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魅力四射的历史课导语

发布时间:2020-03-01 19:33: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魅力四射的历史课导语

浙江省余姚市第七中学

金诸江(315450)

内容提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导课的好坏是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只要教师充分准备,在导语的语言表达和内容的选择上精心设计,我们一

定能使历史课导语魅力四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导语

人格魅力

文学魅力

时代魅力

乡土魅力

情感魅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提高历史课教学的实效,离不开教师对导课的精心创设。语言是教学中师生进行交流的基本工具,导语导得好,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吸引力,又能使教师讲课水到渠成、轻松自如;反之,教师平铺直叙,学生兴趣索然、精力涣散,教师也难以得心应手,费力不讨好,效果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应重视导语的优化设计,让历史课导语充满魅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导语的人格魅力——幽默风趣,活跃气氛

不言而喻,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容易缩短师生的距离,师生关系变得亲切、自然、和谐,从而调动起学生积极的“乐学”情绪。例如:我在上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课时,我曾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在法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伟人,他有一个有趣的名字——‘拿破仑’,这个‘破轮’(‘仑’的谐音)有什么好拿的呢?(学生大笑)正是这样一个有着奇怪名字的人,将在法国历史上写下辉煌的一笔。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位伟大的拿破仑究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去勇敢的拿起‘破轮’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以上导入语通过对“拿破仑”一词的故意曲解,不但让学生一开始就对这节课有了较浓厚的兴趣,而且暗示,拿破仑将在动荡的政局中走上政坛。(他拿的是“破轮”啊!)

又有一次,我在上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的《亚洲革命风暴》一课前,正要开始讲课,突然窗外狂风大作,学生中顿时出现了一阵骚动,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窗外。我灵机一动,赶紧自问自答道:“狂风为何而作啊?她是在为苦难的亚洲人民而鸣不平啊!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在这场革命风暴中,亚洲人民的英勇表现吧。”几句简单而风趣的语言,不但把学生的心思从外界干扰中拉了过来,而且顺理成章地导入到新课。

二、导语的文学魅力——运用典故,抛砖引玉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典故含义精深,意味深长。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很强的文学性,恰当地引用典故,既可以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轻松地接受和形象地理解所讲述的内容,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我在上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的《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一课时这样导入:“同学们都知道有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吧,而在

17、18世纪西欧强国们对亚、非、拉的殖民侵略中,也正上演着同样的故事。西班牙、法国、荷兰等国积极对外扩张,而英国除了自己直接对殖民地的侵略,还想方设法的把西班牙、荷兰、法国的殖民地给抢过来。下面我们就来看这一幕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历史场景吧。”

再如:在上中国近现代史下册《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时,我这样导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众所周知的故事。然而,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却置民族利益于不顾,执意要上演‘鹬蚌相争’的故事——倾尽全力在围剿着中国工农红军,而日本帝国主义见有机可趁,便加大了侵华的步伐。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这样,运用众多的历史典故导课,使枯燥的历史课有了丰富的文学魅力,强化了历史课的教育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导语的时代魅力——透视热点,喜闻乐见

学生比较关注现代,关注时事。有些调皮的学生把历史课戏称为“翻陈年老黄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堂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和生命价值。如果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一味把学生带入“高筑墙、深挖洞、广积粮”的境地,那么学生的学习无疑是痛苦的而不是愉悦的。而在上历史课时,要跟社会现实相结合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着形形色色的新闻事件。教师可以有选择的把一些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这些人和事所体现出来的可贵精神。例如:上中国近现代史下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时,我以当时的热点作导语:“2001年12月11日,我国终于加入了世贸组织。中国为何能最终加入世贸组织呢?一方面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另一方面同我国的外交战线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吧”。再如:1999年5月我在上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节时,这样导入:“就在前几天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美国飞机轰炸,造成我使馆人员的伤亡,这正是美国霸权政策的又一表现,而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策由来已久,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二战后美国霸权政策是怎样形成的吧。”

四、导语的乡土魅力——浓浓乡情,引人入胜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有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又有谁不为家乡的人杰地灵而感到自豪呢?故乡的山水草木,风物人情往往能引起人们的无限向往,可以唤起学生对历史的真实而亲切的感情,这种感情的印象之深是任何空泛的理论概念难以达到的。例:我在上中国古代史中《氏族公社时期》一节时,我就对我们故乡余姚的河姆渡文化盛赞一番:“同学们,我们的家乡余姚虽然只是一个县级市,然而早在7000年前,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就生活着一群勤劳勇敢的河姆渡先人,他们创造了让我们为之骄傲的灿烂文化。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与此大致同期在我们伟大的国土上还有哪些氏族公社呢?”

再如:在讲《明清文化》一节时我这样导入:“我们可爱的家乡余姚有着‘文献名邦’的美誉,那么究竟在何时我们获得了如此美名呢?应该是在明代,其实家乡文化的繁荣与祖国的文化的发展大致是一致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祖国在明清时期的文化。”如此用家乡的文化人情来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到了浓浓的乡情,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并对要上的课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起到了引人入胜的作用。

五、导语的情感魅力——关注学生,投其所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对历史文化课没有兴趣,教学中便只是教师“剃头挑子一头热”。现在的学生比较崇拜文体明星。我们以前的一些教育工作者习惯性的认为,学生崇拜明星总是不大好,比较反对这一点。其实大可不必,文体明星当中有许多人的事迹也是比较感人的。关键是要对学生作正确的引导,我们完全可以在历史课中引入文体明星的感人事迹,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更能把学生崇拜的文体明星的闪光之处挖掘出来,使之成为学生奋进的榜样。而在上历史课时,要介绍一些文体新闻人物的闪光事件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着形形色色的文体新闻。教师可以有选择的把一些文体的新闻人物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这些人和事所体现出来的可贵精神。例如:我在2000学年第二学期时上了中国近现代史第十一章《社会主义时期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的其中一节课时,让我对上历史课有了新的启示。当时我上这一章的第二节《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的繁荣》。这一节课我已上过多遍,前几届学生都感到索然无味。那天我讲到我国体育事业的繁荣时,偶然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当时的浙江籍运动员占旭刚将要参加举重比赛。他原先是一名72公斤级的运动员。但不久前,国际举联有了新规定,72公斤的级别被取消了,他只能参加75公斤级的比赛了。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认为他要再拿冠军已经不可能了。但占旭刚在出场前对教练和队友们大吼一声‘死了算了’,然后走上举重台振臂奋举,最后力挫几大高手,夺得了冠军。”

讲完故事,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占旭刚怎么样啊?”大家非常兴奋的称赞道:“好棒”、“好样的”、“占旭刚是我们浙江人的骄傲”、“我们要向占旭刚学习,去奋勇拼搏”„„听了学生的回答,我感到很高兴,接着趁机给他们指出现在一些运动员之所以能出好成绩一方面是运动员本身的拼搏,但更是由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不知怎么的,这节课,我越讲越起劲,同学们越听越有兴趣。结果,一堂课下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而且回味无穷。据该班班主任后来说起,该班学生后来还时常提起占旭刚在奥运会上讲的那句“死了算了”的话,立志要在学习当中发扬这种拼搏精神。后来,该班在2002年的高考中,还获得了不凡的佳绩。

一个普通的案例,居然能受到如此效果,不但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原本枯燥的历史文化课变得精彩了,而且还能给学生以较长远的激励,这是我原本所没想到的。我想,这节课的导入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为这个故事正是同学们所喜好的文体新闻。

总之,通过历史教师对导语的精心准备,在导课中运用得得心应手,充分发挥导语的无穷魅力,必将使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大增,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浅谈初中历史课导语的设计

青春飞扬 魅力四射

导语

导语

导语

导语

导语

导语

导语

让师德美魅力四射

魅力四射的历史课导语
《魅力四射的历史课导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