺贝尔。如人所愿,奇迹出现了——(引读)

(7)出示:“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

①看到这样一个画面,有何感受?(随机指名读。)

②看着满身鲜血的诺贝尔,听着这样激动人心的话语,如果你是围观人群中的一员,你会怎样说?

③指导朗读

8、9自然段。这一刻是值得疯狂的,因为他为之付出了太多。让我们把这震撼人心的一组镜头(

8、9自然段)再来读一遍吧!

(8)小结:一位科学家为造福人类全身心投入创造发明,连个人的生死都置之不顾,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所以,我们可以说: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引读)整个生命!

出示:“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回顾诺贝尔发明炸药的整个经过,再来看这句话。此刻,你一定有了更深的体会,就把你的感悟融入到你的声音里,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

环节

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拓展延伸,升华文本

1.这样一位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大王,他的墓碑却极其普通。

(1)出示:这是一座高约3米的灰色尖顶石碑,看上去很普通。墓碑两侧刻有诺贝尔4位亲人的名字和生卒日期。地上,则插着普通的编号牌。墓碑上没有浮华的雕饰,没有一幅诺贝尔的肖像,甚至没有只字关于他在人类历史上写下的辉煌!

①假如请你为诺贝尔的墓碑书写碑文,你会怎样写呢?请写在课前老师发给大家的卡片上。

②展示交流所写“碑文”。

③最后,让我们以诺贝尔的一句名言来结束这节课。(出示: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诺贝尔)齐读后,请全体起立,再深情地读一遍。

小结:同学们,记住这句话,并用你的生命去努力实践这句话吧!这是向诺贝尔表达的最崇高敬礼!

2.写一写:《我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3.阅读推荐:《献给全世界的礼物——诺贝尔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发明炸药

热爱科学

21诺贝尔

热爱人类

设立诺贝尔奖 无私奉献

(西王庄乡民主小学 任泽付)

读写结合课

读写结合课

雾凇读写结合课 说课

雾凇读写结合课 反思

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

《诺贝尔》第五课时读写结合课
《《诺贝尔》第五课时读写结合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