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觅英烈足迹

发布时间:2020-03-03 09:59: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觅英烈足迹,受心灵洗礼

——孙文龙纪念馆游记

河北镇中心学校 史雨平

2015年4月4日,清明节的前一天,我随着前往孙文龙纪念馆扫墓的学生,到孙文龙纪念馆参观,并祭奠先烈的英魂。

一路上,我看到路边山坡上盛开的桃花、迎春花争奇斗艳,蝴蝶蜜蜂上下翻飞;田野里麦苗已经拔节,菜花飘香;远山如黛,绵延回环,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耳边回旋着嘹亮的少先队队歌,身边是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想着马上就要到纪念馆瞻仰心中的榜样,心情不免有点激动,脚下的步子也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近一个小时的行程,九点多,我们来到了孙文龙纪念馆。站在馆前广场,只见纪念馆红墙黄瓦,馆阁亭台依山而建,庄严肃穆。走近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门两边的钟鼓楼,上书两幅楹联:撞宏钟常思善恶美丑,观人鉴细辨是非曲直;擂威鼓忖度贬褒功过,照楷模衡量长短高低。吟诵着这两句话,让我不由得想到孙文龙书记一辈子自律自警,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无数人,不愧是优秀的共产党人。

迈步走入纪念馆,拾阶而上,我看到孙文龙同志白色雕像屹立正中,炯炯目光眺望远方,似乎想告诉我们,无论作为“粪篓书记”还是“蚕桑书记”,都必须有一种时刻想着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仰,远眺的目光饱含对祖国和人民未来的美好期望。瞻仰着孙书记的雕像,聆听导游的深情解说。让我对孙文龙同志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进入缅怀堂,看到堂内珍存着的中共阳城县委三次作出决定向孙文龙学习的文件、资料,为孙文龙编纂的书籍、故事、文章、报纸、电影、电视剧及上百面锦旗、牌匾。我的思绪不由得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重视农桑,大兴水利,战天斗地的艰苦岁月。

孙文龙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在阳城,他思想超前,开种植苹果之先河,给寺头人民栽上了摇钱树;他树旗标帆,栽桑养蚕,使阳城成为“山西之首,华北之冠”;他开渠截流、筑坝建库,创出了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白桑“一滴水”精神闻名世界;他敢为人先、大胆创新,高寒山区试种棉花成功,受到周总理的接见与赞扬。在武乡,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平反冤假错案,赢得民心;他移花接木,使武乡一跃成为全国新蚕区的一面旗帜,受到国务院的表彰;他改土治水,使武乡全县136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惠及人民。在屯留,他致力发展,科学规划,对农业进行综合治理。使蚕桑生产成为该县支柱产业之一,五里庄丝织挂毯走向了世界。他崇尚科学,勇于创新,清廉善政,实干富民,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和崇高精神,成为人民群众公认的优秀典型。

漫步千米碑林,一幅幅题词,一部部记录孙文龙感人事迹的著作、影视。让我看到了人们对孙文龙同志一生客观而真实的评价。想到孙文龙同志一生以人为本、以德为根、以业为魂、以民为上,这是他根植民间并具有永恒价值的原因所在。他勤政廉洁的公仆精神,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心系百姓的奉献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怀念。孙文龙精神是一种文化,是一段历史,是一面镜子,是一杆旗帜。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闪烁着社会主义的和谐理念,而且饱含着亲民爱民的百姓情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精神,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丰碑是由民心和事业铸成的,一个热爱人民的人,必然得到人民的热爱!看着、听着,感动着。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之人受之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之人受其害,这正是孙文龙精神的精髓所在。孙文龙同志舍弃繁华,为改变三县的贫穷面貌转战太行,立下丰功伟绩,被誉为焦裕禄、孔繁森式的领导干部,是一个终身“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想想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有的人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谋利益,甚至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孙文龙同志相比,这些人可以说是共产党员中的败类。现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高举反腐倡廉旗帜,扬正气,树新风,狠很打击那些“老虎苍蝇”,使全社会风清气正。我想这也正是孙文龙书记希望看到的理想社会吧。

最后,我来到了听松榭。向下看,纪念馆尽收眼底,记录着孙文龙书记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抬头望,满山松柏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对孙文龙书记的深切怀念。站在亭中,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孤山松涛阵阵颂英模伟绩,龙江碧波粼粼映公仆美德。孙文龙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是永恒的,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心得体会王觅

《觅渡》读后感

对联觅趣

觅小三班

觅春散文

足迹

足迹

足迹

足迹

觅职札记 【其二】

觅英烈足迹
《觅英烈足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追寻英烈足迹 英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